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明朝擎天一柱> 第165章 煤鐵綜合體

第165章 煤鐵綜合體

  第165章 煤鐵綜合體


  德王和衡王的遺產統計出來后,下一步就是該怎麼處理這些遺產的問題了。為此嘉靖帝還專門,把王道秋給叫回了北京。


  接到嘉靖帝的旨意,當天王道秋就坐著船,向北京城駛去,在三天後的一個天色將黑時分,王道秋來到了運河通州碼頭。然後他就趕緊縱馬入北京,他也不先回家,直接就去了西苑。


  進到西苑,嘉靖帝見到已兩個多月沒見的王道秋,他心裡非常高興,拉著王道秋就讓王道秋坐他旁邊,然後對王道秋是一頓的噓寒問暖。而王道秋也是拿捏著分寸,禮貌而又不失親近的應付著嘉靖帝。


  客氣話說完,嘉靖帝把話題扯到了正事上,他向王道秋說道:「王卿啊!德王和衡王的那些地,你打算怎麼處理啊?不瞞愛卿,現在盯著那些地的人可不少,而戶部則堅決要求將那些地賣作民田,賣地銀他們戶部要拿七成,並且這些田地以後都要照章納稅。」


  「他們甚至還要求朕把兗州魯王的那些地,也拿出來售賣。愛卿啊,為了山東這些地,這些時日可把朕給煩死了!皇親國戚,朝廷勛貴,後宮嬪妃,他們一個個都讓朕,把那些地或賞或低價售賣給他們。而前朝以戶部為主,則堅決要朕將那些地賣作民田,否則他們就死諫,並且讓山東地方官府,不得為這些田地,開具新的田契。愛卿啊,這些時日那兩幫人,都快煩死朕了。愛卿啊!你快把這事幫朕處理了吧!也好還朕一個清靜。」


  近億畝的耕地、礦山,這麼一塊大蛋糕,只要有上桌的資格,誰會不想去分一塊兒呢?想想這些,嘉靖帝這段時間恐怕就是睡覺,也沒少挨枕頭風吧!


  想到這些日子,昏君不知該怎麼分錢的煩惱,王道秋不厚道的笑了。並且還不緊不慢的對嘉靖帝說道:「陛下,此事易兒!那些皇親國戚,勛貴大臣,他們都是有錢人。相比於收那幾個地租,他們肯定更喜歡賺那挖礦的大錢。不瞞陛下,兗州、濟南、青州這三地的礦不少,這其中尤以鐵礦和煤礦最有價值。」


  「陛下,濟南府下轄萊蕪那地方,自春秋時期就開始採礦冶鐵,漢置鐵官,唐置萊蕪監,宋時那兒採礦冶鐵更甚,是當時大宋的兩大冶鐵中心,我朝立國以後,也在那兒設置了鐵鐵所。前些日子臣去那一片轉了轉,賴陛下洪福,臣在離咱現在冶鐵所不遠,一個叫張家窪的地方,找到了一座鐵礦儲量不遜於宣府紅石山那樣的鐵礦。」


  「什麼,王愛卿你在萊蕪那邊,又找到了一座不遜於紅石山那樣的鐵礦?」


  一提到紅石山鐵礦,嘉靖帝興奮了,要如道那座鐵礦可是他嘉靖帝親眼見過的。而且主要以紅石山鐵礦石為原料的宛平南澗河鋼鐵廠,現在每月可都能幫他嘉靖大帝掙幾十萬兩的銀子。


  所以現在一聽王道秋說在萊蕪,又找到了一座不遜於宣府紅石山那樣的鐵礦,嘉靖帝是興奮了,這會兒他彷彿是又看到了一座金山銀山,在前方向他招手,現在嘉靖帝那滿眼都是對金錢的慾望啊!

  而看見嘉靖帝現在的這副財迷樣,王道秋為了自己心中的大目標,就繼讀勾引道:「不敢瞞陛下,萊蕪的這座張家窪鐵礦,它不但在鐵礦儲量上,不遜於宣府紅石山。而且它還在礦石的品質上,要好於宣府紅石山的鐵礦石。宣府紅石山的鐵礦,含鐵量大概就在四成半左右,而萊蕪張家窪那邊的鐵礦,它含鐵量接近六成,差不多不用事先經過選礦,就可以直接放煉鐵爐里去煉。」


  「什麼,愛卿你說那萊蕪張家窪鐵礦,它的礦石含鐵量接近六成?愛卿啊!這天下能有這麼好的鐵礦,朕怎麼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啊?」


  聽到王道秋說萊蕪張家窪那鐵礦石,含鐵量近六成,這把嘉靖帝給驚住了。畢竟後世種花的那個著名富鐵礦,海南石碌鐵礦,它現在還靜靜的躺在,沒有人煙的海南原始熱帶大森林裡,沒有被人發現。


  而現在大明被發現的那些鐵礦,全部都是含鐵量僅有三四成的貧鐵礦,宣府紅石山那含鐵四成半的鐵礦石,在現在大明的鐵礦石里,已經是很難得的好了。因此在嘉靖帝的認知里,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含鐵量超過一半的鐵礦石。所以他現在,有些不敢相信王道秋說的話。


  看著嘉靖帝這副沒見過世面的樣,王道秋平淡的說道:「對不起陛下,此次臣來的比較急,忘記帶那邊的礦石標本了。回頭臣著人,給陛下送些那座鐵礦的礦石標本來。」


  「好,好,好,愛卿有心了,朕等著看那含鐵近六成的礦石標本,這真是太神奇了。」


  聽到王道秋說以後會給他送,這含鐵近六成的鐵礦石,嘉靖帝這會兒也是信了,王道秋沒有騙他,這人世間真有這種含鐵超過一半的富鐵礦。想著這麼好的鐵礦,現在是他嘉靖帝的了,嘉靖帝不自覺就不顧君王形象的,笑的開心。


  而見嘉靖帝現在那老臉,笑成了朵菊花的死樣子,王道秋又繼續擺事實講道理,忽悠道:「不光這呢,陛下,臣此次除了在萊蕪找到張家窪這座富鐵礦,臣還在萊蕪周邊的泰安州,禹城、齊河,東平,汶山這些地方,都發現有大型的鐵礦。只是這些地方的鐵礦,礦石質量很一般,大多含鐵量僅只有三成多,超過四成的很少。」 「哎愛卿,有三四成就不錯了,挖出來冶成鐵,那都是銀子啊!怎麼樣,愛卿現在跟朕說那麼多,愛卿這是打算在山東那邊,也建一座像南澗河那樣的鋼鐵廠?」


  「陛下英明,臣的這點小心思,那真是一點也逃不過陛下您的法眼啊!不瞞陛下,山東那一塊就臣看過的,以萊蕪為中心的方圓百里內,臣就敢跟陛下保證,那兒埋藏的鐵礦,應該不少於宣府那邊的十倍。而且相對於宣府那邊,山東萊蕪那一塊兒的鐵礦開發,將更有利可圖。不瞞陛下,臣打算向陛下建議,在兗州府轄下的濟州,建一座鋼鐵廠,就地將那些鐵礦石煉成鋼鐵。」


  「這濟州不但就挨著大運河,它還聯通汶水、泗水這兩條山東當地的大河。汶水發源於山東的沂源縣,沿途匯泰山、蒙山諸水,橫穿過萊蕪,流經濟州。這條汶水比宣府那邊的洋河,水更大更清,冬季封凍期更短,利於萊蕪那邊的鐵礦石運送到濟州。而泗水是一條比汶水更大的河,為我種花四瀆八流之一,他從山東中部流經濟州,匯入微山湖。」


  「臣先前在兗州的泗水兩岸,和大運河邊的兗州蘭陵等地,都發現有不遜於京郊宛平縣那樣的大煤田。而且不同於宛平縣那些煤田都在群山之中,開採和運輸都很不易,耗費人力較多。山東兗州那邊的大煤田,都是在臨河的一望無際大平原上,扒開上面那一層土,就可以挖到下面的煤,開採和運輸都很方面。」


  「當然開發山東那邊的鐵礦,還有兩個好處就是,山東兗州、濟南那一塊兒,它本身就是我朝糧食的主產區,擁有良田數千萬畝,那邊當地產的糧食,就足可供養採礦煉鐵的數萬人。而不像宣化、宛平那邊,土地貧瘠氣候惡劣,採礦煉鐵那數萬人的吃食,還要咱們這邊北運。另外濟州緊挨大運河,在那兒煉出的鐵,可經運河直接用大船,運到淮河兩岸,長江兩岸和蘇杭地區。」


  「總之綜合各方面來看,開發山東鐵礦資源,在濟州建鋼鐵廠,這怎麼都會比開發宣府那邊的鐵礦,在南澗河建鋼鐵廠,要划算的多。而且有南澗河鋼鐵廠,這個已經運行了四個多月鋼鐵廠的經驗,咱們可以更快更好的把濟州鋼鐵廠建起來。比如調已經熟悉了怎麼鍊鋼鐵的,南澗河鋼鐵廠督辦楊金水楊公公,南下去主持濟州鋼鐵廠的建設。比如咱事先就安排工匠去南澗河鋼鐵廠實習,等濟州那邊鋼鐵廠建好,這些學會了怎麼鍊鋼鐵的工匠,就南下去濟州鋼鐵廠那邊鍊鋼。」


  周邊有儲量巨大,緊挨著大河的煤鐵礦,原料和成品運輸方便;本地就是糧食主產區,沒有後勤供應問題;又有大運河聯通北京,方便控制;還有南澗河鋼鐵廠,可以為其提供技術支持。


  嘉靖帝在腦海里把這些開發山東鐵礦,在濟州建鋼鐵廠的有利條件一加,再想一想他最在意的安全問題。


  於是在把所有問題都想明白后,嘉靖帝對王道秋說道:「如愛卿所言,在濟州建鋼鐵廠,開發山東煤鐵,確實是個一本萬利的大生意。但濟州它離京師近千里,朕有些鞭長莫及,若有屑小佔了那座鋼鐵廠,並且用那座鋼鐵廠所產的鋼鐵,反叛朝廷,那就大大不妙了。所以朕看這樣吧,愛卿,咱在濟州那邊建的鐵廠,就只煉熟鐵,不鍊鋼。以後就是南澗河那邊叫鋼廠,只鍊鋼;濟州那邊叫鐵廠,只煉鐵;愛卿你看這怎麼樣?」


  勞紙看怎麼樣!你皇帝都把這事,放到國家安全上去思考了,勞紙還能反對嗎?


  心裡鄙視著嘉靖帝的格局小,但在面上,王道秋還是一如既往的誇了嘉靖帝英明,同意嘉靖帝的方案。


  然後嘉靖帝就在王道秋的吹捧下,當場拍板了開發山東煤鐵資源,在濟州建鐵廠的方案。並讓身邊的呂方,儘快安排人去跟南澗河的楊金水交接,讓楊金水儘快交接好工作,去濟州主持濟州鐵廠的建設,以及山東煤鐵的開發,有不懂的,就去問王道秋。


  嘉靖帝大氣魄,拍板定了山東煤鐵開發項目。然後心情大好的嘉靖帝,又對王道秋說道:「王卿啊!山東那邊煤鐵開發的事,就交給楊金水那個奴才去辦吧!哪兒有煤、哪兒有鐵,你事先把地劃出來,反正現在濟南、兗州那兩府的地,基本都在我們手裡。還有王卿啊!有了兗州、濟南兩府的煤鐵,朕也看不上你先前送來的,那些兗州魯王的地了。」


  「這樣吧愛卿,這一次朕授權由你主持,把兗州、青州、濟南這三府里,原來魯王、德王、衡王這山東三王和曲阜衍聖公孔府,以及那些已經被亂匪滅門的山東高門大戶,他們那些田地農莊,全部一齊發賣了吧!所得之銀,就按你先前跟戶部商量的,戶部拿七成,內廷和錦衣衛拿兩成,一成留山東災后重建,以及組織部分山東人,先期遷往遼東。」


  卧槽,把上億畝土地的售賣權給了自己,這自己要良心歪點,分分鐘不得富可敵國啊!

  億萬財富就擺在眼前,但為了自己的大理想,王道秋還是努力壓抑住自己心中的獸性,保持住理性。


  強壓住那貪財的慾望,王道秋他強逼著自己說道:「陛下,為了凝聚朝中那些權貴的力量,臣想山東那些有礦的土地,除了陛下的煤鐵項目外,其他的都轉給他們,包括當地的那些中小金銀礦。至於那些底下沒礦的農田嗎?臣想請皇上下一道旨意,以皇恩浩蕩的名義,以七折的地價賣給那些農田上,現在在上面耕種的農戶。並且對於那些買不起地的農戶,只要他們能岀得起三成的地價,作為首付款,皇上就恩准他們,以一分利息向大明皇家銀行借款,購買那些他們現在,正在耕種的土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