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玄妙大唐> 第159章 排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章 排場

  新長史的年紀不小了,五十多歲,容貌清瘦,神情嚴肅,整個人舉手投足都依足了禮儀,無論說話做事,都叫人挑不出錯來,乃是一位規整的君子。


  他原是世家子弟,以太學生的身份參加科舉出仕。他原先服務的那家王府,已故老王爺亦是從嶺南流放回來的宗室倖存者。因為被流放的時候年紀還小,又沒有長輩隨行,離老鄒王他們兄弟還距離頗遠,雖然得到了陳家父子的物質支援,卻未能受到良好教育。當他二十多歲回到長安城的時候,只能說是些許認得幾個字的半文盲,禮儀又十分粗疏。為此,先帝特地給他安排了王傅,挑中的就是世家出身的長史。


  長史雖然年紀比老王爺輕,但為老王爺做了五年王傅,師生間一直相處融洽。五年後長史辭了王傅之職,改任翰林學士修起了史書,老王爺就怎麼都沒辦法習慣了。他跟當時的長史合不來,嫌人家才學不夠好,品格不夠端正,風度也不佳。先後挑剔了三任長史,都把人氣走了。最終老王爺忍不住上書當今聖人,請求讓前王傅給他做長史,聖人見他一向規矩老實,就答應了。


  從那以後,長史便留在了那家王府,與老王爺賓主相得。他本人沒什麼政治野心,想修的史書已經修完了,有個清閑的官做做,閑時看看書,與友人談談文,簡直是神仙日子。老王爺也很滿意,覺得有這麼好的長史幫自己處理王府事務,教導兒孫,幾輩子都不用愁了。


  老王爺去世的時候,還留下遺言,要妻兒務必敬重老長史,聽從他的勸誡。當時他的嫡長子對外表現得溫文守禮,也對他這個父親言聽計從,他就沒覺得這事兒會有什麼變故。


  可老王爺一死,新嗣王確定自己的王位不會落入兄弟手中,就立刻暴露出了真面目。他壓根兒就不是什麼溫文君子,也不喜歡讀書品茶,相反,他性好飲宴遊樂,最喜歡拉著一堆樂伎尋歡作樂。老父沒死的時候,他為了保住自己的繼承權,憋了太多年。好不容易不再受拘束,他才不會再委屈自己呢!


  老太妃一向縱容兒子,可老長史就看不過眼了,時時進言相勸。新嗣王很煩他,可偏偏老王爺遺言明說要讓長史留任,當時很多人都聽到了。他若把長史趕走,就有不孝的嫌疑。更何況,老長史教訓他的話都是正理,因為這種事趕人,倒顯得他不佔理了。


  竇王妃找上門,真真是正中新嗣王與老太妃下懷。反正竇舅爺是個體弱多病的身體,只求官位,沒打算包攬王府大權,他們也樂得有個不愛管事的長史占著位置。等過幾年,他們看好的心腹屬官積攢夠資歷,能升任從四品的長史之位了,竇舅爺的兒子也順利出仕,正好退位讓賢。


  至於老長史那兒,竇王妃與老太妃合力相求,拿出的理由就是嗣隋王行事越發不靠譜,令隋王擔憂不已,卻又因為心疼他從小喪母而多有縱容,不忍管教。竇王妃是後娘,有心相勸,又常被人誤會,只能另請高明了。


  她拿近日李玳與虢國夫人的桃色傳聞為例,對老長史說:「嗣王早前已經有過寵妾滅妻的傳聞,那是因為他那愛妾暗地裡使手段,誤導了嗣王之故。那妾如今罪有應得了,可嗣王卻從此自暴自棄起來。王爺不忍教,我這個繼母沒法教,若再沒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時時勸誡,只怕嗣王越發沒了管束,有朝一日便要闖下大禍,牽連全家。那樣王爺與我,便是死都不能瞑目的!」


  老長史就這樣被說動了。


  他自打到隋王府上任以來,

  不但行事處處守禮,前任長史留下的爛攤子,也被他整理得井井有條,更是時時勸誡嗣王李玳,甚至會親自坐車前往虢國夫人的府第,請李玳回府。李玳不理會,他就一直守在虢國夫人府門前,大聲宣讀著本朝律法禮儀書籍中,關於男女關係的條例,引得許多人圍觀議論。最終是虢國夫人先煩了,本來她就對李玳沒了興趣,如今還叫個老學究堵上門來,正好拿他做借口趕人。


  李玳就這麼憋屈地被「請」回了家。


  他十分不快,跑去向老父投訴。隋王正高興他擺脫了蕩婦虢國夫人,怎麼可能任由他重新纏上去?只說新長史教訓的都是正理,讓長子聽話。若長子真有心仕途,就必須重視自己的名聲!整天與蕩婦廝混,豈能讓聖人放心交付重任?若是討好了虢國夫人就能有官做,這些天怎麼不見聖人下旨呢?如果長子還要繼續胡鬧,老隋王認為自己就有必要重新考慮一下王府的未來了。


  李玳疑心這是老父在威脅要換其他兄弟取代自己做嗣王,頓時不敢再多言。


  亡妻的喪葬事宜,他早就丟到了腦後,不打算過問的。可因為老長史堅持,老父下令,他只得不情不願地跑到三原來了。因有兩個得他忌憚的弟弟在,還表現得禮儀周全,風度不凡,他也不願被弟弟比下去了,叫人看笑話。於是,在亡妻陳氏棺木入葬的過程中,他都照著禮官的指示,老老實實做足了規矩,沒出一點兒夭蛾子。


  李儷君在旁看得嘆為觀止,萬萬沒想到渣爹還會有如此配合的時候。


  她本以為亡母陳氏會得到一個冷清的葬禮,除了自己和手下的人,估計就只有鄒王府的人參加了,興許隋王府會來一位長輩——多半是三叔——作為代表,可絕對不會有什麼大排場。


  然而,現在不但三叔來了,阿耶與二叔也來了,長史與司馬都到了,鄒王府派出了尚未正式獲冊封的嗣王妃與嗣王次子李珅為代表,此外,濟陰郡王妃等幾位嬸娘也來了。曾經接受過陳翁父子幫助的幾家宗室,都派來了子孫觀禮。


  熟悉禮儀的隋王府新長史主持儀式,清涼寺的百人誦經團再度出馬,整個入葬儀式辦得排場十足,人多得連整個山坡都擠不下。附近的村民有許多來看熱鬧的。崔呂二位嬤嬤,還有趙陳記的許多舊人,都被感動得哭了。他們覺得,自家娘子到了今天,才算是真正享受到了屬於嗣王妃的尊榮,可惜她本人看不到這一幕了。


  李儷君其實覺得死後哀榮的意義遠不如生前的幸福。不過陳氏之死已是定局,她也改變不了什麼。能看到母親如此氣派地入土為安,也算是件好事吧?看在李玳今天很安分的份上,她對這位渣爹也一直保持著禮敬的態度,在外人面前給足他面子。


  而對於安排並主持了整個儀式的新長史,李儷君就更是打從心底里敬重他老人家了。哪怕他張口閉口總會說些大道理、老規矩,勸她不要因為思念亡母,便只想著要在外守孝,忽略了家中的祖父母與父親,她也平靜地聽完了。反正長史有勸誡的自由,接不接受是她的事,但她不會當面駁回去的。


  母親今日入土為安,也就意味著,李儷君的生活要開始新的篇章了。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裡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然後一步步晉陞,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