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高中會元
第77章 高中會元
就在王道秋在南澗河緊張忙碌的時候,二月二十七日,會試結束后的第十日。今科會試的進士名單,就準時送到了嘉靖帝的御案上,等待嘉靖帝的御批。
拿起禮部送上來的今科進士名單,嘉靖帝一看就樂了。因為這份名單抬頭的一行字就是:第一名:王道秋
王道秋是今科的會元,這結果太可樂了。於是嘉靖帝拿著這份名單,就向身邊的呂方揚了揚,問道:「這份名單,你看過了嗎?」
「回皇上的話,這份名單,奴才已經看過了。」
「看過了,看過了好啊!真沒想到啊,那小子還真箇天才呃,啥都會,還考了個會元。好啊!好啊!這可真是老天爺賞給朕的啊!對了,那小子現在還在南澗河工地嗎?」
「是的陛下,自今科會試結束后,楊金水那個奴才為建煉鐵爐子,就去找了會元郎幫忙。會元郎畫好圖紙后,就一直住在工地,指導工匠們建爐子。據今早內宮監那邊傳來的消息,說那邊昨天就已經建好了一口大爐子,昨晚己經在爐子裡面燒火烘爐子了。今天中午他們就準備上料,先燒一爐試試看。」
「好啊,好啊!辦事用心啊!這樣呂方,下午叫上陸炳、嚴首輔,咱們一起去見證一下,那一爐煉幾十萬斤鐵水的爐子,里怎麼流出鐵水的。如果事成了,朕就把這會元的喜報,親手送成那小子。如果事情搞砸了,那小子就去第三百名吊車尾吧!」
「是,奴才這就去安排。」
應完嘉靖帝的話,呂方忙就出去安排了。而等呂方走後,嘉靖帝笑著拿起了御筆,在上面硃批「准奏」。剛才他在呂方面前說,王道秋那建的爐子若失敗,這個會元他就不給了,那不過只是跟呂方開個玩笑而已。
畢竟自打王道秋進入他嘉靖帝的世界后,蜂窩煤一個冬天的生意,就已經幫他賺了三十多萬兩銀子。製藥和造玻璃,更是幫白雲觀賺了近百萬兩的銀子。現在修道,已經不是他嘉靖大帝給道門銀子,而是道門每月孝敬他十萬兩銀子了。
可以說,僅僅這幾個月,靠著王道秋,他嘉靖帝就已經成功脫貧。如果等鋼鐵廠再建起來,每年那幾百萬兩銀子的進賬,他嘉靖大帝從此就財務自由了。
現在的王道秋對於嘉靖帝來說,就是財神爺。因此對王道秋,嘉靖帝才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不給「會元」呢!更何況王道秋上次在白雲觀中代天傳旨,那些信息嘉靖帝可還都記得,如果那些都應驗了……。
所以現在王道秋對於嘉靖帝來說,很重要很重要,他要極力的去籠絡。
在西苑吃過午飯,嘉靖帝和陸炳、呂方、嚴嵩,就一身便裝,在幾百名同樣便裝的錦衣衛的護衛下,來到了南澗河鋼鐵廠在建工地。
一到這兒,嘉靖帝就看到了一座足有兩層樓高的高爐,上面有工匠正通過專用通道,一車一車的往爐里倒原料,而王道秋此時,則在圍著爐子繞圈圈,四處摸那爐溫對爐壁的影響。
看著王道秋的那認真樣,嘉靖帝很欣慰,笑著讓呂方,去把王道秋叫過來說話。
呂方過去爐邊,擋在了王道秋繞爐子走的前進路線上。王道秋正一邊走一邊摸爐壁呢,猛的就覺得有人擋在了他的前面,他不悅的抬頭,正準備訓人呢!見是司禮監老大呂方,他忙把怒容切換成笑臉,笑著問道:「呂公公,你怎麼來了?」
聽了王道秋的問話,呂方笑著先指了指嘉靖帝他們那個方向,然後壓著聲音說道:「過去回話。」
順著呂方手指的方向,王道秋看到了嘉靖帝、陸炳和嚴閣老。見這幾位當今大明王朝最有權勢的大佬,都來了,王道秋忙先給呂方行了個禮,然後就快步向嘉靖帝他們那邊走去。
一近到嘉靖帝跟前,王道秋都沒來得及行禮呢,嘉靖帝就問道:「怎麼樣,爐子沒什麼問題吧?」
「是的陛下,目前看一切都還很好。我們是一個時辰前結束烘爐,開始上料的。現在已經加進去上百萬斤的焦炭和鐵礦石了,目前爐溫很正常。恭喜陛下,沒意外的話,這煉鐵爐能成。」
「哈哈哈哈,能成就好啊!我聽司禮監報上來的消息,說你這爐子一次可以煉三十萬斤的鐵水。而且你還準備,建一次能煉上百萬斤鐵水的爐子。」
「是的陛下,臣跟內宮監楊公公商量的是,建三座這樣一爐可以煉三十萬斤鐵水的小爐子,再建兩座一爐可煉上百斤鐵水的大爐子。這樣每天一個爐子煉四爐鐵水,五個爐子加一起,一天就可煉鐵一千二百萬斤左右。」
一個煉鐵廠一天就可煉一千二百萬斤鐵,這讓一向喜歡大手筆的嘉靖帝很高興。但把一邊現在主持大明朝廷日常工作的嚴首輔給嚇了一跳。 首輔大人掩藏著自己與王道秋的關係,裝著不認識王道秋,冷冷的說道:「少年郎,天子御前回話,可要嚴謹,否則就是欺君之罪。一個煉鐵工坊,一天就能煉一千二百萬斤鐵,這怎麼可能?你可知,我大明朝廷一年徵收的官鐵,也才一千八百萬斤。你一個煉鐵工坊一天半的產量,就等於我大明朝廷一年的官鐵徵收量!少年郎,妄言了吧?」
「哈哈哈哈,分宜,你可不要小看了,你面前的這位小小少年郎。分宜,朕給你透個底吧,京城這幾個月以來,市面上出現的蜂窩煤,晶瑩透亮的硫璃,白雲觀那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全都是你面前這位小小少年郎,幫著搞出來的。還有剛才朕來之前,禮部呈上來的今科進士名單,你面前的這位小小少年郎,他是第一名會元。而且那份名單朕已經批紅,明日就會放榜。」
嘉靖帝以嚴首輔的家鄉,江西分宜來稱呼嚴首輔,以示親切,並告訴了嚴首輔,王道秋這幾個月以來乾的那些「豐功偉業」,以及現在已經是今科會元的事。
這讓嚴首輔聽后也是嚇了一跳,自己任浙江學政的侄子,為自己提前約定門生,居然約到了這麼個妖孽。說真的,雖然王道秋一到北京,就去拜見了他嚴首輔,把雙方的師徒名份給定了下來。
通過雙方那僅有一次的交談,嚴首輔知道王道秋是個天才,甚至可能就是那個將來,能救他嚴家的人,可是他是真沒想到,王道秋居然會妖孽到懂煉鐵,會造硫璃,會製藥。精通那麼多,這特么還是人嗎?
心裡震憾著王道秋的才華,嚴首輔面上還是裝著不認識王道秋的樣,裝模作樣的開始說軟話道:「那這倒是老朽孤陋寡聞了,會元郎大才啊!」
人嚴嵩在名份上是自己的老師,他的軟話,王道秋自不敢接。於是他忙拱手向嚴嵩行禮,並送上些給對方面子的話。
王道秋和嚴嵩兩人,正在那兒一人一句客氣著呢,嘉靖帝不耐煩了,他打斷王道秋和嚴嵩之間的客氣,說道:「行了,行了,王愛卿現在也是會元了,殿試后朕會讓王愛卿入翰林院,司值西苑。以後首輔大人和王愛卿有的是機會客套,今天這時間就留給朕吧!對了王愛卿,你這爐子還要多久,才能出鐵水啊?」
「呃,回陛下的話,這爐子已經燒了有一個多時辰了,最多再有一個時辰,就該開爐了。」
「噢,還需一個時辰啊!那這一個時辰,愛卿就給我們介紹一下,這鋼鐵廠的規劃吧!」
「是,陛下。」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王道秋就帶著嘉靖帝他們,一邊參觀廠區,一邊給嘉靖帝他們介紹,未來這裡要建什麼,那裡要建什麼,以及各項工程的作用。
最後一行人來到了有五層樓那麼高的南澗河大壩上,王道秋指著這大壩下的水,對嘉靖帝他們說道:「這壩高六丈左右,我們規劃平時蓄水五丈,高過五丈就打開壩兩側山腰上的水渠,向永定河泄洪。而平時兩山腰的水渠,在永定河那一側的水閘是關著的,水渠里的水自山上流下,供工廠生產生活用。」
「還有這壩中間的兩個大閘門,它們連通廠區的這兩條水渠。廠區內的這兩條水渠里,到時會裝上皇上說的那種磕頭機。皇上你看,這壩上水位規劃是五丈,那這樣這壩上的水位就比壩下的廠區,要高三丈多,那這大水自壩上傾泄而下的力道,就會是很足的。有了這麼的動力,那磕頭機自然那頭磕的,也會很勤……。」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王道秋說到磕頭機那頭會磕的很勤,想到那副場景,嘉靖帝和陸炳都忍不住,放懷大笑了起來。而嚴首輔和呂方這時沒笑,呂方沒笑是因為有嚴首輔這個朝臣在場,他這個內廷奴才得注意自己的身份。嚴首輔沒笑那是因為,他壓根就不知道磕頭機是什麼。
於是不明白磕頭機是什麼的嚴首輔,就小聲的問王道秋,那磕頭機是什麼。結果嚴首輔的這一問,立馬把嘉靖帝和陸炳又給逗笑了。然後陸炳就跟嚴首輔解釋,他跟嘉靖帝小的時候出去玩,嘉靖帝看到那水力舂米機,頭一上一下的舂米,然後就給這水力舂米機取了個「磕頭機」的外號。
等陸炳解釋明白這「磕頭機」是什麼,以及告訴嚴首輔,王道秋不拿這個「磕頭機」舂米,而是拿這磕頭機代替鐵匠打鐵時。
嚴首輔聽后也是恍然大悟,妙啊!這磕頭機底下把稻穀換成鑄鐵,這舂米可不就變成打鐵了嗎?而且這樣打鐵,不但比鐵匠打鐵,力道更足,還能一直持續,不會累。這招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