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第88章 哈維的提議
第88章 哈維的提議
「好了,貝蒂,適可而止好嗎,對了,你知道『適可而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嗎?」
「.」
很顯然,貝蒂並不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所以她只能臭著張臉,無奈的被勞倫斯送上了校車。
而這有趣的一幕,卻是讓在場的不少人都露出了笑容。
不過那些購片專家們,則是依舊很認真的記錄、分析著,比如說『女主角的顏值很高』、『小女孩的扮演者非常可愛,應該會很討喜』之類的。
那刷刷刷的細小聲音,讓一直注意著他們動作的蘇珊不自覺的又變的緊張了起來。
客觀來說,《天才少女》的故事肯定沒辦法像《錄取通知》和《忌日快樂》那樣新奇、精彩、引人入勝,哪怕是劇本出自艾倫·鮑爾這樣的名編劇之手也是一樣。
它的內核就是在講一個溫馨的家庭故事。
哪怕如今這版《天才少女》在各方面已經十分優秀了,也很容易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所以韋恩當初就刻意要求鮑爾在劇本中,多添加一些適度的喜劇元素,稍稍向『家庭喜劇』的方向靠攏一點。
可即便這樣,這種類型的影片在受眾群體上是有缺陷的,嚴格來說,甚至比恐怖片都還要小眾的多。
這點蘇珊、格斯,還有塞拉都非常清楚,而這也會成為影響這部影片版權價格的關鍵因素。
很快一百分鐘的影片結束,這次和先前不同,這些發行公司的代表們並沒有過多的寒暄客套,就帶著糾結的心情急匆匆的回去做報告了。
沒錯,就是糾結。
單以影片質量來看,有著格斯、鮑爾、薩蘭登三人,外加演技同樣不俗的娜奧米和達科塔·范寧的加持,這部影片真的相當出色了。
雖然拿獎沒戲,但是拿個奧斯卡提名還是有機會的。
它就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如果觀眾們來到放映廳,坐下來,看到這部電影,絕對會被這部電影所吸引,最後在感動的同時深感值回票價。
可清茶的香氣遠不如美酒、咖啡那樣的濃烈,該如何吸引人們品嘗它,卻是一個很令人苦惱的問題。
打個比方,《我是山姆》和《天才少女》同樣是講親情,前者在豆瓣的評分雖然高達9.0分,但是後者也不差,也有8.3分。
而且《天才少女》還是在2017年上映的,如果放在和《我是山姆》相同的2001年,評分可能再上漲個零點幾分。
可是《我是山姆》的全球票房高達2.08億美元,而《天才少女》即便有著『美隊』人氣的加持,全球票房也僅為4300萬美元。
如果放在2001年.差不多也就相當於2800萬左右,這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這其中,影片質量絕對不是導致票房出現這麼大差距的關鍵,『美隊』和麥肯娜·格瑞絲的人氣明顯比當時只在歐洲比較出名的西恩·潘,以及剛剛出演第一部電影的達科塔·范寧更高,那麼票房差距的關鍵就在宣發上面了。
《我是山姆》的發行公司是華納,而《天才少女》的發行公司則是福克斯旗下的福克斯探照燈,雙方體量上也不存在太大的差距,所以關鍵還是在於具體的宣發策略上面。 偏偏,距離聖誕節就只剩下20天的時間,這實在是太緊張了。
所以在這些發行公司代表們看來,這部升級版的《天才少女》買肯定是值得買的,可要花個什麼價錢購買,那就是個值得仔細斟酌的問題了。
「.是這樣么,環球報價2600萬,華納報價2750萬,夢工廠最高也只有2800萬.」
「老實說,和我預想中有點差距,但也差不多了。」
「什麼?哈維·韋恩斯坦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提議?2000萬,外加票房超過7000萬后每增加1000萬就多支付給我們300萬?」
「這個提議倒是不錯」
當天晚上,韋恩就接到了塞拉打過來的電話。
和蘇珊、塞拉擔心的一樣,包括七巨頭在內的十幾家發行公司對於《天才少女》版權的第一輪報價並不是很高。
從這裡也能看出,他們普遍認為《天才少女》的全球票房應該不會超過一億美金。
當然,即便《天才少女》的全球票房只有一億,他們以這樣的價格買回去,也能通過票房小賺,再加上碟片銷售市場上的收益,回報率至少也能超過60%,仍舊算是一個相當優質的項目了。
「盡量把價格爭取到3000萬以上吧,當然,是現金一次性全部支付,如果不行的話,那也可以試試哈維·韋恩斯坦的提議,老實說,我不太喜歡這個胖子,所以條件還是盡量爭取到高一點。」
韋恩思考片刻后說道。
老實說,他並不喜歡哈維·韋恩斯坦這個不守信用、喜歡白票的傢伙,要是好萊塢的那些上層人士全都像他這樣喜歡用強、喜歡白票,那隻會破壞如今這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明規則。
不過作為一個合格的新晉資本家,他也需要學會偶爾向著利益妥協。
按照哈維·韋恩斯坦所給出的方式只要《天才少女》的票房能夠超過一億美金,他所能獲得的收益就會比賣給其他發行公司更高。
這樣一來他根本沒道理拒絕。
另外,哈維如果發展的好了,肯定會更加想要帶著米拉麥克斯獨立出去,到時候鬧起來,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迪士尼的發展,這對他和赫墨拉影業多少也是一件好事。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各家發行公司在塞拉的強勢爭取下,給出的報價也在一點點的不斷向上變化著。
值得一提的是,塞拉與漫威公司的接觸非常隱秘,而且漫威如今還僅僅只是一家在破產邊緣反覆橫跳、半死不活的漫畫公司。
因為有價值的版權都已經賣出去的緣故,這些好萊塢最頂層的製作公司平日里根本就不會關注漫威,也就無從得知韋恩和赫墨拉影業急需資金用以收購漫威。
所以他們還以為赫墨拉影業還有著可以自己在北美髮行,然後海外版權賣給那些海外的發行公司這一張最後的底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