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富國強民的經濟基礎
唐歌笑道:“既然大家都認同這個說法,那就簡單了。”
他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我們大唐其實很匱乏,恐有一個大天朝的美名,可是很多方麵,卻多不如外國人做的好。比如這經商,雖然有風險,但是伴隨著極其豐厚的回報。”
這話倒是真的,要不也不會有那麽多胡商來到大唐賴著不走了。
唐歌惋惜說道:“可惜我們國家領導層次和人民的認知匱乏,導致了這種惡性的循環,路不好,還不敢走出去,結果就是讓人家來我們的地盤,拿我們的東西去賣出更高的價錢,給他們的國家帶來更加豐厚的稅收。”
曆史演變至今,就是如此,中國一直處於這種不上不下的尷尬境地,直到改革開放。
唐歌心裏明白,明朝開始整個中國的曆史開始轉變,但是朝廷的無能和貪官汙吏的增加,還有各種閉關鎖國的政策,讓這個曆史末期的中國陷入了困境。
但是並不是沒有人曾經嚐試過,古代的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都是十分偉大的壯舉。
但是這個奇跡一般的存在並沒有那麽完美的持續下去,更沒有延續和擴充下去,反而在曆史的洪流之中,留下那麽一筆波瀾壯闊。
中國人沒有利用好,反而讓外國人發揚光大,被哥倫布搶了個發現新大陸的名頭,被馬可波羅神話成了遍地黃金,被外國人蜂擁而至。
何其悲哀啊。
“大哥的意思是想要通過國的力量,規範家的力量,然後統一指揮,然後開辟嶄新的經商模式?”
唐歌豎起了大拇指:“休寧你還是蠻上道兒的,確實應該如此,在大我的作用,就是給小我以明確的指點,你可以理解為仙人指路。”
“這個我勉強能夠理解,可是大哥,如你所言,並非所有人都能夠想到的,這具體的章程是個什麽樣子。”
唐歌順著休寧的問題繞了回來:“這並不是什麽難事兒,所謂萬事開頭難,要想國富民強,富國強兵就要經濟基礎雄厚,有錢才能夠肆無忌憚的辦大事,比如我中土的絲綢和瓷器,放眼整個世界,都是千古流芳的瑰寶,舉世矚目的創舉,這些東西,遠的不說,就說周圍的小國,波斯,百濟,新羅等等一些地方,都能夠賣到上好的價錢,食鹽也是如此。”
大夥兒支棱著耳朵聽著,都不敢打斷唐歌的話,他的想法,總是與眾不同的,充滿了新奇,而且總是能夠吸引別人的矚目。
“嶄新的食鹽製造方法,利用的得當,將會給我大唐帶來曆史性的跨越。我們從商道論事,如果國家能夠出台一個完整良好並且係統化的策略,以一個完美的方式去運營,不管是絲綢,瓷器還是食鹽等等品目的商品,都能夠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關鍵在於怎麽經營,這就需要決策者的手腕和頭腦了。”
“大哥,你能否具體說說?”
唐歌點頭笑了笑:“你別急,聽我慢慢說,咱們繼續以商會為例子來說,我大唐雖然富足,但是思想卻比較閉塞,因為各種條件兒的限製,很少有人有那些外域的人那麽勇敢,他們可以乘船,可以從陸地上,帶著他們那裏貨物到我大唐來,然後換取我們的珍貴物品,回去之後,轉手就是一個好價錢,這可以說是一夜暴富的手段,他們敢於這麽做,但我大唐的子民卻沒有這方麵的覺悟。”
……
……
眾人臉上都有些不好看,但是唐歌說的雖然難聽,卻是個事實。
雖然大唐富商遍地,可是真正的能夠走出去的,還是屈指可數的,甚至根本就沒聽過。
“一個國家,國民的貧富,其實跟決策者的經濟頭腦和競技策略有著太大的關係了。一個完整的經濟體係,能夠帶來的國家的富足,國民的昌盛。”
“比如呢?”
公休寧迫不及待的問道。
“比如這些胡商,他們經過絲綢之路……唐歌想用絲綢之路,想想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叫法,那玩意兒十九世紀德國佬才命名。”
“絲綢之路?”
大夥聽到這個名字都感覺到了十分新鮮,而且十分好聽。
“大哥,絲綢之路是什麽,這名字真好聽!”
薛丁山眼睛冒星星了,但是不懂什麽意思。
唐歌不敢亂說,含笑問道:“漢武帝可曾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大夥點了點頭,有這麽一會兒事兒。
唐歌暗暗抹了一把汗,南北朝之後這裏才開始出現了曆史的分歧,產生了平行時空的分支路線,差點忘了,小尷尬了一把。
“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這麽一條商道,盛產絲綢,我大唐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等物品流通到外域海外這條絲路功不可沒,咱們把他叫做絲綢之路可好?”
大夥不禁有些喜歡,絲綢之路,這名字可真美。
公休寧不禁佩服,他對於曆史竟然這麽了解,而且當初張騫開辟的這條商道,確實漸漸的繁榮起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你們看人家老外,懂得利用這條道,用我大唐的商品發家致富,我們自己家的東西,難道還不能比他們用的更好麽?”
“大哥賜教!”
公休寧恭恭敬敬,跟唐歌在一起的時間越久,他就感覺自己越發的貧乏,以前他覺得自己遠遠勝過很多人,現在看來,還真是坐井觀天了,井底之蛙。
“這就是個博大精深的學問了,我大唐地大物博,商品種類繁多,而且來我大唐經商的商人越累越多,但是這些人卻太不團結了,不但他們不團結,我們的領導層麵也不動腦子,越來越多的外商進入我大唐,大把的撈油水,可是領導者卻看不到,放著這大麽大一塊兒肥肉不管。”
“肥肉?”
唐歌點了點頭:“對,這是一塊兒肥肉,而且流油的肥肉,沒能看到這麽一個美食,那是決策者和領導者的事物。”
公休寧不禁皺眉了:“大哥,我還是聽不懂。”
唐歌做了個讓他安心的手勢:“別急,休寧,我問你,國庫的收入主要來源是什麽?”
“稅收啊。”
公休寧說道這,猛地靈光一閃:“大哥,你,你是說……”
唐歌笑了笑:“對,稅收,但這僅僅是一方麵。”
沒人敢說話,所有人都差不多猜到了什麽,但是無法描述出來。
“這麽多外來商戶在我大唐經商,但是卻不成體係,而且比較散亂,雖然散亂,但是聚少成多,若是都整合起來,引導他們做大,並且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按照我們的意思來經商,並且國家出台一個各方麵的政策出來,哄得他們五迷三道,同時鼓勵我大唐的商人,再對商品加以嚴格的控製把關,你們們想想這中間產生的利潤會是什麽樣的?”
大夥仿佛看到了一條用金子鋪起來的金光大道一般。
“大哥,以商養商,次之富國,後強民,強兵,可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