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重生后,我虐渣奮鬥成女帝> 134.第134章 魏雯鬧彆扭

134.第134章 魏雯鬧彆扭

  沈青君的軍隊離開六穀郡,已行軍二十五天了,


  正值中午,天氣炎熱,安營休息。


  紮營之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埋鍋做飯,當然做飯這種事情,一般都會交給輔兵和民夫負責,沈青君的軍隊中各營都特別設置了伙夫隊,

  一會兒功夫,營地西北角炊煙升起,米香、麥香味道就開始飄散開了……


  各什什長紛紛到營地里把飯食領到各自帳篷中,

  按照大魏軍制,五人為伍,設伍長,十人為什,設什長,伍是最小的作戰單位,但為什麼是什長去領飯呢?因為這十個人同住一個帳篷。


  沈青君此時的紮營地,離西河縣還有三十里,看不見炊煙,劉金光賊軍又沒有派斥候的習慣,所以他們才能生活做飯。


  三十里的距離,如果正常行軍,不過一天的距離,即便早晚行軍,也頂多只需兩天就可到達四河縣。


  主帥大帳中,沈青君正準備用飯,聽到賬外傳來腳步聲,聽聲音,應該是魏雯的腳步聲,


  過了一小會兒,腳步聲由遠而近,果然魏雯紅著眼睛閉著小嘴就走了進來

  她見到了沈青君,隨意抬了手一下,便算是見過了禮。


  沈青君也不介意,笑著說道:「雯雯來得正好,我的飯剛好擺上,要不一起吃一些?」


  只看沈青君的桌案上,也就一碗粟米飯,一碟野菜湯,和士卒的伙食一般無二。


  「我才不和你吃飯!一點誠意也沒有,況且你這飯也不夠兩個人吃的,也不知你為何?非要和士卒吃得一樣!」魏雯不理解道。


  魏雯的話讓沈青君想起她小時候看兵書,看到兵書上面寫著「將兵同食」,也曾好奇地問過沈父,沈父是這樣給她解釋的:

  「統軍之道既要尊卑分明,又要和士兵同甘共苦,前者讓士兵敬,後者讓士兵愛!

  為父我不提倡將軍和士兵同吃同住,因為只有將軍吃得好用的好,士兵才有奔頭嘛!要是大頭兵們看將軍吃的用的都和他們一個樣,那他們就好想,『我拚命打仗殺敵,建功立業幹什麼,哪怕當了將軍,這待遇和我當大頭兵也沒什麼兩樣,也就容易懈怠,失去進取心!』所以在平時將領主帥一定吃住都比手下人好。


  但到了戰時,將軍就要與士兵吃一樣的食物。」這是沈平南的為帥之道,也是他教給沈青君的為帥之道。


  「平時不同,戰時相同,這樣做不是作秀嗎?」這是沈青君那時的疑問。


  「和士卒戰時同食可不是為了作秀,而是帥、將、兵同食,這樣做,如果將帥餓了,就知道士兵餓了,也就知道什麼時候該紮營埋灶做飯,將帥累了,就知道士兵也累了,就知道什麼時候該鳴金收兵了。」


  沈青君沒有和魏雯多解釋,不是她小氣,而是魏雯的父親也是國公,魏國公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獨特的統兵之道,魏雯學的也是自家的統兵之道,朋友之間求同存異便可,不要求別人和自己事事一樣。


  看沈青君真的一點道歉的的意思也沒有,魏雯嘟著小嘴,至愣愣地走到一旁的胡凳上坐下,賭氣地說:


  「還有請沈大都督稱呼我魏統領,還有我一個小小的都統怎麼配和大都督同食。」 「怎麼了,雯雯你還在生氣呀?」沈青君起身走到魏雯身邊,


  「請沈大都督稱呼我魏統領!」


  「好好,魏都統。可是我這個沈大都督冤枉得緊,魏都統,能不能聽我這個受冤的沈大都督解釋一下呢?」沈青君哄著魏雯。


  「解釋,你要解釋什麼?我只知道有個沈大都督在上次的軍議上,定下『瓮中捉鱉,一網打盡』的軍略,有可憐的魏都統為了支持她的決定,主動請軍令要去四河縣當先鋒,結果卻被沈大都督給乾淨利落地拒絕了。」魏雯委屈地說,私下裡也稱呼沈青君為沈大都督,可見怨念值深。


  沈青君聽了笑笑,又走到魏雯右手邊,手剛搭上她的肩,卻被魏雯拂了下來,

  「雯雯,我不是和你解釋過了嗎,你不適合去四河縣當先鋒!」沈青君軟言說道。


  「那沈大都督仔細說說為什麼不讓我領兵去四河縣?為何厚此薄彼!反而讓高凌應和劉和去,莫非你不信任我?」


  原來在六穀郡休整期間的軍議中,沈青君在軍議上定下對劉金光「瓮中捉鱉、一網打盡。」的戰略,


  但劉金光是個流寇,在一個地方停不了多久,他就又會四處流竄,大軍難以包圍,所以這個方法的關鍵之處就在於把劉金光拖在一個地方,不讓其再逃竄。


  所以沈青君千挑萬選中選了四河縣作為劉金光的埋骨地,沈青君為什麼選四河縣作為劉金光的埋骨地,


  四河縣,聽名字便知道,這個縣有四條河,當然這是廢話。


  但巧就巧在這四條河剛好把四河縣城包成一個半圓,而那個缺口,又剛好被一條小山脈堵上,


  整個縣城只有一條管道通往外界,這樣的地形,就沈青君為全部堵住賊軍流竄提供了便利。


  所以把此個拖住劉金光賊軍的任務就變得至關重要了,這是一切計劃能否成功的前提。


  因為沈青君在六穀郡定下這個軍略的時候,就有消息傳來,劉金光的賊軍就已經霍霍完開始向四河縣進發了,不用十天的時間就能到四河縣,

  而賊軍攻破縣城的一般用時三到五天,禍害完一座縣城離開大概會花八到十天。也就是最多二十四五天的時間,劉金光的賊軍就會離開四河縣。


  而大軍從六穀郡出發到四河縣,大概要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這個時間不能縮短,

  因為現在已經進入六月,三伏天,太陽能活活烤死人的天氣中沈青君不可能急行軍,並且為了減少行軍傷亡,最好選擇早晚行軍!

  所以從劉金光賊軍到四河縣和大軍到達四河縣這中間近十天的差距,就需要外力來彌補!


  也就是說沈青君需要派人到四河縣拖住劉金光賊軍,當然,最好能不然他攻破縣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