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集思廣益!
禦書房。
在龍案下首,擺放了多把座椅,每個人都依次而座。
中書令溫漳,侍中令郭祖得,尚書令歐陽文,三省長官在最前列,其後各部尚書,相應官員。
他們都知道王康定下了出巡計劃,這次召集禦前會議,應該就是做臨行前的安排……
每個人都正襟危坐。
王康將那份從邊境送回來的情報拿起,交給太監向公公。
“先讓他們閱覽。”
向公公拿給了溫漳。
這排名也是有順序的,以三省排位。
“這是一份邊境守軍送回來的,也是今天的議事主題。”
王康說了一句。
然後就沉默不言,給他們閱覽的時間。
溫漳認真看著,麵色也越來越嚴峻,很快他就看完了,傳給了郭祖得……
場中寂靜,隻有翻閱紙張的沙沙聲響,但也伴隨著一陣氣呼呼咬牙切齒的聲音!
顯然他們都明白這事情是什麽性質,現在沒說話,是因為王康還沒讓他們說。
“都看過了吧,說說吧,怎麽處理?”
在這種事情上麵,王康也需要集思廣益。
“溫漳,你來說。”
大清洗時,溫漳親自監斬了項百川,讓他的惡名更甚,這樣的人在朝中,所有官員幾乎都是敬而遠之,他也成為了孤臣。
越是能臣,越是孤臣。
溫漳深吸了口氣,開口道:“卑鄙人行卑鄙事,既然已經發生了,糾結對錯沒有意義,我們應當考慮的是如何處置。”
“毫無疑問,數十萬的難民湧入我秦國,這帶來的影響衝擊,是絕無僅有的,我想允大人最有發言權了。”
他說著目光看向了一個人。
此人年紀四旬,麵色略黑,眉重而粗,能以這個年紀坐在此列,可絕非容易之事。
他是戶部尚書允成。
大清洗時,戶部成為貪墨重災區,也是被查出問題官員最多的。
其實時任戶部尚書並未有太大問題,但戶部出了那麽大的事情,他難辭其咎,而允成便是新提拔上來的。
“溫大人說沒錯。”
允成開口道:“我大秦的經濟雖說好轉了不少,可還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糧食的缺口還很大!”
“這批難民是從東部入境,也就是在我們東楚區域,東楚東南諸郡是我們大秦的重要糧倉,一直都為西北津寧等省提供糧食,壓力其實很大了。”
允成低沉道:“這麽人湧入,負擔會立即加重,打破平衡,會帶來打麻煩的!”
這個道理誰都懂。
自己吃還很勉強,如果再分給別人,誰能願意?
而且自己也吃的少了。
“可不止是吃的問題。”
這時侍中令郭祖得開口道:“東楚之地本就相比於其他地方富裕一些,而那裏的人也相當排外,這些難民湧入,他們肯定會有相當大的意見,這就會造成大矛盾了!”
在這方麵,郭祖得較有發言權。
大清洗之後,守舊派遭受到重創,自那以後,郭祖得就相當的低調,安安穩穩。
但他跟溫漳的關係卻並沒有改善,朝中誰都知道兩人不合……
這話匣子打開,眾人也開始了討論。
所說的皆是弊端。
這就是禦前會議。
算是貫徹集思廣益的宗旨,也是當朝中,規格最高的會議,在這裏議定,基本就是鐵板釘釘了……
“是,誰都知道這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但難道還能把這些人都殺了不成?”
這時禮部尚書謝德庸開口道:“先不說有沒有傷天和,違人禮,就說誰敢冒這大不諱?”
沒有人說話了。
這也正是棘手之處。
“那怎麽辦?難道就任由他們為之?”
“其實處理起來也很簡單。”
這時溫漳平靜道:“都殺了就是!”
所有人的眼皮都是一跳。
這位前朝名仕,現今是在不要聲名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樣的話他也敢說出來。
那可都是人。
“胡說八道!”
謝德庸冷聲道:“溫大人不顧及聲名也就罷了,陛下能不顧及嗎?”
“現在趙,燕,齊等諸國都以我大秦為首,正做了這樣的事情,世人不會說你溫大人如何如何,隻會說陛下!”
“是啊!”
他這一言,讓別人都是點頭附和。
“郭大人以為如何?”
這時溫漳轉頭問道。
眾人目光也都凝在兩人的身上。
這二人向來不對付,政見從未一致過,此次必然也是反對了。
“都殺了是不可能的。”
郭祖得平靜道:“溫大人太偏激了,不過站在大秦的立場上,似乎也不可能管他們。”
“所以隻能不管不顧,出動邊境守軍,將他們驅趕,從哪來,再回哪去……”
眾人的眼皮又是一跳。
這郭祖得也是個狠人啊!
此舉,跟殺了他們又有什麽區別?
那可都是難民,哪能經的起來回驅趕?
“嗯,我同意郭大人的想法。”
溫漳難得附和了一句,也讓別人訝然不已。
這就是政治智慧。
如此重大事項,一切都要以本國利益為重。
若再因政見不合爭執,就太刻意了,也失了水準。
“這恐怕也不太妥當。”
尚書令歐陽文低沉道:“那可都是人,而不是羊,怎麽能趕來趕去?”
“我們看能否尋找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把原本是不好的事情,變成好事!”
“其實這個可能,也不是沒有。”
這時工部尚書宮升榮開口:“今年我們有很多建設工程要相繼啟動,這些工程可都不是一年能夠完成的,我們需要很多勞力,這也是一種補充。”
聽到此。
王康眼睛一亮。
這正是他需要的思路。
“允成,東楚那邊可有未開墾的荒地?”
他是戶部尚書,管理土地田產。
建朝初期,還專門做過統計。
“有。”
允成開口道:“但具體的數額,我得回去查一下。”
他接任戶部尚書時間不長,有些還沒有理順。
“不用查,這我就知道。”
郭祖得開口道:“東楚曾是諸侯王們統管之地,他們隻在乎重視良田,有些荒地也不會投入花費力氣開墾,尤其是靠近東邊,當時定的是作戰區域,所以並沒有開墾。”
“沒錯。”
兵部尚書霍運附和道:“邊境守軍平日就自種自足屯田,這方麵的資源應該是不缺的。”
“好!”
聽到這些,王康也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