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第199章 要過年了
第199章 要過年了
趙佶練棋。
因為,年度各樓大決賽他不想錯過一場。
少了李師師,誰才是汴京第一,各樓的花魁們在為明年自己的身份在競爭。所以最後幾場,格外精彩,趙佶嚴令王浦,若是沒有提醒自己,錯過任何一場,就賞王浦一百板子。
從宮裡出來,回府。
梁莘發現,府里上下開始忙碌了。
望雪居。
曹曇靠在軟墊上,正在不斷的吩咐著各位管事嬤嬤。
見到梁莘入內,曹曇說道:「後天灶王節,要忙起來了。」
「恩,你作主。」梁莘其實不太懂。
有太多東西,作為穿越者,他已經忘記了傳統。
許世珍坐在一旁幫曹曇作記錄,此時接過話題:「接下來,祭灶、掃塵、推豆、殺年豬、年酒、除夕。」
梁莘問:「推豆是什麼?」
「推磨作豆腐,豆腐既頭富,過年的時候桌上不能少了豆腐。」
梁莘問:「不是不能少了魚,年年有餘?」
年年有魚,這個出自北宋末年,這會正好還沒有呢。
曹曇聽梁莘這麼一說,馬上吩咐:「叫人備魚,給佃戶家裡,還有各商鋪準備魚,這個吉利。以後年宴必有魚,年年有餘。」
「是。」
梁莘只是隨口這麼一句。
梁府開始大量採購魚,管事的還會對魚的大小、長短、重量作出選擇,挑最吉利的數字給備上,次吉利的往下發。
就這麼一整。
汴京城市集就有傳聞了。
年年有餘。
梁府這麼辦了,感覺挺吉利。
魚,貴了。
其中黃河鯉的價格更是漲了五倍。
倒是對於普通的汴京百姓影響不大,近來有大量的來自江南一帶的腌魚運來,價格還是老樣子。
此時,流求。
這是正式的名字,梁莘所說的大夷州不作為正式的名稱,也不會出現在正式的文書中。
布袋城。
這裡已經有一個簡單的城池,大部分還是用軍寨的木欄圍著。
曹暘巡視鹽場。
此時是冬天,這裡的產量非常低。
卻也讓布袋城積累了足夠裝一百船的鹽。
這裡的鹽,叫九池鹽場。
九池,就是海水分層次,一共九層。
趕潮之後,每天讓海水往上一層,到了第九層,池底就已經開始有鹽了。會有許多鹽工拉起長繩不斷的讓最後一個池子的水動起來,這是最近在才發現的技巧,讓池水動起來,出鹽后鹽會變的很細膩,鹽粒潔白而均勻。
城外,還有許多士兵正在伐木,他們在建棚。
那種可以拆掉,又可以快速組裝起來的棚子,這是為了半年後準備的,最後的幾層鹽池上都會有棚,為防止遇上大雨。
一場大雨,會毀掉幾萬斤鹽。
這時,有人高喊一聲:「甲字鹽灘,一百零八池,依次收鹽了。」
冬天,鹽曬的慢,卻也在三十八天時間左右,一批鹽池可以開始收鹽。
曹暘聽到喊聲往那邊去了。
這一片鹽池的第九層池子已經積累了很長一段時間,池底有厚厚的一層鹽,若再不收,就會影響存水量。
而且收了鹽,這一批池子會放空水,用重石砸壓池底。
有人建議,用長條黑石鋪底。 但算了算,成本太高,暫時沒執行。
忙碌到傍晚。
大鍋煮肉。
有人上報,甲字一百零八池收鹽,今天已經收了千擔,明天會再繼續。
無論是這裡的文官、武將,還是士兵,或是鹽工都相當開心。
這裡,一年百萬擔鹽完全不在話下,只要大夥努力一些,整出更多的鹽田,一年收大幾百萬貫鹽也不是沒可能的。
所以,梁莘所說的,一年一億斤鹽,真的可以。
有位文官認真的計算過,這一片能成為鹽場的不止布袋城,就眼下布袋城這一片,好好經營,每年收六億斤鹽是完全可以的。
六億斤。
放在梁莘穿越前的計算,也就是三十萬噸,宋斤多一些,三十三萬噸。
與布袋鹽場的極限產量,還差的很遠的呢。
泉州、溫*州、明州等幾個水師會送來補給,採購大量的豬、羊糧食等,然後運走鹽,自然會有一套妥善的處理辦法,僅說當下,將鹽發給士兵折算餉錢就是最簡單的辦法。
快過年了。
曹暘在自己的屋,開始寫信回汴京。
寫給父親。
雖然曹暘的爹曹誦還在遼國出使。
寫給家姐,寫給姐夫梁莘,也給舊日好友。
說不想家,是假的。
可曹暘也明白,他現在辦的是大事,是對曹家未來極有大用的大事,所以必須很認真在這裡學習政務,學習管兵,管人,管事。
寫完信,曹暘拿著信來到帳外。
這裡有專門負責信件的營房,每當有明州或是泉州的船過來的時候,會把信讓他們帶回去。
這裡排著許多人,喜氣洋洋的聊著天。
見到曹暘來,那怕不認識,也認識曹暘身上的衣服。
這可不是普通的武官,代表著有爵位的武勛。
眾人紛紛退到一旁,也不再說笑。
曹暘黑著臉:「本官是欠了你們的餉,還是拿著你家的肉,躲什麼?」
「將軍說笑了,小的們都是雜兵。」
「雜什麼兵,到這裡來的,都是一個鍋里吃飯的。」曹暘說著,將自己的信放在營帳內:「送到汴京,曹家。」
一聽到曹家,這些普通士兵與低層武官倒是變的輕鬆了不少。
曹家人好。
怎麼一個好法。
曹評為帥,無論是出征的禁軍,或是西軍士兵,再或是西北的廂兵,從原先狗都不如的底層,變的象是富人家的狗。
這不是罵人,這是真情。
依宋律。
流民當兵,發招剌例物,一般就是十貫,還往往會被剋扣,就算是買命錢,收了這錢之後全家搬入軍營,這輩子就是軍戶了。
就算是禁軍,在駐地,當值之後不是回宿舍,而是回家,自家老婆作飯,周邊住的都是軍戶。
一個月,每個士兵就發大約六十升米。
依梁莘穿越前的方式計算,此時的一升就是零九二五宋斤,一宋斤就是梁莘穿越前的五百九十克。
依一個人算,不考慮營養,也夠吃。
但這卻是養活全家的米。
副食呢?
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