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各用計謀
第298章 各用計謀
牟平鎮,距離轘轅關五十里的一處鎮子,那木罕領著三萬軍退居此處。
鎮子里的一座佛塔上,那木罕滿臉憤懣。
憋屈。
想當年,蒙古軍隊以此戰法襲擾對手無往而不利,甚至幾年前還能用這個辦法對付宋軍。
上水輪流轉,如今卻是宋軍以騎兵襲擾元軍了。
卻不得不憋著。
除非拋棄輜重跑路。
「大王放心,只要姜才接到旋門關宋軍被圍的消息,定然去解救,到時候我等自可以從容退回洛陽。」阿刺帖木兒說道。
「將軍計策確實是極好,只怕姜才不得中計。」那木罕說道。
阿刺帖木兒道:「聽聞宋國皇帝親臨前線,其一向愛兵如子,宋將受其感染,皆如此,姜才定然引兵去救。
且不說姜才到底如何想,他敢不考慮宋國皇帝的想法嘛?」
這些話那木罕已經聽了幾遍了,阿刺帖木兒就是用這個理由說服他伏擊宋軍的。
見那木罕別默不語,阿刺帖木兒猶豫了一下,說道:「大王身份貴重,絕不能有失,不如領馬軍先回洛陽整頓防務。」
「只有戰死的黃金家族成員,豈有貪生怕死的黃金家族成員?大軍由我帶來,自然由我帶回。」那木罕斷然拒絕。
「大王。」阿刺帖木兒說道:「大汗龍體欠安,若是大王折損在此,徒傷大汗心神,恐難持久。
且全殲了旋門關宋軍,必有火槍入手,大王正好送回去,聊以將功折罪。
何況此非戰之罪。
宋軍新天雷,實在防不勝防,是以轘轅關失守,沒了外圍屏障,洛陽困獸猶鬥罷了。
何況,大汗派大王來此,真為了據守洛陽嗎?」
那木罕皺眉,問道:「將軍此言何意?」
「臣逾越,斗膽揣測聖意。」阿刺帖木兒朝北行了一禮,道:「大汗憂慮者不過宋國而已。
然諸王子中,唯太子知曉宋軍厲害,且在宋軍手中屢次吃癟,威望大減,諸王因此有了心思。
太子知曉厲害,相忍為國,是以領兵西征積蓄力量。
包括大王在內,其他王子都不知道宋軍厲害,因此大汗以諸王子臨前線督軍。
聖意並非在於一時一地之得失,而在於國祚存續,國祚存續,關鍵在於諸王和睦一心。
如今諸王見識了宋軍厲害,豈能不團結一心?」
那木罕呆了片刻,向阿刺帖木兒行禮,道:「多謝將軍指點。」
諸王子本來就對皇位有意思,真金被宋軍打的不要不要的,威望大減,進一步助長了諸王的野心。
忽必烈活著,自然是什麼事沒有,忽必烈一死,諸王各回封地,難免有小心思。
就比如忽必烈的孫子阿難答繼承王位后,立刻無視地方官府,隨意擄掠百姓為奴,並徵發徭役修建天方寺(清真寺)。
本來蒙古人信的是佛教,阿難答就很異類,這倒也罷了,本來大元就是兼容並蓄的,但是擅自擴充私軍、私自招募將官等行為,無不昭示著阿難答的野心。
但是如今阿難答坐鎮濟州,待挨上宋軍一陣毒打,還會有野心嗎?
那木罕以己度人,認為阿難答會老實下去,最起碼宋國這個大敵未解決之前會很老實。 阿刺帖木兒側身閃開,道:「大王折煞臣了,莫怪臣多嘴便好。」
「既如此,本王那幾個不成器得兒子也要來前線歷練一番。」那木罕說道。
「該當如此。」阿刺帖木兒說道:「只是兵戰凶危,或有損傷,大王勿要因此遷怒各將。」
「自當如此。」那木罕回道。
「教子宜早不宜遲,便請大王回洛陽,整頓防務后儘快北反。」阿刺帖木兒說道。
「此間便……」那木罕話未說完,只見遠處煙塵滾滾。
三個宋兵打馬狂奔,數百元兵窮追不捨,散於外圍的宋軍見狀,立刻上馬趕去支援。
砰砰砰一陣槍響,十餘元兵落馬,余者不敢再戰,繞了好大一個圈,徑直進了牟平鎮。
不一刻,帶隊的百戶到得那木罕面前,拜道:「稟大王,我等已經按計劃放宋軍探馬見姜才。」
「辛苦了,下去歇息吧。」打發了探馬,那木罕又道:「成敗就在片刻之間,暫且觀之。」
「自當如此。」阿刺帖木兒回道。
那木罕不想背上棄軍而逃的污名,阿刺帖木兒也不想喪師失地,都盼著姜才趕緊帶兵去救援。
對面,姜才已經接到了情報。
「一軍之主輕敵冒進,致使全軍中伏,真不知道那雷光是怎麼學的兵法!」參軍裴季昌吐槽一句,又道:「元帥,二百餘里路,只有馬軍來得及救援,還是放那木罕一馬,令程華定引軍去救。」
「元帥放心,末將定然救回雷光部。」程華定道。
姜才搖搖頭,道:「三萬圍三千,只要不懼生死,半日可滅。如今已有兩天,豈有倖免之理?」
「雷光部有一個火槍團,堅持三五天不難,此時趕過去,或可前後夾擊元軍。」裴季昌說道。
他確實是從軍事建議,但是也有私心。
他出仕之初為刑部員外郎,兼職上四軍軍法教授,雷光就是他的學生,並且於刑法頗有天賦。
若非志在軍伍,雷光定然能成刑部大員,因此裴季昌建議出兵去救。
「不行。」姜才否決,道:「費了諸般功夫方才把元軍主力困在此處,只待后軍明日抵達,便可圍殲,不能半途而廢。」
「只是……」
「沒有可是!」姜才打斷程華定,道:「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分敵我!雷光全軍覆沒,自當以三萬元軍祭奠。」
主帥都這樣說了,別人自然不能爭辯,最多就是把今日之事彙報皇帝裁決。
這是將官的權利,姜才倒也不在乎,屍山血海里走過來的人,意志如鐵。
那木罕等了一夜,發現宋軍依舊就在鎮外,便知道計劃破產。
「此間距離轘轅關也有五十里,我會調遣大軍繞擊其後,或可破之。」那木罕還是有想法。
阿刺帖木兒道:「三萬打三千尚且折損許多,何況姜才主力在此?
還請大王收攏各部人馬退守孟津、小平津以及函谷關,待朝廷給了更多抬槍,再行決戰不遲。」
「如此,將軍保重。」那木罕囑託一句,翻身上馬,帶領馬軍與抬槍兵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