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崇禎的網購系統> 第54章 團團轉的宋應星

第54章 團團轉的宋應星

  第54章 團團轉的宋應星


  朱由檢自然是不知道他的皇后要給他納妃的事。


  他一早就從床上爬起來了。


  今天他不打算回學校,這些日子朱可貞、王來聘兩個班長已經可以帶領各自班裡的同學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了,他的壓力小了很多。


  又到了檢查作業的時間。


  他叫來了王徵。


  自從上次扔給他一個蒸汽機的模型之後,朱由檢就沒再見過他。


  「臣、王徵拜見陛下!」


  朱由檢一見王徵,大奇。


  這小老頭怎麼眉頭緊鎖,黑眼圈深重,一副縱慾過度的樣子?


  「王卿,你這是?生病了?」


  「回陛下,臣身體無恙。只是這些日子有些睡不好覺。」


  「哦?這是為何啊?」朱由檢好奇地問。


  為何?你還好意思問!


  王徵聽了朱由檢的問話,嘴角抽了抽。自從幾個月前陛下給了他一個蒸汽機,他便如同著了魔一般,每天一睜開眼就鑽在上面。沒日沒夜的研究,茶不思飯不想。


  好歹他也是著作出《遠西奇器圖說》的大科學家。慢慢的,原理他大概研究明白了。於是就信心滿滿地開始嘗試製作。結果是一看就會,一做就廢。


  幾個月來,他做出了一個又一個零件,汽缸、漲圈、主拉桿等等做出來的都能用,偏偏主軸一用就斷。於是就對朱由檢說出了自己的苦惱。


  「材質不行吧?」


  「臣想的也是,可是這已經是我大明最高超的技藝了。」


  高超也不行啊,主軸是機器的主要部分之一,製造要求相對比較嚴格,生鐵肯定是不行的,要用碳鋼。想了想,朱由檢對王徵說:


  「你先等一會兒。」


  說著,去了趟內間。


  過了一會,拿了一沓紙走了出來。


  「王卿可會鍊鋼?」


  「這臣略懂,但沒有操作過。」


  朱由檢點了點頭,沉吟了一下。


  「王伴伴,命人把宋應星叫過來。」


  他又想到了這個全科學霸宋院長。常規的鍛鋼是先練出生鐵,在經過鍛打脫碳,叫鍛鋼法。或者用熟鐵入爐加溫滲碳煉成鋼,這種叫灌鋼法。


  但兩種方法生產效率都很低,並且標準不好把握。


  根據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的記載,此時已經有了炒鐵爐,也就是歐洲人在十八世紀發明的攪煉爐。只不過歐洲的攪煉爐是用熟鐵棒或者鋼棒攪拌,而此時明朝用的是柳木棒。


  這個技術在世界上都是最先進的,但滿清入關后的近二百年不但沒進步,反而退步了。直到一百多年後,歐洲坩堝鍊鋼法的出現,徹底扭轉了技術上的差距。即使如此,這種坩堝在中國也早就有了,只不過是另外一個名字:方爐。但由於使用的人力或者畜力鼓風,溫度達不到,沒辦法化成鋼水,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用來煉鐵。


  朱由檢當時看這段的時候氣的不輕,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媽賣批!

  王徵看朱由檢在發獃,也不敢出言打擾,靜靜地站在那看著自己的腳尖。


  兩人各自想著心事,突然聽到外面宦官的通稟。


  宋應星到了。


  這時朱由檢才反應過來,看著面前的小老頭。


  卧槽,忘了給他賜座了。


  「快給王大人賜座!」


  王徵謝了恩,輕輕坐在椅子上,微不可查的伸了伸腳。


  都麻了!

  「宋院長,伱可會鍊鋼?」宋應星一進屋朱由檢就開門見山地問。


  「回陛下,臣略知一二。」


  我這水泥還沒整明白呢,又要鍊鋼?


  宋應星這段時間一直在搗鼓水泥,從原料的開採、到粘土的燒制、再到破碎和磨細,以及最後的選粉拌合,他都要親自監督,忙的是暈頭轉向。也就最近兩天才把工人教會,稍微清閑了點。但產量依然不高,因為用大磚窯一次能燒出一萬多斤粘土,用石碾破碎的效率卻非常低。何況破碎后還要用篩子篩選和拌合。


  「那你看看這個。」


  宋應星疑惑地打開一看。


  坩堝鍊鋼法


  看完之後,宋應星又一次震撼了。他就是想不明白,為什麼陛下每次都能拿出這麼牛逼的東西。


  「能煉嗎?」


  「應該、能。」


  「是一定能,朕給你提個醒,省的你走彎路。人力風箱不行,用水力鼓風機。」


  「是!陛下。」


  「還有事嗎?沒事就回去吧。」


  「臣還有一事。」宋應星說道。「水泥的製作流程臣已經完全清楚了,可眼下產量很低,主要就是粘土的破碎和磨細很麻煩。陛下說的那個雙碾,能不能把圖紙賜予臣看一看?」


  「朕上次沒給你嗎?」


  「沒有。」


  「那你怎麼不早說?」


  宋應星沉默了,我跟誰說,你回過宮嗎?你上過早朝嗎?


  朱由檢又進去把雙碾的圖紙拿了出來,給了宋應星。


  「好了,你們都回去吧。王卿,有問題可以多和宋卿溝通,讓他按照你的要求製作出蒸汽機所需要的零件。爭取早日把蒸汽機做出來。」


  「臣等告退。」


  兩人走後,朱由檢揉了揉太陽穴。


  水泥,鋼鐵,蒸汽機。


  這些都是能夠改變世界的東西。


  蒸汽機和鋼鐵搭配,火車也就不遠了。


  水泥和鋼鐵搭配,基建速度將飛速提升。


  這些代表的將是一個工業體系的發展。


  前路漫漫,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創造出來的。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


  銀子可以掙,糧食可以產。但人才的培養必須及早提上日程。


  一想到滿朝都是儒家思想培養出來的書生,朱由檢就一陣頭疼。他們故步自封,對新學科的排斥太強烈了。就算他是皇帝也不敢隨便把以往的全部推翻,大刀闊斧地改革。只能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慢慢滲透。


  他又見了畢懋康和孫元化,了解了一下火槍和火炮的生產情況。


  由於銀兩充足,招募了許多工匠,正常速度下,新式火槍每月能造出四千多把,如果加班加點的生產會更多。至於後膛槍的研究,仍然沒什麼突破,但畢懋康的熱情絲毫不見降低。這是他的愛好,朱由檢給他找准了方向,餘生他都要在這條路上奔波。


  孫元化和徐光啟的外甥陳於階就更苦逼了,整天跟一群洋人呆在一起,家鄉話馬上都說不好了,依然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八月初八

  環球銀行開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