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王象乾出山
第25章 王象乾出山
朱由檢摸了摸微微發燙的炮管,問李逢節:
「這紅夷大炮能打多遠?」
「稟陛下,大約在三里上下,再遠威力就沒那麼大了。」
朱由檢點了點頭。
三里上下,也就是一千八百米左右,在此時已經很厲害了,不過兩千多斤的重量移動起來也著實不方便。如果能改良一下就好了,想到這便對孫元化說:
「孫卿。」
「臣在。」
「朕把這紅夷大炮撥給你一門,你看看能不能仿造出來。」
「稟陛下,李大人帶回來的有造炮工匠,仿製出來應該不難。但花費恐怕不小。」
「銀子的事你不用管,伱只管造,朕會令兵仗局全力配合你研製!」朱由檢大手一揮,豪氣地說道。
「臣領旨!」
朱由檢又命人試了試火槍,火槍的動靜則要小得多了。當然,威力也小。他把火槍交給了畢懋康,讓他和前些日子製造的自生火銃做下對比,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新的啟發。
回宮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眼下大明存在的問題。
人們常說,一個王朝的滅亡往往是因為內憂外患,此時的大明就正處於這樣一個境地。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大明的內憂就是農民起義。可農民起義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是自然災害。
在這件事情上,上天可能實在是不太眷顧崇禎,自然災害嚴重到令人髮指。剛開始只是部分地區乾旱,到了後來,水災、雪災、鼠疫、蝗災、冰雹接連而至。就以河南地區來講,崇禎十年到十七年,竟然連旱了七年!旱到他死為止。
百姓沒有糧食吃就開始吃草、樹皮,這些吃完了就吃土,但吃了還是死。有些人不想死,怎麼辦?造反唄。造反會不會死?可能會。但不造反一定死。這個顯而易見的選擇題每個人都會做。要想這些人不造反,那就要讓他們吃飽飯。吃飽飯需要什麼?需要錢!
至於外患,就更簡單了。
后金。
一個很強大,但還不夠強大的敵人。
朱由檢想了很多,災害、流民、地主、士族、蒙古、后金。
猶如有千萬條頭緒,最終匯聚到一點。
錢。
一切都是錢的戰爭。
正思索間,皇宮到了。
剛進入乾清宮坐下,王承恩就走了進來。
「萬歲,王象乾王大人到了,正在殿外求見。」
「哦?快請進來!」
看到王象乾顫顫巍巍地從外面走了進來,朱由檢趕緊命人賜座。然後上前扶住了他,阻止了他的行禮。
看著這個已經八十二歲的老人,朱由檢想到了一個關於他的軼事。
說是王象乾當年在新城鎮守的時候,命匠人打造了一桿大刀,有一尺寬,重百鈞。每次王象乾巡視邊疆,就讓四個人扛著大刀跟著。每到一處,就先把大刀往地上一插,讓北邊敵人去拿,結果沒人能拿的動。
王象乾又用桐木雕刻成大刀模樣,大小寬窄一樣,外面貼上銀箔,造得一模一樣。他在邊疆上舞著這把木頭大刀,騎馬往來馳騁,妖異地大笑。
嚇得北方部落無不震恐,視王象乾為天神。
後來,王象乾又在邊關外插上蘆葦為界,橫斜十餘里,形狀像籬笆,揚言道:「此吾長城也。」北兵來了,都給他拔下來燒了,王象乾又重新插一遍,又被燒了。一連被燒了三次,敵兵都懶得拔了,來了就燒。
可第四次,機智的王象乾在蘆葦下埋上火藥炮石。北兵來了點上火,結果藥石突然全部爆炸,敵兵死傷殆盡。敵人逃跑后,王司馬又像之前一樣插上蘆葦。敵兵再遠遠望見,也不敢過來拔了,騎著馬就跑。從此,北邊敵兵都害怕王象乾,對他服服帖帖,老實極了。
對於這個為大明奮鬥了一輩子的老人,朱由檢是打心眼裡凈重的。簡單寒暄了兩句就進入了正題。
「王卿,朕今日召你前來實在乃萬不得已之策。眼下關外局勢動蕩,蒙古諸部四分五裂。朕打算讓卿出任宣大總督。希望卿不要推辭!」
「陛下,臣年事已高。恐怕,無法擔此重任啊。」
「王卿,今年年初,喀喇沁部聯合鄂爾多斯、阿巴噶、阿蘇特、喀爾喀諸部,在東虜的支持下,組成十萬餘萬人的聯軍,與虎墩兔統率的一萬兵馬會戰於趙城,虎墩兔寡不敵眾,幾乎全部被殲。朕料定他接下來必將派人與我大明談判,恢復市賞。眼下蒙古諸部大多已與東虜結盟,如虎墩兔再度西遷,薊鎮之外的長城完全洞開,再無藩籬可依。介時東虜必將繞開寧錦防線,取兵薊鎮,直逼京師,我大明危矣!」
說來虎墩兔也是個人才,可以說簡直是蒙古版的崇禎。
他的全名叫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成吉思汗22世孫,黃金家族嫡裔,察哈爾部的首領,北元史上最後一個宗主大汗。
聽聽,這一些列的頭銜在草原上簡直是金字招牌。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體內黃金家族的基因作祟,他一直想要恢復祖上的榮光。
於是今天打這個,明天打那個。
最後搞到自己眾叛親離,死了之後連老婆都帶著自己的孩子投降了自己的敵人。
對於這樣一個人,正常情況下朱由檢可能一點興趣都沒有。
可眼下是非正常情況。
按照史書記載,虎墩兔會在五月派他的妹夫來談判,結果被新平堡的將領給幹掉了。從民族大義的層面來講,還是挺解氣的。可後面一連串的後果,就有些難以承受了。
虎墩兔知道之後立馬圍攻大同,然後談判也沒談攏。最後崇禎宣布,再也不給你們錢花了。這下好了,不光虎墩兔不願意搬回來住了,連之前受賞的哈喇慎三十六家也紛紛倒向了后金。
從此關外一馬平川,長城外圍完全洞開,后金想去哪去哪,才有了第二年的己巳之變。
雖然繼續撫賞無異於飲鴆止渴,事倍功半,但好歹有些用吧。
不就是要錢么?給他!
每年四萬兩銀子,不多。
王象乾意外的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皇帝,沒想到跟自己的思路不謀而合。於是緩慢而又堅定地說:
「請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