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二百三十二章把金山銀山送嚴世蕃
第233章 二百三十二章把金山銀山送嚴世蕃
嚴世蕃住上豪華小單間,跟小動物去玩遊戲了,而他那些小夥伴可就沒他那麼安逸了。錦衣衛連夜調動了近百名,深諳人體構造學的校尉,換著班輪番跟嚴世蕃的這幫小夥伴「聊天」,聊一整晚的。
翌日一早,陸炳自己先看過了那些「實話實說」,然後就選了幾份上檔次的,帶著去了西苑,向嘉靖帝彙報。
陸炳到萬壽宮的時候,王道秋也在那兒,王道秋的傷不重,只是些皮外傷,塗了些金創葯再包紮一下,也就那樣了。
不過嘉靖帝小心使得萬年船,五城兵馬司一幫軍漢,竟然膽大到欲讓王道秋撲街。嘉靖帝也不知道是軍漢們,智商欠費不開眼,傻呼呼!還是軍隊里有人,畜謀己久。或是那些勛貴有意獨吞海外之利,於是就在王道秋離開成國公府後,遣人偷偷跟上,藉機下手。
反正吧!嘉靖帝這人是明朝歷史上公認的心眼多,猜疑心超重。一個事情經他那腦瓜子一轉,各種可能那是七七八八,多的是版本。
因此自王道秋昨晚到西苑告狀后,嘉靖帝就把王道秋留在西苑治傷,並派一隊錦衣衛喬裝,躲在王道秋家四周了。
陸炳一進來,看到嘉靖帝和王道秋,就把嚴世蕃昨晚是怎麼犯二,又是怎麼被自己收拾的,當作一個笑說講給了嘉靖帝和王道秋聽。
陸炳自以為好笑,講的是滿臉笑容的,不過嘉靖帝聽后,則是拉著張臉,嚴肅的向陸炳問道:「你的意思是根據囗供,昨晚嚴世蕃其實並不在案發現場,而是後來才去的。他壓根不知道昨晚被砍的人是王良楨,他事後是想去訛一筆?」
「對呀陛下,是這樣的。這主意是嚴世蕃跟咱們宮裡的墨匠頭羅龍文,在嚴世蕃宴請東宮一眾屬官的迎賓樓,兩人就商量好的。而且嚴世蕃和羅龍文到案發現場之後,又與行刺王良楨的主犯,五城兵馬司指揮毛建華,又三人一起商量了此事。對此,羅龍文和毛建華俱以招供。」
聽到陸炳再次確認了嚴世蕃那是在犯二,嘉靖帝又把陸炳送來的那些口供看了一遍。最後他抬頭問王道秋道:「臭小子,昨晚那幫人砍你的時候,那個嚴世蕃真不在場?」
「肯定的呀陛下,那個嚴世蕃雖無甚大智慧,但論小聰明,當今天下還能沒幾個人,能比他強的。而且嚴世蕃受首輔大人蒙蔭,為官近十年,他難道還會不知道,行刺當朝內閣大學士是什麼罪?所以昨晚那事兒如果真是嚴世蕃指使的,那嚴世蕃事後肯定不是殺人滅口、消滅罪證,就是卷了細軟趕緊跑路。他怎麼可能還會承認自己當時在現場?」
確實,這事如果真是嚴世蕃指使的,他在王道秋逃脫,事情失敗后,絕對不會傻呼呼的還留在現場,說出那些把自己跟這事扯上的蠢話。
對於這個老是自以為聰明的嚴世蕃,嘉靖帝也是頭痛,嘉靖帝是真喜歡嚴嵩。嚴嵩柔,從不在嘉靖帝發火亂下命令時,跟嘉靖帝硬扛,而是會等嘉靖帝氣消了,冷靜下來后再去勸。而在朝廷政令發生錯誤之時,又每每都是主動承擔責任,從不把鍋甩給皇帝。
知進退,知道要維護皇帝的面子,不吝名聲為皇帝背鍋,這樣的臣子,太難得了!
嚴嵩好,用著順手,用著放心,嘉靖帝喜歡。然而嚴嵩那個倒霉兒子嚴世蕃,那也是真太能惹事了!更要命的是,這個嚴世蕃還是嚴嵩的獨子,是嚴嵩的命根子,殺不得。太頭痛了!
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嘉靖帝不自覺的就又看向了王道秋,問道:「臭小子,你鬼主意多,你說說看,朕該拿那個嚴世蕃怎麼辦?」
拿嚴世蕃怎麼辦?這好辦啊,嚴世蕃不是熱衷於搞經濟,喜歡錢嗎?那就送他錢好了。
打著這個鬼主意,王道秋奸笑著說道:「皇上,那嚴世蕃不是愛錢嗎?那咱們就送他一座金山銀山好了。」
送嚴世蕃一座金山銀山,王道秋會對嚴世蕃這麼好?對此,嘉靖帝是不信的,他知道王道秋必有下文。於是對於王道秋的搞怪,嘉靖帝也不接話,就眼神示意王道秋,接著往下說。 賣關子沒得到回應,王道秋只好悻悻然的又接著往下說了,他說道:「陛下,您的大明皇家銀行造幣廠,每天把那些金銀,都鑄成金幣銀元。那兒幹活的全是死囚,就是死了也是在造幣廠里火化,骨灰揚了,死生都不能出來的。所以臣覺得,讓嚴世蕃去那兒比較合適。」
「皇上您讓嚴世蕃去那兒當頭,那至少在造幣廠內,那些金山銀山是他嚴世蕃說了算。他想拿多少揣兜里,他自便,沒人管,甚至只要他願意,他就是躺在金山銀山上睡覺,站上面拉屎撒尿也可以。所以陛下,皇家銀行造幣廠那地方,對嚴世蕃合適。」
卧槽!給你座金山銀山,卻不給你地方花,這特么太狠了!想著嚴世蕃面對那金山銀山,卻在那兒掉眼淚的悲慘,嘉靖帝和陸炳都不厚道的笑了。
笑過之後,嘉靖帝嗔怪道:「就你小子心眼壞,嚴世蕃這次落你手裡,也算是他命苦。好了,這事就這麼著吧!對了陸炳,此次涉案的那個羅龍文,據說跟嚴世蕃一樣,也是男色女色,葷素不忌的。既然那個羅龍文與嚴世蕃志同道合,那就讓他也去造幣廠里,跟嚴世蕃作個伴嗎!」
「是,陛下。」
嘉靖帝下了旨意,那這個事情的處理結果,也就這麼定下來了。不過結果歸結果,但事情還是要向一眾朝廷重臣通報的。畢竟昨晚是在夜市那種人流密集的地方,鬧出那麼大的動靜,事情不跟內閣和三法司講清楚,這是不行的。
於是在跟陸炳和王道秋商量完,嘉靖帝就讓呂方,去傳內閣諸學士,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大理寺的頭頭,和順天府尹一起萬壽宮見駕了。
群臣進入萬壽宮,行完禮站好隊,嘉靖帝就讓陸炳給朝堂諸卿做案情通報,並將人犯口供傳與諸卿看。
聽完陸炳的案情通報,看完那些口供,老嚴嵩羞的是整張臉都紅了,太特么丟人了。不過就這麼一個兒子,從來就是自己和老妻的命根子,這沒法放棄啊!
於是一知道了事情的始末,老嚴嵩忙跪下哀求嘉靖帝,再饒他兒子嚴世蕃一回。
老嚴嵩今年六十八了,白髮蒼蒼,佝僂的身子,怎麼看都是一副風燭殘年的樣子,他現在一把眼淚一把嚊涕,跪在那兒為子求情,嘉靖帝也是心酸。
狠不下心來捉弄這麼個老人,於是在嚴嵩跪下哀求后,嘉靖帝就把剛才與王道秋商量的,讓嚴世蕃去造幣廠再就業,省的在外面闖禍的想法,告訴了嚴嵩。
當然為了不太刺激老嚴嵩,嘉靖帝說話時玩了語言藝術,沒說這是讓嚴世蕃進去后,就是終身監禁。只說進了造幣廠,以後就不能隨便再出來了。
這讓老嚴嵩還以為,嚴世蕃進去造幣廠后,會跟宮裡的宮女一樣,平時都住造幣廠里,岀來要上級批准呢!而造幣廠的上級,不就是自己的門生,大明皇家銀行總辦王道秋嗎?
王道秋與嚴世蕃素有仇怨,互相看不順眼,但對嚴嵩還是恭敬的。嚴嵩也自信,只要自己開口,王道秋不會連讓嚴世蕃請假回趟家的面子,都不給。再說了去造幣廠,嚴世蕃那是去當頭,沒人敢欺負他,總比去充軍幫老兵洗襪子強吧!
於是自知自己兒子嚴世蕃,這次「二」犯的不小,一個敲詐和做偽證跑不了,走正常法律途徑,肯定得去流放充軍。
於是在嘉靖帝讓嚴世蕃去造幣廠改造,省的再在外面闖禍的決定一出口,老嚴嵩忙磕頭謝恩,藉此堵住別的大臣,不服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