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慈航效應傳洪荒 今朝太清業成聖
第160章 慈航效應傳洪荒 今朝太清業成聖
聖人的果位這一刻出現在了慈航的慶雲之上。
屬於著聖人果位的偉力剛一出現整個洪荒都在因此而震撼著。
這是洪荒道紀之中第一例不是混元大羅金仙卻已經成就聖人果位的存在。
所有的大道都在慶賀著,當慈航作為打破洪荒眾多生靈慣有思維的第一個例子,其中所蘊含的意義並不是單單一個可以歌頌其所有的功德而能夠概括的,試想一下,當這個思維慣例被慈航這個不是混元大羅金仙的洪荒生靈打破后,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一個不過才剛剛成就混元金仙的存在都能夠成就聖人果位,那些和他比起來修為不差的神魔,他們難道不會對著聖人果位抱有幻想嗎,甚至於可能在他們的心中會產生出一種新的認知感官:那就是成就聖人果位或許比之於成就混元大羅金仙要容易的多。
成就聖人果位需要的是大功德,想要成就聖人果位就需要去做那些能夠帶來著大功德的善事,這難道對於洪荒道紀的發展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嗎?
試想一下,一個你爭我奪、勾心鬥角,不斷內耗著底蘊的洪荒道紀好,還是一個生機勃勃,總體之上生靈們向善而生,進化發展著的洪荒道紀好呢?
就算沒有給出一個答案,但只要有智慧的都知道第二種結果是最好的。
那麼,現在慈航這個例子就是一個推注器,將整個洪荒道紀從自生髮展逐漸推進到上述第二種結果發展之中,就算慈航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星火,但星火一樣可以燎原,對於洪荒道紀發展而言,其中所擁有著的意義則是不同凡響的。
這足以被記錄為屬於洪荒發展重要轉折點所在。
洪荒道紀從來不會缺少聰明之輩,只是看各自聰明的程度又能有多少了。
五庄觀中,鎮元子撫須大笑著,地勢坤厚德載物,就算此話現在沒有出現,可是概括到鎮元子所行之事上,樁樁件件都是能夠對應上的,慈航成聖其中的含義他自然也明晰著,他的心裡高興,修道者最注重的財侶法地,如今看來以後洪荒道紀之中鎮元子的「侶」也要變多了。
冥河看著慈航的成聖,他的內心是震撼的,可他的牙始終咬著自己的嘴唇,一句話也不說,慈航成就聖人的道路是很誘人,甚至於因為慈航的成聖,這條道路明明白白地擺在了眾多的洪荒神魔面前,可冥河會去修行嗎?
他並不會去修行,從業火紅蓮到元屠阿鼻,冥河身上的每一件法寶都自帶著從根基之上就擁有的殺伐之韻,就算是其出生之地也是一片血海,他不會去修行慈航的成聖之道不是對於他來說太難了,而是這種方法於他而言並不是適合著的。
他的根基從他孕育的那天起就已經註定著他冥河要走什麼樣的道路了,旁人的道再好那也是旁人的,不是他冥河自己的,或許殺戮之道很難成就著聖人果位,可那又如何呢?
堅持自己的道心,堅持自己的道才是一個修道者應該做的,不是嗎?
須彌山上,准提和接引相視一眼,忽而看著對方哈哈大笑起來了,他們的眼中不再是現在的洪荒道紀,他們的眼中是屬於著未來的洪荒道紀,那個洪荒道紀之中處處存在著的是善,就是善,一切的善都像是萌芽一樣在洪荒道紀這片土壤之中生長出來並傳播了出去。
這是接引和准提所喜歡的是,所想看到的,這才叫作極樂世界,而不是西方極樂世界。
昆崙山上,三清之中太清的反應是最為激烈的存在,比之於五庄觀之中鎮元子欣喜於洪荒道紀未來會有許多與他一同前進著的道友;血海之內冥河不改其道,堅定著自己道心的堅韌和向道之心;須彌山中准提和接引對未來的欣喜,太清更多的是一種恍然大悟。
就是恍然大悟這一詞語,太清本是低垂著的眼這一回終於不再低垂了,他的眼眸之中閃爍著光,閃爍著一種激動一種釋然的光芒,這是太清所從來沒有的,就算是上清也未曾見過自家大兄所擁有的一種光芒。
太清所修行的大道是最為不爭的無為之道,可這個「最不爭」又是誰去定義的呢?
難道是大道之中明明確確說明了的?
並沒有,一切都不過是依據著修道者理解所衍生出來的意韻,現在於太清看來這句話並不是完全正確的,他是修行無為大道三步走之中的第一步,不爭為無為。
第二步則是無為化有為,不爭的前提是什麼,是佔據在一個有為的位置,不論場中的局勢如何去變化,他都可以在有為的位置上做到無為的應對,靈活的應對著局勢的變化,或許於其本身而言是動著的,可在其局勢的大觀之上或者是對手的角度去看,那就是他本身是沒有動的。
有為假借無為身,應如是這般的說法,這也是之前太清所到達的境界。
現在,一切都變化了,太清的境界又上了一步,因為著慈航成聖的刺激變化,太清悟了。
他悟到了第三重境界,那就是無為就是有為,有為就是無為,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互通著的,那又什麼界限分明呢?
第二重之中本身看行動是有為的,對方或者大局上去看是無為,那麼到第三重境界的時候就是我看著自己的行為是有為也是無為的,對方或者大局上看「我」是無為也是有為的。
通俗點講來說就是,第二重的境界是一面以「絕對」去看待的。
第三重境界則是一種變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世界從來都是對立統一的,事物的發展皆是有著兩面性存在的,那麼這個兩面性體現在太清的道上就是無為和有為是統一對立的,一體兩面的事物,現在太清就是領悟到了這一點。
因為著慈航的緣故。
慈航成就聖人的行為是有為的嗎,從慈航的角度去看這是一種無為的,那麼從眾生去看是一種必然且是一種有為的表現,慈航修行慈悲大道是一種有為的,但對於洪荒眾生來說慈航所作的事情又是真的有為嗎?
默默無聞幫助著其餘的生靈,是為了自己的道,可於眾生的角度去看,這不過是慈航隨意的無為罷了,其中難道不是無為和有為關係轉化的哲理體現嗎?
現在,太清悟了,他的身上屬於著他所修鍊的無為大道在這一刻變得不再那麼安靜了,更靈活更有活力起來,就像是那些於河面之上沒有水波掀起著的,河底之下處處有著暗流涌動著一樣,太清的道活了!
混元的氣息就在慈航成就聖人的氣息出現褪去之後出現並且迅速瀰漫在了整個洪荒道紀之中。
比起玉清和女媧來說,太清的修行積累要多很多。
現在就像是量變發生了質變一樣,無為和有為之間二者的相互轉換,就在混元之氣下逐漸地與洪荒道紀之中的天地互相連接了起來。 天地之間一切的變幻都包含在有為之中,一切靜止的事物都包含在無為之中,可在一定條件之中,世上沒有可以完全靜止的或者完全運動的事物,那麼他們的有為和無為之中也包含著對方,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屬於著兩儀的道韻出現了。
兩儀是陰陽也是一切對立著的事物,但兩儀之中「陽」帶著「陰」,「陰」帶著「陽」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有為和無為的互相體現嗎?
現在太清的道牽動著天地,同時也在此刻牽動著兩儀,隱隱約約之間根據著兩儀,太清牽動著整個洪荒道紀,這一刻的太清閉上了眼眸。
世界似乎也隨著太清的閉眸而安靜了下來,似乎這時一個劇烈的呼吸都是對此時安靜的一種褻瀆,就連地上的風也不再吹起水紋泛出微微的浪水之聲,整個世界似乎就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一樣安靜了下去。
直到太清再一次睜開了眼睛,他的眼睛之中出現了一種慈航的眼中曾出現過的光芒,大智慧光,這是一種對於之前安靜之中的思考,太清思考的是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洪荒的眾生。
當女媧推動著洪荒道紀飛速蛻變進化,當玉清將整個洪荒的規則更新換代的時候。
一切的一切的條件似乎都在表示著他們在為著洪荒的眾生們創造出一個適合著修行大道的環境,可對於洪荒的眾生來說,他們又能有多少會懂得修行法門的呢?
洪荒大神通者的修行法門怎麼會直接傳播在山野之中,一定是必須拜入其門下才會有傳授的可能;至於其餘的,除非加入像妖族這樣的利益組織之中,逐漸獲得著修行法門,這是一種受制的修行方法,修行者若是選擇了這樣的一條大道去修行,大概率的情況下又能有多少個可以修行見證到大道的呢?
所以當洪荒眾生開啟了靈智,踏上了屬於超凡的路上時,卻沒有一個適合著他們修行的法門,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現在這件可悲的事情不再會出現了,因為太清會出手改變這一切的悲傷事件。
所以太清他在思考,什麼樣的道路適合著所有的生靈去修行呢?
不是所有的生靈生來就是先天道體,也不是所有的生靈生來就能夠化形而出,開啟靈慧。
那麼妖族的拜月法,以及巫族的法則術,這種只針對著特定群體,並修行之後會打上此群體標籤的修行方法就不適用於洪荒眾生的修行使用,直接淘汰。
上一個時代的天地主角三族所創造出來的修行方法,於太清而言,那就更不用說了。
所有現有的修行法門,流傳在洪荒道紀之中的修行法門,幾乎九成九的概率都是帶著一定標籤性質,有一定利益考量於其中的,這從根本上來說就不適合著交給洪荒眾生修行。
既然現行的修行法中,沒有太清想要的修行法,那麼他就創造出屬於他自己的修行法來.
創造出適合著整個洪荒生靈的修行法,所以他創造出了「金丹法」。
以自身為「丹藥」,天地為「烘爐」,煉丹就是借著天地去煉自身,汲取天地間的道韻為柴薪,煅燒著自身,陶養自身,當自身的道韻化作一金丹之時就是其成道之時!
此法於洪荒眾生而言沒有什麼所謂的利益標籤,沒有什麼附加條件限制,不是適合著一族修行的法門,他是屬於洪荒眾生們都可以修行的法門。
慈航的眼睛看著太清的身影。
這一刻太清的身影在慈航的眼中異常的高大,如果說鴻鈞道祖是為洪荒神魔之師,那麼太清就是洪荒生靈之師,什麼是最難的,或許有的生靈會認為打拚一番新的天地是最難的。
但有句於人族志宏流傳的後世之語說的沒有錯:「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如果說先前玉清和女媧的行為是「打江山」的話,那麼此時太清創造出適合著洪荒眾生修行法門的行為就是一種「守江山」的表現。
太清是盤古正宗,與玉清一般皆是盤古正宗。
他們不僅僅因為著這個身份獲得了盤古氣運的垂青,也肩負著屬於盤古正宗的責任,現在太清所做的事情於慈航看來就是在履行屬於太清作為盤古正宗的職責義務。
站在珞珈山上,太清的道勾連著天地,無數的道文從冥冥天地之間,四面八方之中傳出來。
慈航的眼眸平靜異常,他知曉太清師伯即將也要成就混元大羅金仙和獲得聖人果位了。
時間過得太快了,似乎從女媧成就混元大羅金仙那一刻起,時間流逝的速度就突然開始加快了一樣,緊接著玉清成混元大羅,現在是太清,那麼未來六大混元之中的上清、准提和接引還遠嗎?
洪荒之中,一個最混亂的時代要結束了。
終於,慈航他又一次等到了這一天,前世的他是躲藏著的避過混亂,現在他想換個方法,就比如面對著最後的混亂。
他的目光看向了靈族,那裡有著最後混亂的起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