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朱元璋見羅教授了
第140章 朱元璋見羅教授了
午後。
過了今日,朱元璋便將離開嶺南了。
吃飯的時候,朱元璋和朱樉說道:「這兩日,百官在大學之中,看到了許多東西,回來都是讚不絕口,朕記得……咳,朕聽說,你下面有一人,號司法,熟讀大明律,負責嶺南之地所有的刑罰,是否真有此人啊?」
在番禺府待了一些天,臨走的時候,朱元璋終於忍不住,暴露出了他的一個小心思。
他想見見羅司法。
對於這樣的要求,朱樉自然不會拒絕。
當然了,也要看羅司法的意思。
但羅司法,是教授、學者。
他並沒有拒絕朱元璋的接見。
朱樉還有些擔心,所以對他提醒道:「我這個父親脾氣不太好,羅教授還請謹言慎行,不過我也會陪同羅教授,肯定會照顧羅教授周全。」
「哈哈,無妨。」
羅教授笑了笑,一副看得開的表情。
秦王府馨德堂殿廳之中,朱元璋端坐上位沙發,見到了羅司法。
當然,還有朱樉。
二人一起拜見。
「免禮了。」
朱元璋見到羅司法,居然難得的態度溫和,開口就說道:「朕聽聞,足下一年時間,便使得嶺南之地無一個蠻民,人人知禮守法。這嶺南之地海晏河清,完全是你一個人的功勞啊!」
「皇上謬讚了。」
羅教授連忙道:「其實,也多虧了秦王殿下,肯放權,全力信任並且支持。皇上,草民只是一位學者,對於大明律也保持謙卑嚴謹的態度。但草民所知的,也不止於大明律。」
「哦?願聞其詳!」朱元璋來了興趣。
一國之本,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是皇帝,國不可一日無君嘛!
也有人說是太子。
自古以來,東宮是國本。
秦王掃六合,諸侯西來,強秦一統天下!
但就是因為始皇帝一直到臨終前都未立太子,導致趙高、李斯這樣的小人找到空子,扶持了一個胡亥上位,因而二世而亡。
但其實在朱元璋這個天子看來,一國之根本,就是賴以統治萬民的法典。
為什麼這樣說呢?
商有《湯刑》。
邦周剛立國,周公旦便要制定《周禮》。
為什麼?
因為,國無法而不立。
你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度,那就約束不了任何人,那麼這個國家就是一盤散沙。
有皇帝和沒皇帝,也就沒區別了。
所以朱元璋本人,都參與了大明律的制定。
這也是他頗為驕傲的一點。
現在聽說羅教授所學的律法之中,不僅限於大明律,便想知道他都學了什麼。
「皇上也知道,南洋、西洋都有許多國家,而這些國家所記載的,現存或者古法律法典,目前草民所在的大學之中都有傳授。草民如今已經辭去秦王殿下的官職,專心幫助殿下培養此類人才,結合諸國古今法律法典,共同推敲以及探討法學。」
說到這裡,羅教授頓了頓,沒有再講下去了。
朱元璋眉毛一挑,問道:「怎麼不繼續了?」 「皇上,接下來的話,草民怕皇上會不以為然。」羅教授十分坦誠。
這才是一名學者的風範。
有話就直說了。
「說吧!」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樉,笑道:「你是秦王的人,他就在這裡,你無論說什麼,朕都不會有任何怪罪。」
羅教授也朝朱樉看了一眼,見到朱樉點頭,他便朗聲道:「皇上,草民以為,大明現有的律法,有幾點不足之處。其一,不夠靈活;其二,不夠規範;其三,不夠概括;其四,不能變通;其五,職權不明。」
「什麼?」
朱元璋聞言大驚。
幾乎是拍案而起了!
這可是他親自參與制定的刑罰。
可是,在羅教授看來,居然有這麼多的漏洞?
這五大漏洞,等於就是全盤否定了大明律啊!
他怎能不震驚?
其實朱元璋也知道,大明律或許有不夠完善的地方,律法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總有不完美處,所以他才來找羅教授有了這一次談話。
但是,羅教授提出的這五點,卻像是給了他一拳。
朱元璋感覺被打到了痛處。
所以,他的反應很大。
朱樉連忙開口道:「父皇息怒,羅教授乃是學者,知無不言,而且言之有物,請聽他說完。」
「好,你給朕仔細說說!」朱元璋明顯不高興了。
羅教授卻侃侃而談,因為這是他的專業,屬於是那種聊起來就不困了,停不下來的那種,他朗聲道:「首先,大明律中各罪行,除不赦罪之外,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年限,應當規定一個大概的年限,並且保證其中的靈活性。另外,該流放為入獄,或者曰『勞改』!」
「何為勞改?」朱元璋不懂。
朱樉便幫忙解釋道:「父皇,這是兒臣想出的法子。按照大明律中的說法,有一些犯人需流放,並不監禁其人,實際上他人還是自由的,這樣對犯人算是什麼懲罰?所以兒臣將嶺南所有的大牢都改成了工廠型的監獄,將這些犯人關在其中,每日都要勞作。而他們所勞作的收入,便歸秦王府所有。如此一來,兒臣也有銀子養著他們吃喝。」
「這便是勞動改造的意思!」羅教授給朱樉的話,做了一個總結。
朱元璋傻眼了。
這樣也行?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明初,洪武年間,大獄可不少。
監獄裡面犯人太多了,也是十分讓人頭痛的一件事情。
古代倒也不是沒有讓犯人去干苦力的先例,但是因為局限性,往往都是去做一些挖山之類的事情,哪裡像朱樉這樣,直接把監獄變成工廠,讓犯人去踩機器,而且能賺許多錢的?
「他們都是犯人,何至於此?」朱元璋詢問。
意思就是,這些都是犯罪了的人,幹嘛要對他們這麼好?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羅教授用一句話概括了,又說道:「而且,必須讓百姓看到他們在犯了小錯之後,都有改過的機會,才會避免他們鋌而走險,而犯下更大的錯。比如一個人,只是偷了一兩銀子,卻因為畏懼法典,不敢入獄,怕入獄便是一輩子,所以便鋌而走險,而去偷更多的銀子,甚至想著已經身懷重罪了,不如乾脆殺人……」
朱元璋沉默了。
因為,他發現羅教授的話,是對的。
……
PS:持續發燒中,只能盡量保證不斷更,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