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人間清醒
第125章 人間清醒
第二天一早,王道秋聽著更鼓聲摸黑起來。沒辦法,他現在官居二品,得去上早朝。
走到大門口,他的那四個少年護衛,己經拴好馬,在門房裡等他了。他一到門囗,那四人忙就去解馬,而門房老頭范二則趕緊去開門。
騎上馬離開家,王道秋就去了紫禁城,來到宮口門王道秋讓自己的四個少年護衛,牽著馬自去早起的早食攤點找些飯食吃,他自己則走著去了宮門口。
來到五鳳樓下,這兒此時已經有了上百名官員在此等候。他們一看王道秋這個最近老是搶頭條的官場新人過來,紛紛都是對著王道秋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良楨,這裡這裡。」
正在王道秋被那幫喜歡背後說人小話的朝臣,弄的有些尷尬之時,就聽到一聲喚他的聲音。尋聲望去,就見他現在的頂頭上司喻茂堅,正在不遠處揮手,招呼他過去。
經過上次御前,王道秋帶傷為那一百多名打他的犯官求情這事。反正現在不管別的朝臣如何說王道秋奸佞,靠捧嘉靖帝的臭腳上位,他喻茂堅堅信王道秋是個正直的人。所以喻茂堅他想跟王道秋親近,於是他現在也就不顧其他朝臣那異樣的眼光,光明正大的招呼王道秋過去他那邊。
有人肯答理自己,省了自己被絕對的孤立,這也讓王道秋覺得慶幸。於是一見喻茂堅招呼,他馬上就快步趕了過去。
一來到喻茂堅跟前,王道秋忙拱手行禮道:「老大人這麼早,就來了呀!辛苦辛苦!」
「嗨,有啥辛苦的,都習慣了。只是皇上這天天不上朝的,倒也是辜負了朝臣們的這份辛苦!好了,不說這些沒用的了,等完了這早朝,你肯定是就要去御前伺俸的。那乘現在有時間,老夫想跟你商議一下,那一百多名被特赦的犯官,咱們吏部到底該怎麼安置他們啊?」
「哦,這事啊!這事皇上不是有旨,讓把他們都外放地方上為官嗎?」
「是啊!這事兒皇上是有旨,但皇上只說把他們外放,可沒有說具體要給他們安排什麼職位啊!」
具體的安排?按慣例這應該就是哪兒有空缺,就塞一個人進去。可現在喻茂堅專門為此來問詢自己,那顯然對那些人的安排,他是不打算按慣例哪兒有空缺,就隨便去塞一個,他是想對那幫人有刻意的安排。
明白了這些,王道秋心中瞭然,喻老頭這是想照顧那幫人,可又怕自己不服啊!知道了喻老頭的小心思,王道秋淡淡的問道:「這事兒,老大人和李大人,應該是已經商量過了吧?」
「咳咳」,王道秋一語道破這背後的貓膩,喻茂堅很是尷尬。王道秋說的沒錯,就給那幫人在安置問題上優待這事兒,昨天喻茂堅的確是和新任的吏部右侍郎,原大理寺卿李香商議過。兩人的意見也是一致的,都不想弄些什麼狗屁閑差、刀筆小吏,埋沒了那些人才。
喻茂堅和李香意見一致,但王道秋現在不但是吏部的第一副部長,還是皇帝身邊的侍中。如果王道秋不同意的話,那這些所謂的「優待」,接下來還真沒法操作。於是現在喻茂堅迫切需要得到王道秋,在這事上對自己的支持,至少起碼王道秋不反對吧!
因此這事在被王道秋點破后,喻茂堅先尷尬的咳了兩聲。然後他鼓起勇氣,跟王道秋明說道:「良楨聰慧,真是什麼事都瞞不過良楨啊?不瞞良楨,關於那些犯官的安置問題,昨日我與李大人的確是己經商議過了。我倆都認為,那些人這次雖犯下大錯,但他們平時的表現和個人的品行操守,那還都是不錯的。因此我跟李大人認為,對那些人的安置得慎重,應該給他們一個能幹出成績,能再次起複的職位。良楨你看這?」
說完這些話,喻茂堅就一臉擔憂的盯著王道秋看,深怕王道秋說出反對的話。畢竟那幫人幾天前,差點把王道秋在西苑宮門口,給打死。
而看到喻茂堅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對自己露出那種哀求的表情,王道秋那良心也有點過不去。於是直面喻茂堅,王道秋微笑著說道:「老大人和李大人為國惜才,下官無甚異議。而且下官也認為,他們那些人的品性,於我等官場中人來說,是為難得,應該珍惜。那些人,老大人和李大人就看著安排吧,下官無異議。」
「好,好,老夫就知道良楨你大氣。行了,這事我跟李大人會商量著辦的,謝謝良楨了。不過良楨,別的人都好辦,就是那徐階和李默。他們兩人都是在士林中有很高威望的人,事前兩人又分別官居吏部左右侍郎。那這樣一來把他倆的職位安排高了吧,他倆現在都只是個從四品,而且還是剛被特赦的犯官。可如果把他倆的職位安排低了吧!又對不起他們過去的身份和名聲,會引起士林和朝中清流官員的不滿。所以這高了低了都不行,老夫和李大人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安置他倆合適。對此不知良楨你,可有什麼好主意啊?」 李默、徐階,這兩人過往都有一些硬扛權貴,為大明百姓津津樂道的牛逼事。他們個人影響大,形象正面,是大明讀書人的偶像,是朝廷清流官員的領軍大佬。就這兩人的身份,安置的位子不對,這確實就是在拉仇恨,是把自己送去給那些讀書人罵。
想著這些後果,王道秋沉思了一會兒后,對喻茂堅說道:「這樣吧喻大人,李默這人雖品行廉潔無可挑剔,但他這人性如烈火,遇事容易衝動,常自以為是,聽不進旁人的勸解。這樣的性格讓他去治理地方,肯定是不合適的。所以應該給他安排一個,要求人品比能力更為重要的崗位。昨日我在御前,錦衣衛陸炳向陛下彙報,漕運總督勾聯屬下共同貪污。當時陛下龍顏大怒,己下旨讓錦衣衛將涉案官員,全部拿入詔獄嚴刑拷問。」
「這樣一來,漕運那邊就會有大量的職位空出來。漕運事關國家命脈,但他的日常工作只是維護水路堤壩,監督漕關收稅。這些工作它並不需要有多大的能力,但需要有過硬的人品,畢竟這活天天跟錢打交道。而這樣的差事,下官認為正適合李默這樣人品很好,脾氣很差的人。喻大人你以為呢?」
「哈哈哈哈,良楨你啊!」一聽王道秋說漕運這種活,正好適合李默這樣人品很好,脾氣很差的人。喻茂堅雖認為王道秋這麼評價李默,有點損。但同時也認為王道秋說的對,確實像漕運那樣的活,你人品差了,管不住自己的手。你脾氣好了,震不住底下那些想伸手的小吏。想想漕運這種活,也確實就像是為李默那樣的人,量身定做的。
有了漕運這個合適的崗位,喻茂堅又想到了鹽政,這些都可以用來安置像李默那樣的人。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喻茂堅很是高興,同時他也在心裡感慨,王道秋雖然年紀小小,但已盡顯大國宰輔的氣度,不但有海一樣的胸懷能容人,還能知人善任。
心裡為大明慶幸又得一況世良臣,想著大明王朝美好的未來,喻茂堅嘴上對王道秋誇讚不已。不過王道秋卻在此時交待喻茂堅,關於李默的安置要先壓一壓,要等西苑那邊將漕運那邊的貪腐案,正式通報朝廷各衙門后才能進行。畢竟王道秋作為近侍,將宮裡尚未公開的事透露出去,這是犯忌諱的。
聽了王道秋的囑咐,喻茂堅能體諒王道秋的難處。於是他連連向王道秋保證,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絕不會在宮裡的正式通報出來前,就透露給第三個人,包括他的好基友李香。
談完了李默的事,喻茂堅又向王道秋詢問,該怎麼安排徐階。關於徐階的安置問題,王道秋對照歷史,覺得徐階這人的政務能力還是很強的。這人非常務實,面對各種難題,都能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只是歷史上徐階這人過早的浮在了上面,把一身的本事全虛耗在了官場的爭權奪利上。而且在長期的政治鬥爭中,他看到了太多的黑暗,最終他自己也潛移墨化的接受了,那些官場中的遊戲規規,習慣了官場中的那種思維方式,迷失了本性。從此以後做事只考慮怎麼能贏,而不去考慮王法天道。
所以縱觀徐階的一生,王道秋覺得應該讓現在才四十多歲,正值壯年的徐階,多在地方上為一方水土做切實的貢獻。而至於高升中央嗎,等他六十多歲年紀大了,而他徐家那時候又沒有成為上海「凈街虎」的話,再給他一個內閣大學士的位子,算是給他的仕途畫上個完美的句號吧!
在心裡安排好了徐階后,王道秋對喻茂堅說道:「徐階此人,年輕時跟現在的李默是一樣的。只要認為不對,他就會梗著脖子怒對,管你是什麼身份,管你是什麼職位,因此他當年在翰林院里,也是眾翰林的精神象徵。但他這十幾年的官場下來,現在也混成了個老油子。我在翰林院和去吏部辦手續時,曾與他打過交道。反正這人給我的印象就是非常的世故,非常的圓滑。」
「說實話老大人,我跟徐階交道打下來,我覺得徐階這人,他將來很有可能就是第二個夏言。都會是年輕時極度的剛直,老來會墮落的極度貪腐,只不過徐階這人比夏言要聰明的多,他將來的處世風格應該是會更接近於首輔嚴嵩。」
「什麼?徐階他將來會是第二個夏言,第二個嚴嵩,這可怎麼得了?良楨,老夫與你雖交集不多,但你看人的眼光,老夫還是非常信服的。只是那徐階,他真的會是?良楨,這老夫可真有點不敢信了。」
徐階這幾年才剛爬上帝國的高層,先後在禮部和吏部任侍郎,還遠不是帝國核心決策圈裡的人。所以這兩年他都是在刷聲望,拼政績,一心只想往上爬,小錢錢現在還入不了他的法眼。因此他現在也還沒有顯出他那巨貪的本質,朝廷里像喻茂堅這樣的清流旗幟,對他的印象也還都很好。於是現在王道秋說徐階將來,可能會變成第二個夏言,第二個嚴嵩,這讓喻茂堅有些難以接受。
不過不管喻茂堅能不能接受,未來的歷史就是這樣。而且隨著王道秋和他的聊天,這時間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向前走,也就到了開宮禁入宮早朝的時間,他們也就只能停止談話,去排隊了。
雖然朝臣們都知道,嘉靖帝不會來上早朝,但中華五千年於政府高層,一直都是形式要大於實際。因此知道歸知道,但大臣們還是得按著禮儀,排好隊進入紫禁城,去聽內侍太監那句:「皇上有旨,今日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