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醫:回到知青下鄉那些年> 第90章 欒紅纓血濺寧國府(求追讀呀!)

第90章 欒紅纓血濺寧國府(求追讀呀!)

  第90章 欒紅纓血濺寧國府(求追讀呀!)

  看到二人進來,幾個女同志自動忽略了王承舟,沖著欒紅纓圍了上去。


  徐小芷更是跟個痴漢似的。


  抬起頭,打量著仙女兒,低下頭,捧著書本兒,念道: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哎呀,這書里寫的不就是紅纓姐嗎?」


  「剛才我就說,要是找一套合適的行頭扮上,簡直就是絳珠仙子從書本里走出來啦。」


  滑稽的樣子,逗得幾人大笑。


  欒紅纓性子單純,本就緊張,再被幾人盯著,更加不知所措了。


  根本就聽不懂她在說什麼。


  王承舟見狀,連忙薅著脖領子把她拉開,沒好氣兒道:

  「四丫,你找打是不是?」


  「讀了幾頁書,就在這裡牽強附會,不許拿你紅纓姐開玩笑!」


  「雪芹先生描寫林黛玉的話,用在師姐身上,也就前兩句合適,後面那些就算了吧。她要是生在了榮國府,哪兒會有什麼傷春葬花吟,血濺鴛鴦樓才是那些狗東西的歸宿。」


  截然不同的畫風出現在眼前,幾人只覺得有趣,又大笑起來。


  聲音輕脆。


  欒紅纓雖然聽不懂,但知道師弟在維護自己,心裡稍安,眉眼兒跟著彎了起來。


  清冷甜美。


  只有四丫一臉不高興,一把將他推開,噘著嘴,「啥血濺鴛鴦樓呀,真是煞風景!」


  「女孩子說話,你不要插嘴。」


  「一個老爺們兒,懂得個啥。」


  嘟嘟囔囔的,王承舟懶得搭理他。


  而是看向於華,問道:

  「咱們可以開始了吧?」


  「再晚,點燈熬油的,傷眼睛。」


  「有需要什麼準備的,我給伱們打下手。」


  還沒等她搭話,徐小芷搶先道:

  「一個老爺們兒,哪兒用得著你打下手?」


  「姑娘家家的事兒,自有姑娘家家的道理。」


  「你呀,還是歇了吧。」


  洋腔怪調的,一準兒是跟著書裡面學來的。


  王承舟歪著眉眼兒,一陣頭大。


  幾個女同志,更是笑得前仰後合。


  突然間,有點兒讓人後悔買什麼《紅樓夢》了……


  玩笑歸玩笑,王承舟還是要出力的。


  趁著幾人給欒紅纓量身段兒的功夫,他跑到外面撿了好幾塊兒白灰。


  都是徐小芷家蓋房子剩下的。


  等下裁剪布料的時候,留著劃線用。


  一群年輕人聚到一起,王紅河和李玉珠不好參合,兩人一起到廚房準備晚飯。


  不得不說,於華同志的手腳真是麻利。


  拿著布尺,一會兒功夫,就把欒紅纓的肩寬、體長、腰圍……給測好了。


  幾人圍著布料,琢磨著成衣款式。


  其實,哪兒有什麼好琢磨的。


  那個年月,年輕女同志的衣著,差不多都一樣。


  上身是格子衫,袖子稍短,方便勞動,衣擺很長,耷拉到腰胯上,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保守。


  下身是錐形褲,褲襠肥大,一路向下收窄,幹活的時候,既利索又能節省布料。


  一般還留著兩條齊肩的麻花辮兒,講究些的,繫上兩朵妝飾用的小花兒,就跟徐小芷似的。


  看起來清新幹練。


  至於好不好看,完全取決於穿著者的顏值。


  講道理,王承舟是有些看不上的。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紅樓夢》的緣故,幾個女孩子圍著身姿高挑的欒紅纓,拿著布料上下比劃著,似乎也有點兒糾結。


  畢竟,她的氣質可是很獨特的。 見狀,王承舟湊了上去,咳嗽一聲,「於華同志,要不,還是我來畫一個小樣兒吧?」


  幾人一愣,停下議論,看了過來。


  徐小芷詫異道:「王秀才,你來真的呀?」


  「哥,你別胡鬧!」


  四丫嘟著嘴,還記恨著剛才的話呢。


  倒是於華,見他一臉認真,奇道:「王承舟同志,你真的會畫小樣兒?」


  王承舟點了點頭,「確切地說,我會畫樣式。至於具體的數值,還需要你來裁定。」


  「那就很了不起了呀。」


  於華有點兒心動了,直接把紙筆遞給了他,「好,你來試試。」


  「我真的有點兒好奇,咱們平日里穿的不都是一樣的款式嗎?」


  「你還能做出什麼不一樣的來?」


  見他來真的,徐小芷忽閃著大眼睛,不說話了。


  四丫抵著下巴,歪嘴道:


  「哥,提醒你一下,咱只有十二尺的棉布,可沒有什麼綾羅綢緞。」


  「你要是想畫出書本里描繪的衣服,還是省省吧。」


  「於華姐是來幫忙的,你別為難人家。」


  聽著陰陽怪氣的調子,王承舟不由得瞪了她一眼,懶得搭理她。


  而是提著筆,隨手就畫了起來。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就像中藥一樣,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衣著上的智慧。


  王承舟翻閱古籍的時候,可是見過不少優美的服飾,用料簡單,線條流暢,儀態舒展。


  當然,那肯定不是從畫本《金瓶梅》里看來的!

  明制漢服之中,就有一種圓領對襟短衫,裁剪簡單,輕薄透氣。


  風格與時下的衣著截然不同。


  袖子略長,蓋住半個手面,可以很好地遮陽防晒;衣擺略短,腰線往上開出短岔,有利於清涼透風。


  對襟省去了衣扣,用絲絛系起。


  圓領簡單,只是加厚縫了個邊兒,露出整個脖頸。


  看起來簡單自然,還有股飄逸之風。


  幾個女同志圍在身旁,隨著他的筆畫,眸子漸漸瞪大。


  臉上滿是驚艷之色。


  即便是懵懂無知的欒紅纓,也不由得一陣心動。


  「還能有這樣的衣服?」


  於華徹底驚到了,雙手拿起畫紙,好一陣兒端詳,「這……好像比製作襯衫還要省料子。」


  「何止是簡單!」


  徐小芷俏臉兒緋紅,激動得躍躍欲試,「這樣的衣服,拿到城裡,肯定能夠大賣的。」


  「可惜……」


  「王秀才,沒看出來,除了醫術,你還懂得這個。」


  這丫頭,本能的就想到了掙錢。


  其實,她說的一點兒都不誇張。


  兩年之後,1980年,國內引進了第一部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


  從而,引發了一場蛤蟆鏡、喇叭褲的熱潮。


  小商小販藉此發了一筆財,更是有不少成衣工廠,由此賺到了第一桶金。


  沒辦法,實在是百年浩蕩,讓很多國人失去了文化自信,精神生活太過匱乏了。


  誰能想到,幾十年後,不少年輕人從老祖宗的遺產里,翻出了民族服飾之美,掀起了一場經久不息的漢服熱潮呢?

  扯得有點兒遠了……


  幾個女同志一下子來了興緻,再也沒有一絲一毫輕視的意思了。


  見他停下來,急道:「下身的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