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101章 編練新軍(求訂閱月票)
第101章 編練新軍(求訂閱月票)
正所謂手頭有糧,心中不慌!
解決糧食問題后,李獻忠才能放開拳腳做其他事情。
雖然說他實行的「中開法」糧食也會根據京城以及江南的糧價的波動以及蒙古部收購價的變化來調整,但是每個月增加幾萬石糧食的儲備是不成問題的。
從明年開始小冰河的氣候影響會越來越大,李獻忠依稀記得明年建州會遭遇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旱災,幾乎是顆粒無收。
這些糧食如今是看不出啥,到了明年可就不是這個價錢了。
此時之前袁應泰承諾的那些裝備都已經撥付了,其他東西倒還好,就是兵部發的那些鳥銃實在是不敢恭維。
經過檢查後起碼有100桿是質量比較差的很容易炸膛,只得將這批鳥銃發到平虜堡的工坊重新更換銃管。
如今平虜堡的規模又擴大了不少,范文程趁這次開原路在清河募兵的機會,直接在清河路招募了八千多流民,如今的平虜堡已經達到了2萬人的規模了。
這裡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軍工生產基地了,本次袁應泰調集來的一批工匠也全部都被派往了平虜堡。
如今平虜堡能夠生產各種裝備,從普通的刀槍弓箭,到各種鎧甲,火器基本清一色都能生產。
可以說除了不能造火炮,其他基本都能製造。
現在平虜堡已經可以每月生產200桿鳥銃了。
不止是鳥銃,根據李獻忠帶回來的《神器譜》,經過將近2個月的反覆實驗,平虜堡的工匠們終於成功製造出了合格的魯密銃。
原來之前他們用的材料質量不行,所以導致打造出來的魯密銃根本達不到120步的射程。
後來發現一定要使用反覆打造的精鋼,也就是百鍊鋼打造出來的銃管才能達到連續射擊的要求。
不過魯密銃的製作流程要比鳥銃複雜的多,如今的產量才一個月30桿。
難怪之前兵仗局掌印太監劉貴死活不願意接這活。
不過不得不誇讚一下劉貴,雖然人家要價黑,20兩一桿,但這魯密銃的質量沒話說。
廣順關之戰,鳥銃都廢了好幾輪了,他打造的魯密銃依然可以持續發射,最後也是因為實在使用次數過多造成的銃管損壞才被迫放棄。
而且人家還提前完工了,原本需要3個月交付的魯密銃,現在兩個月就已經交付完畢了。
如今財大氣粗的李獻忠原本還想再加訂1000桿,劉貴是死活不願意再接這活了,甚至李獻忠給他加到了22兩銀子他都以兵仗局有別的打造任務為由給拒絕了。
最後在李獻忠的死纏爛打下,劉公公終於決定派出幾名「技術指導」來平虜堡指導他們自己打造魯密銃。
相信這些兵仗局的專家到來后,產量應該還能再提升一些。
雖然魯密銃性能更好,但是鳥銃成本低,產量高,所以依舊是現在開原明軍的主力火器。
這次從消滅的韃子身上扒下了五千多件重型布面甲,雖然多有損壞,不過經過修補后還是可以使用的。
這也使得其他其他守軍的披甲率有了一定提升。
儘管還有九千多名新兵,不過現在開原路已經恢復到了被韃子偷襲前的兵力。
因為扎甲一直沒有大的補充,遼東鐵騎依舊只能是2500人的規模;不過突擊營被擴大到了3000人,此外平虜衛也擴充到了1500人。
這三支部隊算是李獻忠的特種部隊。
兩支騎兵還是和之前的戰法一樣,輕重騎兵相互輔助。
重點是平虜衛被李獻忠改造成了一支火器為主的軍團。
現在的平虜衛由200名大盾兵,600名長矛手,600名火銃手以及100名炮手組成。
火器方面目前配備了400桿魯密銃,200桿鳥銃,以及20門虎蹲炮。
以目前火器的射速,還難以在野外發揮作用。
不過有了大盾兵和長槍兵的配合,還是讓他們稍微具備了一點野戰的能力。
迎敵之時大盾兵在陣前,身後則是數排長矛手,火銃手居后,最後是炮手。
儘管目前歐洲的主流方陣中火銃手的數量要遠遠多於長矛手,通常要達到4比1甚至是5比1。
但是考慮到目前的火器性能差異,還有明軍的實際裝備數量以及作戰對手的差異。
李獻忠並沒有照搬西班牙大方陣或者瑞典古斯塔夫方陣,更多的長矛手也是為了針對建虜騎兵的衝擊。
當然了目前李獻忠並沒有用他們同建虜騎兵野戰的想法,更多的是用來守城,這個配置同樣是守城的黃金配置。
開原鐵嶺兩路的將領也都是經驗豐富的沙場宿將,其他部隊的訓練就交給他們了。
李獻忠能為他們做的是盡量給他們補充一些好的裝備,所以這次開原三關的守軍也各發了200桿鳥銃,以及一批顆粒化黑火藥。
畢竟他們的任務是守好城關,出擊的任務肯定還是要交給兩支騎兵部隊。
雖然現在突擊營是熊廷弼從其他軍中抽調的主力,已經不能按照原本的出兵比例來分配了。
不過為了激勵眾將好好練兵,李獻忠還是決定每三個月搞一次大比試,以此決定他們各部的分成比例。
比試主要更為兩個項目一個是隊列操練,第二個則是對抗比試。
隊列操練由李獻忠、李三順、査查仲文三人分別給各部打分,然後根據排列高低決定對抗比試的順序。 很快各部就高喊口號依次進行操練。
這種操練主要看的是整齊度,以及士兵的精神狀態。
如今各營都是新兵為主,整體的精神面貌還是不錯的,其實很難分出高下。
穿著就成了很關鍵的因素。
如果穿著整齊的衣甲,那麼看上去就顯得十分整齊。
相反如果穿得五花八門,哪怕你操練地動作再整齊,看上去也會覺得有些凌亂。
開原三關以及鐵嶺衛城這四支隊伍果然精於此道,派出的都是身穿紅色鴛鴦戰襖的的明軍。
只見一群穿著紅色鴛鴦戰襖的明軍整齊地進行著操練。他們隊伍有秩序,步伐一致,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一種軍人的威嚴。
他們的步伐穩健而有力,如同行雲流水。每一步都落地有聲,整齊劃一,猶如一團紅色的火焰。
整體來說李獻忠還是比較滿意的,不管實際戰力怎麼樣,至少看上去還像是那麼回事。
很快這四支隊伍就順利排在了前4。
接下來才是動真格的,進入到對抗比試的環節。
規則是每隊各派出50名士兵直接進行正面對抗,倒地者直接退出,最終倖存者多的一方勝出。
當然出於安全考慮這些士兵只能選擇木質的刀槍棍棒以及盾牌。
第一輪的比拼並沒有太多懸念,這種對抗比拼的是精銳家丁的實力。
排在前四的隊伍很輕鬆的就擊敗了其他四支隊伍晉級。
很快毛文龍的廣順關就對上了高名泰的新安關。
雙方都挑選出了自己麾下最精銳的50名士兵。
雙方主將身穿魚鱗甲,其餘的士兵也都身穿重型的布面甲。
此時毛文龍並沒有選擇主動出擊,而是擺出了一個半月形的防守陣型。
看到毛文龍那邊組成了一個半月形的防禦陣型,高名泰立刻帶領新安關擺出了一個「鶴翼陣」向前方推進。
「鶴翼陣」顧名思義,像仙鶴張開的翅膀那樣,注重兩翼的包抄!
很快新安關的50人就在高名泰帶領下殺向了對方。
當高名泰他們快要接近廣順關的時候,只聽見毛文龍高喊一聲:「變陣!」
原本半月形的大陣,突然變成了4個獨立的鴛鴦陣。
「鴛鴦陣」陣形以11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
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后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
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
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再跟進的是兩個手持「鏜鈀」的士兵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敵人迂迴攻擊,短兵手即持短刀衝上前去劈殺敵人。
各種兵器分工明確,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種的操作,有效殺敵關鍵在於整體配合,令行禁止。
當然此時受制於武器的限制,毛文龍的鴛鴦陣只能用木盾、木槍、木棍來代替。
雖然效果打一些折扣,但鴛鴦陣近戰的特點還是能夠發揮出來的。
而此時殺入陣中的高名泰等人則突然遭遇了數個方向的攻擊,雖然身穿重布甲,但是不斷的被這些木棍木槍擊中,還是讓一些士兵退出了戰鬥。
高名泰一看不對勁,趕緊讓剩餘的士兵從陣中退了出來,重新結陣與廣順關對抗。
但鴛鴦陣的特點就是靈活多變。
「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
可以根據情況將11人的大陣拆分成小的「兩才陣」後者「三才陣」。
毛文龍一看對面重新結陣了,立刻命令鴛鴦陣分散成小的「兩才陣」或「三才陣」將對方的陣型分割開。
不一會的功夫,高名泰等人就敗下陣來。
高名泰說道:「這就是戚少保的鴛鴦陣吧,果然是變化莫測,這局高某輸的不冤!」
最終毛文龍如願以償拔得頭籌,鐵嶺衛游擊李克泰拿下第二,鎮北關的李冠豐同新安關的高名泰並列第三.
隨著各鎮的名次排定他們也領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分紅」。
新書上架,求推薦票,月票,訂閱,評論,打賞支持!
感謝書友「日出山風是你」、「雪山牧馬」、「20171012180318177」、「一灣秋沙」、「20221104173047232」、「呂氏春秋1234」、「不動禪心」的月票支持。
發第二章的時候睡著了,發的有些晚了。謝謝大家的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