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不相負

  第51章 不相負


  五月五,端午節,甌江上,數十條龍舟蓄勢待發。


  一聲鼓響,各船如箭般竄出,兩岸百姓爆發出震天價歡呼。


  高台上,李庭芝感慨道:「天下紛亂時節,溫州百姓如此歡悅,皆陛下之功也。」


  趙昰回道:「皆諸公之功,朕坐享其成而已。」


  「陛下何必自謙。」陳宜中附和了一句。


  張雙國說道:「今日軍民聚集,陛下何不賦詩一首以記?」


  趙昰擺擺手,說道:「此非朕之所長,勿要勉強,諸卿若有雅興,自可賦詩。」


  李庭芝說道:「陛下過謙,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強過無數文人騷客,何言不擅長呢?」


  反正文丞相跑江西去了,趙昰耶不覺得尷尬,只笑而不語。


  很快,話題又轉到了時局上來。


  趙昰說道:「兩廣大局,非卿不可,如今通州擇一二良將即可堅守,卿回通州實無必要。」


  李庭芝說道:「陛下厚愛,臣銘感五內,然四州軍民視臣如父母,一路追隨未曾相棄,臣豈能棄之?」


  為了怕四州軍民人心渙散,李庭芝把張世傑給押那才得南下述職,過兩天又要回去主持百姓遷徙的事情。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說來話長。


  開慶元年(1259年),元庭山東淮南行省總管李璮預謀自立,為擴張地盤進犯宋境,時淮南制置使趙與訔、參議官李應庚等無勇無謀,喪師失地。


  當時李庭芝丁母憂,朝議選擇鎮守兩淮的人,理宗一句「無如李庭芝者」,於是奪情主管兩淮制置司事。


  李庭芝到任整兵備戰,破璮兵,殺璮將厲,夷南城而歸,次年再敗李璮於喬村,破東海、石圃等城。


  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李璮敗亡,李庭芝遷徙三城的民眾到通州、泰州,並妥善安置。


  不止揚州百姓視之如父母,通泰百姓也是一樣。


  所以李庭芝南下之前要把張世傑押那呢,不然人心渙散,萬事皆休。


  見趙昰不樂,陳宜中說道:「陛下不必憂慮,臣等已經籌措海船二百餘,無須半年便可盡遷通州十萬百姓,彼時李相自可南下。」


  就在甌江上龍舟賽開始的同時,江萬載已經搭好了浮橋,準備渡過宜黃水攻打宜黃縣。


  於此同時,宜黃管軍千戶、達魯花赤魯領本部人馬六百並本地鄉兵三千陳兵列陣,就等著半渡而擊。


  江萬載沒有猶豫,令前鋒江新領軍渡河。


  待宋軍踏上河岸時,魯代一聲喝令,全軍發動了衝擊。


  元軍剛動,只聽後方響起無數吶喊,一彪人馬殺了出來。


  腹背受敵,元軍震恐,陣腳大亂,江新趁勢過河,前後夾擊,不過一刻鐘,元軍大潰。


  這時,伏兵元帥何時見了江萬載,短暫寒暄后立刻引兵攻宜黃縣。


  魯代敗逃,宜黃縣官員逃散一空,江萬載進駐城池,立刻委任何時為知縣整頓地方。


  何時是本州樂安人,文天祥同年進士,曾協助文天祥組織義軍,文天祥勤王時,他在贛州組織後勤,在江西被元軍佔領后潛逃歸鄉。


  聽聞王師進了江西,何時便組織了一支義軍,果然立功。


  與此同時,文天祥領兵抵達了贛州石城縣外,正在排兵布陣時,城內亂起,不一刻城門洞開。


  哪有什麼好說的,沖啊。


  裡應外合,頃刻間拿下了城池。


  原來,石城本地人姜宏聽聞文天祥領兵入贛州,便組織了數百人潛伏城內。 文天祥見到姜宏,高興地說道:「公之忠義,朝廷必有嘉獎。」


  「豈為嘉獎乎?」姜宏說道:「相公未棄贛州父老,贛州父老豈能相負?願為相公前驅,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文天祥說到:「鄉民未經訓練,公可知縣事安靖地方。」


  姜宏道:「安靖地方非我所長,願為相公馬前卒。」


  文天祥說道:「既如此,便為中軍親軍,待江西平定再議功勞。」


  於是,文天祥以趙時賞為知縣留守石城,自己統領大軍殺向寧都。


  兵之所至,各地豪傑紛紛來投,都是自帶乾糧兵馬的,讓文天祥有一種如魚得水的快樂。


  沒辦法,在江西這一畝三分地上,就是有這樣的影響力。


  而此時,重慶府衙里,四川制置副使、重慶知府張鈺看著手裡的詔書,將信將疑。


  皺巴巴地一張紙,字跡模糊不清,又沒有熟悉的印章,誰看到都不會相信這是天子詔書。


  堂下,天子使節,禁軍都頭王成東說道:「太尉不必憂慮,此確是天子詔書。


  正月臨安闔城而降,眾臣護持二王出奔,初至婺州,后至溫州,當今登基。


  傳國玉璽等一干信物皆無,不得不重製印信,因此太尉不識得。


  三月初,陛下派使節出發,為防不測,隔五日出一批,我於三月中旬出溫州,因元虜擋道,耗時兩月有餘。


  為防搜查,詔書只能貼身收藏,危急時甚至不得不藏於鞋底,幸得皇帝庇佑,送到了太尉手裡。」


  其實看王成東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樣子就知道一路上遭遇了不少困苦,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各處都是元軍,特別是重慶府被團團圍困,在路途不熟的情況下還要躲避元軍巡邏摸進來,需要極大的運氣。


  張鈺再次看了詔書,雖然字跡多有模糊,大意還是能看出來的。


  授予張鈺本人定蜀國公、太尉、沿江各路宣撫使兼經略使,攻守突圍自決,其下任命自決,支援無期。


  倒不是說朝廷不想任命張鈺以下的人事,只是自從鄂州失守,川蜀之地的消息基本斷絕,中樞也不知道張鈺麾下以及各地還有哪些將官。


  事實上,趙昰也就知道釣魚城還在,並不知道張鈺兵出釣魚城收復了瀘州和重慶府。


  至於支援,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所以一切由張鈺自行決斷。


  旁邊,張萬看了詔書,說道:「恭喜太尉,朝廷未忘川蜀。」


  王成東說道:「臨行前,陛下口諭,若可能,太尉可沿江下江西,想來朝廷大軍已至,可以接應。」


  張鈺說道:「朝廷未忘川蜀,官家未忘我張鈺,川蜀必不負朝廷,張鈺亦不負官家。」


  至於突圍,提也休提。


  萬里大江都在元虜掌控中,鄂州更有重兵駐紮,與其往東突圍,不如往北打關中去。


  此時張鈺的處境遠比李庭芝困難,因為揚州可以順江入海,而重慶府是絕無可能的。


  張鈺看向王成東,問道:「天使遠來辛苦,且請休息。」


  王成東說道:「官家盼望釣魚城消息,猶如久旱盼甘霖也!請太尉修回信並備些乾糧盤纏,我休息一夜后立刻出發。」


  「何其之急也?」張鈺感慨。


  王成東說道:「官家待我親厚,何忍官家牽腸掛肚?左右不過一死,何懼之有?」


  張鈺也想和中樞取得聯絡,便沒有多勸,只問要不要增加隨從。


  王成東說道:「元虜巡查嚴密,人多矚目,反而不美,我已經走了一遍,想來無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