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雄主的落幕
第321章 雄主的落幕
滄州城頭,李三郎如同標槍一般,舉著望遠鏡看元軍緩緩撤退,不禁鬆了口氣。
濟南守軍被全殲,宋軍趁勢攻城略地,一直推進到滄州才停下。
河北地廣人稠城鎮密集,宋軍的兵力已經不太夠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元軍已經重新組織起了防線。
滄州作為最前線,只有一個半殘的師駐紮,並且火炮還沒運上來,真打起來肯定夠嗆。
「老李。」鄧寶走了上來,道:「後方運了一批冬衣來,將士們不怕挨凍了。」
李三郎問道:「天寒地凍的,確實夠嗆,朝廷也是下了血本吧?」
「不是棉衣,是羊毛衣。」鄧寶說道:「說是從東海各國運來的,確實是暖和。」
鄧寶掀起外套,露出裡面的毛衣,道:「你摸摸看,絕對暖和。」
我懷疑你在套路我,但是我沒證據。
李三郎嫌棄地收回目光,前往後勤處。
一車車的毛衣正在入庫,同時另一邊有軍兵正在排隊進取,雙方涇渭分明,互不干涉。
「李師長。」運輸團團長許洲說道:「今年東海各國收了許多羊毛,製成毛衣十多萬套,首先給你們運來了一萬兩千套。」
「多謝。」李三郎拿起一套,發現確實是厚實。
許洲笑呵呵地說道:「本來,東海各國是打算以此抵扣欠賬的,不過戶部還是撥了款,但是驗收也相當嚴格,質量伱絕對放心。」
許洲是個話多的,李三郎從中聽到了許多消息。
比如羊毛的紡織,是皇帝指示少府改進了紡車才得以實現量產的,比如為了促進東海各國發展,陳宜中竭盡全力把紡織中心放在了謝國。
「陛下英明神武,我等才能有棉衣毛衣,無有寒凍之苦……」李三郎話未說完,就見親衛狂奔而來。
「師長,發現皇城司密探,有萬分火急的情報。」親衛說道。
李三郎一驚,道:「人在何處?速速帶我去。」
親衛一邊帶路一邊說道:「重傷垂死,軍醫正在搶救。」
到了軍醫營,鄧寶迎了過來,說道:「只說了一句話,忽必烈病危!」
「什麼?」李三郎驚訝過後,立刻傳令把消息往後遞。
密探冒死傳遞消息,十有八九不假,只是其中詳情還看密探能不能救活。
忽必烈兩次昏迷半身偏癱,其實還能堅持的,只是濟南大敗的消息傳來,立刻撐不住了。
真金立刻召回各位弟弟,諸王,宗室,以備忽必烈後事。
將近一個月,各諸侯王陸續回來,分批次覲見如同臨終告別。
忽必烈大多數時間昏睡不醒,偶爾醒來也是口齒不清,不能說話,大家只能看一眼滴擠點眼淚表示下忠心。
因為真金要處理朝政,一直守在床邊的是那木罕兄弟幾個。
忽然,忽必烈睜開了眼睛,那木罕見到,一邊令人傳太醫,一邊請真金。
真金麾下二十萬大軍,加上被宋軍血虐了一頓,各王子都已經熄了爭位的心思,只盼著真金登基後去西方做個逍遙王。
相比直面宋國的驕兵悍將,還是西方的臭魚爛蝦好欺負,做個一輩子的快活國王其實不錯。
「老四。」忽必烈的聲音很小,卻頗為清楚。
迴光返照,那木罕不喜反悲,帶著哭腔叫了一聲道父汗。 「莫哭。」忽必烈說道:「爾等各鎮地方,想來對宋國厲害頗有感觸。
老二登基后,爾兄弟當勠力同心,力保國祚不斷。」
那木罕帶頭表態,道:「父汗放心,兒臣必然以二哥馬首是瞻。」
忽必烈說道:「爾等帶兵西去,各自立國,然而中原屏障不可丟,須得送回人口錢糧支持中樞抵禦宋國。
宋國小皇帝年幼,怕不是有三五十年好活,爾等若不同心,西方亦是難安,此謂唇亡齒寒也!」
「兒臣省得。」那木罕應下。
這時,真金進來,一個滑跪到了床前,握住忽必烈的手叫了聲父汗。
忽必烈說道:「生老病死乃是人間常事,帝王將相皆不得免,莫要如此。」
真金心中悲痛,不能言語。
忽必烈摸了摸真金腦袋,說道:「你登基后,分出一部分軍兵工匠予兄弟,各自往西開國,以為中原後援。」
「兒臣一定照顧好各位弟弟,絕不虧待一人。」真金保證道。
忽必烈繼續說道:「中樞多庸臣,皆可更換,然財賦之事唯有阿合馬可用,當撫慰留任,不可聽讒言殺害。」
真金點頭,內心卻不認同。
他回國接理國事後,為了朝政平穩過渡,未曾直接罷免阿合馬,卻也在清除其黨羽,比如阿合馬的侄兒吏部尚書別都魯丁就因用人不察而去職。
以前真金就認為阿合馬是奸臣,回來途中見地方民生殘破,更加堅定了清除阿合馬。
忽必烈也不管真金會不會做,只管說道:「濟南之敗甚是蹊蹺,無論阿難答是否叛國,皆不可放過,當收西北於中樞治下。
乃顏叛亂,罪在不赦,從屬可策反。
當今局面,非得依賴漢臣不可,朕遲遲未開科舉,一為朝廷無暇顧及,二是為你留作收攏人心之用,只是科舉當取蒙古學子,忠心更在才學之上。
皇后南必熱衷權勢,多有干政,或為後宮之患,當陪葬…」
「兒臣記住了。」真金應下,發現忽必烈已經閉上了眼睛。
真金哭著叫了聲父汗,卻沒得到回應。
侍立旁邊的太醫戰戰兢兢地上前檢查,發現忽必烈是真的死了。
太醫腿一軟,跌倒在地,隨即翻身跪在真金面前,道:「殿下,陛下龍馭賓天~」
「父汗~」真金等人嚎啕大哭。
忽必烈去世,真金的父親沒了,大元帝國的頂樑柱沒了。
早已經在外面候命的大臣依次進來,行禮后對真金道:「陛下薨,國不可一日無主,請太子殿下承繼大統,為天下之主。」
「父汗屍骨未寒,孤豈能如此?」真金不從,要先把忽必烈安葬了再說。
三請三讓,大家沒著急,只收拾忽必烈遺體,準備葬禮。
忽必烈在位二十七年,一應禮制皆已經完備,對自己的後事早有安排,除了最後下葬皇陵依舊從蒙古習俗,前面的流程一般無二。
全國停擺,官員戴孝,如此大動靜,立刻就被宋國發現了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