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第579章 捕捉到小大佬一枚
第579章 捕捉到小大佬一枚
參觀完光刻機基地,與十來名陳春仙招攬來的青年才俊,簡單照過面后,李建昆二人回到陳春仙的辦公室。
從小青年們懵懂的表情中,不難看出,他仍然對李建昆的身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是李建昆刻意為之,84年之前,他不打算公開他是這裡半個老闆的身份,有害無益。
既然是老闆,實際上又是金主爸爸,好容易來一趟,有些東西陳春仙高低要給他掌掌眼。
李建昆坐在辦公桌對面的木質靠背椅上,接過一沓厚厚的資料,上面記錄著中關村科技大樓里,目前引進的所有項目,或者說,華夏矽谷公司所投資的項目。
他認真翻閱時,陳春仙作說明道:
「我和老紀他們商量的審核宗旨有三點。一,項目有切實落地的可能;二,具備商業屬性,能運用到社會上,惠及老百姓;三,具備稀缺性。當然了,還有從實際出發的一點:不能像個無底洞樣投入。咱也投不起。」
李建昆搭眼瞟向他。
這是在內涵光刻機項目嗎?
「規矩定得不錯,那麼老陳同志,請你講講,這個『太陽能點煙器』,它怎麼通過審核的?」
李建昆揚起手上的一份資料,用右手食指在上面用力戳戳。
利用放大鏡在太陽底下生火,相信不少熊孩子都玩過。此項目正是利用這種原理,只是在凸鏡上有些巧思,構成更為複雜的光學結構,使得生火速度更快。
陳春仙探過頭,看清后,不解說:
「它不符合嗎?研發花費少,市面上沒有,咱們國家這麼多煙民,市場廣泛。一次購買,終生收益,不比火柴好?」
你不懂火柴的逼格……李建昆褲兜里正有一盒,「那下雨天呢?」
「……再用火柴唄,晴天用它。」
「根據陽光強烈程度不同,點根煙平均大約十秒?」
「速度不算慢,還成吧。」
李建昆翻個大白眼,右手摸進黑色翻毛領的皮夾克內襯,摸出一枚玩意,只聽叮的一聲,蓋帽翻開,大拇指摩擦砂輪,一縷泛著幽蘭的火苗竄起。
「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有種東西叫打火機?」
陳春仙:「……」
驀地一想,在國外確實見過,但這麼時髦的打火機,他還真是頭回見。
李建昆從他的筆筒里,抽出一隻英雄牌鋼筆,給這個項目劃上一個大大的X。
神馬玩意?
一分錢他都不會投!
類似的奇葩事物,還有幾個,他逐一劃去。
怎麼說呢,視野的局限和信息差造成的。
所幸大部分項目還算有點搞頭,比如手頭上這份資料顯示的:一種還未正式命名的化學纖維人造革,李建昆仔細研讀完它的特性,歸結為:較硬、防水、耐磨和抗腐蝕。
他立馬聯想到一個絕佳用途——製造旅行箱的表層。
這裡面有個大商機,眼下這年頭,國內出行最時髦的不過是手提包,更多使用的是自製布兜、網兜,還有麻布袋、蛇皮袋,稍微講究點的老人,則用早年間的木頭箱和藤條箱。
弄個人造革的皮箱出來,保管搶手。要是在底部按上滾輪,頂部裝上伸縮拉杆……嚯嚯!
百億市值的產業誕生了。
可惜不夠高科技,人貴在精於一道,李建昆並不想五花八門的行業都涉足。
嗯?
翻到下一頁,李建昆瞳孔微微收縮,捕捉到幾個令他感興趣的字眼——
「無線尋呼系統……」
李建昆抬頭望向老陳,「寫個『免』字啥意思?」
資料抬頭的標題後面,用紅色墨水,畫了個圓圈,裡頭寫個「免」字。
陳春仙瞥過後,解釋道:「噢,這是個特殊項目。投資很大,一來我們資金捉襟見肘,有點玩不動,二來對方也不打算弄出成品。在我們的資助下,他弄了一個小型模擬系統,已驗證可行。現在只等開年後招商,看郵電系統里,有沒有哪地方的人能看中。」
李建昆繼續往下瀏覽。
這是一套系統工程。 由發射基站和用戶接收器兩部分構成,作用是實現點對點尋呼……有沒有一點耳熟的感覺?
詳細看完后,李建昆不禁一個激靈。
看看它關於接收器的介紹:其構成主要包含超外差接收機、解碼器、控制和警示器等部件……
這TM不就是BB機嗎?
正確稱謂叫「BP機」,國人喊著喊著,給喊岔了。
雖說不是什麼先進技術,1949年被漂亮國的人發明,60年代被大名鼎鼎的貝爾公司商業化,但這年頭還沒有進入我國。
對於BB機,80和90年代走過來的人,相信都不會陌生。
李建昆這個年齡段的人,更是親歷了它在我國從出現到興盛,再到淘汰的全過程。上輩子他用過好幾部,不是喜歡手工,比較手欠么,用到要換新時,全被他肢解過,有段時間很痴迷其原理,做過一番研究。
BB機第一次出現在我國,正是今年。
因為一場盛會,所以令人印象深刻——1983年9月,第五屆全運會在魔都舉行,魔都郵電創建了國內第一家尋呼台,用戶是全運會的30餘位工作人員。
彼時的BB機屬於第一代,十分落後。
沒有顯示屏,只能靠模擬信號傳輸,用戶接收到呼叫信號后,需要致電尋呼台,才能查詢到回電號碼。
再瞧瞧資料上介紹的接收器構成,帶警示器……不正是這款嗎?
乖乖!這誰弄出來的?有兩把刷子啊!
BB機不算稀奇,內部構造其實蠻簡單,大哥大也是一樣的道理,難的是尋呼基站的搭建技術!大哥大則是蜂窩網路的基站搭建,即老百姓所熟知的1G網路。
李建昆的注意力落在資料上,關於基站搭建的簡介,認真一遍看下來,每個字或字元都認識,但連在一起,猶如看天書……
要知道,九月份魔都弄出的尋呼台,技術是國外輸入的。前世李建昆翻過相關資料,當時媒體上廣為宣傳,動靜鬧得不小。
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這個國家其實一直不缺技術大佬,只是往往他們的技術和研究成果,得不到足夠重視。從而導致許多人才流向海外。
比如80年代的清華微電子所,實際上培養了全球較早的一批,用計算機軟體設計晶元的人員,其中有些佼佼者,如魏少軍、王國裕等人。1988年,王國裕在東南大學出版了《SPICE-ll通用電路分析程序使用方法及其應用》一書,在國內沒引發太大反響。
1990年,王國裕在愛丁堡大學,與同事們一起,締造出全球首顆CMOS圖像感測器晶元。這是中國人的非凡貢獻。
後世人人皆享受過它帶來的便利。伱的手機、攝像機和電腦,能將信號通過圖像顯示出來,必須依賴這類晶元。
李建昆並不否認對這撥人流口水,可惜一來,現階段他們還沒有學有所成;二來,這種國家定向培養的人才,牆角可不好亂撬。
注意力回到資料上,「項目開發人:丁倫?老陳,這是哪位大佬?」
陳春仙哈哈一笑,「清華的一個小娃娃,在讀研吧好像,見過幾次,才華橫溢。弄這個項目,是想籌點錢自費留學,公費的機會沒爭取到。」
李建昆先是怔了怔,繼而眼神一亮。
啪!
他把資料拍在桌面上,「老陳,這個項目不用招商,我買了。」
陳春仙一臉無語,「你又對無線電技術感興趣了?」
「不,我是對丁倫感興趣。」
能一手搭建通訊基站的,那絕對是技術大佬,更何況這麼年輕,前途無量。這種人才流出去,歪果仁會用糖衣大炮把他轟麻。
不如……為我所用!
即使從短期的實際情況出發,能得到這個丁倫,華電的下一款產品,這不就來了?
當然了,對只能嘟嘟嘟的BB機,李建昆毫無興趣。
陳春仙瞪眼說:「你可別誤人子弟,人家要去求學,你想幹嘛?」
「我還能耽誤他?這樣的人培養都來不及。」李建昆岔開話題問,「他人呢?」
迫不及待想見見。
「廢話,放寒假,當然回家過年了。」
成吧,只能開年來再會。
李建昆靠向椅背,按捺下躁動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