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窩囊太子
第34章 窩囊太子
洪濤對於這種冷冰冰的人情倒是沒什麼不適應的,知道自己是誰之後唯一關心的就是別被人害死,根本沒奢望在這座過份雄偉壯觀又極端變態的建築群里能獲得正常人該有的親情。
成為太子之後離開了後宮進入東宮,基本和那些所謂的親屬斷了接觸,眼不見為凈,更加不想。可麻煩就麻煩在這裡,最無情的皇家有時候偏偏又要刻意表現出特別有情。
每年之中除了固定的幾個重要節日,皇家自己還有一些需要聚會的日子,比如說皇太后、皇后、皇帝的生日。
萬曆皇帝出生於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1563年9月4日),李太后出生於嘉靖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1546年12月22日),王皇后出生於嘉靖四十三年三月七日(1564年4月17日)。
和後世過生日差不多,每年到了這幾個日子皇帝會在午門賜宴群臣,滿朝文武會給壽星送上賀禮。但萬曆皇帝打心眼裡厭煩朝臣,能不見面就別見面,把賜宴改成了賀表。
文武百官們寫個賀詞遞上來表表心意就成了,願意送東西不攔著,不願意送也不逼著。但宴請還是有的,僅限於皇家自己人,也就是家裡人吃頓飯慶祝慶祝。
春天皇後過生日,宴會舉辦地在乾清宮。每年剛進入農曆三月宮裡就開始準備,丹陛兩側矗立起十幾米高的萬壽燈,天一黑全點亮,徹夜不熄。
到了三月七日當天下午酉時,身著盛裝的皇帝、皇后先出現,頓時鼓樂齊鳴,然後是皇太后、皇子、嬪妃們按照等級依次進入。
乾清宮裡正面是大龍案,皇帝一個人坐,龍案下首東邊是皇后西邊是皇太后。往下東邊是太子、皇子,西邊是公主。再往下才是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才人、選侍的桌子。等級不同,每桌所上的菜肴數量品種也不同。
入座的時候要等奏樂,跪拜;皇帝舉杯宣布宴會開始的時候依舊要奏樂,接著跪拜;吃完了,樂曲聲起,皇帝和皇帝先離開,其他人還是要跪拜。
一頓飯吃的提心弔膽別彆扭扭,洪濤從小就和其他皇子、公主相反,極度不喜歡參加這種活動。除了生母王恭妃地位不高備受冷落之外,還很討厭這套繁複的禮節,更不願意為了幾口吃就去多磕一大堆頭。
現在更討厭了,其他人可能還巴望著能在席間作詩、填詞、寫字,或者講講露臉的事兒博得皇帝高興,把地位往上提提。自己已經是太子了,除非皇帝死,否則不管如何優秀依舊還是太子,沒有半點提升的空間。
「不聽不聽,王八念經;不看不看,王八下蛋……」洪濤坐在桌子後面,看著一會兒一變的菜肴半點胃口都沒有。眼皮低垂、心裡默念十六字真言,讓自己進入了似夢似醒的聽課模式,以便能讓時間過得快一些。
做為有經驗的老手,在來乾清宮之前已經在東宮飽飽的吃了一頓牛肉麵,除了皇帝、皇后舉杯不得不喝,多餘的一口都不想吃。
「太子……」但越想躲事兒越是追著跑,眼看宴會進入尾聲,皇帝突然想起了他。 「父皇,大兒常洛在!」迷迷糊糊間聽到皇帝的召喚,洪濤趕緊從夢幻當中走出,起身離桌跪地答應。
「我兒常洵入秋大婚,你做為哥哥,又有了玻璃窯之便,大婚所用器物挑精美華麗款式多多燒造一些就是了。」萬曆皇帝倒是沒啥大事,只想給最疼愛的三兒子把婚事弄得更風光些。
東宮獻上來的透明玻璃茶具他挺喜歡,聽說都是太子找工匠燒出來的倒也沒打算批評,不過婚禮所需的器皿擺設就得由太子出了。
至於說太子大婚的時候鄭貴妃那邊只送了一架很普通的珊瑚擺件和若干匹綢緞,現在卻要這麼多貴重的透明玻璃器具是否對等就不考慮了。金口玉言、出口成憲,別說只要些成品,讓你把玻璃窯全獻出來誰敢說半個不字試試!
「兒臣遵旨,回去后馬上照此辦理,絕不拖延!」洪濤確實不敢說不,即便心裡很膩歪也得毫不遲疑的答應下來。
玻璃窯能瞞過別人絕對瞞不過皇帝,就算不刻意盯著自己,東廠、錦衣衛也不是擺設,稍加追查就會知道。另外陳矩顯然也不會為了給太子保密而對皇帝守口如瓶,說不定皇帝剛打算問他就和盤托出了呢。
實際上洪濤也沒打算瞞著皇帝,否則就不會主動獻上透明玻璃製品,包括鐘錶、望遠鏡,一樣也沒打算隱瞞,甚至期待皇帝能從中看到一些機會,可以讓自己大展身手。可惜忙活了大半年,人家並不領情。
但說起同父異母的三弟、鄭貴妃的大兒子、被冊封為福王的朱常洵,洪濤還是有些厭煩。你說伱從小受寵也就算了,命好,誰也沒轍。
可結個婚用得著如此聲勢浩大嘛,年紀也不小了就不知道收斂收斂,非得仗著受寵變本加厲,惹得後宮和朝臣們由衷反感。
有時候洪濤真想不通這種人腦子裡都是怎麼長的,到底有沒有腦細胞。你爹能寵你十年、二十年,早晚有一天得死。然後呢?眼下因為無關緊要的小事四處樹敵,這筆賬將來難道不用還嗎?
為了他結婚的事兒朝廷里都快吵翻天了,萬曆皇帝三天兩頭向戶部要錢,一張嘴至少幾萬兩。不光婚禮要耗費幾十萬兩之巨,還要在洛陽修建福王府,規模是其它王府的幾倍不止,費用一時半會都算不清。
現在又打算讓自己給他提供全套玻璃器具,聽上去數量也少不了。唯獨沒說誰出錢,看樣子是要白拿了。而鄭貴妃和福王一點客氣的意思也沒有,就這麼坦然接受了,真不愧是一家人。
最讓洪濤彆扭的還是前些天在內閣里看到的一份批紅,是福建總兵報上來的公文。皇帝看過之後做出了一大段批示,發還到內閣轉給福建總兵照此去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