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 第331章 應對之法,初登朝堂(加更,23)

第331章 應對之法,初登朝堂(加更,23)

  第331章 應對之法,初登朝堂(加更,23)


  如何化解凶煞?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改名。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迴歸,至金陵時,隨行陪同的幾名望氣術士見金陵四周山勢峻秀,地形險要,就對秦始皇說:金陵有天子氣。


  始皇一聽,大為不悅,命人開鑿方山,使淮水流貫金陵,把王氣泄散,並將金陵改為秣陵。


  「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這裡不該稱金陵,只能貶為牧馬場。


  狗脊嶺這名字不行,加上血煞濃郁、純粹,各種關於它的傳言,也在不斷提供類似信仰之力的東西,有天生惡神逐漸成型。


  那就上朝廷下道旨意,改名為:

  古迹嶺。


  取個諧音相同的雅名。


  亦或者,利用這裡的黃土特製,種植枸杞樹,叫枸杞嶺也不錯。


  再然後就設立齋儀,把這地方的煞氣、血氣、殺氣、怨氣,等等不詳和的氣息通通給凈化掉。


  同時,在每次斬殺命犯之前,要求行刑官祭祀廟宇中供奉的古老刑神,提供更多祭品。


  這樣一來,形成了習慣與風俗,惡神便永遠不會再出世。


  此外,還可以將狗脊嶺給鏟掉,它佔地並不算誇張,上千力工用三天三夜完全能后將之剷平。


  但其是龍首原的一處分支,如果不是非常危急,孟凡不想去動,這得提前勘察風水大勢,並做好各種應對之法。


  當然了,雷法是萬靈藥,求雨、除魔、破煞,都能夠發揮奇效。


  孟道長開個壇,讓雷部的老爺們對準狗脊嶺直接開劈就是,而此過程中,還是難免會破壞地勢格局。


  「依照太史令之法,惡神自然消失,此計甚妙。」


  「別拍馬屁,趕緊來幹活,先把亂葬坑給用火燒了,你負責小坑,我負責那些大坑。」


  不多時。


  道火衝天而起,把附近巡夜的武候、不良人給嚇了一下,再度遠遠避開,同時嘴裡振振有詞,請求滿天神佛保佑。


  ……


  天沒有大亮,光線幽暗朦朧。


  皇城附近,由一條條戳燈組成隊伍在匯聚,百姓們仍在呼呼大睡,九品以上的官員就準備上朝了。


  「那人為何不穿朝服?」


  「聽說是天后子侄,已經委以重任了,莫要管。」


  「傳言那場大雨還有龍神,就是有其它召來,別多管閑事。」


  幾名低品御史正在交談,他們無緣上次宮宴,故而不曾見過孟凡。


  而那些衣著華貴的四品官員,即便跟他沒交情,在視線碰撞之際,也會面露笑意,三品宰相們同樣不例外,個個宛若和善長者。


  「都記下了吧。」


  「太史令放心,下官雖老,但不至於連一件事都記不清,何況上面還清清楚楚寫著幾個要點呢。」


  老黃手持笏板,確認道。


  此刻,所有人都是一個打扮:紅衣外袍、黑領、黑袖邊,搭配白色裙衣裳,以其它佩飾及材料進行品級區分。


  唯獨孟凡例外,仍舊是道袍翩翩。


  今天來此,就三件事。


  第一件:聽取關於自身的任命。


  第二件:奉旨斬龍,佔據大義名分。


  第三件:請求朝廷給狗脊嶺改名。


  這最後一項,已經交給老黃處理,讓他也露露臉。 嗯……以前在電視上看過相關景象,如今輪到自己,談不上有多緊張,就是挺新奇,不想大庭廣眾之下丟人。


  隨著列隊完畢,各部官員按照提前劃分好的隊形,朝著皇城前進。


  滿朝文武皆收斂表情,神色肅穆,估計連三品宰相都在不斷暗自警醒,謹小慎微,莫要君前失儀。


  大明宮。


  並非最初的太極宮。


  因為,天皇為了療養身體,先前就對其進行過擴建,昨日已經決定,往後居住、舉行朝會,皆放在此地。


  而聽政的含元殿,可以俯視整個長安城,走在升入大殿的龍尾道上,孟凡直感覺不虛此行。


  為權勢?

  為風景?

  反正他說不上來,就是走在上面,回望萬家燈火逐漸亮起的長安,心情格外,在此地討論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影響到身後所有人。


  龍尾道分三層,兩邊是青扶欄,上層扶欄鏤刻螭頭圖案,中下層扶欄鏤刻蓮花,這些象徵物代表水。


  厚德載物?


  還是希望不要發生火災?


  在含元殿兩側,為向外延伸並朝南折出的迴廊,與殿東南、西南的翔鸞閣、棲鳳閣相連。


  翔鸞閣、棲鳳閣之前,有鐘樓和鼓樓,鐘鼓樓皆用於報點。


  將格局瞭然於胸后,孟凡領著太史局部分官員步入殿內,也就是七品以上者,畢竟在京官員數量不少,含元殿再大也擠不進這麼多人。


  「衣冠不整,成何體統?」


  行進過程中,訓斥聲響起。


  一名頭戴獬豸冠的御史盯上某官員,沒有給任何面子,直接開噴,原因僅僅是外袍有些鬆散。


  找茬,他們很專業。


  小插曲過去,各部官員站定。


  朝會並非典禮,散官和勛官來不了,故而五品職事官在此談不上高級,但也不至於站到末尾,相反還稍稍靠前一點。


  掃了一眼階梯之上,孟凡便垂下視線,默默聽著各部報告。


  跟想象中不同,二聖臨朝並未並肩而坐,那位姑母居於帘子後面,時不時回應幾句。


  「東海日本國藩王上奏天朝……」


  倭國正使嘰里咕嚕說著,一旁有新羅譯語人進行轉述。


  最終,正使被授予五品散官頭銜,副使則為七品,並於內殿設宴招待他們,跟各國酋長,大唐百官同樂。


  再後來,孟凡也聽到了關於他的任命,狗脊嶺改名一事同樣得到落實。


  家宴是家宴。


  國事是國事。


  兩者肯定要分清楚。


  故而,不管是李治,還是武則天,都沒有什麼特殊表示,就說了一句:

  勉之。


  時間來到正午,國事悉數商討完畢,廊下食升格了,變成內殿就食。


  離開含元殿去麟德殿時,因太史局跟兵部官員的隊伍緊挨著,孟凡就跟他們一塊兒聊聊天、談談感興趣的事情,交情便是在這樣那樣的場合,一點點培養起來的,得經常相處才行。


  別看那句【勉之】不咸不淡,這其實已經是超規格待遇了,其他人哪有此等經歷?


  等到了內殿,孟凡這回明顯感覺自己享受到了特殊關照,獨他一人並不按官階、爵位定座次,直接來到李賢等人旁邊,緊挨著姑母武則天就坐。


  至於便宜姑父……


  身體太乏,休息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