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汪偽政權
1940年3月29,維新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即日起解散。
1940年3月30日,汪即卿在日本的牽引下,與華北偽“臨時政府”、華中偽“維新政府”及偽“蒙古自治政府”合流,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由汪即卿擔任國民政府代理主席,並發表所謂的“還都宣言”。
這段時間,特工總部所有人都被派了出去,他們要維持治安,保護政要,生怕重慶那邊會生事。
日本也派出軍隊和憲兵隊,協助南京和上海的治安。同時憲兵隊給中央捕房和法捕房施壓,一旦非常時期出現恐怖事件,憲兵隊將進入租界維持治安。
還好,這段時間風平浪靜,至少在30日這天,上海各方保持著克製。
但**,則迅速作出了反應。論政治敏銳和宣傳作戰,**比重慶方麵高幾個段位。
30日下午,**江蘇省委發表《為展開反汪運動告上海同胞書》。指出汪即卿政權是“日寇進入中國的新工具”,是“幫助日寇來掠奪中國人民、屠殺中國人民的強盜機關”,上海人民要高度警惕日寇利用汪偽政權和隱藏在抗日陣營中的投降派“破壞抗戰、破壞團結、破壞進步”的陰謀活動。
同日,上海“學協”發表宣言,號召大、中學生起來開展反汪鬥爭。
複旦、暨大、滬江、交通、震旦、東吳、之江、上海法學院、同德醫學院、政法學院等大學,以及複旦附中、鬆江中學等校學生,紛紛發表通電,反對汪政權,重申擁擠抗戰。
大夏大學護校會發表致全校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公開信,提出開除該校已去任汪偽浙江高官傅某的教藉。
許多學校舉行怠課、罷課,並有三萬餘學生舉行反汪宣誓活動,提出:“我們永遠是祖國的兒女,我們決不投降。”
這些情況,情報一科各個情報組搜集上來後,匯總到胡孝民處,再由他向陸實聲報告。同時,二科負責編審,將這類情報分送梅機關和南京。
胡孝民好奇地問:“三哥,之前不是說,咱們的‘國旗’不加三角形黃布片嗎?”
汪即卿的“國民政府”,黨旗和國旗用的是青天白日和青天白日滿地紅。可日本人要求,為了區分重慶的國旗,要加一個三角形黃布片,這也是為了照顧維新政府和臨時政府感情。
陸實聲歎息著說:“原本晴氣慶胤答應,隻在建國期間使用幾天,可汪主席向西尾和板垣要求,去掉國旗上的三角形黃布片,被他們拒絕了。”
今天原本是個大喜的日子,可看著各方的信息,心裏反而沒有底。和平運動,真的能得人心嗎?他們在特工總部,會有未來嗎?這是一個令人生厭的工作,一旦當政者失勢,他們的下場會很悲慘。
胡孝民說:“汪主席前幾天在南京發表廣播講話,稱國民政府還都,就是要統一起來做和平運動,完成實現和平、實施憲政兩大使命。由於國民政府的還都,和平運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陸實聲歎息著說:“六弟,關起門來兩兄弟說句心裏話,日本對汪主席的支持力度並不大,和平運動,還要靠我們自己。”
他這說的是真心話,重慶和**都說汪記政府是傀儡,他覺得還真是那麽回事。日本人隻想通過汪即卿,更好的控製著他們的占領區域。
以日本的人力和軍隊,他們不可能完全控製占領區。中國太大,每個縣城留一個小隊,都足以拖垮他們。敵後抗戰如火如荼,一個縣城留一個小隊,隻會被抗日武裝慢慢蠶食。
晚上,胡孝民去了趟九如裏5號。他在車裏化好裝後,步行過去。先在外麵觀察了一圈,沒發現異常後,才從後門用暗號敲了敲門。
劉堯遞給胡孝民一張支票:“碼頭同誌,黨中央撥了一筆款,這是你上次墊付的錢。這是組織原則,必須拿回去。”
胡孝民無奈地說:“好吧。”
劉堯嚴肅地說:“還有件事,省委決定,用黨中央下撥的款項,籌建一家商行,具體任務是:用黨中央的撥款作資本,在通貨膨脹時不貶值,多賺錢,保證提供黨的經費。同時,還要掩護部分在滬重要領導同誌,鍛煉和培訓一批黨的經濟工作幹部。你當過掮客,又搞了家五福公司,還參與過東南貿易公司,在經濟方麵還是很有經驗的。”
胡孝民謙遜地說:“我當個掮客還行,讓我辦商行,兩眼一抹黑呢。”
劉堯微笑著說:“碼頭同誌,不要謙虛嘛。你的能力,省委還是信得過的。你看看,這個商行,經營什麽比較好?我的意見是,不要搞糧食、棉紗、食鹽、五金這些,容易被敵人盯上。”
胡孝民想了想,說道:“經營化工原料如何?這些東西,敵人都不太懂。而且,很多東西,也是蘇北、江南急缺的。”
劉堯眼睛一亮,拍板定下了此事:“化工原料?正好我們有化工人才呢。”
胡孝民高興地說:“那更好,選好址後,馬上就能開業。”
劉堯叮囑道:“敵人目前對江南、江北地區不斷用軍事、政治進攻,江南的雜色部隊基本變質。甚至還提出,隻打我們,不打其他部隊的口號。你戰鬥在敵人心髒,不僅要站穩腳跟,還得及時掌握日軍掃蕩的情報。我們的部隊損失很大,人民生活更加惡化,組織對你寄予厚望。”
日偽對江南江北地區,軍事進攻反而不是為主,政治分化、收買動搖部隊,並加強對人民經濟掠奪。這使得我黨領導的部隊,活動非常艱難,不僅要麵臨日偽部隊的進攻,還要防止漢奸部隊的騷擾。
胡孝民鄭重其事地說:“蘇浙皖綏靖軍總司令部在南京成立了,設南京、湖州、杭州、廬州、蚌埠、蘇州、蕪湖七個綏靖區。我會把情報一科的觸角伸進去,包括在日軍中,也盡量發展一些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