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二拴的一九七八> 第四章 開學(二)

第四章 開學(二)

  李之重想著刷刷牙,看到窗台上牙缸擺放著兩把牙刷,狀如散開的破掃帚。

  旁邊躺著一個捲縮的牙膏袋,刷牙的想法頓時沒有了。

  雙手用銅瓢從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倒在一個紅囍圍邊鯉魚戲荷打底的紅色臉盆里。

  從香皂盒裡捏出一條火柴盒大小薄如紙片的香皂,把頭臉手仔仔細細洗了一遍。

  洗手后又看見指甲長短不齊,指縫全是黑泥,十指如鑲了邊似的。

  找出母親的裁衣大剪刀,仔細剪了一遍。

  發現重生真好,不用戴老花鏡就看的那麼清楚,且小手是那麼靈活。

  最後用毛巾搽了一把牙,用水漱了漱口。

  窗台上還有一盒海缽兒油,海缽兒油的油盒外形狀如海蚌而得名。

  估計是二姐落下的,李之重挑了一點兒,擦在有些皴裂的手背上。

  書包在大紅柜上,大紅櫃是母親的陪嫁。

  母親的聘禮是十八石糜子十四兩板子(鴉片),回禮(陪嫁)就是這一躺大紅櫃。

  十九歲到了他家,父親時年二十五。

  書包是母親用各種一寸見方的花碎布拼接而成的。

  原材料來源於給各家做衣服后的邊角料。

  白洋布做裡子,用了一年後,雖然剛洗過,顏色更是斑駁了。

  一個鐵質鉛筆盒,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傳給他的,居然把盒上圖案颳得乾乾淨淨。

  漏出白色的鐵皮,打開盒蓋,蓋的內側是九九乘法表,偶爾能看清幾個。

  鉛筆盒裡有兩根鉛筆,半塊兒橡皮,一把小刀。

  錢也在,一張白底藍圖紡織女工圖案的五毛錢。

  可惜要交給學校,節儉的母親一分錢也沒多給。

  暑假作業是語數合併的,就一本十六開的。

  昨天晚上完成於母親的嚴厲逼迫之下,老娘檢查作業的標準就是看寫滿了沒有。

  書包里還有兩個三十二開的新作業本,一個是田字本,一個是橫格本。

  三十二開相當於現在B6,是小學三年級及以下標準作業本。

  十六開相當於B5,八開相當於A3。

  作業本牛皮紙封面蓋著紅色「獎」字。

  這兩個作業本和兩根新鉛筆,是一年級期末三好學生的獎勵。

  再有就是幾個沒用完的作業本,上面歪歪扭扭的寫著「口肯板升小學,一年級,李二拴」。

  奧,忘了介紹,這個酒窩黑小子,小名李二拴,有名無字。

  大名(字)李之重是上高中才起的,生於1970年陰曆10月,屬狗,現在虛九歲。

  就讀於口肯板升小學,開學就是二年級學生了。

  學習嗎還不錯,就是不愛學。

  一年級時李鳳鳳是他的班主任,還有一個身份,親大姐,李之重畏其姐之威不敢不學。

  李之重喜歡各種戶外活動,喜歡各種新鮮事物。

  雖然能叫新鮮的對他們這樣一個村子太少了。

  家裡院內更是所有角落他都實地考察過,記憶力極好。

  家裡啥東西放的找不到了,大人們就會說:「問二拴。」肯定能第一時間給找出來。

  李之重上輩子習慣不吃早點,但是要空腹喝一大壺水。

  現在也許是長身體,有點餓了。

  按照記憶翻了翻可能有的昨天剩飯的地方,有些失望,什麼都沒有。

  早飯這種奢侈品只有下地幹活的人才有。

  不過也只是一碗剩稀飯加炒麵,算了,中午再說。

  學校位於村子中心偏南,李之重家東南方向。

  剛跨出大門時,如果那也叫大門的話,充其量是個木頭柵欄封閉的小豁口。

  看見幾個一條街同齡的小夥伴奔了過來。

  「二拴叔、二拴叔,」原來是剛剛、三寶和海軍。

  「你的暑假作業寫完沒?」甜菜頭(上大下尖)黃毛的三寶喘著氣問道。

  這位本家侄兒比他大一歲,不過輩分卻小一輩兒。

  去年由於成績原因被他二姑(李鳳鳳)熱情挽留了一年,心靈手巧就是沒開學習的竅。

  「昨晚剛寫完了。」李之重回答道。

  「太好了,二拴叔,我寫了一點兒,擔心老師打,一會兒你幫我再寫點?」三寶心有餘悸地央求道。

  「不行,我才懶得寫呢。」李之重笑眯眯看著稚嫩的幾個發小說。

  「老規矩,兩個老家賊(土語:麻雀)。」三寶說。

  「好吧。」李之重想了想烤麻雀的味道,裝作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一路上,只見一個個蓬頭垢面背著各色書包的小人兒。

  穿著藍綠灰黑的補丁服裝(形象可參考《武林外傳》裡面的小米)。

  拉溜著向一個方向走去,一點不像是去上學。

  如果每人髮根棍兒,更像丐幫一袋弟子集合。

  「偉大領袖***教導我們,……所有革命者要團結起來,所有無產階級要聯合起……『運動員進行曲』……」。

  從高音喇叭由遠及近響徹耳旁,學校快到了。

  學校坐北朝南,青磚圍牆,當時除了公社算是最好的建築了。

  鐵柵欄大門上方鐵藝拱形橋上焊著六個字『口肯板升小學』。

  六個字中間一個大大的五角星,字和星都用紅漆塗抹。

  大門東西兩側圍牆上,白底藍框里寫著八個大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校園是東西長南北窄的格局,教室分佈為西三排東兩排。

  東兩排是每排三間教室,西三排為每排兩間教室。

  教室是青磚青瓦木門窗馬脊樑(人字形)結構。

  正對大門中間是一個大通道,西三排中間一排為教師辦公室。

  辦公室靠西牆立著一個兩米多高的木頭門字架,用鋼筋吊著一塊約一米長的鐵軌。

  那是學生們上下課鈴聲發源地。

  教師辦左前通道中間,有一口鹹水井,是學校、附近村民與牲口飲用水唯一來源。

  東兩排前是一片空地,課間操在那裡進行,空地東面是廁所。

  師生共用,不過蹲坑最靠里壘高六十公分左右泥牆一堵,隔開一個蹲位是老師專用。

  女廁那邊是否也是這樣的格局,李之重從沒想過,關鍵是沒興趣知道。

  校內靠牆處榆楊樹碩大繁茂,校門外南側一條小河橫貫東西。

  幾根水泥管為橋,過橋即到操場。

  操場西還有一個小樹林,是孩子們的樂園。

  操場還是附近生產隊的場面(場院,堆放處理農作物的地方)。

  夏收和秋收期間,體育課就改為自由活動了。

  口肯板升小學是一所全日制小學,一到五年級。

  78年,小學五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兩年制。

  每個年級各有兩個班,每班大約四五十人。

  人數逐年級遞減。

  一般都是大人認為讀書無用或小孩不愛學或兼而有之,反正都會逐步退出。

  一般不存在讀不起書一說,學費一年五毛,書本費加上寒暑假作業一年不足兩元。

  再窮的人家也能出得起。

  實在當時拿不出來,還可以賒欠,所謂讀不起書都是借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