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明朝擎天一柱> 第127章 嚴世蕃成順風小哥

第127章 嚴世蕃成順風小哥

  第127章 嚴世蕃成順風小哥

  進到萬壽宮中,王道秋和內閣四大學士,依禮向嘉靖帝行跪拜禮。然後四個內閣大學士在嘉靖帝面前站成一排,準備朝政的奏對,而王道秋這個侍中,則去站在了嘉靖帝身旁,呂方的下首。


  朝政奏對開始,王道秋還是老中醫老配方,大多數事情他都不發一言。只在一些關鍵問題的關鍵上插上一兩句,給嘉靖帝和內閣四大學士一些提示。


  王道秋先前已熟讀圖書館里的那些,後世關於明朝各種社會現象的分析。以及明以後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因此他的每一個見解都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給出的每一個解決方案,無不都是給內閣四大學士和嘉靖帝,眼前一亮的感覺。


  面對王道秋的天才,嘉靖帝和嚴嵩等內閣三大學士,還沒什麼,只是感慨這人間怎麼會有如此妖孽之人。而次輔夏言面對王道秋的天才,他就是滿頭大汗了。夏言一向都自信,自己那腦子比馬屁精嚴嵩要好使的多,他現在只是在走背運,惹了嘉靖帝不高興。等過段時間,嘉靖帝氣消了,還是會讓他夏言任首輔的。畢竟在治國理政上,他夏言可比馬屁精嚴嵩強多了。


  可現在,可現在,嘉靖帝身邊有了王道秋這麼個妖孽,就王道秋看問題的那深度和解決問題的那有辦法。那嘉靖帝還要他夏言幹什麼?

  夏言他所有的自信,所有的驕傲,都來源於他自認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認為皇帝和朝政離不開他的智慧。可現在,皇帝身邊有了王道秋,那他夏言還有毛用啊?不行不行,老夫必須要讓皇帝看到老夫的作用,老夫不能被趕回鄉下去當鄉巴佬。


  心裡想著沒有權力的那種悲慘生活,強烈的危機感,讓夏言站那兒腿都開始抖了,他心中也暗暗發狠,就昧了良心去跟曾銑共圖回大事吧!反正那些螻蟻般的刁民,他們的身家性命,本就是為大人物們的豐功偉績,而去犧牲的。


  自古以來,在種花這個國家,刁民們的賤命,從來都是大人物們在大氣魄,發表豪言壯語時,他們所說的「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這話之中的的那個「代價」。是的,從古至今,種花刁民們的賤命,在大人物們那兒,就是可以隨時拿來「不惜」的那個「代價」,通俗的說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所以說朝廷不折騰,不整什麼豐功偉績,就是對老百姓最好的仁政。


  正在夏言心裡惡毒的決定,犧牲天下黎民蒼生的福祉,來為他夏言搏一個「偉大」之時。這次的御前奏對,順勢就談到了有關於吏部文選司和考功司的人選問題上。


  內閣首輔嚴嵩先「吧吧」的說了一堆,關於這兩個職位的重要性,然後他向嘉靖帝稟奏道:「陛下,吏部文選司和考功司的職責是為國選官,因此這兩個職位非常重要,這兩個職位的人選,朝廷歷來也是慎之又慎。不敢瞞陛下,為此事昨日下值后,王侍中還專門去了一趟老臣府上,就此事徵求老臣的意見。最後老夫和王侍中商議定,由我二人向陛下共同舉薦翰林院的高拱、高儀兩個翰林,分別出掌吏部文選司和吏部考功司。並且此事剛才在宮門前等候陛下召見時,老臣還與內閣中的其他三位閣臣商議。對此事,次輔夏言不置可否,沒有發表意見。而內閣中另外的兩名閣臣皆表示,同意向陛下舉薦高拱、高儀。」


  「臣等願意舉薦高拱、高儀。」


  嚴嵩話一說完,夏言站那兒沒動,另兩名閣臣則出班,附和嚴嵩向嘉靖帝舉薦高拱、高儀。


  兩名閣臣附和完,嘉靖帝還沒開囗,嚴嵩又跪下接著奏道:「老臣不敢瞞陛下,老臣向陛下請罪。吏部文選司和吏部考功司,這兩個位子很重要,以致於被那些宵小背後傳為朝廷的五大肥差之二,心嚮往之。老臣家那個不爭氣的,現太常寺少卿嚴世蕃,見此次吏部人事調整,就痴心枉想的想取其一。老臣一時糊塗,在他百般糾纏之下,沒有守住公心同意了去幫他推薦。」


  「昨晚王侍中來老臣府上商議此事時,老臣就向王侍中推薦了那嚴世蕃,然後被王侍中以嚴世蕃品行不端為由,嚴詞拒絕。當時那嚴世蕃就在門口偷聽老臣與王侍中的談話,他在聽到王侍中說他品行不端,拒絕推薦他之後,他就惱羞成怒的闖進來,對著王侍中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辱罵,后被老臣給趕了出去。陛下,老臣身為當朝首輔、百官表率,卻有失公允,為已子徇私,請陛下降旨處罰。同時臣就王侍中不懼臣這個首輔,堅持原則秉公為國選官,請陛下降旨嘉獎。」


  卧槽,這裡面還有這麼大的內幕,而且這老嚴嵩還敢自曝,這一時間把眾人都弄傻了。但王道秋這時候對嚴嵩的良苦用心,卻是感激的。嚴嵩他昨晚燒了王道秋的門生剌,現在又在御前來這麼一出,無疑就是想告訴皇帝和內閣諸公,王道秋他不是嚴黨,以此來為以後防患於未燃。


  王道秋心裡感激著嚴嵩,也在心裡決定,自已以後在嚴嵩倒台時,一定要護住這個自己的伯樂。


  就在王道秋心裡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時,呂方拉了拉王道秋的衣角,嘴還向嘉靖帝那邊擼了擼,示意王道秋上嘉靖帝那邊近前回話。 得到呂方的提醒,王道秋忙恭著身子,小碎步來到嘉靖帝身邊,低頭臉貼進嘉靖帝的嘴,等著回話。


  當王道秋恭身臉貼進了,嘉靖帝小聲的耳語道:「吏部的事,你不去找吏部尚書喻茂堅,你去找嚴嵩幹什麼?」


  內侍交往外臣,這果然讓嘉靖帝往這方面疑心了。於是面對嘉靖帝的疑心,王道秋忙小聲的解釋道:「陛下,為臣昨晚去首輔大人府上,不是去找首輔大人請示吏部的事兒,而是奉旨去送禮的。」


  奉旨送禮!這用詞妥妥的不當啊!不過王道秋說這四個字,現在嘉靖帝也想起來了,自己昨天的確是有說過,讓王道秋備份厚禮,好好去感謝一下嚴嵩的幫忙。


  明白了王道秋上嚴府的原由,於是嘉靖帝心中疑心俱去,語氣平和的又問道:「你上嚴府送禮就送禮吧,怎麼又和那嚴世蕃起衝突了?具體是怎麼一回事,你跟朕說說。」


  嘉靖帝問昨晚自已與嚴世蕃衝突的事,王道秋醞釀了一下情緒,平靜的回話道:「回陛下的話,事情是這樣的。昨晚臣準備了一幅北宋李成的山水圖,又跟陸都督借了三千兩的銀票。打算李成的畫送給嚴首輔,三千兩銀子送給嚴世蕃。可到了首輔那兒,首輔大人就跟臣談起了朝政,還扯到了吏部文選司和吏部考功司的人選問題上。首輔大人當時告訴臣,其子嚴世蕃有意那兩個職位,問臣能不能向皇上您推薦一下。陛下,那嚴世蕃是啥德行,臣不講陛下你也知道。如果讓那嚴世蕃得了那選官之權,臣以後和首輔大人再在背後支持他,那從今往後我大明官場還有公道嗎?」


  「於是在聽到首輔大人讓為臣,幫他推薦其子嚴世蕃時,臣當時就被嚇住了。忙跪求首輔大人,此事萬萬不可,當時臣還例數了嚴世蕃過往的一些惡行,就嚴世蕃的人品說了一些刻薄的話。因此就惹惱了當時在門口偷聽的嚴世蕃,他氣急敗壞的衝進來,對著為臣就是一頓辱罵。後來還是首輔大人紳明大義,沒有計較為臣污辱其子,將其子世蕃嚴厲的訓斥了一頓,趕將出去。」


  哦!原來如此,聽了王道秋的解釋,嘉靖帝瞭然,也沒怪王道秋和嚴嵩。王道秋這邊不說,壓根就沒有任何的錯。而嚴嵩吧,這人是著名的賢夫、慈父,這個全國人民都知道,嘉靖帝自然也不好為寵兒子這個嚴嵩幾十年的老毛病,去苛責嚴嵩。


  於是關於這個事情,嘉靖帝想了想后說道:「不是什麼體面的事,就不要外傳了。嚴首輔和王愛卿深為朝廷重臣,秉公施政是為份內之事,朕就不嘉獎了。只是那個嚴世蕃,往日朕看在首輔大人的面上,對他多有包容,沒想到他還這麼的貪心不足。那好吧,往日是朕錯了,是朕沒有知人善任。那嚴世蕃不是看不上太常寺少卿這個職位嗎?那行,打明兒起他嚴世蕃就調行人司當個行人吧!多活動活動腿腳,省的他那腦子成天的胡思亂想。」


  「臣代臣子謝主隆恩。」


  嘉靖帝真是個整人的好手,嚴世蕃落他手裡,也只能自認倒霉了。好好的一個正四品掌管國家禮樂的太常寺少卿,這一下子就變成正八品的,負責在中央各部門間傳送文件,當人肉電話、人肉傳真機的行人司行人了。


  可以想象,當嚴世蕃接到這個任命后,他是如何的暴跳如雷。想到嚴世蕃的倒霉,王道秋心裡不厚道的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