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第200章 朕不是漢武帝
第200章 朕不是漢武帝
太原保衛戰大捷的戰報傳回開封,高寵還貼心地給金媽準備了個土特產。
看著御案上擺著的一隻僵硬的海東青,趙福金不知說什麼好。
韓世忠在旁呵呵笑道:「官家,您是有所不知啊,這但凡有些實力的將軍,都有自己的一些小癖好,比如臣……」
「喜歡收集旗子是吧?等回頭把那五色捧日旗拿來給你鋪床。」趙福金笑道。
韓世忠訕笑:「官家是懂臣的。」
御案旁的太子,前腿趴在御案上,咬著海東青尾巴上的羽毛,玩的不亦樂乎。
趙福金見狀,想起前世自家的小博美,挑食挑的那叫一個厲害,後來發現,它對凍干鵪鶉情有獨鍾,於是趁著光棍節囤了不少。
再後來……
自己家養的虎皮鸚鵡,莫名其妙地沒了。
找了好久,終於從那隻小博美嘴裡,扯出了一根尾翼……
想到這裡,趙福金對內侍官吩咐道:「把這雕兒拿給御膳房燉了,給太子開開葷。」
還不等內侍官上前,似能聽懂人話的太子一口將海東青扯了下來,叼在嘴裡就朝御膳房跑去,內侍官跟在身後小跑著追了出去:「哎呦,太子啊,你慢點,慢點……」
一人一狗離開后,趙福金這才拍了拍案上戰報,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一向善於察言觀色的李邦彥諾諾問道:「官家對此戰不甚滿意?」
如此戰績,怎麼可能不滿意?
趙福金搖搖頭道:「滿意是滿意,就是有點太猛了些。」
「猛?」韓世忠不解,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大聰明李邦彥解釋道:「害,官家的意思是福之禍所依,這完顏宗翰畢竟是金國翹楚之將,竟然被我那岳老弟一戰就敗,損兵折將,有沒有可能,是詐敗?」
「沒可能!」趙福金和韓世忠異口同聲。
李邦彥尷尬一愣,又猜錯了官家的心意,好丟人吶。
趙福金煩躁地擺了擺手:「朕是怕經此一戰,完顏宗翰那貨直接跑了。」
「跑?官家的意思是,撤軍北歸?」韓世忠問道。
「嗯,這還沒到開封城呢,東路軍那邊撤到了湯陰,西路軍又被折了銳氣,這開封城還能不能打了?」趙福金有些自責地繼續嘀咕道:「早知道如此,就不該嚇他們了……」
韓世忠和李邦彥倆人相視一眼,官家今日這是怎麼了?
哪有人老盼著別人衝到自己家門口開戰呢?
趙福金看著兩人一臉懵逼的樣,嘆聲道:「打過蚊子嗎?」
兩人不明所以的點點頭:「打過。」
趙福金比劃道:「那蚊子圍到你們身旁的時候,伱們是揮手驅趕,然後任由它再來你耳邊嗡嗡叫,還是讓它落到你身上,然後一巴掌拍死?」
「當然是一巴掌拍死啊,要不然多煩的……」韓世忠脫口而出,李邦彥卻瞬間開悟了:「哦,對對對,官家的意思是,讓金國那隻蚊子直接落到咱臉上,然後……」
李邦彥伸出右手往自己臉上一拍笑道:「直接拍死?」 趙福金伸了一個懶腰,點頭道:「正是!要讓他們這次再跑回去,過上半年再來騷擾,朕可沒工夫陪他們玩。」
李邦彥非常認同趙福金的說法:「官家說的極是,若是任由他們不斷騷擾,咱們就得常年備戰,光是這餉銀和物資開銷,就得不少銀子,國庫沒有結餘,便不能再做它事,確實得一勞永逸,直接拍死!」
「那他們要跑,咱們就直接壓上,一路打到會寧府去也未嘗不可。」韓世忠還是只能站在戰爭層面說話。
「呵……」趙福金輕笑道:「你說的倒是輕巧,這一路打到會寧府,得多少銀子?」
韓世忠撓撓頭,這道題對他來說,顯然超綱了。
「就算不提銀子,朕把大宋的家底翻個底朝天,不行就再苦一苦百姓,增一增賦稅,把這軍費湊夠了,你韓世忠就能保證一定能把會寧府拿下?」
不等韓世忠表態,趙福金又道:「就算能,會寧府有什麼?要人才沒人才,要資源沒資源,就是個大號山寨,拿下它對我大宋有什麼好處?」
「官家吶,韓侍郎說的也沒錯,要是真能把金國端了,扭頭再滅西夏,您可是要比肩秦皇漢武,成就萬世盛名的。」李邦彥恭維道。
「呸呸呸!」趙福金一臉勿cue的嫌棄之色:「說朕比肩嬴政就罷了,你把朕跟劉徹這貨放一起,什麼意思?你是想讓朕把這天下搞的民不聊生,十室九空是吧,朕是成就萬世盛名,還是落下千古罵名呢?」
今人對於古人的評價,絕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也從來都是為現實服務的。
因此漢武帝劉徹,在歷朝歷代所受的評價都是不同的,就整個宋朝而言,漢武帝都是貶大於褒,除了宋朝帝王有事沒事拿漢武帝開涮外,宋朝的文豪大家也對他嗤之以鼻。
比如蘇軾:武帝罪戾。
比如司馬光:窮奢極欲,雖好儒,好其名而不好其實,慕其華而廢其質,翻譯成人話就是,他雖尊儒學,但是他懂個鎚子儒學,孔子的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至於再往後,罵聲就更大了。
朱元璋:好功生事,疲勞中國。
朱棣:窮兵黷武,以事夷敵。
到了現代,名聲那就更是慘不忍睹:獨夫民賊,惡貫滿盈。
唯一覺得劉徹牛逼的,就只有滿清那幾個人才了。
所以趙福金聽到李邦彥說自己比肩劉徹,立馬產生了生理性不適:「行了,別拍馬蹄子了,想一想怎麼趕緊把那倆蚊子招來,拍死!」
官家把戰略意圖已經說清楚了,至於怎麼實現?
韓世忠以為:「放棄太原,讓岳飛突圍,若太原破,東路軍勢必會壓來開封。」
趙福金覺得不妥,以完顏宗翰的兇殘之性,再加上痛失愛將,若是太原城破了,大概率是會屠城泄憤的,太原城中幾十萬的大宋子民,代價太大了。
眼看韓世忠沒轍了,李邦彥清了清嗓子:「官家,臣有一妙計,就是略微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