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鏡懸
第110章 鏡懸
「確是好茶。」魏長生點頭,沾了沾唇齒,輕輕放下,輕聲讚歎,頓了頓又道,「不知貴族這法衣如何售賣?」
寒玉將手中玉書推給魏長生,展開一看,各種形式不一的法衣出現在他眼前。
魏長生一頁頁翻看,耳邊傳來寒玉的聲音,「本族法衣共分兩種,一者便是書中展示的成衣,有上中下三等,分別對應真氣,元氣,真元三個境界,按照功能,亦可分為戰鬥,飛行,輔助三類。」
「輔助類重在外形華貴,幾乎只有女修購買,師兄想必是不用的。戰鬥類,可額外提供一層對應境界的防護,飛行類,顧名思義,可對遁速起到一定增幅。」
「當然,無論何種法衣,都有避塵,避水,避火三種陣法鑲嵌其中,若是有額外要求,也可按照修士的要求進行定製.至於第二種.」
魏長生正仔細傾聽,見寒玉言語一停,不由道,「寒兄但說無妨。」
寒玉點頭淡笑,娓娓道來,「第二種,則需師兄自行培育,我族有一秘法,可煉製出法衣胚胎,打入禁制后,以各種靈物供養,最終成型的法衣如何,誰也不清楚。」
「這種法衣最大的優點在於,只要靈物充足,便可不斷成長,最低也是法寶一級,若是族中記載無誤,尚有幾分成就神魔道寶的可能。當然,所需靈物也極為龐大。」
寒玉端起茶盞,輕呷一口,清了清嗓子,繼續道,「小弟瞧師兄年歲不大,想來是有些心氣的,倒不妨一試,少年天驕大多如此。」
魏長生若有所思,聽起來倒是頗和自己胃口,忽然抬頭道,「還請寒兄告知,這種法衣售價幾何?」
仔細打量了幾眼魏長生,寒玉頷首,言語清朗溫和,「此種法衣,購者不多,上一次售賣還是六十年前,因此需要真元境族老為師兄量身打造,一應材料需要師兄自備,我族只收取靈丹三萬枚換取族老出手。」
魏長生意識沉入世界之種,輕點一番各色資源,臉色有些發黑,本以為自己頗為富足,沒想到除了那座龍床,各種靈丹礦物靈材,零零散散各種加起來也不過價值八九千靈丹。
除去修行所需,能用的不過數千,即便是將龍床售賣,仍有四千左右的缺口,而這些僅僅是出手的費用,還不算需要自備的材料。
他心中喃喃自語,「這是在逼我掃蕩賭坊啊。」
似是看出魏長生的窘迫,寒玉笑了笑,繼續道,「師兄資源備齊后,交給本族打造,大約需要耗時七日。」
魏長生心中思忖,賣掉些不用的材料,再去賭坊走一遭,說不定可以湊齊,出門在外搜尋機緣時,難免遇上廝殺,若是多一件法衣,說不得便是多了一層活命的機會,絕對不虧,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購得。
一炷香后,魏長生被寒玉送出了天衣樓,他在城中隨意找了間客棧住下,關上房門,坐於桌前,念頭一動,一張蠶絲捲軸出現在桌上。
攤開一看,一行行材料被密密麻麻的列出了一長串。
九色雲氣共需八百朵,鐵精級的琅環碧玉五千八百斤,昆吾砂三千三百斤,玄鐵級的雲精石七千斤,血纓石髓七千斤,千年寒蠶絲一萬四千斤,其餘千錘精鋼的礦物與金絲玉線之流更是不計其數.
「這簡直是在搶錢!」魏長生心中一陣盤算,額頭似乎出現了幾道黑線,除卻雲氣,光是清單所列材料,零零總總的算下來就在三十萬靈丹左右。
他變賣身家也不過是三萬出頭,若是將靈脈的八九方伴生靈液出售,以一方靈液價值萬枚靈丹來算,倒是有十二萬左右。
不過靈脈初生,除了改善世界之種環境,輔助各種靈藥生長外,滋生的靈液有限,靈脈還需靈液的滋養成長,屆時才能滿足修行所需,算下來最低也要保留三方靈液作為根基,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打算動的。
午時過後,城東區域,鏡懸司。
鏡懸司作為昌穆國的一大特殊機構,在各州城均有分部,其餘國度往往也有類似部門,專門用來懸賞所在州域中的某些修士,賞金頗豐,久而久之,甚至有修士以此謀生,賺取資源。
「不愧是懸賞所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鏡懸司對面,看著來往的修士,魏長生有些感慨,此處進出之人大都渾身殺氣四溢,偶爾夾雜著些少年天才,顯然都對自己的實力頗為自信。
片刻后,魏長生頭戴斗笠邁入其中。鏡懸司佔地約有三四畝,剛一進入,一座三丈高大的玉質榜單便映入眼中。密密麻麻排列了近千人,姓名,境界,簡單的事迹,懸賞的金額緊隨其後。
他眼力極佳,一眼就看到了蛇魔的名號,「蛇魔,本名黃燁,真氣境氣海六品,屠戮村鎮五座,七千餘人盡數被汲取血肉精華,懸賞金額靈丹八百,最近軌跡,雲州,青雲鎮。」
看著榜單之上不時有姓名被勾去,隨即被新的名字頂替,魏長生若有所思,這莫非是已經被人誅殺?
搖了搖頭,置之腦後,他看向榜單后的一座大殿,上書鎮邪殿三個大字,筆劃銀鉤,大氣磅礴,他腳步輕抬,信步朝著殿門走去。
魏長生與一位黑衣男子擦肩而過,入眼的便是一座寬大木櫃,櫃前坐著一位錦衣刺繡的中年修士,面目普通,毫不起眼。
中年修士見到有人進來,語氣平淡道,「這位師兄可是要領取賞金?」
「不錯,蛇魔首級在此。」魏長生點點頭,翻手取出一枚木盒遞了過去。
看著木盒中的頭顱,中年修士辨認片刻后,確認無誤,在一冊簿子上寫了幾個字,又取出一個玉盒一同傳給魏長生,開口淡笑,「蛇魔,賞金八百靈丹,師兄輕點一番,若是無誤,便留個印記姓名,作為記錄。」
魏長生接過玉盒,元神之力掃過,數量一顆不差,便信手收起,隨後在簿子留下了魏無忌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