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165.第164章 天啟帝再征商業稅,大明復設努

165.第164章 天啟帝再征商業稅,大明復設努

  第164章 天啟帝再征商業稅,大明復設努爾干都司(求追訂月票)


  這次剿滅白蓮教勛貴集團可謂是大放異彩,就連一向拉胯的京營居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朱純臣的神機營雖說遭遇了一場慘敗,不過在李獻忠的潤色下,變成了成國公大義凜然,以自己為誘餌吸引賊寇主力。


  更是將被俘后斬殺的白蓮教核心教徒的首級作為了朱純臣的斬獲。


  英國公張維賢則是在兗州一舉收復了大量州縣,這是實打實的戰績。


  二人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賞。


  這一戰也讓朝廷產生了一個錯覺,京營是可以一戰的。


  朱純臣也明白自己的神機營缺乏操練,回京后更是趕緊招募了部分兵員開始抓緊訓練。


  如今貴為遼國公的李獻忠,在爵位上已經同張維賢平起平坐了。


  加上他又是勛貴中最大的實權派,如今坐擁遼東和朝鮮兩地。


  勛貴們都跟著李獻忠在朝鮮發財,他自然而然成為了京城勛貴圈的領軍人物。


  兵部尚書熊廷弼如今已經成為了李獻忠在朝中公開的代言人,雖然勛貴集團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有限,不過他們的影響力在逐漸提升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目前六部之中熊廷弼的兵部屬於李獻忠的勛貴勢力,吏部尚書馮銓、工部尚書吳淳夫是魏忠賢的人,戶部尚書李汝華屬於中立人士,而禮部同刑部在東林黨人的手中。


  但是自從楊漣、左光斗遇害后,督察院已經被閹黨勢力掌控。


  左都御史崔呈秀、左副都御史李夔龍都是魏忠賢的人。


  同時掌控了吏部同督察院的魏忠賢只要等到明年,就可以利用6年一次的「京察」將東林黨人徹底趕出朝堂。


  由於魏忠賢掌控了東廠和錦衣衛,可以直接將人下到詔獄,所以刑部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


  內閣成員如今已經增補到了9人。


  分別為韓爌、馮銓、熊廷弼、何宗彥、朱國祚、顧秉謙、朱延禧、魏廣微、孫承宗。


  新遞補的五位閣臣分別是馮銓、顧秉謙、朱延禧、魏廣微、孫承宗。


  其中朱延禧同孫承宗是東林黨人,而馮銓、顧秉謙、魏廣微三人則已經投靠了閹黨。


  由於立場中立的何宗彥、朱國祚在政治上仍然偏向於東林黨,作為首輔的韓爌目前仍然掌握著內閣的話語權。


  其實李獻忠沒有參加過朝會,不過本次被加封遼國公,又正好在京師,故而他也找不到不上朝的理由。


  大明的朝會一般都是在殿外的,被稱作「御門聽政」。


  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寅時(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卯時(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差不多卯正時分(6點),皇帝駕臨太和門聆聽百官的奏報。


  這是春夏時節的早朝時間,秋冬時節由於天亮晚,會往後延半個時辰。


  當然也不是阿貓阿狗都有資格向皇帝奏報的。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


  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說實話這一套流程下來,你沒有一個好身板根本就頂不住。


  3點就要集合,最起碼要提前一個時辰起床。


  要是在夏天還好,換成京師的冬天這個點開始出門挨凍,沒有一個好身板根本就扛不住,所以大臣請假缺席早朝也是很常見的。


  當然了,那些小官肯定是老老實實的提前到場排隊,那些上了年紀的閣老重臣,一般都會稍微晚一點到場,但也肯定不能讓皇帝等他,通常至少會比皇帝早個二三刻鐘到。


  李獻忠自從萬曆四十七年第一次進京距離如今也已經過去三年半的時間了。


  雖然進宮的次數不少,不過上早朝這還是頭一回。


  萬曆皇帝根本就不上早朝,泰昌帝一朝他全都在詔獄中度過。


  天啟朝雖然在京的時候也有幾次碰上早朝,但李獻忠嫌棄早朝麻煩,全都告假了。


  這次剛被陛下晉封為國公,如果他連早朝都不上難免被人說驕橫跋扈。


  故而李獻忠也不得不起了一個大早。


  起的早也就算了,還不讓吃東西。


  官員上朝前盡量將自己腹中的屎尿排乾淨,然後就禁止飲食了,連喝水都不成。


  最多就是含幾片人蔘在口中,補充一下精氣。


  李獻忠也不得不感嘆道:「難怪萬曆皇帝不肯早朝,這他媽的是誰定的規矩,完全沒有效率,純屬折騰人!」


  早朝開始前等候的大臣也是涇渭分明的分成了三波,閹黨一波,東林黨一波,中立黨派同勛貴們組成了一波。


  隨著天色逐漸變亮,大臣們也逐漸到齊了。


  此時黑暗之中突然出現了大量燈火,只見最前方八名太監掌了大紅紗燈引導,之後則是一長串的儀仗隊,隊伍後方則是明晃晃地2排荷蘭晶燈將周圍照的透亮。


  最後便是燈晶彩羽,流蘇玉墜的一輛高轂綉簾的鳳輦,輦上端坐著客氏。


  此時大批閹黨的官員遠遠的就跪在地上迎接,高喊道:「恭迎奉聖夫人!」


  而一旁的東林黨人則是一副鄙夷的表情。


  這排場足足有上百人,李獻忠只當是天啟帝來了。


  也幸虧是一旁的朱純臣提醒了自己這是客氏,不然搞不好自己還就真的稀里糊塗的跟著那幫人一起下跪了。


  客印月則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壓根就沒用正眼瞧一下下面那群下跪的閹黨官員。


  不過當鳳輦經過李獻忠面前的時候,客印月則示意這些轎夫停了下來。


  她略帶微笑的說道:「遼國公居然今天也來上早朝了,這可是第一次見到,難得啊!」


  此時李獻忠也只能拱手說道:「獻忠見過奉聖夫人!」


  隨後客印月的傷亡轎攆便繼續前行了。


  李獻忠頓時感覺這個女人很厲害,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便將李獻忠拉到了閹黨的戰車上。


  李獻忠勾結魏忠賢儘管也算不得是啥秘密,可那畢竟還是私底下偷偷摸摸進行的。


  她這麼一句話,很顯然是在東林黨面前替李獻忠拉了一波仇恨。


  之前還有幾個兵部的東林黨人同李獻忠打了一聲招呼,如今他們看李獻忠的眼神都是帶著火的。


  彷彿李獻忠比那些跪在地上給客印月磕頭的官員更加無恥!

  不過說實話,客氏的樣貌真是不錯,皮膚白皙,五官的輪廓十分精緻,尤其胸前是那一對玉兔的尺寸,絕對超過李獻忠的那幾個女人。


  一點都不像一個下人,反而一種御姐的氣質。


  隨著朱由校的到來,這次朝會終於開始了。


  先是官員們奏報各地災情,然後不是要求減免稅收就是要求撥銀修堤壩,反正就是兩個字銀子。


  然後熊廷弼又上報了兵部擬定的本次平定山東白蓮教叛亂的封賞名單和將士撫恤,又需要白銀50萬兩。


  戶部尚書李汝華倒是很淡定,就兩個字「沒錢」!

  李獻忠聽了半天,這幫人相互扯皮,最後啥有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都拿不出來。


  不過他知道這些都只是前菜而已。


  果然不久后馮銓說道:「如今遼東的建州之亂已經平定了,再向百姓收取『遼餉』實在是不可取。」


  「如今天下大旱,民心不穩,為安撫百姓,穩定人心,臣請陛下取消『遼餉』。」


  不管馮銓是出於啥目的,其實他說的並沒有錯。


  以如今大明的情況,繼續徵收『遼餉』只會出現更多的農民起義軍。


  不過大明的財政收入不足,這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矛盾。


  果然這一提議很快就遭到了戶部尚書李汝華同一眾東林黨人的反對。


  李汝華反對很正常,因為戶部根本就拿不出銀子。


  這次獎賞平定山東白蓮教之亂的銀子都是從朱由校的內帑里拿的。


  不過東林黨人反對,更多的是為了阻止魏忠賢重新徵收江南的商稅。


  一時間雙方爭執不下。


  其實勛貴們也是反對增加商稅的,畢竟這是從他們的嘴裡直接掏銀子。


  不過此時李獻忠沒有表明立場,他們也不敢隨意表態。


  天啟帝朱由校對此也是毫無辦法,每次一說到銀子,最後都是爭論不休,然後從他的內帑中支取。


  雖然他對銀子的確不怎麼關心,可他也不是傻子,雖然說他名下皇莊啥的產業是能給內帑增加一點收入,但是哪裡經得起這樣花? 說到底還是要增加財政收入,這也是他默許魏忠賢用各種手段打壓東林黨的原因。


  不過今天的情況有所不同,畢竟李獻忠來了。


  於是朱由校說道:「遼東的情況遼國公肯定最為清楚,不知道對於取消『遼餉』一事,遼國公是什麼態度?」


  李獻忠說道:「臣贊同馮尚書的建議,取消『遼餉』。首先建州已經平定,暫時不會再有大規模的征伐了。」


  「至於盤踞在朝鮮的代善,臣身為朝鮮總督,自然是動員駐朝明軍征戰,將軍餉交由朝鮮王解決!」


  這時李汝華對李獻忠說道:「戶部感謝遼國公平定了建州,使得朝廷得以省下了一大筆軍餉。不過遼東鎮仍然如今擁有十萬大軍,每年將士的餉銀高達180萬兩銀子再加上糧草的花費仍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以往都是依靠『遼餉』才能支付的,如今貿然取消,戶部就難以保證遼東將士的餉銀準時發放了!」


  李獻忠說道:「自從本公擔任遼東經略以來,遼鎮的駐軍可是越來越少了。如今遼東鎮多了原海西女真哈達部的領地,以及建州女真的大片領地。但是兵力卻從之前的13萬減少到了10萬。」


  「而且紅透山銅礦每年給朝廷上交的銅礦價值白銀60萬兩,再加上遼東的賦稅,遼東給大明造成的負擔可是越來越少了!」


  朱有校說道:「遼國公善於理財之名朕早有耳聞,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減少遼東的開支。」


  李獻忠心想:這朱由校又準備坑自己,看來以後早朝還是直接告假的好。


  算了看在他剛給自己升國公的份上自己做出點讓步,也好讓他安心!

  李獻忠說道:「節省開支之法無非就是開源節流!」


  「此前為了防止蒙古各部暗通建州,故而取消了馬市,如今建州已經平定,馬市可以恢復。臣奏請恢復廣寧同開原兩地的馬市。這樣一來朝廷每年可以增加十多萬兩的收入。」


  「如今建州的威脅已經基本解決,遼西的寧遠路可以撤銷。臣建議以小凌河為界,將原寧遠路的地盤分別劃歸山海關同廣寧。如此遼東又可以減少五千駐軍。」


  馬市恢復雖然對李獻忠有一定影響,但是並不大。如今自己有了兗州的20萬畝土地,以及遼東的大量移民和台灣的開發,「開中法」提供的那點糧食可以放棄掉。


  至於裁撤,畢竟遼東還有個別將領和人馬不聽自己的號令,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將他們趕出遼東。


  李獻忠表態之後朱由校非常滿意,當場說道:「還是遼國公有辦法,馬上就解決了實質性的問題。諸位愛卿爭論了半天,可有為我大明減少一兩銀子支出或是增加一兩銀子收入嗎?」


  然後說道:「朕決定徹底取締『遼餉』,減輕天下百姓的負擔。但是朝廷還需要開源節流,諸位愛卿不要說那麼多沒用的廢話,接下來只准議論『開源』同『節流』這兩個話題。」


  朱由校的話,讓東林黨同勛貴們無從開口了。畢竟他們口中一直念道的就是「不能與民爭利」,陛下已經很明確的說了這是廢話。


  尤其是勛貴們,要節流自然是查「吃空餉」,京營在編17萬人,「吃空餉」的人數高達11萬多。


  「節流」他們肯定是不支持的,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支持「開源」吧,不就是交一點商稅,反正大明的商稅稅率也不高。


  很快魏忠賢就接過了朱由校的話說道:「大明去年總共的財政收入是755萬兩白銀,而各種支出高達1130萬兩。」


  「其中陛下的內帑支持了200萬兩,剩下的175萬兩仍在拖欠之中。」


  「去年朝廷的收入增加主要是因為崔呈秀擔任淮揚巡撫大力推行袁世振改革鹽法,執行綱鹽法。使得朝廷的鹽稅收入達到了250萬兩,為大明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此前大貪官李三才在任的時候兩淮的鹽稅最高也沒有超過60萬兩,少的時候甚至只有20萬兩。」


  「但是今年天災更為嚴重,各地的賦稅肯定銳減,而鹽稅也肯定受到影響!如果不加征商稅,那麼今年朝廷的收入肯定會大幅下降。」


  魏公公之所以說加征,是因為大明原本也是有商稅的。


  大明的的稅收主要是農稅和鹽稅這兩塊,但是商稅還是有的。


  其一是鈔關,其主要設置在長江和運河,對所過船舶載重進行課稅,此項稅種收入較多。


  其他類似的還有工關稅,門稅,過壩稅,船稅(與船鈔不同,對貨物進行徵稅)種類極其繁多,稅率也不等,如工關稅因為要修皇宮可以高到三抽二。


  天啟元年在魏忠賢的催收下稅額高達到439000兩。


  還有就是海關稅,明朝對海關進行管理的機關是市舶司,主要對象是朝貢貿易的貢品和私貨,貢品對接皇室不進行課稅,而對於貢船捎帶的「私貨」。


  早期施行「給價收買」,中晚期施行「抽分」,「抽分」都是抽取實物,抽分稅率是十取二。涉及海關稅的還有引商法,抽餉,加增餉等名目。


  但是由於大明禁海,海關稅的收入並不高,往年只有6萬兩左右。


  天啟元年在閹黨的高強度監視下,也只是增加到了79000兩。


  以上兩種其實是廣義上的商稅。


  大明狹義的商稅,涉及的對象飲食、果蔬和牲畜等百貨,這類是三十稅一,由設立在地方的稅課司徵收。


  明太祖對商稅較為抵制(實際這玩意也收不到多少錢,反而更容易害民),所以將稅額較少的稅課司進行裁減,對於完不成指標的稅課司並不進行制裁。而且對於自用的諸物進行免稅。


  除了對百貨進行徵收以外還有四項。


  一是酒醋稅,明朝原先施行酒禁,但屢禁不止,後來行酒醋稅,分酒麴和酒兩次徵收。


  二是市肆門攤稅,開徵於洪熙朝,這個稅種類似後來的營業稅,也是由稅課司進行徵收。


  三契稅,主要針對契約,分為工本和稅銀兩項,前者工本錢四十文,後者是每兩銀三分。


  四漁課,通過河泊所進行徵收,明初河泊所320多所,有些省份設所太多,導致收的稅抵不上開支的。


  其中漁課根本就是入不敷出,所以這項稅已經放棄徵收了。


  其他三項由於官商勾結,基本收不到多少稅,全國加起來也就幾萬兩。


  所以這次魏忠賢提出商稅主要是3個方面:

  一是鈔關,主要針對的是長江通運河上的商船,比如蘇州附近的滸墅關,一個關口每年就有十幾萬兩。


  很顯然主要針對的是江南士紳。


  二是市肆門攤稅,這個稅之前幾乎就是形同虛設。


  前一次徵稅的時候,就規定各地的商鋪按照鋪子大小及行業繳納租金,年徵稅金5兩至200兩不等。


  個別暴利行業如青樓當鋪最高年征達到了1000兩。


  這個稅各地只要推行下去朝廷增加個上百萬兩銀子收入是不成問題的。


  主要還是京師以及揚州、南京、蘇州這些大城市。


  三是契稅。


  契稅改革將工本費增加至50文,稅率則仍然維持在3%,即每兩銀三分。


  很顯然魏公公這背後一定是由高人指點的。


  就連戶部尚書李汝華也是大吃一驚,震驚過後他表態完全支持魏公公的商稅政策。


  魏忠賢麾下的那些閹黨自然也是紛紛附和。


  這其實影響到了李獻忠在遼東的商稅,因為和他私自收的商稅重複了。


  不過問題不大,到時候他出面搞定前往遼東收稅的稅監,直接按最低的每年5-10兩收稅,那些商戶應該沒有太大意見,最多自己的徵稅中減免朝廷的市肆門攤稅就是了。


  最後李獻忠也只得咬牙同意,畢竟同往日本的絲綢利潤相比,這些小錢他還真看不上。


  權當支持魏公公改革了!


  京城的一眾勛貴雖然不願意多納稅,但是相比於查空餉,這些只是小頭。


  成國公朱純臣說道:「臣完全擁護這項稅收政策,並表示自己名下的聚寶齋直接按照行業最高稅收每年200兩納稅!」


  然後東林黨人中的一些清流也開始支持這次朝廷加征商稅。


  萬般無奈下的東林大佬們也只能隨大流答應。


  反正朝廷徵收是一回事,實際能收上來多少又是另外一回事。


  京師在天子腳下,這些商稅肯定是跑不了的,最多買通下稅官少收一些。


  但是江南歷來都是武裝抗稅的,這次閹黨多重加收關稅,他們肯定是要奮起反抗的!


  最終這個加征商稅的方案被通過了,暫且將他稱作「天啟商稅」吧。


  朱由校很是高興,這下可是解決了朝廷的大麻煩。


  剛想宣布退朝。


  不過此時李獻忠卻說道:「臣遼國公李獻忠奏請復設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努爾干都司設立於永樂七年(1409)。


  在明朝永樂時期都司一般都是漢人當任,也有土官。


  雖然大明並未正式廢除過奴兒干都司,但是由於設流官,運糧耗費巨大。所以宣德年間幾乎已經處於廢棄狀態了。


  天啟帝說道:「遼國公有意為我大明開疆拓土,朕心甚慰。可是復設努爾干都司,那裡幾乎沒有產出,需要額外支出不少錢糧,目前朝廷恐怕是力有不逮!」


  李獻忠說道:「目前建州女真的威脅已經消除,朝廷自然是趁機將勢力擴大到黑龍江流域。」


  「至於錢糧陛下無須擔心,可以將努爾干都司放在遼東經略管轄,臣將以衛所的方式逐步發展據點,保證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朝廷額外支出錢糧。」


  開疆拓土肯定是每個帝王都想看到的,既然不用花錢,朱由校也就沒有顧慮了。


  畢竟李獻忠又是開設馬市,又是裁減兵力的,這個面子還是要給他的。


  於是說道:「即日起大明復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其歸屬遼東經略李獻忠指揮!」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感謝書友「驚牧」、「20190419212251434」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