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金軍圍城,大宋皇帝女兒身> 124.第124章 刑部過堂

124.第124章 刑部過堂

  第124章 刑部過堂

  汴河邊,偪王的腦袋被那幾個潑皮按在汴河中,口鼻憋著氣,心裡也憋著氣:「這蠢貨娘們,故意的吧?」


  朱王妃見狀,扯著嗓子喊道:「來人吶,殺人了,殺人了啊!」


  原本以為周圍的商鋪會有人幫忙,至少也得圍過來瞧個熱鬧。


  卻沒想到自己喊的起勁,周圍的商鋪壓根就沒人理會,該叫賣叫賣,該殺魚殺魚。


  這等事情,他們早就斯通見慣了。


  偪王的腦袋被拎出水面,趕緊大口呼吸了幾口,隨後喘道:「等……等下……怎麼入會?」


  劉大毛揮了揮手,那幾個潑皮又齊聲喊道:「開封漕幫,助你從商,每月十兩,太平安康。」


  「明了嗎?」


  「明白,明白,每月給漕幫十貫……」


  劉大毛滿意地點點頭:「規矩懂了就好,咱們漕幫也不是白拿你,入了商會,咱就是自家人了,以後你就安安心心做生意,沒人再敢來找事,還有諸多好處,日後伱就懂了。」


  偪王抹了抹臉上的水:「那……我這鋪子賺不了十貫呢?」


  劉大毛笑道:「賺錢那是你們商家的事,能賺多少,各憑本事。」


  雖未明說,但是偪王也能知道,漕幫的規矩是不問盈利,只管收錢。


  「行,這會,我入了!」偪王朝著朱王妃招了招手:「娘子,給錢。」


  原以為收了錢,這夥人就該走了。


  沒想到這些人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那幾個潑皮就杵在魚鋪門前,只要有人過來,就揮手驅趕:「這強盛魚鋪賣的都是死魚,臭的,去別處買!」


  偪王無語,走到劉大毛跟前質問:「這是何意?已經入會了啊!」


  劉大毛笑著解釋:「這每月十貫,是繳納的會費,生意要想紅火呢,就得跟咱漕幫休戚與共。」


  「還得交錢?」


  「現在倒是不用,日後每月,店鋪盈利的兩成,得歸漕幫。」


  偪王雖未監國,畢竟也穩坐東宮太子多年,對國事也是有所了解的,聽劉大毛這麼一說,再瞅瞅汴河沿岸的商鋪,心中一盤算,若是真如劉大毛所說,每一個店鋪都得拿出兩成得利交給漕幫……


  那朝廷得少收多少商稅?


  難怪官家要讓自己探一探漕幫。


  不過讓偪王不解的是,之前的幾十年裡,難道朝廷就沒有注意過這些商會?


  這可是事關稅銀的大事啊。


  正盤算間,劉大毛拿出一紙文書,扔給了逼王:「看看吧,要是沒什麼問題,咱就簽字畫押。」


  文書所載,強盛魚鋪由漕幫入資百貫,得紅利兩成。


  好傢夥,這字要是一簽,就算訴訟到了官家面前,人家漕幫也是取之有道,無甚好說。


  等簽完文書,劉大毛從懷裡掏出一張百貫銀票,在偪王手裡放了放了,又快速抽了回去,然後起身笑道:「事成!」


  見這些人離去,朱王妃這才湊了上來,看著偪王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不悅道:「嚇傻了?那女人,凈給咱們找這些破事!」


  偪王瞪了她一眼:「事關重大,你懂個屁!」


  ……


  ……


  入夜,御書房內燈火如豆。


  趙福金看著把自己裝扮的又老又丑的偪王,差點就認不出了。 偪王先是謙虛一笑,后又痛心疾首道:「蠹國之賊!蠹國之賊啊!我給妹妹算算,光果子街上,就有商鋪一百六十餘家,每家每月將收益的兩成交給漕幫,這是多少銀子吶?這些本該是朝廷之稅,卻被這漕幫截了?」


  趙福金沉默不語。


  偪王繼續說道:「這還只是果子街,要是整個開封的商家都有此禍,那朝廷一年損多少商稅啊?」


  趙福金還是沉默不語。


  偪王悄聲喚道:「官家……妹妹……」


  趙福金這才回過神來,蹙眉道:「爹爹在位時,就沒發現這等事?」


  偪王嘆道:「爹爹的心思,只有詩畫和東南的石頭,哪會想到這些事。」


  「就算爹爹不想,朝中這麼多大臣,御史台那麼多台諫,竟然就沒一人提出?」


  「也許有吧,爹爹可能沒在意?」


  趙福金覺得偪王此言有理,那些年的道君皇帝,眼裡只有詩和遠方和石頭,豈會在意開封城中的這些苟且。


  「接下來怎麼做,聽妹妹安排?」


  怎麼做?

  當然是依法治國了!


  幾日後,一份狀紙遞上了開封府,因開封府尹宗澤病疾未愈,在報請中書省后,把這案子移給了刑部。


  刑部侍郎齊偉一看訴狀,人就笑了。


  高啟強的強盛魚鋪狀告開封漕幫。


  巧了!


  自己上次去御書房見過官家后,這才短短十來天功夫,就有人告這些商會了,而且還是拿漕幫開刀,要說這件事不是官家授意的,齊偉是萬萬不信的,哪有這麼巧的事?

  所以這件事之後要怎麼辦,齊偉心知肚明。


  先是差人拿了漕幫汴河分舵劉大毛,再差人將原告高啟強喚到刑部。


  驚嘆木一拍,此案開審。


  「堂下何人?」


  「漕幫汴河分舵舵主,浪里白條劉大毛。」


  「強盛魚鋪東家,高啟強!」


  齊偉問道:「劉大毛,你可認識此人?」


  劉大毛扭頭看了一眼,裝出一副思考狀:「有點印象,不過記得不是很清楚了。」


  劉大毛不卑不亢,顯得極為淡定。


  人常道,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這些年劉大毛為漕幫辦事,也惹過不少官司,開封府、刑部的大堂上也是走過好幾遭的人,但是每次都是無驚無險,安然度過。


  所以這一次,想必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劉大毛對被訴之事,頗有說辭:「開封城內七十二個商會碼頭,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規矩,拜碼頭入商會,自是要有些禮錢,咱們漕幫收入會之禮十貫,不知何錯之有?」


  劉大毛所說,齊偉自是知道,開封城裡的每個商會,入會都需禮錢,像漕幫所管的這些,都是一些小本買賣,收個十貫,像酒樓茶肆商會,一般得百貫,而青樓妓館這種胭脂商會,至少都得千貫起步。


  所以劉大毛覺得收個入會禮錢,有毛病?

  「收入會禮錢自是無錯,但你漕幫每月要分商家兩成利,豈非巧取豪奪?」齊侍郎厲聲喝道:「你是從實招來,還是要本官上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