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64章 飢餓營銷
第64章 飢餓營銷
正是紙媒興盛的年代,《青年日報》雖然遠不是中原省的第一大報紙,日發行量也有19萬份,涵蓋中原省及周邊許多區域。
於是,8月28日這天,很多人都第一時間看到了關於某個『少年作家』的報道。
家在商都市的林普就是一個。
月初的時候,因為《青旭》上的一篇文章,商都大學學生林普在第一次約會時就莫名其妙丟了剛剛交上的女友,為此已經鬱悶好一段時間。
沒成想,這個月即將過去,林普吃早飯時偶然翻看家裡訂閱的《青年日報》,再次看到了某些記憶可謂深刻的熟悉字眼。
『林清和許白』。
『青旭』。
『參商』!
林普耐著性子看完了這篇標題誇張的報道,結果是,從最初的不以為意,變成了後來的不可思議。
什麼人啊!
竟然一個月發表9篇文章,還好評如潮,還雜誌售罄,還讀者來信……
這可能嗎?
然而,這年代報紙天然的公信力,讓林普不得不信。
竟然真有這麼一個人!
再次將報道讀了幾遍,林普潛意識裡抗拒的態度也不知不覺發生改變。
想起當初看過一篇《林清和許白》就匆匆回了家的肖鶯鶯。
林普沒打算放棄,這段時間一連給對方去了兩封信,還想著下周商都大學開學后,要如何把事情挽回。
再看眼前報道。
這不就是機會嗎?
既然鶯鶯喜歡參商的文章,自己就把報道中列舉的9篇全部找齊了,當做開學禮物送給她。
對了,還有即將發行的新一期《青旭》。
兩篇呢。
全部堆一起,夠誠意了吧!
至於鶯鶯可能會喜歡到有些過頭的問題……林普也想到了,又覺得,不足為慮,人家是少年作家,沒理由和自己一個大學生搶女朋友。
畢竟現實里也不可能有交集吧!
再說報道里列舉的一連串報刊雜誌,雖然已是月底,按照常理,不少書店報亭或許都有存留,問題應該不大。
想到了就做。
匆匆吃過早飯,林普就出了家門,開始一家書店一家報停地仔細找尋。
……
商都機場
候機大廳內,趙怡來接從東北做什麼產業調查回來的大女兒,本來當做消遣隨意翻著一些報紙,卻意外注意到了《青年日報》上的某篇報道。
關於參商。
說起來,今年暑假剛開始,趙怡就已經發現了二女兒的種種異狀,經常往外跑,經常發獃,到了後來,甚至有些魂不守舍。
直到那一天。
丫頭早早跑出去,本來只是默默旁觀的趙怡不可能再視若無睹,稍稍探究,沒成想,就發現了那麼多的事情。
以及,那麼優秀的一個男孩。
除了家庭出身一般,其他,簡直讓人不敢相信是真的。特別是看過丈夫好友鄭春花兩萬從那孩子手裡買來的一份地推方案,還有那句廣告語,趙怡對某個少年竟然指點了自家避開化肥廠投資陷阱那件事,也就不再懷疑。
思考良久,趙怡決定繼續旁觀。
因為有前車之鑒。
當初大女兒,她這個當媽的,還有自己男人,都是望女成鳳,做了太多干涉,沒成想……孩子其他方面沒的說,但在感情上,竟然……
趙怡不想再弄巧成拙。
二女兒喜歡一個挺不錯的男孩,總比……喜歡女孩子要好吧!
當下。
趙怡本來也知道那少年發表了不少文章,還悄悄看過女兒的小收藏,但,這樣一下在報紙上被列舉出來,還是讓人震撼。
廣播里傳來聲音,趙怡知道大女兒的航班到了,站起身,稍微斟酌,把報紙遞給一旁的隨從,吩咐道:「上面提到的《青旭》雜誌,小敏,你抽空去訂閱一份。」
……
商都東部的啟梁市。
啟梁六中也是第一天開學,高三六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趙育學午飯後在辦公室看報紙,偶然注意到了《青年日報》上的某篇文章,驚奇之下,去往學校閱覽室找了找。
列舉中的九份報刊雜誌,趙育學尋到了《青旭》、《正茂》和《經年》三份,一一看過,便被吸引。
下午最後兩節課是新學期第一次班會,趙育學乾脆帶了一本《經年》過去,還有那份《青年日報》,簡單和自己的學生們說過情況,就親自全篇閱讀了《經年》上的《花季如此這般》。
這篇以高中學生文理分班作為主線的校園故事,趙育學覺得很有意義,哪怕自己的學生已經高三,聽一聽,也能對他們明年該如何報考大學提供一些參考。
超過1萬2000字的文章,趙育學花費半個小時才緩緩讀完,合上雜誌,看向台下的學生們,說道:「這位名叫『參商』的作者應該是你們的同齡人,但他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我不得不承認,連我這個中年人都無法比擬。這篇文章……我稍後會把雜誌留下,大家可以多多傳閱。其中不止關於文理分科的選擇,還有關於學習目的的探討,這是你們這個年齡孩子最迷茫的一件事,文中所述,或許也能給你們帶來一些啟發。」
趙育學在講台上說著,講台下,一對名叫徐漫和章晨曦的同桌姑娘,依舊沒怎麼回過神。
剛剛,她們聽到了什麼?
參商?
九篇文章?
是她們前段時間在《青旭》和《正茂》上看到的那個參商嗎?
是她們一起給對方寫了四封信的參商嗎?
是她們過去一月都在不斷向周圍朋友們推薦的參商嗎?
沒想到,對方竟然還上報紙了,因為一下子發表了9篇文章?
那麼,《林清和許白》、《數不清的流年》和剛剛聽到也是那麼那麼出色的《花季如此這般》之外,其他六篇,又是什麼?
天啊。
早知道,她們應該多找找,而不是寫了信,就滿足了之前的兩篇,也以為只有兩篇!
這麼直到放學,兩女不太好意思向班主任討要那份報紙,第一時間衝出了學校,買到一份《青年日報》,然後閱讀,然後,當場把列表展示給書報亭老闆。
這上面的報紙雜誌,還有嗎,全要!
對了。
下一期的《青旭》,兩篇呢,提前也向老闆預定。
不對!
說是開了專欄,那豈不是以後每個月都有,兩個姑娘一商量,決定去郵局問一問,打算長期訂閱。
……
河元,桑河醫院。
護士陸小敏忙碌了一個下午,今天終於不用再值晚班,交接一番,收拾東西正要走人,就見姚冉站在護士站一角的書報欄邊,正手拿一份報紙發獃。
「小冉,走啦,看什麼呢?」陸小敏好奇上前,順著姚冉目光看去,很快就張大嘴巴:「這是說……那小子嗎,老天爺,9篇,我以為只有3篇呢。」
姚冉被陸小敏的一驚一乍拉出了呆怔,轉過小臉,聽她話語,內心裡下意識跟了句。
我以為只有6篇呢。
即將過去這一個月,姚冉私下裡,對於參商,可比某個姑娘還要上心。
不過,當然不能說。
只是偶爾會想到陸小敏當寶貝一樣收藏的筆記本,其中有她最喜歡的村上春樹的一句話。
嗯。
眼看陸小敏把報紙搶過去,護士站其他幾位同事也紛紛好奇地湊過來,聽陸小敏說起某個少年,大家也都有印象,紛紛驚嘆。
到了最後,陸小敏又露出不悅表情:「那傢伙,出了院就不再聯繫我們,沒想到更加厲害了,小冉,你姐姐不是他英語老師嗎,幫忙找找人啊,他住院時我們那麼細心照顧,還借他紙筆,現在發達了,至少也要敲他一頓飯呀。」
姚冉壓了壓情緒,盡量讓自己顯得無所謂一些,搖頭道:「高二重新分班了,我姐姐不一定還教他。」
「那也不可能飛出河元吧,只要還在二中就行,」陸小敏哼了聲:「總是能找到的。」
姚冉不願承認,但,似乎,也挺想再見到某人。陸小敏這麼說,她假裝想了想,就順勢道:「我幫忙問一下。」 內心裡想的卻是,馬上就新的一月了。
這一次,一定要早早去買一本《青旭》。
或許……
上個月能有9篇,這個月,也不會少呢。
其他也要找一找。
……
商都。
成江路29號的博藝總部。
最新一期的《青旭》明天就要付梓,本來,編輯部上下都要忙於對樣刊做最後的審校,誰曾想,因為《青年日報》的一篇報道,整整一天,編輯部的熱鬧就沒有停過。
主要是電話。
譚豐振今天一上班,就開始不停地接打。
有人詢問《青年日報》上報道的真假。
有人打探《青旭》的訂購流程。
有人想要投放廣告。
有人好奇參商的身份,希望獲得對方的聯繫方式。
有人要採購下期雜誌。
甚至還有之前這邊代替蘇杭聯繫過退稿事項的一家雜誌社,不知道從哪裡聽到消息,主動打電話過來,說又打算錄用某人的稿子了。
因為編輯部只有一部電話,總是佔線,甚至有人還打到了博藝的其他部門,然後讓這邊跑去接聽。
總之,這場面,實在比月初8月刊第一批雜誌因為印量少而迅速售罄后還要熱鬧。
當然了,沒人因為這種熱鬧而心生煩躁。
大家都是高興。
被博藝丟在大樓角落好幾年,眼看雜誌都要停刊了,突然時來運轉,這樣的機會,怎麼能不珍惜?
因此,眾人都是幹勁十足。
直到這一天的天色暗下,連以往對這份工作表現最淡然的美編趙月瀟都沒有離開。
大家繼續著手中的事情,一邊偶爾看向主編辦公室。
辦公室門打開。
譚豐振送人出來,大家也認識,還是月初親自來過的那點陣圖書經銷商,這次也知道了名字,姓齊。
齊分用。
「小齊,不是我不給你,你這一次要3000本,多了些,萬一賣不掉,還得退給我們,損失的也是我們。」
「都說了,我還是現款現貨,」齊分用保證道:「另外,上期的8月刊,老譚,你也和印刷廠溝通溝通,再印1000本,我全要了,你不知道,我今天接了幾十個電話,都是下面書報亭在要這份雜誌。」
「舊刊重印,以前沒有過啊……」譚豐振一下沒反應過來:「……這價錢,怎麼算?」
「這不是問題,老譚,就按新刊來算。」
譚豐振知道自己不會談生意,上次某個小子已經點破了他這一點,眼看齊分用急切的模樣,知道是好機會,也不想太輕易答應,想想說道:「這樣吧,小齊,我和上面商量商量,明天給你答覆。」
「怎麼還商量呢,」齊分用直接拉開隨身攜帶的公文包,掏出一疊鈔票:「老譚,你一句話,我錢直接拍這裡。」
譚豐振連忙把錢推回:「別,還是要商量商量,商量商量。」
雙方你來我往片刻,終於送走了齊分用,譚豐振轉身,看向辦公室內眾人:「這……我稍後去找社長談談,大家還有其他事情嗎,我一併說了?」
編輯部資歷僅次於譚豐振的蘇二年道:「有個電話打到了財務部,啟梁那邊的,也是詢問咱們8月刊還有沒有存貨,想要500本。」
譚豐振點頭,表示知道。
坐在門口的李同道:「中午我不是出去吃了嗎,一個朋友拉的飯局,介紹了一個剛開印刷廠的,也是打聽這次的事情,說是希望從咱們這裡接些單子,價格好談。」
譚豐振搖頭:「這種事咱們可談不了,得找社長。」
李同把一個寫了聯繫方式的紙條遞給譚豐振:「我就幫忙傳個話。」
譚豐振想想還是接過。
這些日子在編輯部地位明顯提升的方薇接著開口:「老譚,這次……第一批真只印1萬冊啊?」
就在昨天,《青旭》9月刊的發行方案已經確定。
第一批,1萬冊。
與8月刊總體相當。
若是沒有月初的《林清和許白》,沒有參商,沒有今天的熱鬧,1萬冊,肯定是足夠的,大不了之後再加一些。
然而,現在的情況,大家都覺得,直接開印兩萬,怕都不夠。
就剛剛那齊分用,只是商都一地的一個經銷商,開口就是3000本,還連舊刊都想要。
這就是趨勢啊!
「社長親自安排的,」譚豐振說著,想想還是沒忍住,稍稍透露道:「老鍾也是從蘇杭提的建議里得到靈感。」
趙月瀟問道:「什麼靈感?」
譚豐振想了下,說道:「這個,好像叫……飢餓營銷。」
飢餓營銷?
大家都沒聽過,不過,營銷不說,這,『飢餓』啊,聽著就挺殘暴的。
既然是某個少年的建議,還是社長親自拍板,大家也沒再多言。
這麼又說了些事情,譚豐振吩咐眾人可以下班,自己去尋找自家社長。
要彙報今天的情況。
還有,那什麼『飢餓營銷』,他其實也覺得,沒必要,萬一把人『餓』過頭了可怎麼辦?當下這麼好的形勢,一口氣印兩三萬,趕緊賣雜誌,接著再賣書,才是正途啊。
至於這一期自家雜誌究竟能賣多少?
譚豐振從早上的熱鬧開始后就忍不住在想,卻又不太敢想。
萬一只是表面熱鬧,讀者並不捧場,那可怎麼是好?
真要那樣……
接下來的出書,可都要受影響了。
鍾長林已經不在總部,今晚又有應酬,是省日報社的幾位同行,譚豐振知道,某人還是在為了接下來的事情做鋪墊。
預付10萬之後,某個少年,簡直成了自家社長的放手一搏。
聯絡一番,確定了位置,譚豐振匆匆騎車趕往鍾長林待客的飯店。
PS:第一更,又是4000字大章。我,不幸福,我,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