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野稻

  第275章 野稻

  崔尚書穩住心神道:「犬子探得一些消息,據說他們馴服了一些野牛,那野牛體型巨大,還兇猛異常……」


  嶺南邊關有各種檢查,以防有人悄悄將嶺南高產的良種,嶺南的一些重要消息傳出去。但這些世家也各有手段,總能想辦法送一些消息出去。


  不過他們能探聽到的消息有限,傳出去的多是一些嶺南百姓都知道的事。


  就崔尚書剛才說的這些消息,蕭曄自己的人手也知道。


  而嶺南軍隊到底有多少人,兵力如何,他派出去的人卻至今都沒有弄明白。


  蕭曄今天招了這些人來,也並不是找他們打探消息的。是讓這些人為他效力。


  他的目的和上次一樣,依舊是想抓江棠棠。但此番卻不單單是為了抓江棠棠來威脅陸時晏,而是為了更重要的東西——神仙藥。


  除了第一批派去抓江棠棠的大內高手外,他還另外派了好幾批人過去。這些人沒有給他帶回什麼軍事機密,但卻傳回來一個重要消息。


  廢了手大半輩子的曹樂聖,手突然奇迹般地好了。


  蕭曄讓人查了一下曹家舉家搬去嶺南前,曹家發生的大事,然後發現一個重大情況。


  那就是曹家那個當時被京城各大醫館的大夫,都斷定治不活的大孫子病突然好了。


  再加上曹樂聖廢了幾十年的手突然好了,等各方面的消息綜合,蕭曄推斷出曹家之所以舉家搬去嶺南,是因為要報恩。


  蕭曄推斷出此因由后,便讓人去試探收買曹家幾個媳婦。後來曹家三媳婦孟氏給傳了話,說她公爹每天都在吃一種奇怪的藥丸。


  對於一個去鬼門關走了一遭,還擁有著無上皇權的人來說,這樣一種神奇的藥丸,他如何能不覬覦。


  蕭曄現在的想法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抓到江棠棠,將藥丸弄到手。


  而通過上次派出去大內高手的失敗,他決定換一種策略,便是將江棠棠誘騙出嶺南。


  蕭曄與這幫朝臣在養心殿說了一個下午,直到天黑透,崔尚書等人才顫顫巍巍地出了養心殿。


  一直到上了馬車,崔尚書才敢露出一點情緒。


  當時京城危在旦夕,他想著讓兒子帶著人秘密去嶺南,為崔家多謀一條路,卻沒想,這也成了崔家的掣肘。


  *

  打仗加旱災,讓越來越多的流民朝著嶺南湧來。


  「夫人,蒼梧外的城門外又聚集了三千多流民,怎麼辦?這麼多流民還收嗎?」袁三頂著一頭汗從外面走進來。


  明明已經入了秋,但天氣卻越來越熱。而因為持續高溫又乾旱,蒼梧已經發生第三次山火了。


  江棠棠揉了揉太陽穴,「派出去尋野稻的情況如何了?」


  他們此番過來,除了挑選人去造船所外,還有一件重要事,便是尋找海水稻。


  她不知道乾旱還要持續多久,但必須做萬全的準備。而前幾天,她在海灣漁場的時候,看到海邊的鹽鹼地,突然想起來,上輩子聽說過的海水稻。


  據說海水稻在培育出來之前,是有人先在海邊發現了長在淤泥地里的野稻。


  這種稻具有抗旱、抗澇、抗病蟲害、抗倒伏、抗鹽鹼等特點。


  如果能找到這種野稻的話,也許就能解決乾旱導致的口糧問題。


  袁三搖頭道:「暫時還沒找到。」


  江棠棠知道要找野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轉頭又問起了蒼梧幾地的收成。


  袁三想著這幾天在地里看到的情況,也一陣唏噓,「夫人尋來的蕉藕十分耐旱,百姓倒勉強有些收成,不至於完全斷收。」


  「流民依然可放入城,但讓難民辦的人要仔細甄別,小心難民以外的人入城,另外也放慢流民入城的速度。」江棠棠道。 「那可要繼續施粥賑災?」


  「繼續施粥,用蕉藕與木薯煮粥給災民。但不能白給,讓他們搓繩子來換。」


  江棠棠自我安慰,她不過是付出一點樹根而已,但她卻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勞動力,這一波血賺。


  袁三道:「那蕉藕和木薯是跟庶民們買?這個時候他們只怕不願意賣。」


  江棠棠道:「五斤蕉藕或者木薯,換一斤魚粉。」


  魚粉是用海里抓起來的魚烘乾后磨成的粉,味道並不怎麼好,但嶺南的百姓都知道,魚粉養人,比別的東西都扛餓。


  那家裡有病人的,又或者剛生產的婦人,吃不上肉的,都想辦法給換上一點,給補身子。


  雖然要五斤蕉藕或者木薯才給換,但家裡實在需要的,還是會忍痛換上個一斤。


  乾旱除了缺糧外,還缺水。


  江棠棠早就安排了人打地下井找取水源后,解決人們的飲水問題。


  不過有時能順利找到地下水,有時卻白忙活一二十天。不過挖井的活再苦再累,庶民們都搶著去干。


  因為挖井的工人包三餐飯,而且三餐吃的都是魚粉。魚粉特別能飽肚子,越去幹活越身體好。


  人們都以為是魚粉有營養的關係,卻不知主要原因是在水上。


  為了讓工人們能元氣滿滿的幹活,江棠棠給工人們的水裡都加了靈泉。


  不光是挖井的工人,就是出海打魚,漁場的工人,江棠棠只要抓住機會就給這些人的水裡加靈泉。


  庶民們都覺得給官府做工好,全都搶著幹活。


  江棠棠此番過來,輕輕鬆鬆就挑選了兩千多個工人回去。這兩千多個工人帶回嶺南后,大部分人送到造船所去造船,另一小部分人分到漁場等各處地方去幹活。


  因為乾旱,種植和畜牧業都沒辦法發展,如今重心全部放到了海上。


  對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以前的舊船全部投入到使用中依舊不夠,造船所的人日夜不停地趕工造新船。


  江棠棠此番挑來的人主要便是去干伐木等粗活。


  乾旱雖然有無數的壞處,但卻唯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砍伐后的樹木幹得比往常都快,能更快地投入使用。


  自從前兩個月江棠棠將香薰球改製成「常平架」,陸時禮再帶領這船員系統地學習了航海知識后,如今的大船能開得更遠,帶回的魚也更多。


  除了魚粉成為嶺南人的一項重要添補外,海帶養殖場的海帶,也給大家帶來了無限希望。


  如今嶺南的海帶養殖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十個海帶養殖場的海帶都取得了不小的收穫。


  只可惜現在四處受災,外邊暴動頻繁,而手裡有糧的家族也開始緊張,即便是抬高几倍的價格,也不再輕易出售糧食,貿易的事只能暫緩。


  這些原本十分緊俏的海產品,暫時只能內部自消。但海帶到底比不上糧食,解一時之急還可以,但並非長久之計。


  好在九月中旬,江棠棠派出去尋找野稻的人終於傳來了好消息。


  有人在海邊的淤泥地里,發現了外表像稻穀模樣,內里的米粒呈紅色的野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