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漂亮,真漂亮
第129章 漂亮,真漂亮
若說是政務,趙佶不行。
這事,趙佶還真有研究。
趙佶的說法和李清照幾乎一樣:「雖說洮硯出自洮州,但洮州也不小。就產地我聽過六個不同的說法,也在大相國寺旁的街市去看過,有一種出自泯州的冒充洮硯石,只是看起來象,手感粗糙無光澤,下等硯台,只能糊弄不懂的人。」
趙佶一塊一塊的摸著石頭,語氣非常的自信:「若是去尋,依我對此石的研究,是在洮州沒錯,去洮水南岸,熟番之地。」
趙佶說的位置梁莘也不知道是不是後世記載的真正頂尖原石產地。
梁莘的目的是派人過去辦事,只是打著去尋找石頭的名義。
真正的原因是,開闢商路,讓那一帶的更多的部落能夠更快的融入大宋,所以真正辦事的人,是張叔夜。
到時候,從汴京這邊運輸大量的書籍,還有茶、絲綢等物。
越多的生番變成熟番,河湟就越安寧。
開邊貿易只要搞起來,就可以促進民族大融合,當下朝堂之上厭戰為賢的風氣依舊存在,朝臣中的智者也是懂治蕃之道的。
梁莘只需要找一個借口,給予河湟那邊的部落以足夠的尊重,並且傳播漢文化。有時候,邊關貿易並非是為了錢,象是河湟的邊關貿易,若是能夠成功的拉攏更多的吐蕃貴族,這等同於多了一個盟友。
眼下張叔夜在河湟,相信這邊的與幾千禁軍一同出發的商隊到了,他一定會把這事辦的極漂亮。
至於石頭嘛。
找到算運氣、找不到也是辛苦了。
梁莘站在一旁盤算著呢,趙佶就已經拿出工具,坐下開始動手了。
雕刻。
趙佶還真的是百藝之神,這一上手就知真是有沒有真材實料。
李清照是汴京第一才女。
她眼中看到石料,就連外皮都計算在內,如何有一隻上上等硯台。
趙佶,配得上天下第一才子之名。
經他之手,一隻硯台已經初見雛形。
保留了洮硯石的石皮,顯得這塊硯台古樸而原始,有一種質樸的混然天成之感,彷彿看到了大地千萬年之變化。
就連梁莘這種不太懂藝術欣賞的人都感受到這隻硯台活了。
梁莘不由的稱讚:「漂亮,真漂亮。」
趙佶也站起來欣慰了一番:「差點意思,先挑幾塊差的練練手,這一塊從意境上讓我沒處理好,若是改也能改出來。這樣吧,章惇最近也辦事不錯,你拿去讓他繼續往下雕,算是這幾些日子辦事得利的賞賜。」
「是。」梁莘應下。
趙佶隨手又指了幾塊:「這幾塊,也帶了去。」
梁莘知道,這幾塊就是趙佶沒看上眼的。
對於不好此道的梁莘而言,這還真無所謂,有或是沒有,對他而言,並不重要。
而且之後,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洮硯原石運來的。
「這塊,還有這塊。」趙佶一邊說,一邊隨手拿刻刀在上面劃一道印記,這都是他放棄的,這麼一大堆,趙佶也並非全要,挑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這麼多,他自己也雕不過來。
趙佶也知道,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洮硯石不斷的運來。
挑最好的留下,就夠了。
趙佶把幾塊特別喜歡的讓人搬進書房內,其餘的搬入倉庫,然後更衣,準備去桃源閣玩了。
梁莘,回到府中。 其餘的也讓搬進倉庫里,拿著那塊趙佶雕了三分之一的硯台進了東跨院。
「章公,官家賞賜。」
章惇接過,捧在手上仔細看著,也是不由的感慨:「咱們這位官家,還真是奇才,這硯台若是完工,也是一塊上上等的極品好硯台。好,實在是好。」
連章惇都不得不承認,論藝術水準,趙佶那真的是絕世天才。
美。
這塊讓趙佶只雕了三分之一的硯台,讓人賞心悅目。
章惇看不起趙佶。
純粹就是在趙佶當皇帝這個職業上。
若說藝術。
章惇不得不說一聲服。
兩人正在鑒賞之時,王浦跑來了。
「少君,官家手書。」
梁莘接過打開來看,寫的很長,足有幾千字的文章。
簡單算了一遍之後轉手遞給章惇。
章惇看過,也是不住的點頭:「寫的好,好文章,官家定是發現,有些石料是被砸開的,他是就原石開採寫了一套理論,我也認為是這樣的,莫輕視採石,採石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採石所取原料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成硯的品質。」
說完后,章惇問梁莘:「莘哥兒,你如何辦?」
梁莘回答:「河中府抄家,銀錢巨豐,還有他們不法所佔的田產。全部拿出來,用於修路治河,把從洛州到京兆的路修一修,再從京兆修到洮州。調一萬禁軍派往洮州,張叔夜為州官,有義務為官家守好礦區。曹晟身為統制,領這一支禁軍。」
章惇笑了:「為石頭修路?」
「運點土特產嘛,調一萬擔茶餅北上?」
「挺好。」章惇認可這個說法。
梁莘又說道:「我還有一個發財的路子。」
章惇:「什麼路子?」
梁莘指了指章惇手中這塊:「我去請官家多整幾塊,全部都是半成品,然後放在汴京城內,我想會有人出高價買的,經官家之手這麼隨便整幾下,價值翻百倍怕不止。」
章惇上下打量了一下樑莘:「莘哥兒了,你想法獨特,老夫驚訝之餘,很是歡喜。」
這話,若梁莘來說,就是:伱好壞,不過我喜歡。
章惇轉身走到桌前,提筆也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
梁莘在旁看著,總結下來就是一套從石頭變成硯台的流程。
簡單來說就是:採石、選料、設計、下料、制坯、畫線、下膛、取蓋與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
看完這文章,梁莘雙問了一些關於洮硯的專業知識。
之後,梁莘對章惇說:「章公,總要寫一份感恩的疏吧。」
「恩,要。」章惇雖然一直在罵趙佶,也信不過趙佶這個人當皇帝,可必要的禮節他也不敢少了,皇帝有賞賜,是要謝賞的。
哪怕這一塊,明顯是趙佶估計太久沒動刻刀,有點小失誤不想要的,也要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