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 第226章 授籙儀式

第226章 授籙儀式

  第226章 授籙儀式


  茅山術在民間傳播極廣。


  哪怕是以招搖撞騙居多的遊方術士,也大都學過一兩手下茅招式,像開陰陽眼、控屍、定屍,連本身有著傳承的各大門派亦有收錄。


  正因為如此,影響力極大,一舉一動都能引發外界關注。


  年前,距除夕僅五天。


  各法脈弟子陸續回到祖庭,孟凡幾乎都不認識,也無需認識,他是嫡傳,還繼承了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觀,已不能被視為小輩。


  「道友無量壽。」


  「無量福……」


  龍虎山當代天師到場,正在與九叔寒暄,旁邊,靈寶宗掌門也含笑不語,凈明、清微、神霄、天心、西河、東華等同盟亦有前輩高人前來。


  此外,武當、遇仙、南無、隨山、龍門、華山、嵛山、清靜等全真門人,亦派出代表前來觀禮。


  如此,稱一句道家盛會也不為過。


  之所以會這樣,是跟那個死去的人有關,不管怎麼說,石堅也是茅山掌門,幾個月前無聲無息死了,而茅山這個名門大派,只是透出風聲:


  其人墜入魔道,已被內部清理。


  再後來,竟也沒有推選掌門,就將尊位懸在那裡,著實令人費解。


  種種因素加起來,這次茅山舉辦大典,自然引起外界重視,而這邊主動發出邀請,也從側面反映了盛會不簡單。


  後輩弟子授籙。


  掌門歸位。


  兩者必然相關聯。


  而這天大早,孟凡沐浴完畢,換上嶄新杏黃道袍,頭戴九陽巾,腳踏道靴,流露出一種挺拔、威嚴的氣質。


  一旁,秋生同樣如此。


  在分別的日子裡,他明顯沒有懈怠,一身法力倒也稱得上不俗。


  阿威並未獲得九叔的壇號,未曾踏入道途,但要不了多久,便可脫凡入聖。


  「師兄,吃了這個真可以不打哆嗦嗎?」


  「當然,只管吞服就是。」


  聞言,阿威與家樂沒有猶豫,直接將散發著淡淡清香的血色丹藥咽下肚。


  茅山處於江南不假,但今年酷寒無比,山路都差點被暴雪封了,而兩人尚未入道,身子骨只比普通人強一點,為了維持那股道骨仙風的格調,牙齒都凍得直打哆嗦。


  不過,隨著丹藥在腹中化開,暖流湧向四肢百骸,足以抗衡外界嚴寒,又不至於過於燥熱。


  「出發吧。」


  「嗯。」


  「終於得見仙途。」


  一行人,浩浩蕩蕩,跟著孟凡步出抱雲觀,前往九霄萬福宮。


  喜悅、肅穆。


  哪怕漫天雪花飄舞,天氣異常寒冷,也無法熄滅眾人心裡那團火。


  祖師堂。


  本門三宮、六觀,乃至支脈長老已全部站在那裡等待,弟子們也紛紛排列整齊,恭敬站在那裡。


  隨著孟凡帶著師弟們到來,便可以準備開始儀式了。


  「千鶴道友,恭喜,收了一位好弟子。」


  「玉不琢不成器,小凡還是太年輕,仍需歷練一番。」


  當代張天師一眼便注意到孟凡,語氣中充滿羨慕,而師父則微笑著回了一句,任誰都能看出來,若非矜持,他早就笑出聲來了。


  其實最開始各家掌門、長老還以為茅山負責接待的人都是勉強撐起微笑,來迎接天下同門。 可每一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比過年還要開心,完全不像死了掌門的樣子,便有人尋上茅山相熟的道友,去打聽消息。


  此事沒什麼好隱瞞的。


  大家一致認為,孟凡表現得越優秀越好,難道還有人暗中下手不成?


  怕不是想被天下正道圍攻,死後被祖師爺打入十八層地獄。


  修為遠超同輩,可與老輩人物爭鋒不說,還會煉丹!!!

  張天師怎麼也忘不掉,千鶴主動邀請眾人觀禮后留下來品丹的那種得意勁兒,真叫人羨慕得緊。


  雖然三山是一家,但如果能出在自家……各派長老紛紛斬斷雜念,此事必然不可能,還是踏踏實實做個見證為好。


  孟凡這一代的茅山弟子大概有兩百餘人,從七八歲到三十歲左右不等。


  有些跟在師父後面,借用壇號已修出自身法力,但更多的還是凡俗,平日以打磨武藝、誦經養心為主。


  「感謝諸位道友前來觀禮。」


  九叔開口。


  如今,他不再是任家鎮鄉民口中,那個在鄉下開義莊的陰陽先生,一身灰色短打早就被收起來。


  法衣華貴,背面綉郁羅簫台、日月星辰、仙鶴、祥雲、蟠龍等。


  左右兩側,分別站著四目、千鶴。


  本來性格跳脫的三師伯同樣換上法衣,神情肅穆,看得家樂大氣都不敢喘,他從未見過自家師父這麼威風。


  事實上,前來觀禮的道長亦披著法衣,表示對茅山、對仙神的敬畏。


  這些綉在法衣上的各種吉祥瑞獸圖案,能使高功法師在做齋醮科儀時,聞達九天,溝通三界。


  九叔身上的那套叫天仙洞衣,本門之中,唯有掌門可穿,而且必須是重大節日。


  眼下,他尚未答應擔任掌門,但諸位師叔伯一致要求如此,君不見,龍虎山張天師也是身穿天仙洞衣而來?


  三山一家不假,主事者卻不能比另外兩家低一頭。


  「授籙儀式開始。」


  九叔話落,眾人像是演練好一般,開始依次沿著九龍御道兩側,向茅山最高處行去。


  范文正公曾寫雄文讚歎: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


  君子服之,逍遙是與。


  虛白之室,可以居處。


  華胥之庭,可以步武。


  豈無青紫?寵為辱主。


  豈無狐貉?驕為禍府。


  重此如師,畏彼如虎。


  旌陽之孫,無忝於祖!

  若是這幅場景被丹青妙手畫出神韻,鬼王之流看了都要打哆嗦。


  極頂,飛升台。


  大茅真君飛升之地,茅山弟子拜符聖表之所,後方為二聖殿,供奉著三茅真君的父母,西邊為恰雲樓,供奉茅山鎮山之寶。


  不管觀禮之人來自何門何派,正一還是全真,皆摒棄雜念,誠心禮敬三茅真君。


  九叔步罡踏斗,開壇演法,身姿在風雪中宛若游龍。


  「上前交法信。」


  原先在港島那次,實在是因陋就簡,情況過於特殊,只能做到沐浴更衣、心思虔誠,而今,處境大為改觀,有這個能力,那必須按照規律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