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天人弈法> 第一章 蒼天怒焰燭紅夜——誰家少年

第一章 蒼天怒焰燭紅夜——誰家少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古來的習慣。在黃昏來臨之際,龍垂縣上的人們也各自歸家,點上了油燈,學子們繼續著白日未竟的苦讀,商戶盤算著一天到頭的收益,農戶則惦念著自己的莊稼。在一間不起眼的小屋舍內,一老一少則坐在土炕上聊著神話傳說。

  「傳說混沌初開之時,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日月星辰未有,山川河嶽未生,天地一片溟濛之象。不知何時,天外突然飛來一塊巨大石碑,半截生生扎入大地。這石碑似蘊含著無窮造化之力,憑空生出日月,周天輪轉不休;繼而顯化星辰,遨遊太虛無界。光芒普照之下,世間溟濛散盡,又有玄奇造化生靈,花鳥魚蟲、飛禽走獸不一而足。」

  「又過三萬六千年,某古猿部族遷徙過石碑處,為其偉岸所震撼,於是舉族定居於此,日夜頂禮膜拜,不知不覺間靈智漸開,學會了直立行走,直到偶然之間用木石擦出了火焰,才最終逐漸擺脫了蒙昧。」老人悠悠說道。

  「爺爺,這個古猿部族就是現在的人類嗎?」

  「小青雲真聰明,傳說中這個幸運的古猿部族就是我們人類的始祖。」

  「爺爺,那這個神奇的石碑到底是什麼樣子呀?」

  「哈哈,小青雲不急,聽爺爺慢慢給你說。」老人頓了一頓,繼續道:「雖然有幸見過石碑的人不多,但是傳說確是不少,經過篩選總結,世人們對這石碑的樣子也算是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

  「傳說這石碑有百丈之高,本來是半截插入地底,後來一次大地動導致那一片區域從這石碑處往外裂開了一道巨大的縫隙,形成了山谷,恰好這石碑的下半部也露了出來,上下加起來足有三百餘丈高,現在就如同半鑲嵌在這山壁上一般,而這個山谷被人們認為是創世之谷,又是日出之地,還給它起了個獨特的名字,叫作『暘谷』。」

  「這石碑啊,不提那創世的傳說,本身也當真是神奇的不得了。據說這石碑材質不是凡俗土石所築,似金非金,似玉非玉,萬年佇立於此,風吹不損,雨打不傷,雷霆不敢加之其上,聽說其外壁上還天然存在一幅神奇的雕刻呦。」老人說到這裡微微一笑。

  「爺爺,你就別賣關子啦,快點說嘛。」小青雲雙眼鋥亮,滴溜溜轉個不停,一雙白嫩的小手抓著老人的左臂搖個不停。

  「好好好,爺爺不賣關子了,小青雲別搖了,再搖爺爺這把身子骨啊,就要散架了。」

  小青雲聽聞趕緊安靜下來,瞪大雙眼等著老人繼續講下去。

  老人開懷一笑,於是繼續娓娓道來:「這石碑上的雕刻十分規則,卻又變化無方。所謂規則,即是傳聞石碑上刻有縱橫各十九道實線,整體構成了渾然天成的網格,其上共有三百六十一交叉之點,這些交叉點上又有九個點會散發出無窮毫光,分散在網格上呈現九宮之相,這九點中又有一點尤為明亮,點在石碑正中。」

  「這九個點如星辰一般散落於石碑之上,被人們稱之為『星位』,而正中央一點則如日中天,如星拱月,被人們尊稱為『天元』。這縱橫之路,交叉之點,星位格局千古未變,這就是石碑規則的體現,而所謂變化無方則是指人們看到的除了規則之外的,各不相同的景象。」

  聽到此處,小青雲更是對這創世之碑好奇的不得了,不禁發出了自己的疑問:「爺爺,為什麼人們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呢?」

  老人微笑著繼續說道:「這也正是石碑最神奇的所在,據說每個人看到的石碑除了規則以外各不相同,有人會看到螣蛇與神鵰搏鬥之景;有人會看到山川河嶽分界之形;有人會看到風雨雷電生滅之勢,有人會看到清風明月奧妙之徵;更有學究天人之士、道法通玄之師能看出其陰陽玄黃之意,其中玄奧,可謂是演繹了世界,也演繹了人生啊。」

  小青雲好奇地追問道:「爺爺,為什麼這石碑這麼神奇?」

  老人調換了一下盤坐得有些僵硬的雙腿的位置,緩緩道:「傳說這石碑乃是天外仙人演繹天地變化的器具,受仙人點化生出靈性,已經可以自行演繹出神奇的變化,而演繹的過程被人們稱之為『天人弈法』,據說還有不少人從中悟出靈性,也能藉此與天地溝通,修為精深者更有移山填海之力,陰陽造化之功。」

  小青雲聽罷眼睛更亮了,其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渴望和對神奇的嚮往,問道:「那爺爺一定見過這些神奇的人了?」

  「不錯,爺爺是見過。」老人輕笑著回答道,然後慢慢回憶著講述起了自己當年經歷的一件奇事——

  「駕!駕!」,「駕!」,兩匹良駒一前一後馳騁在縣城通往州郡的筆直官道之上,馬蹄下風沙四起,雕鞍之上兩名清秀俊俏的青年,為首的一身白衣,頭戴青色布冠,腰懸寶劍,後面的青年則是一身粗布青衣,頭頂青巾束髮,兩人手握韁繩,全身隨著馬兒的起伏自然而動,好不瀟洒。

  不多時,為首的白衣青年左手一揮,同時勒住韁繩,只聽得馬兒一陣長嘶,慢慢停了下來,後面的青年也跟著勒住了馬。

  白衣青年看了眼日漸西沉的天色,轉身抱拳對青衣青年道:「張兄,你我二人此番路趕得急,怕是已錯過宿頭,眼見官道迢迢,恐離州郡尚遠,夜路又不安全,不若我等野外尋一處所,但凡能遮風雨,便可歇息一宿,明天方好上路。」

  青衣青年聞言也抱拳道:「王兄此言有理,如今明月方升,銀河欲墜,再不尋住所恐晚矣。」

  說罷二人也不耽擱,循著道路緩慢前進,在天黑之前找到一間廟宇,拴住了馬匹,取下包裹叩開了老舊的廟門。

  這兩位青年身著白衣者,姓王名岳,字崇之;青衣者,姓張名史,字春秋。二人生於大熙王朝龍垂縣的書香門第之中,自幼便能識文斷字,少年時則已可吟詩作賦,在當地素有才名,弱冠之年便已有秀才功名,如今正值科考秋闈,遂結伴而行,準備去大同郡一博舉人之名。兩人雖然家境不錯,卻無絲毫嬌氣,即使是夜半投宿於荒野上破敗的廟宇之中,也未曾見皺一下眉頭。

  二人稍作安頓,便尋木柴升起了火,取出包裹中的乾糧,略作果腹。充饑之後,兩人簡單談論些詩文、歷史便各自尋著依靠,緩緩睡去。

  清朗的夜空萬里無雲,銀河迎著明月倒掛天際,淡淡清輝流瀉於原野,草木上似鍍了一層薄霜。慕然間,廟宇前的荒野上平地起了一聲驚雷,又有奇光異彩綻放開來,風勢驟起,吹倒無數花草,折斷千百樹枝,徑直衝開了廟門,將二人從睡夢中驚醒。

  王岳與張史二人醒的快,卻看得迷糊,只見得廟門外約百米地方一片閃耀的奇彩光華,在黑夜中好不亮眼。二人正欲向前觀看清楚,卻見那奇彩光華隱約化成一隻丈許高鳥雀之形,帶著光華向二人飛撲而來,百米距離幾乎轉瞬即至。

  電光石火間,一聲驚雷於二人身前炸響,只驚得二人三魂七魄陡然散了一半,迷迷糊糊中見眼前鳥雀形光華潰散殆盡,便不省人事了。

  不久二人悠悠醒來,只見其身猶在破廟之中,還保持著昏迷前的姿勢,彷彿一切如夢幻一般,轉瞬即逝,沒留下絲毫影響。不過二人馬上驚訝的發現,在廟門外竟憑空多出三人,站著的兩人一男一女,均身著白色雲紋官袍,頭頂玉釵金絲髮冠,地上栽倒一人全身黑衣蔽體,頭半扎入泥土,動也不動,不知是死是活。

  二人尚未回過神來,身著白色雲紋官袍的男子率先開口道:「大熙王朝翰林棋士宗子言見過二位」,隨即用手虛引向同行女子,介紹道,「這位是在下師妹鍾靈」。

  王岳與張史對視一眼,慌忙躬身行禮齊聲道:「龍垂縣王岳有禮了,不知是翰林閣下駕到,失了禮數,還請二位大人勿怪。」

  宗子言輕輕擺手道:「同為大熙子民,無高下之分,也無貴賤之別,何必糾結禮數。今日我二人奉命緝拿江湖弈盜『流光雀』,不料驚擾到二位,卻是在下失職。不過於這荒野中能遇到二位也確實是緣分,看兩位讀書人的打扮,想必是趕考錯過了宿頭的學子,今日既然相遇我且予你二人兩枚玉牌,執此牌你二人可前往各州郡棋院測試靈性,若是符合要求以後未免不會與我等同列『弈官』之位。」說罷也不等二人回答,隨手遞出了兩枚拇指大小的玉牌。

  張王二人連連稱謝,慌忙接過玉牌,只見玉牌正面凹陷,上刻弈·宗子言名號,背面則是篆刻的大熙王朝四字。

  宗子言與鍾靈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於是再度看向張王二人,拱手道:「我二人皇命在身,便不與二位多敘,就此別過,山高水遠,我們日後有緣再會。」

  張史與王岳不敢挽留,於是四人拱手作別。作罷,宗子言俯身左手拎起黑衣人,右手輕揮之間一片青光逸散出來,裹住其一行三人,化作流光衝天,轉瞬間便消逝在天際。只留下張王二人駐足仰望,久久無語。

  張史與王岳二人經歷了此番奇事,久久不能忘懷,尤其是宗子言那飛天遁地的本事更是讓人羨艷不已,一時間博取功名的心思也淡了許多。二人雖是書香門第出身,但這龍垂縣地處大熙王朝邊緣,再往外便是無盡荒山野嶺,消息自然也不暢通,千百年間更是沒出過什麼大人物,因此對這些玄奇之事也只是聽過傳說罷了,今日一見不免心生嚮往之情,打定了主意要去這「棋院」試試自身靈性,也不算辜負了與宗子言的這一番緣分。

  只可惜這靈性一事過於虛無縹緲,二人在大同郡棋院測試未果,尤不甘心,心有鬱結無處排遣連科考也近乎耽擱了。此次大同郡一行后二人更是約定結伴而行,遍訪天下靈山道場,試圖在江湖中尋求「天人弈法」的痕迹。

  可惜後來張家突逢變故,張史其父染病去世,家中失了主心骨,待到張史聞訊趕回已為時晚矣。其悲慟無可言表,日日也不思謀生之道,漸漸家道中落下來,人散的散,東西能賣的也賣了個乾淨,中年之後不得已,借著自幼習來的文章詩賦,當起了塾師。

  這一晃就是三十年,身邊早已物是人非,他的求仙之心也淡薄了下來,如今只憑著當年作塾師的那一點積蓄,置辦了一間寒舍,與撿來的小青雲相依為命。

  老人邊回憶邊撫摸著小青雲的腦瓜兒。自從自己在天寒地凍的大雪天將被遺棄在路邊的小青雲撿回來,撫養長大,已經七八年了,在老人的心裡也早把青雲當成了自己的親孫子,稀罕的不得了,也未嘗沒有將自己未竟之志付諸於後輩的想法,只是其不想給小青雲太大壓力,一直隱而未談,不想今日一下打開了話匣子,思緒竟也如潮水般湧出,一時間竟陷在這回憶之中。

  小青雲靜靜地看著老人,突然發現本是耄耋之年、垂垂老矣的爺爺雙眼中竟煥發出勃勃的生機,還有深深的渴望,不禁懂事地說道:「爺爺,小青雲以後一定好好學習,努力奮鬥,替爺爺找尋天人弈法。」

  老人聽完呵呵笑道:「小青雲真是懂事,還知道替爺爺實現願望,不過這靈性一事確實難以捉摸,還是先讀好書,那才是立身之根本啊。」

  「青雲知道了,一定不讓爺爺失望。」小青雲堅定地回答道。

  聊著聊著,小青雲靠在爺爺的臂彎里沉沉睡去,老人見狀便將其抱起,輕輕放在炕里側,吹熄了油燈,也躺了下來,只是久久未能闔眼……

  剛剛開始寫作,希望能在不斷地嘗試和練習中進步。本文每章內容一般在4000字左右,過渡性章節字數會有所削減。我會儘力創作出好的文章,獻給摯愛的親人和敬愛的讀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