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老鼠要出街了(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第514章 老鼠要出街了(求打賞月票推薦票!)
趙府門前,分外冷落,但是後園、地窖、地道這樣的地方,可是熱鬧迥異。楊繆從頂著輕巧精緻的銅冠站在門前等候。
楊繆從坐在馬上,腳下踩著精緻的馬鐙,手中握著馬鞭,雙目微微發紅。皇帝駕臨邯鄲城,閑雜人等全部都要閉門不出。
楊繆從身後的馬車上,靜靜的安放著一個箱子,箱子里正是銅製詔書。
在這種防護措施下,在街上小心流竄走動的人,多半是叛逆者。他們穿著黑色的衣服,非法持劍。無論走到哪裡,都是非常矚目的存在。
這個時候,李左車白衣黑騎,就顯得格外突兀。
這不,他剛剛從趙府的田場後面溜了出來,緊接著就看到了浩浩蕩蕩的軍隊。
李左車是又嚇又喜,竟然打了一個趔趄。
喜的是他提前離開了趙府,嚇得是,這些人擋住了他的去路,原來是專門等著他。
為首的將領自稱邯鄲郡守派來的使者。
「李先生,我家主公想見您。此時主公已經在府中等候先生多時。」
李左車眉頭一皺。
這個時候來找他,絕對沒有好事,他得先溜為妙。但是他見到這個人是帶了一輛馬車來請他的,竟然心頭一顫。
要知道,秦二世此刻就在邯鄲行宮裡。
但是李左車哪有拒絕的餘地。
「有勞足下帶路。」
「請。」
這自稱來自郡府的使者,竟然是皇帝親信夏黑。
……
……
……
趙府門前,半個時辰過去了。
楊繆從實在是等的不耐煩了,但是趙歇的反應告訴他,這邯鄲城的一場血戰是免不了了。
他是帝國的將軍,侍奉皇帝左右的近臣,處理事情不可能這麼簡單。
「君侯——這趙府今日聚集了多數門客,其居心不良,可見一斑,本就是有意挑釁皇帝陛下。君侯已經等候多時,可見這趙歇是不尊陛下。小人以為,君侯當奉陛下之命,儘快將趙歇逮捕並腰斬。」
聽了屬官的提醒,楊繆從雙目陰沉,他微微搖了搖頭。
「區區一個族長,膽敢挑釁皇帝陛下,他一定是有所準備。眼下他不肯出來,想必是做足了準備。這府中必定是設下了重重埋伏。」
話說著,楊繆從眼中閃著星火。
皇帝陛下如今正是用人的時候,他必須要通過做一件小事,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來。
蒙恬的護軍都尉之職……
想到這裡,楊繆從的拳頭自然而然又硬了起來。
「我聽說這邯鄲城中一半的人都姓趙。而如今這趙歇,還是昔日趙太后之親故。當年先帝親臨邯鄲,處決了與先帝生母有仇的趙族公室,所留下的趙氏族人,要麼是與我秦國宗室有血親,要麼就是已故趙太后之親故。」
「素聞此人在趙國舊地的號召力極強,緣故就在這裡。一旦我們動手,這邯鄲城裡必然起一場大型的暴動。皇帝陛下來邯鄲城是安撫百姓,如果發生了流血動亂,反而是順遂了小人心愿。」
「天下人都說這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但是在我楊某看來,只是些小偷小摸的人罷了。這趙歇不肯出來,實則是因為府中備好地道、地窖。一旦引我們攻入,他一定會走密道逃跑。」
「如果我們貿然攻入,他一定會逃之夭夭,而且會給我們一個下馬威。到時候,可就不僅僅是我們這些人不能給皇帝陛下交差的事情了,事態會變得更嚴重,皇帝陛下威名受損,恐怕到時候要的就是你我的腦袋了。」
楊繆從分析了一番利弊,這倒是讓這些一同前來宣旨的屬官聽得心驚膽戰。
「那君侯,我們應該如何呢?」
楊繆從眼中冒著精光,微微歪頭,輕蔑的笑了笑。
「他們不肯出來,我們也不進去。」
「可我等不進去,又如何拿人呢。」
「引渠來。」
這話一出,在場的諸位頓時明白了楊繆從的意思,紛紛贊和道:
「妙啊!我等在明,趙歇在暗,他府中地道,必定是四通八達,但是注水的話,就可以把老鼠逼出洞來了。」
「好了,就這樣去辦吧。」
楊繆從一聲令下,秦國的兵將們便開始一層層的收縮包圍列陣。而提前布置在趙府四周的趙人暗哨一看到秦國人動手了,也立刻鳴笛發出警告。
楊繆從機警環顧左右。
對於帝國的權貴來說,預防陷阱這種事是必須提前做好的。
「要想逮住老鼠,就得堵住所有的洞。告訴城防,加緊城門把守,其他人堵死各街道出口。」
「嗨!」
秦國的將士們領了命令,提著九尺長劍,擺開列陣。
這是秦帝國最精銳的隊伍,當他們拿起長劍和弓弩擺開列陣,但從氣勢上就已經壓倒了對手。
楊繆從單手握著手中的短鞭,凝神看著緊緊閉起的大門。
趙人如果真的為了富國,那麼就應該更加謹慎的行事,公然挑釁並不是趙歇等人的作風。這些老鼠一貫在秦吏的包庇之下過活,否則何以壯大到如今,不將皇帝放在眼中。
所幸二世提前接到密報,所以這一次進入邯鄲城,部署相當周密。
讓楊繆從感到幸運的是,他居然是這次行動的知情者,可見皇帝陛下還是信任於他的。
先帝駕崩,朝中風起雲湧,新派舊派明爭暗鬥,而二世又是有意助長分化這種局面,以達到控制平衡朝中局勢的目的。
但是對於舊黨的安撫,皇帝陛下始終沒有給出實際的行動來。
但為了在新帝面前站穩腳跟,他楊繆從可謂是第一時間表明立場。楊繆從非常惦記董翳等人的地位,新政就是他最佳機會。
……
……
……
邯鄲行宮。
在春夏之交的日子,整座邯鄲城裡自然都是欣欣向榮的樣子,邯鄲王宮的花苑裡,草木繁盛,無人打理,花苑沒有花苑的樣子。
一個身材高大,體格峻拔的英年男子坐在花苑旁邊的高台上。他穿著黑色的冕服,額前的垂旒隨風微微擺動。
高台兩側都是樂官,在一旁吹塤彈琴奏樂。樂官們灰黑色
水流潺湲,伴著高閣林深之音,身在高台,英年男子可謂享盡美景與音律。
他一臉肅穆的坐在高台上,半點享受之色都無,雙手非常謹慎的安放在雙膝上。
在這個高台上,可以望到最近的烽火台,而且可以直接瞭望到長平的屏障——太行山。
今日此時,正是趙地其他郡的郡守一齊前來朝拜二世的時候。
皇帝遠遠端坐在高台之上,垂旒遮蓋在前,本就讓人看不出面容,身邊林立著黑甲在身、手持長劍的虎賁軍衛,以助威嚴之勢。
這些前來朝覲的郡守,自然是都認識二世的。
太子十載,已經足夠讓帝國上層的所有官僚都認識新帝了。
只是隔著台階和垂旒,眾人看不清皇帝的面容罷了。
太原郡、巨鹿郡、代郡、廣陽郡、河內郡、東郡六郡郡守齊齊前來拜見皇帝,另有駐地將領,一共十五人之眾。
「臣等拜見皇帝陛下。」
這些被派在外經年駐守的臣屬,要麼是有爵位在身,曾經深得嬴政信任,要麼就是被已故丞相、今丞相以及朝中上卿推舉前去的。
說白了,他們是朝中權力的向外延伸,大部分人背後代表的還是軍功貴族。
以軍功崛起的中上層階級,遠比飽受咸陽黨派之爭,深受皇帝威懾的軍功貴戚還要頑固,難以應付。至於其屬官,也多出自秦國學法專室,總的來說,算不得多麼有地位,但是到了陌生的環境,自然而然要聽最高長官的話。
顯然,統一六國之後在全國大範圍內推行的郡縣制內部有許多不足之處尚未被解決。
官僚系統的運作,需要極其發達便利的交通作為支撐。
在當前的這種環境下,秦國人自己在心理上都是遠赴他國為官,這種被迫遠離秦國政治中心的感覺,絕不是被皇帝重用的負重之感,而是被驅逐遠離皇權的疏離失落。
河內郡駐地將領渠嬰,雖然是面見皇帝,但是一副氣勢凌人的模樣。他心裡懷著的滿滿的都是怨恨。
身為左庶長,他的官階並不低下,曾是先帝巡行天下時陪同皇帝東遊太行山一帶的高階將領。
但是面對二世,他顯得並沒有那麼好脾氣。
諸臣作揖朝拜完畢,謁者令代皇帝答道:
「平身。」
這一聲顯然出乎渠嬰的意外。
隨後,又是郎中令走上前,對著諸臣道:
「今日之宴會,乃皇帝陛下親自設立,專為款待諸位將軍在外經年駐守,勞苦功高。開宴。」
這只是皇帝的賞賜宴,不是諸侯相會,連上舞上樂這些環節全部都省去了。
本以為皇帝會和他們多說幾句,沒想到,皇帝竟然這麼直接就開宴。
渠嬰眼底一暗。
一般情況下,宴會上都是皇帝親口發話,只是今日卻是由郎中令發話,雖然有些特殊,但是符合禮制,諸臣聽到,自然有人心中開始犯嘀咕。
這議論的,自然是今日趙國城中戒嚴的事情。
渠嬰幾番按捺,最後他在騰羽的眼神暗示之下,主動上前問話。
騰羽,他的來頭可不小。他和扶蘇是同出贏秦王族的人。
只是秦國和他國不同,秦國實行軍功爵制,對於頂著嬴氏這樣稱號的非繼承王位的庶公子子孫後裔,秦國一向是對這些庶公子施行改姓氏。
即池武乃嬴秦公族大司馬公子池之後裔。
而騰羽,他的姓氏不過是最近才誕生。但是說起他的姓氏來源,在場的人都不陌生。因為他是昔日秦國內史公子騰的後代。
公子騰是昔日安國君的庶子,年紀要比秦庄襄王(嬴異人)年輕許多。
只是公子騰的後代,早已經遠離了秦國宗室的權力中心,他自然不能繼續冠以秦贏氏。
不管怎樣,姓氏雖然改了,但是騰羽可是和先帝是堂兄弟的關係。
簡言之,騰羽清楚的指知道,眼前的皇帝,論輩分,還算是他的晚輩。
論年紀,騰羽也確實要比扶蘇年長。
「皇帝陛下,臣騰羽問陛下安。」
高台之上,皇帝聽到這番話,眼底閃過一絲慌亂。
這個時候,就是不發話也不行了。
「騰庶長可是有事?」
騰羽假模假樣作揖道:
「皇帝陛下,臣聽聞皇帝陛下下令廢除六國舊氏,易姓。此舉實在是善舉,有利於陛下穩固江山。」
騰羽站在台下,根本看不清皇帝的表情,這讓他微微有些不滿。
怎麼?他這個曾經為先帝出生入死,陪侍先帝左右的人,如今新帝卻對他們如此疏遠。
楊繆從微微咬牙,只聽高高在上的皇帝道:
「騰庶長倒是消息靈通。朕的詔令尚未頒行,騰庶長竟然率先知道了。」
騰羽有些驚訝,詔令竟然還未頒行。
皇帝這是什麼意思?
騰羽微微有些慌亂。
「臣來時路上見到不少人,他們對臣說,今日皇帝陛下今日派人封趙國宗室大廟,同時又頒布詔令廢除趙氏,還派人去讓趙國公族易姓。臣以為,陛下既然讓趙國宗室改姓氏,我想其他五國亦然如此。」
渠嬰聽著,總感覺今日氣氛不太對,似乎不適合下手。
騰羽卻繼續道:
「只是臣非常訝異,陛下國事事務繁多,怎麼還會有空今日設宴招待我們這些人,可見皇帝陛下十分匆忙。我想陛下如此繁雜的安排,必定是和日前咸陽城發生的事情有關。」
咸陽——
在場的諸位,在場諸位聽到這個詞,那都是臉色一變。
更別提高台之上安坐的那位。
就在此時,大批量的死士像是老鼠一般,忽的從地下竄出,他們紛紛從邯鄲行宮的角落湧出。
邯鄲,是個歷史悠久的城池,但也是一座管理非常混亂的城市。早些年秦國人質公子異人能逃出趙國就是鑽了趙國邯鄲城市管理混亂的空子。
即便是後來由秦國接手管理,也只是把邯鄲城的人員構成打的更亂。亡國貴族,被秦始皇一份詔令強行從齊地、燕地遷徙到邯鄲城的齊、燕百姓、原邯鄲都城百姓、流亡逃竄的劍客,諸子百家遺散在天下的高士,各種人等兼而有之。
如此,憑藉秦吏和駐將的身份在邯鄲城裡安插人手更是易如反掌。
而且邯鄲不是咸陽國都,又有誰會在意河內郡守這樣的秦國官吏往趙地邯鄲行宮提前安插人手呢。
這個時候,渠嬰也站出來道:
「臣等聽說,御史大夫王戊假陛下之名,排斥先帝重臣,竟然無緣無故扣押上卿姚賈,更有十二位公爵。而陛下早就知道了此事,卻始終無所作為。甚至還不辭辛苦,專程來邯鄲城召見我等。我等既然今日奉詔而來,便是要問問陛下,陛下究竟作何打算,要如何處置御史大夫王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