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秦:死諫諍臣,開局持劍朝天子> 101.第101章 華夏三龍脈之萬里長城!

101.第101章 華夏三龍脈之萬里長城!

  第101章 華夏三龍脈之萬里長城!


  蓋運道之阻塞,率由於河道之變遷。


  後世治理黃河惟首功者,當屬靳輔與陳潢兩位干臣。


  【束水攻沙】之策,便是出自靳輔與陳潢之手。


  而滿清之國祚,實乃康雍乾層層奠基。


  細數康熙的諸多政績中,世人最為熟知的便是除鰲拜,平三藩,收台*,討伐葛爾丹等等。


  至於治黃河,擒黃龍……


  似乎總是要排在上述武功戰績之後。


  可尹烈卻覺得在滿清康熙朝,黃河按照靳輔與陳潢之策,最終得以修繕完成。


  當屬康熙平生的第一功績。


  因為此舉能夠福澤華夏代代之國運,已非滿清一朝之事。


  ……


  回到此刻。


  尹烈的九州黃河治理圖仍舊在不斷的傳閱著。


  九卿少府原本還想挑點刺,但當九州黃河治理圖擺到他面前以後,他就連半句多餘的閑話都說不出來了。


  因為九卿少府在匠造方面多多少少也有些造詣,屬於妥妥的內行。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九卿少府即便與尹烈在朝堂改制一事上存在過節。


  他也不得不承認……


  這九州黃河治理圖相當的完善。


  最重要的是……


  除了按照【束水攻沙】的核心治理之法。


  再無其餘更好的良策。


  因此。


  皇帝一定會採納尹烈的九州黃河治理圖。


  無奈。


  九卿少府也只能順水推舟。


  不過,具體的資源調配,九卿少府肯定還需要再看看……此番真正的治理黃河統籌者是誰!

  如果由尹烈親自負責!

  那九卿少府肯定會想辦法卡一卡尹烈的脖子。


  可惜。


  尹烈自己也非常清楚,讓他制定國策架構絕對沒毛病。


  但如果始皇派遣他外放獨擋一面……


  很麻煩。


  因為地方幹吏勢必需要朝堂重臣協作,並且還得能夠調動多方人脈和資源。


  毫無疑問。


  尹烈並不擅長這方面。


  亦或者說他絕非最優解。


  同時具備資歷和人脈的治理黃河統籌者……


  尹烈的心中已有確切人選。


  「多謝諸公謬讚。」


  尹烈向蜀郡郡守:李冰、李二郎、鄭國,以及數名資深墨工拱手相謝。


  下一刻。


  他轉而向皇帝舉薦道:「陛下,黃河上游需要種植大量綠植,此事我認為軍武王家的第三代:王離非常合適擔當此重任。」


  王離,武成侯之孫,通武侯之子。


  歷史上在蒙恬被趙高構陷之後,接手掌握長城軍團。


  後來秦末天下大亂。


  王離率領長城軍團南下,與章邯的刑徒軍一起鎮壓六國叛逆。


  結果。


  王離的表現極其拉胯。


  或許很多人都只知曉王離於巨鹿之戰,被項羽破釜沉舟,一戰盡覆!

  事實上,在此之前。


  王離還跟劉邦的沛縣反叛軍交過手。


  結果是王離連劉邦都拿不下。


  或許有人會說。


  劉邦在武力方面確實不如項羽,但也完全不弱。


  畢竟大漢建立時分封諸王。


  後續臧荼、陳豨、彭越、英布等人的反叛,全都是劉邦親自平定的。


  而秦末漢初的戰力值排序。


  大概便是兵仙韓信與霸王項羽並列。


  對,沒錯。


  尹烈認為歷史上的韓信與項羽,兩人都屬於武將的頂點,只不過在統兵方向上略有不同。


  排行第二的當屬章邯與刑徒軍。


  第三為劉邦與沛縣起義兵。


  第四……


  若非王離麾下統領著二十萬長城軍團,估計就連第四都夠嗆。


  反觀王離的父親和爺爺。


  武成侯王翦破趙、定楚。


  通武侯王賁逐燕、滅魏、再吞齊。


  軍武王家一門雙侯,最終還是迎來了青黃不接的【廢二代】。


  當然。


  廢二代也有高低。


  王離並非酒色紈絝之徒。


  只是在軍武才能方面,王離確實很難撐得起硬場面。


  這點王離倒是跟後世的大明戰神李景隆非常相像。


  或者說。


  王離與李景隆就是妥妥的同類人。


  軍事不行。


  政治局勢、人脈站隊方面倒是玩的挺溜。


  綜上!


  對於此等出身於頂尖家族,卻又才能相對平庸的二代。


  最好的啟用辦法便是:挂名背景,協調資源。


  尹烈必須選取十拿九穩的人物,來替他給九州黃河治理方案進行托底。


  而王離就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王座之上。


  嬴政第一時間便洞悉了尹烈的想法。


  他側首詢問道:「王老將軍,你看?」


  嬴政對於武成侯王翦的態度,一般都是極盡關懷。


  有任何用到軍武王家的地方。


  嬴政都會採用商量的口吻。


  一來王翦功勞確實沒得說。


  二來王翦也是嬴政的兵法師傅,堪稱帝師的存在。


  「回稟陛下。」


  王翦躬身行禮,他道:「秦御丞的保舉甚為妥當,老臣之長孫王離整天無所事事,老臣早就看著不順眼了。」


  「與其讓他在咸陽白費光陰,不如遣其前往輔助治理黃河。」


  「好為陛下分憂,再為九州一統再出一份力,也助陛下福澤華夏千秋萬代。」


  ……


  王翦說話主打的便是一個滴水不漏。


  治理黃河。


  涉及九州實質性的一統,以及大秦的千秋國運。


  王翦是非常樂意讓自家孫子外放的。


  不過……


  按照大秦的慣例。


  像軍武王家和軍武蒙家這樣的頂尖世家豪門。


  嫡長一脈往往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能夠在軍中擔任高位的。


  結果現在軍武王家的王離卻被打發去修河。


  從政治層面來看。


  這無異是一種左遷打壓!

  當然。


  尹烈非常清楚,武成侯王翦是不會在意一些流言蜚語的。


  昔年攻楚。


  王翦執掌大秦全國上下的六十萬兵力,與楚國項燕對峙了整整兩年。


  期間王翦為了預防有奸佞小人彈劾他擁兵自重。


  遂。


  王翦採用了自污之策,各種向皇帝討賞,美女更是要了一批又一批。


  一時間。


  王翦的自污事迹滿天飛。


  許多奸佞小人開始抨擊王翦的私德,反而不再談論什麼擁兵自重。


  這就是老王的聰明之處。


  包括之前泰山上,王翦也曾讓王賁去向皇帝保證會生滿一百個兒子,支持推恩令之類的。


  說明老王真的是政治智慧拉滿。


  如此。


  尹烈完全可以斷定,只要他舉薦王離出任治理黃河上游事宜,王翦就一定會同意。


  至於通武侯王賁與王離本人的想法。


  尹烈只想說世間事,註定難以萬全。


  尹烈總覺得王賁的野心雖然壓制隱藏的極好,但偶爾仍舊可以從其眼底瞧出些許端倪。


  而王離……


  王離百分百是不高興的。


  軍武名門的第三代,英姿勃發,誰不想當個統帥千軍的大將軍,反而要去黃河上游種樹?

  沒辦法。 尹烈為了兼顧大局,也只能委屈王離一下這孩子了。


  「哈哈哈!」


  嬴政大笑幾聲,道:「好!有王老將軍的這句話,朕就安心了。」


  說完。


  嬴政把目光看向了王離。


  隨即。


  王離在內心中百般不情願,卻又半點不敢表現出來的狀態下,出列接任了治理黃河上游的職務。


  武成侯王翦見狀甚為滿意,他也覺得自家長孫需要打磨一番。


  通武侯王賁則是眼觀鼻、鼻觀心,讓人看不清他的內心究竟是喜是怒。


  軍武勛貴派系行列。


  「秦御丞好算計啊!把軍武王家牽扯進來,更是讓帝國未來的大將軍去種樹,他也不怕人家秋後算賬!」


  「呵呵!依我看,武成侯對長孫去種樹一事,八成沒什麼意見。但我們的通武侯閣下就不一定了!」


  「之前北伐舉薦罪臣李信為主將,現今治理黃河……種樹的時候想起軍武王家了,不得不說,這秦烈也是個人才,殺雞焉用牛刀啊!」


  「秦烈真是嫌自己得罪的人不夠……」


  ……


  眾軍侯小聲的議論紛紛,基本上沒有幾句好話。


  原因很簡單。


  軍武王家實乃軍功階層的一面旗幟!

  一門雙侯!


  帝國雙柱!


  結果現在武成侯與通武侯的嫡長後嗣,卻要被打發去種樹。


  即便在名義上屬於治理黃河,又是為九州的實質一統出一份力,又是助皇帝負責華夏的千秋萬代……


  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但無論尹烈再怎麼口燦蓮花。


  眾軍武身為戰場武夫,根本不管那一套,他們只論事物本質。


  按照尹烈的提議,治理黃河上游就是去種樹的!


  這麼一來。


  他們軍武勛貴派系發上幾句牢騷閑話,就再正常不過了。


  與此同時。


  三公位列。


  「……」


  國尉屠雎與眾軍侯的心情完全不同!

  他現在唯一的感覺便是尹烈……


  越來越難纏了!


  無比難纏。


  屠雎對於廢掉【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依舊念念不忘!

  因為只要能夠推行【典田制】,無論局勢如何變幻,軍武勛貴派系的根基都不會被動搖!

  說白了。


  就是土地在誰手裡!


  誰說話就會更有底氣!

  因此。


  屠雎把治理黃河作為了攻訐尹烈的突破口。


  結果尹烈卻搬出了【束水攻沙】之絕佳良策。


  那麼屠雎還有機會嗎?

  其實是有的……


  只要尹烈的【九州黃河治理方案】屬於紙上談兵,現實中完全行不通,主動權就會再度回到屠雎的手中。


  可屠雎沒有想到的是……


  尹烈反手就把軍武王家的第三代王離,保舉成了治理黃河上游的統籌官員。


  試問!


  有誰敢不給軍武王家面子?

  再加上皇帝的親自盯梢!


  治理黃河諸事就會變成水到渠成之事!


  誰都無法從中作梗!


  除非那人嫌自己的命太長,活膩歪了。


  緊接著。


  尹烈又舉薦了治理黃河中游的外放能臣!

  分別是蜀郡郡守李冰負責治理黃河中游的總體細節措施,李二朗與鄭國是實際執行者,諸位墨工負責打輔助。


  其實墨家的墨工在治水方面也有兩把刷子。


  奈何。


  墨家在秦國的地位與尹烈一樣尷尬。


  所以墨工能夠辦實事,卻不能獨擋一面的挑大樑。


  另外。


  治理黃河的中游和上游,其難度絕對可稱得上是一個天、一個地。


  因為上游無非就是種種樹。


  像王離掛個名一樣可以辦妥。


  黃河的中游卻不同,必須得讓大秦的所有治水能臣齊上陣!


  縱然李冰已經年紀很大了。


  但尹烈依舊保舉了李冰作為治理黃河中游的統籌者,反正就是按照尹烈的九州黃河治理圖,再進行一些細節方向的把控。


  無需李冰親自跑現場……


  李二朗與鄭國則得辛苦些,不僅得進行實地勘測,還得兩頭跑的跟李冰商量。


  好在李二朗年輕力壯,多跑跑也是無妨的。


  最後。


  尹烈又跟嬴政商討了一下黃河下游的泥沙梳理情況。


  雖然治理黃河的重點都是在中游。


  但下游肯定也需要稍微兼顧的。


  比如有些地方的泥沙沉澱過於嚴重……


  那麼就必須得先行打撈一番,不太嚴重的地方則靠著後續的【束水沖沙】之策即可解決。


  於是。


  嬴政讓御史大夫馮去疾舉薦了一個當地官員負責黃河下游的泥沙清理諸事。


  尹烈表示勉強能夠放心。


  老馮家的人,總歸還是靠得住的。


  就這樣。


  咸陽大朝議的前半段,暫且以尹烈佔據優勢落幕。


  國尉屠雎後面一句話都沒有說。


  因為武成侯王翦已經表態了,屠雎就必須得給面子。


  華夏三大龍脈之一的黃河。


  已然盡在尹烈之掌握。


  接下來。


  自然就是事關第二條龍脈了。


  這回並非國尉屠雎搞事情。


  而是軍侯任囂、趙佗、辛勝等人。


  他們全體認為長城有個差不多就行,完全無需連接萬里!


  任囂出列:「陛下,想要修建長城萬里,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依微臣之間,與其被動防守,不如多路齊出,趁著開春,我等願與李信同率三萬精兵,只帶少數軍糧,閃襲北境,屠盡胡人!」


  趙佗附和:「陛下,微臣也是這個意思,只要殺光亦或者驅逐了所有胡人,我大秦就再無北患,此乃一勞永逸,亦是福澤華夏千秋之舉!」


  辛勝附和:「只要陛下一聲令下,我等直接用匈奴人的頭顱,連接長城萬里,豈不是更好!?」


  ……


  拿匈奴的人頭修築長城!


  不得不說!


  大秦的軍武戰將,著實鐵血非常!


  然而。


  萬里長城乃華夏的龍脈之一。


  必須得腳踏實地的寸寸夯實!


  王座之上。


  嬴政緩緩道:「秦卿,北伐的統籌謀划,都是你定下的。包括主將李信,還有閃電戰的戰術策略,皆是你親自提議。現在任囂、趙佗和辛勝主動請戰,伱意如何?」


  話音未落。


  尹烈立即斬釘截鐵的道:「回稟陛下,三位軍侯所言差矣。北地的萬里長城必須連接成華夏龍脈,至於匈奴的頭顱則可以放在長城之上進行點綴,懸天燈!」


  尹烈的立場從未變過。


  華夏想要造就實質性的一統……


  三條龍脈!


  缺一不可!


  「哼!」


  任囂請戰心切,他立馬沉聲質問道:「秦御丞,你少扯什麼龍脈不龍脈的。我大秦花費海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去建造長城萬里,不就是為了抵禦胡人么?」


  「可現在我們明明可以將其斬盡殺絕!」


  「為何還要連接長城萬里?」


  「你必須得給我等一個合理的理由與解釋,少拿龍脈的說詞再打馬虎眼!」


  ……


  任囂身為先鋒戰將,鐵血硬漢。


  他對所謂的國運、龍脈等廣泛的名義用詞。


  絲毫不接受。


  他要的是萬里長城的軍事戰略價值!

  除了被動防守……


  任囂實在難以想出,萬里長城究竟還能有什麼用!?

  「呵呵。」


  尹烈輕笑兩聲,道:「任軍侯,且不說你能否將匈奴、大月氏、東胡等全部斬盡殺絕。我就問你一句……你有本事讓北境一望無際的草原,千年寸草不生么!?」


  任囂:「……」


  野草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華夏九州代表了農耕文明!

  北境草原註定只能是游牧文明的主場……


  若想要從根本上殺絕所有胡人。


  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讓北境草原再也長不出一根青草。


  第二:現代熱武器問世。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