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混在明朝当海商> 第五十七章:钟表

第五十七章:钟表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先出海,去小琉球建立据点,先生再在十月后出海,至小琉球与我等汇合”

  黄醛向刘延拓拜道。

  刘延拓听后,点了点头。

  “正是,原本我打算亲自去,然如今有事耽误,所以就拜托黄大哥先去,对了那刘重响也带上,你们带第一营和第一舰队一小队,二小队前往,除去护卫队外,我已命王伯组织开拓队,由工匠,乡亲组成,等我处理完手中诸事后,会带第三小队前往支援,你们由新镇向西,先到潮州澄海县外海的南澳山,那里我已命潮州那边的人将其购买,到达南澳山后,你们留下一些开拓队在南澳山建立据点,码头,之后你们便由此前往泉州府的金门,厦门二地,那里如今是镇海卫,中左所,金门所所在,到那里后,一部分开拓队北上泉州和福州,为我们扩展福建的贸易,而你们则向东,由澎湖前往小琉球,澎湖向东是双溪口,向南不远便是虎头山,向走一日左右便是竹堑,淡水,流鸡,鸡笼等地,我要你们留下开拓队在虎头山和淡水交给建立码头据点,第一舰队负责卫戍,同时由第一营负责清理小琉球山中土民,和琼州黎人一样,尽量抓活的,但是各部落首领要给我杀了,等完事后,我自会命人安排广东山民前往小琉球安置,之后福建,广西山民也会迁往小琉球,未来小琉球将是我们一大核心据点”

  刘延拓说完,黄醛立刻起身领命。

  小琉球就是如今的台湾。

  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中原船队到达了。

  千百年来,多少汉人逃入小琉球生活。

  不过小琉球本身就有土人。

  这些土人对于这些外来的汉人极为排斥。

  所以汉人也只能在小琉球艰难度日。

  如今小琉球大约有二三十万土人。

  但汉人估计也就是万把人。

  不过刘延拓可不在乎这些。

  既然自己看上了小琉球之地。

  那么管他什么土人,土部。

  通通都得一边待着去。

  而汉人自然要回归中原的怀抱喽。

  先在南北建立两个据点。

  之后南北夹击,清理土人,土部。

  在迁入那些山民,村民安置。

  开发小琉球之地。

  如此刘延拓在小琉球就能彻底站稳脚跟。

  以后无论是南下吕宋,南洋,还是东进琉球,日本。

  都可以小琉球为核心基地。

  虽然刘延拓派去的只有一个营两千多人。

  但是如今这些人已经接收了燧发枪和六斤野战炮。

  加上原有的轰天雷和炸药包。

  解决些土著完全没有问题。

  还可以此检验一下新式线列步兵战术和新式武器的性能。

  也算是练兵了。

  当然除去小琉球。

  南澳山也是这次刘延拓要开发的重点。

  南澳山就是后世的南澳岛。

  之所以开发这里。

  关键还是刘延拓要将此地建成一处中转站。

  未来广东的山民,村民会通过南澳山源源不断的向小琉球南部的据点虎头山移民。

  当然除去广东外。

  福建包括浙江的山民和村民也会迁入小琉球。

  而广西的山民则会就近迁入交趾的交府城,洪兴城安置。

  当然广西也是有一部分迁入小琉球。

  只是距离太远。

  迁入不会太多。

  除去南澳山外。

  刘延拓还会让去福建泉州和福州开拓,拓展生意的开拓队物色沿海岛屿。

  以方便未来从福建向小琉球移民之用。

  当然移民是一个系统工程。

  刘延拓也不会要求一蹴而就。

  能够用个两三年将广东,广西,福建的那些山民,村民和逃户,隐户顺利迁往小琉球安置。

  刘延拓就觉得已经是胜利了。

  这三地加一起少说也有二三百万人。

  就广东一地就有近两百万人。

  要是能都迁走。

  刘延拓觉得自己做梦都会笑醒。

  安排好黄醛后,刘延拓又看了看一边的黄岩等人。

  “我计划让孙伯和林伯去福建主持福建商贸和移民诸事,曹伯和胡伯前往小琉球主持小琉球开荒,屯田,安民诸事”

  刘延拓说完,孙毅,林统合,曹宇,胡全费四人起身拜领。

  “于伯,徐伯去虎头山主持虎头山据点,码头,移民诸事,陈伯,韩伯去淡水主持据点,码头,移民诸事”

  刘延拓说完,陈褚义,韩童,徐茂坚,于良度四人起身领命。

  “你们听着,小琉球将是我们未来三年的发展重点,我意将其改名为台湾岛,设淡水城和虎头城两城,未来三年,我的目标是向台湾岛移民三百万,如今广东一地有山民,村民,逃户,隐户一百多万,福建有几十万,广西也有几十万,除去广西一部分南迁至交趾外,其他的都迁往台湾安置,我知道这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但是我希望你们都能过全力以赴,不说三百万,哪怕你们能够想办法移民个两百万左右,就是胜利”

  刘延拓说完,众人纷纷起身向刘延拓拜道。

  “我等必不复先生重托”

  众人说完,刘延拓挥了挥手,众人便退下各自准备去了。

  如今广东各地已经建立了兴安商行的分行,分号。

  广西南宁,桂林两府也已建立商铺。

  而福建也即将成为兴安商行下一个开拓,发展之地。

  广西到是其次。

  刘延拓的计划是将广东和福建的山民,村民都迁往台湾岛。

  这些加一起最少也有二百三四十万人。

  加上台湾本土二三十万土人。

  足够刘延拓发展了。

  当然未来刘延拓肯定不会局限于台湾。

  吕宋刘延拓也想占领。

  而南洋,西洋的商贸,贸易也会开拓,发展。

  更别说在往南,后世的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等地了。

  一切的一切,都等着刘延拓去开拓。

  只是路要一步一步来。

  如今先拿下台湾。

  慢慢开发。

  等新船下水,成军后。

  再行占吕宋,下南洋,进西洋不迟。

  当然在这之前。

  刘延拓还有几项非要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第一件事就是发明摆钟和怀表。

  摆钟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走时部分,打点部分,指针部分和打点控制部分。

  走时部分,由头轮即条盒轮,内装发条,二轮,三轮也就是中心轮,四轮,擒纵轮,擒纵叉,摆锤等组成。

  条盒轮是机芯中最大的轮子,发条装在轮片下面的盒里,它是走时部分的能源。

  二轮,三轮,四轮都是传动轮,其结构由轮轴,轮片,销轮等组成。

  擒纵轮的结构与各轮相同,但它的轮片齿形是斜三角形的尖齿。

  擒纵叉也叫卡子,它的作用就是把擒纵轮齿接过来,送出去。

  摆锤组件包括摆锤、摆杆及挂摆装置。

  摆锤中间有透孔,摆杆从中通过,下面旋有螺母固定,此装置可以将摆锤升高或降低,从而调节钟的快慢。

  而螺母刘聚昂在打造燧发枪机时就顺带由铁匠打造完毕,自然可以生产。

  之后是打点部分,由打点条盒轮,打点二轮,打点三轮,打点四轮,打点五轮及风轮组成。

  在打点三轮上有一个星角轮,当轮系转动时,它使打点轴上的抬止杆不断地抬起落下,打点轴的一端固定着两个打锤,锤头敲击一长一短两根音簧,就发出悦耳的声音。

  风轮主要是起调节轮系转动速度的作用,使打点声音有一个合适的时间间隔。

  之后就是指针部分,由秒轮,分轮和时轮组成。

  分别对应时辰,分,秒四级。

  同时整个表盘分为内外四圈,最外围是一圈数字,从一到六十,数字用汉字的一,二,三,四,雕刻,第二圈是刻度,第三圈是时辰,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不过时辰也分为六六对应,比如子时和午时共用一个区间,以此类推,如此便使得时辰走一圈只是一个上午,六个时辰而已,两圈便是一天十二个时辰。

  最里圈,便是整个表盘的中心区域。

  分和秒是刘守义引入的最新的一种计时方式,用于将时间进行精确记录。

  如此秒针走一圈为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分针走十五个刻度,便是一刻,走六十分便是半个时辰,时辰针线会走一下,走两下,便是一个时辰。

  如此只需对照各针,便可准确判断时间是多少了。

  最后就是打点控制部分,摆钟每隔一刻便打点一次,一个时辰也打点一次,不同的是时刻只是打击一下,不会太久,时辰会打击一段时间。

  整点敲击的次数必须与时辰针和分针指示的时刻相同,因此,它的打点必须由走时来控制。

  在走时和打点之间有一个具有控制打点次数的机构,它由二角凸轮,十二角凸轮,扇形齿,抬闸杠杆,开关杠杆,拨齿凸轮等组成。

  二角凸轮紧紧固定在走时部分的中心轮轴上,每半个时辰随中心轮转一圈。

  二角凸轮齿尖半径一长一短,长的打整点用,短的打半点用。

  十二角凸轮套在时轮管上,每十二个时辰转一圈,每个时辰转过十二角凸轮的一个角。

  平时抬闸杠杆挡住打点五轮上止钉,使打点机构不能运转。

  当二角凸轮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慢慢将抬闸杠杆顶起,抬闸杠杆上端最后将止钉释放,这个过程也叫抬闸,但打点五轮的止钉转过一个角度后,又被开关杠杆的折角挡住,打点机构又停止运转。

  由于抬闸杠杆抬起的同时,顶起了开关杠杆,开关杠杆原来末端托住扇形齿板现在释放,扇形齿板落下,齿板中段折角落在十二角凸轮的一个角的中部。

  当二角凸轮将抬闸杠杆推到最高点落下时,开关杠杆挡住打点五轮的止钉部位也同时脱离,打点机构便开始转动。

  打点三轮上的星角轮拨动抬止杆,带动打锤敲击音簧。

  紧固在四轮轴上的拨齿凸轮也随着转动,凸轮上的拨销拨动扇形齿板向上运动,直至开关杠杆末端重新托住扇形卤板,抬闸杠杆挡住打点五轮上的止钉,打点工作完毕。

  这便是整个摆钟的结构和原理。

  至于怀表。

  只需要将各种机械部件小型化,精细化即可。

  自七月底刘延拓要求的百名工匠到位后,便开始在刘延拓所设立的工作室内开始打造。

  也不知情况如何了。

  刘延拓想了想,起身往工作室而去。

    https://www.lingdianzww.cc/book/31420/663300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https://www.lingdianzww.cc/。零点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lingdianzww.cc/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