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東施效顰
第124章 東施效顰
伯顏退回錢塘江北岸,張世傑順著運河進抵江邊,因為兩艘五牙大艦橫行,大軍不敢輕動,只能先行安定地方。
此時,一都軍兵護著宣撫官謝先文正往月塘村而去。
地方恢復,總得派人告訴百姓一聲,免得不知道誰當家做主。
只是所需人員眾多,像謝先文這樣識文斷字又沒什麼正經差事的,都放了出來。
因為是步行,速度不快,正午時分到了村外的河邊,只見蘆葦白花隨風搖曳,煞是好看。
都頭向二笑道:「看天上野鳥成群,待會射幾隻下來解個饞。」
「此時正是肥碩時,必然好吃。」
「還能掏窩找蛋。」
「說不得還能逮幾條魚。」
軍兵各自咽起了口水。
軍中伙食油水不缺,但是大塊肉是沒有的,真不怪他們眼饞。
「只怕諸位哥哥要失望了。」謝先文說道:「左近無人,飛鳥懸而不落,想來是有埋伏。」
向二面色一變,喝道:「列陣,警戒!」
軍兵各自挺刀舉槍,弓箭手也抽出了箭矢,快速結成圓陣。
蘆葦盪里,一切如故。
向二喝道:「裡面的人速速出來,待大軍殺進去,莫怪刀槍無情。」
聲音隨風而逝,並無迴音。
「頭,韃狗都跑了,是否太緊張了。」有軍兵問道。
「寧可耽誤時間,莫要白送了性命!」向二下令:「往前,殺進去。」
「向二哥。」被裹在中間的謝先文說道:「進至三十步,亂箭射之。」
「都有,結陣向前,弓弩手準備!」向二立刻下令。
一都人緩緩向前,到了三十步,十餘弓弩手放箭,眼看箭矢落入蘆葦盪中,一聲慘叫傳了出來。
「殺出去~」
「殺宋賊。」
「殺啊。」
亂糟糟的聲音中,一群亂糟糟的兵……不能說是兵,應該說是民,一群暴民沖了出來。
三百多人,僅有十餘手中是刀槍,其他都是木棒糞叉。
向二喝道:「大膽,聚眾衝擊官軍,意圖造反乎,欲滅九族乎?」
不知道是攝於向二的話還是看官軍陣型嚴整,暴民放緩了腳步,猶猶豫豫不敢上來接戰。
人群中,有人叫道:「鄉親們,大元朝廷免了徭役雜賦,稅只有一成,可都在村口立著碑吶,今日宋賊到來,必然毀碑,可不能讓他們得逞。」
「是啊,不能讓他們得逞。」
「可是官軍……這可是造反。」
「不能退,退了沒法過日子。」
看暴民們陷入爭論,向二沒有急著下令進攻,等了一陣后,叫道:「對面誰是領頭的?出來說話!」
「你去。」
「你去。」
你推我我推伱,啰嗦半晌,出來一個年輕人。
手中一根木叉,畏畏縮縮,怎麼也不像個話事人。
向二問道:「何故抗拒官軍?」
「啊……啊……啊……」半天沒有放出一個響屁來。
謝先文鑽到前面,叫道:「爾等如此戲耍官軍,真以為刀不利乎?手中拿刀槍的,有膽組織村民阻攔官軍,卻無膽出來說話。
或者爾等挑撥村民送死,想要全村人死光,好給你的韃狗主子邀功?
鄉親們,朝廷北返前,韃狗可免徭役賦稅乎?莫要中了奸人挑撥!大家且退開,讓領頭的出來分說明白。」
「宋狗受死!」
一枝箭迎面射來,向二下意識一聲大喝:「殺!」
宋軍弓弩手立刻放箭,當即射中了十餘村民。
慘叫一起,村民連滾帶爬地跑了,只留下手持刀槍之人。
這夥人觀望片刻,轉身就要走。
「放箭,勿要走脫一個!」向二大喝著追上去。
只是蘆葦茂密,三兩下沒了人影,向二擔心中了埋伏有傷亡,不敢分散追捕。
回頭看了眼慘叫中的村民,向二問道:「狀元郎,如何處置?」
不是向二指望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二是這裡謝先文文化水平最高,又是宣撫官,合該拿主意。
謝先文說道:「到底是朝廷子民,雖衝擊官軍,卻是受人挑撥,不好盡殺。
且救治了,不論死活帶去村裡,然後說話。」
「趙大,救人,余者警戒。」向二下令。
死了的兩個不管,未及要害的割開皮肉取出箭矢,要害中箭的截斷箭桿后不管。
村民們疼的死去活來,卻被軍兵牢牢按著,終究是處理完畢。
然後兩人抬一個,到了村口,一個人都沒有。 村民們都躲在家裡,戰戰兢兢地看著。
「出來領人回家。」謝先文叫道。
或許擔心官軍釣魚執法,並沒有回應。
「死了兩個,一個重傷,再不找郎中可就救不回來了。
官家仁德,朝廷善政,今日曉諭爾等知曉。
種田者唯交田稅,無支移、折變,並廢丁錢、雜變、和糴、和買、徭役等其餘雜等賦稅。佃官田者佃租為收穫四成,無稅,從軍者減半,戶不滅,佃約不破。自耕田者,千畝以下者稅三成,田多千畝稅加一成,從軍者依次遞減一成。租賃他人田地者,佃租不得超過五成,田稅由田主負擔。
福建、兩廣、江西、浙東等地已收穫一季,皆照此施行,大小無不歡愉,爾等自可打聽。
韃虜走前分田,不論數量,只要有地契,朝廷皆承認,至於說一成稅,是否讓韃狗回來試一試?
莫要以為田地到手便可高枕無憂,豪強大戶什麼德性,爾等不知乎?如此聽信挑撥,實在愚不可及。
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但凡聚集者,自去鄉里領鞭子,再交五百文罰款,若是拿了挑撥的韃虜走狗,可抵罰。」
怕自己說服力不足,謝先文又讓向二重複了一遍,然後不管村民如何想,帶人轉身離開。
回到縣裡,謝先文先去找林景熙彙報情況。
林景熙確實是會稽縣令,然而蕭山是會稽屏障,安定蕭山義不容辭。
聽了謝先文的處置,林景熙笑道:「先文處置甚是妥當,混跡軍伍倒是浪費了,不如來我知縣衙門當個書記?」
謝先文沒理他,只問道:「今日之事可見,韃虜安排細作甚多,知縣當如何處置?」
林景熙回道:「便如先文這般處置,至於其他,押后再議。」
謝先文不再多說,告辭離開后直奔西興鎮而去。
浙東運河與錢塘江相連處有河閘,船隻停靠等留時船工上岸休息,因此商旅聚集成了西興鎮。
只是元軍撤離之前毀了河閘,錢塘江水倒灌,導致運河難以通行。
此時,張世傑駐兵於此,正在安排搶修河閘。
忽然,河口處出現無數船隻,放哨的軍兵不假思索地點燃了狼煙。
「果不出所料,韃狗水師來了!」張世傑冷笑著下令:「傳令尹世虹和歷森,放進來打,再讓兩岸步軍夾攻。」
軍令下達,各軍立刻發動起來。
只是元軍並未順流而下,只在河口游曳。
元軍不來,宋軍也不敢去,實在是五牙大艦的威懾力太大。
當謝先文抵達西興鎮時,就看到元軍耀武揚威,宋軍只能痛罵反擊。
當然,不會有人問他意見,事實上他也沒有什麼意見。
裝備差距太大,無可奈何。
知道宋軍一時半會過不了江,伯顏只安心布置臨安西面防線。
幾日下來已經安排妥當,伯顏到了啟程回京的時候,臨安大小官員自然設宴相送。
去年,伯顏入江州,呂師夔設宴庾公樓,選宋朝宗室二女裝扮華麗而進獻給伯顏,伯顏大怒,責斥呂師夔說:「我奉天子之命,率師問罪於宋,豈以女色移吾志乎!」
因此這頓宴席沒有顏色,純素的,自然沒人敢放浪形骸。
伯顏沒有動酒杯,直接說道:「防務安排已畢,朝廷調撥天雷即將抵達,江南無憂矣。然,穩固城池不難,何以穩固人心也?」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伯顏為何提這茬,然而不約而同看向了阿里別。
阿里別鳥都不鳥伯顏,自在地品著酒,他可是阿合馬的人,伯顏能把他怎麼樣?
「向日,呂將軍感慨,各部驕縱,非為天下之主也!
吾日日回味,果真如此。
擄掠百姓為驅口,侵佔民田為牧場,破門盜搶,當街殺人,奸淫擄掠,此乃天下之主乎?
何人如此?搶盜也!
本相與宋軍接戰,非為天雷膽寒,國朝以戰而立,精良器械見識無數,無有不能破者。
唯懼其悍不畏死。
觀其兵丁,即便新丁,亦是死戰不退,而王師多膽怯者,尤以新附軍為甚,何以至此?
我等此乃為功名富貴,新附軍不得不來,如何能死戰?
概因小皇帝自詡天下之主,著宋庭分田地予百姓,又免徭役雜賦,百姓能安養家小,若是大元軍至,家小必然流離失所。
如此,豈不死戰?」
「丞相所言甚是。」張弘范接道:「如今進出臨安須的繳納入城錢,如何收民心?」
阿里別放下酒杯,淡定地說道:「吾奉大汗之令,集江南財貨供給大都,何錯之有?」
「吾已上奏,不日必有聖諭降臨。」伯顏說了一句,又道:「為與宋庭競爭民心,東南當效其法,分田地,免徭役,減賦稅。」
阿里別站起來,說道:「待大汗聖諭降臨再言不遲,此時卻難奉行!」
伯顏沒理他,對張弘范說道:「九拔都,爾籌謀此事,待聖諭降臨即刻施行。」
張弘范回道:「丞相放心,必然妥當。」
阿里別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自從來到臨安,他也收攏了不少黨羽,都跟著離開。
一下子少了一半人,伯顏也並不在意,勸了一輪酒,又與眾人商議如何分田分地。
豪強大戶好說,敢嗶嗶的直接剁了就行,難點在於怎麼處理被侵佔的田地。
自從進了臨安,不止阿里別派系,哪怕伯顏系裡也有許多人佔了大量田地。
吃進去的再吐出來,不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