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琉璃廠
第220章 琉璃廠
小旋風柴進式的奇怪道人。
以上。
便是迅哥兒對孟凡的全部印象。
之所以是奇怪,是因為這年輕道人竟然留過洋,在飯局上,那一口英文,說得不比專業通譯差,真真叫人開了眼界。
「先生,帶路吧。」
將貨郎從地上扶起來,目送他挑著扁擔離開,孟凡開口道。
「道長,請。」
兩人稍稍熟稔之後,閑談時也能開開玩笑。
「聽友人說,京城這邊每到秋冬兩季,煙塵就嗆鼻子,也不曉得這一年該怎麼熬。」
一股風吹來,正在抽煙的迅哥兒吃了一嘴沙土,不禁感慨:
「咳!咳咳,還是紹興老家好。」
念舊。
孟凡又給他貼了個標籤。
期間,兩人談了不少。
印象最深的就是:
若是真存在神仙,為何眼睜睜看著國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呢?
是個辛辣問題。
略作思索,孟凡用了師父千鶴道人給自己的解釋:「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沒提什麼末法年代。
而迅哥兒不是很滿意這個答案,卻也沒有進行什麼批判,畢竟他現在的戰鬥力還沒有成型,仍在積累當中。
再之後,兩人有意避開沉重話題,只談京城風貌,以及各家美食。
一個來自港島,吃過各種廣式傳統珍饈,也品嘗過東西交融下的美食。
另一個……民國隱藏吃貨,生平有兩大愛好:
買書。
吃。
隨著時間推移,愈發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兒的飯館大致分賣包子、餃子、麵條等麵食的切面鋪;賣豬肉、羊肉的二葷鋪;規模不大的小飯館;可以承接紅白喜事、堂會宴會的中等飯莊;還有能同時開一二百桌酒席,自帶戲台的大飯莊子。」
「宣內大街的海春天,是一家二葷鋪,是決計不能去的,上個月我和同事們一度在海天春包午飯。
四人同吃,每頓四種菜,一個月五元錢,結果那掌柜偷奸耍滑,伙食費收了,飯菜卻越來越差,真是!唉!」
迅哥兒欲言又止,只是不斷提醒孟凡,往後去附近遊玩,務必不要去海春天吃飯,以免便宜那黑心掌柜。
接著,又開始介紹琉璃廠。
不知為何,孟凡總感覺誰在這裡生活久了,都會變得能說會道,各種典故幾乎是不假思索,隨口而出。
原來,琉璃廠最初是為修建宮殿燒制琉璃瓦的地方,明嘉靖年間,外城牆建成后,廠房便被包裹在城內,奈何燒窯的味道太刺鼻,只得搬往房山琉璃河。
而附近聚集了許多各地進京趕考的舉子,舊廠房漸漸發展成一處集圖書、古玩、碑刻、文房四寶在內的文化集散地,已有數百年歷史。
「過去常聞琉璃廠頗有典籍,想當如是,而今一看,確有異書。」
根據迅哥兒自敘,今年抵京的第一個周,稍微安頓好以後,他立即就隨同鄉好友至琉璃廠,歷觀古書肆,共購書七本,花費五元八角。
往後更是沉迷於此,難以自拔。
「今日得津貼六十元,定要多買幾本珍品!」
聽著豪言壯語,孟凡啞然失笑。 原來你是這樣的大師。
而在不知不覺中,兩人已到琉璃廠街,其實,這地方談不上氣派,只有商務印書館一座三層西式樓房,剩下都是中式鋪面房,門臉兒也都不太大,挨家挨戶後面還連著生活用的院子。
此外,店鋪一般沒有後世流行的那種西洋店鋪式櫥窗,也不像江南店鋪那樣上排門板,而是有門有窗。
一路走來,孟凡發現,新潮一點的窗上裝著各色玻璃,老派一點呢,窗戶下部是玻璃,上面還是糊窗戶紙。
由於眼下是冬天,已有不少店主著手,將窗戶紙換成黑藍色棉門帘。
「道長有什麼想買的東西嗎?」
「有,採購一些秦半兩、漢五銖。」
「配五帝錢?」
迅哥兒看過不少雜書,也在鄉間生活過,對於一些異聞並不陌生。
「沒錯,再看看有沒有其它好東西。」孟凡點點頭。
終歸是一過客。
在打完巔峰賽后,迷霧便提示他,可以隨時回歸港島,但孟凡還有一些要緊事需要處理,或參與。
而不同於後世,這裡更容易收集五帝錢,若製成金錢劍,帶回去給同部門的夥計使用,增加他們的戰鬥力,不失為一樁美事。
「道長買文玩時記得小心點,別打眼,這裡面水很深。」
「知道了,咱們一會兒再見。」
一人買書,另一人買文玩古物,方向有偏差,故而短暫分離。
水深?
制假行業自古有之,民初的文物古董造假技術,恐怕不比後世那些科技與狠活差,但孟凡不在乎。
在這條街上,文物不一定是法器,但法器一定是文物。
後者他一看便知,假的真不了。
古玩鋪的紅木多寶槅上,擺著花瓶、鼎彝,書畫鋪掛的各種字畫、立軸、對聯,墨盒鋪架上的各式各樣墨盒子、鎮紙、筆架……
一副吳道子所畫的鐘馗真跡圖。
耗費黃金五兩。
店家拿不準是否為真跡,只確定有一定歷史,是件老東西,故而漫天要價,非二十兩不賣,但孟凡一路砍價,直到對方咬死最低五兩。
此後,孟凡在一家鋪子前微微停留,看到一件唐朝鎏金銀香囊,外壁用銀制,呈圓球形,通體鏤空,以中部水平線為界平均分割成兩個半球形,上下球體之間,以子母扣套合。
由於設置有多種機環,加上金盂內部重力作用,香盂總能保持平衡,裡面的香料不致灑落。
本想著買下來送給阿敏,可轉念一想,這種東西只有一種來歷:
冥器。
由盜賊從地下帶出來。
誠然,孟凡能夠施法,輕鬆化解上面的煞,但寓意終歸不好,索性放棄,專註購買秦半兩、漢五銖、唐開元通寶等古錢幣。
當初在港島,這些東西實屬稀罕,唯有小五帝錢,能夠勉強湊一湊。
後來在任家鎮集市上,買了不少,最終製成一柄法劍。
現如今……進貨!
這麼說還真是一點不誇張,因為時代原因、地理位置,琉璃廠的古錢幣價格並未被炒起來,也就秦半兩稍微貴一些,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紹興縣館中有許多名字典雅的建築,如「仰蕺堂」「藤花別館」「綠竹舫」「補樹書屋」「賢閣」等,但實際上居住環境遠不像名字那樣曼妙。周樹人住進「藤花別館」的第一個晚上,就遭到三四十隻臭蟲的襲擊,以至於他不得不搬到桌子上去睡。
直到四年後,搬入補樹書屋,環境清幽不假,但確實有一女子吊死在槐樹下,讓他感覺陰惻惻……
ps.不深入寫民國,容易招惹神獸,再有一章過渡下,夜裡應該會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