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第236章 新舊交替,刺王殺駕!
第236章 新舊交替,刺王殺駕!
人世間,有道門知守觀信任觀主,手持道劍,殺穿了整個朱雀天街。
在那唐國都城長安,那一條筆直寬闊的朱雀天街兩側的溝渠之內,涓涓細流流淌的不是清澈的渠水,而是一片血紅。
這時一場沒有對錯的殺伐,因為道門知守觀新任觀主葉蘇,闖入了長安城。
所以唐國天樞處的修行者,自然也不允許,這位知守觀的新任觀主,全須全尾的從,長安城安然離去。
急促的風聲,像是閻王爺的催命貼,讓那唐國天樞處的修行者,膽氣盡喪。
作為南門觀主的何明池,看著那一望無際的湛藍青天,撐開了夾在懷間的油紙傘,笑著說道:「葉觀主,下雨了,要打傘了,只是葉觀主手中無傘。」
「理應,就此退去,我以南門觀作為擔保,天樞處的修行者,絕對不會阻攔,葉觀主的離去。」
老師已然死在了,這位葉觀主的手下,作為徒弟他本應該報仇,可唐國天樞處修行者,盡數而動,也奈何不得這位,知守觀的新任觀主分毫。
陛下就在宮中,驚擾了到了那位陛下,必然是伏屍百萬的局面。
葉蘇雙手揣在了懷間,平淡的說道:「何明池,人世間多少興衰事,又豈能夠讓唐皇一人專美於前!」
「知守觀知守的從來都是,整個人世間,可現在的人世間,與祖師所看見的人世間,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出身寒微之人,難道就註定要,一輩子給世家門閥當牛做馬嗎?」
「唐國所言的教化,在我看來更像是馴化,將人世間百姓馴化,從而變得容易約束。」
「只是,這樣的做法,觸碰到了知守觀的底線!」
「道門真修曾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唐國的盛世,與普通的唐國子民沒有絲毫關係的時候,那麼唐國就算是被覆滅,也應當是一件,喜聞樂見的事情。」
在傳道之後,他在人世間周遊數年,見慣了人世間的興衰事。
但是見得最多的便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場面,人世間的官吏們,同門閥世家相互勾結,橫徵暴斂創造了一個,虛假的盛世。
只是礙於唐帝國的強盛,天樞處那諸多修行者,無人趕來戳破,這個謊言罷了。
但是作為道門知守觀的觀主,這個謊言理應,由他來戳破。
風雨如訴中,葉蘇的那瘦削的身影,淡入了雨幕之內,而在那一柄道劍,橫掃而過的地方,再無一位唐國天樞處的修行者,能夠站立起來。
狂風呼嘯而過,將何明池手中,那一把油紙傘,吹出了老遠。
「何明池,如今大雨瓢潑,你手中的傘也沒有了。」
「李青山看不明白,所以李青山死了,顏瑟正是因為看得太過於明白,所以才沒有選擇來殺我,因為在這座城內殺我,很多人會死。」
一道爽朗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那位南門的觀主,神色凝重的看向了,那珠簾一般的雨幕,久久不能忘懷。
何明池懷揣著長安城新起的那座大陣,最為核心的陣眼杵,面帶微笑的朝著,那座皇宮內走去。
值此之時,他已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或許在很多時候,他一個知命境界的修行者,所做出的選擇,並不算什麼。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過了河的小卒子,也能夠成為,大殺四方的軍!
「昊天不滅,光明永存!」
漫天雨水的傾瀉之下,何明池似是嘲諷般的念叨了幾句。
而那些尚在苟活的天樞處修行者,面對何明池,突然迸發的殺意,根本就來不及反應,這些重傷無力再戰的天樞處六境界的修行者。
沒有死在那位道門知守觀新任觀主葉蘇的手下,反倒是死在了,何明池這樣的無名之輩手中。
——
皇宮之外,石橋之上!
唐皇御駕行出了宮門,威勢愈來愈重的唐皇,已然有了抹除掉,尚且不歸屬於唐國的大河國,以及西陵神國。
在數十位六境修行者,以及大陣的加持下,這位唐皇面對,那漫步在雨中的兩道單薄身影,沒有絲毫的畏懼。
顏瑟穿了一身嶄新的道袍,站在石橋之上,看著那從雨中走來的道人,言道:「江純、葉蘇,陳某跟陳玄,不敢來此,偏偏讓你們兩個來此。」
「你們可曾知道,如今的長安城,早已不是你們,想來便來,想走便走到地方了。」
在驚神陣被毀掉之後,長安城在很長一段時間,在人世間的修行者眼中,都是想來便來,想走便走的地方。
可是如今不同,一座嶄新的大陣,屹立在長安城內。
江純停下了腳步,看向了那位撐著油紙傘的師叔祖,很是平靜的說道:「顏瑟師叔祖,您老人家都一大把年紀了,唐皇還讓您頂在最前面。」
「莫非唐國亦要學那,南晉一般,二十萬人齊卸甲,舉國無一是男兒了嗎?」
「顏瑟師叔祖,我今日並未佩劍,而是持刀而來,此刀名為『公道!』」
「人世間不公太多,那麼我自然要解劍配刀而來,相問之!」
那是知守觀珍藏了許多年的刀,或許在很多年前,在這一柄刀上,還會有人為其,編撰許多,慷慨激昂的故事。
可是在這瓢潑大雨中,江純能夠感知到,這一柄朴刀的憤怒。
來自『公道』的憤怒,在唐國看來,公道的解釋權,在唐國的朝堂上。
可在江純看來,公道自然人心,而唐國顯然,沒有失去那門閥世家的人心,可卻已然失去了,來唐國普通子民的民心。
一路所見,莫非都是虛假不成?
顏瑟慘淡笑,言道:「我夫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要多,公道自在人心,你們兩個今日殺得了唐皇,難道就能夠,伸張公道了嗎?」
「公道從來都不會缺席人世間,你們行事手段,跳過與酷烈了。」
公道自然人心,雖然唐國有著種種不是,但是好歹現在的唐國已然,近乎於一統了,整個人世間。
那麼那些不公道的事情,只會逐漸的消亡,而不是越來越多。 葉蘇的身影,飄然而至,他洒脫道:「顏瑟師叔,李師叔看得不透徹,所以已然歸去,莫非顏瑟師叔,也要強行逆人世間,信仰意識集合體的訴求嗎?」
「生民可欺,然而上天難欺!」
「人世間信仰意識集合體的憤怒,已然是群情激憤,顏瑟師叔,你想要看一看,何為人世間信仰意識集合體的憤怒嗎?」
隨後葉蘇取出了一道神符,那一道神符之上,篆刻著精緻的紋路,那是一方玉符。
上書,天界諸神,聽吾號令!
這是來自知守觀、太平觀,兩位觀主的奏表,沒有人知道,當這一道奏表,入了人世間信仰意識集合體,所在的封神榜后,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漫天的雨水,越發的盛大了,那湛藍青天,幾乎已經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如墨浸染的黑雲。
黑雲壓城城欲摧,可卻不見絲毫的天光!
顏瑟看著那一道玉符,神色變得凝重起來,作為一位距離,七境只有一線之隔的神符師,他自然知曉,那一道玉符,究竟代表著什麼。
唐國的官員,可是蒙蔽唐皇,唐國的官員,以及親屬可以,肆無忌憚的欺壓,人世間的普通人們。
可是,這些渺小的存在,如何能夠欺瞞得了,天上的神靈呢?
舉頭三尺有神明,此為真實不虛的事情。
顏瑟嘆息道:「葉師侄,上了奏表,降了天雷,天界同唐國,可就真的沒有了,迴轉的餘地了。」
那是一道可以引動神靈顯靈的奏表,這道奏表的上表,也代表著人世間將會,走向另外一個未來。
曾經的人世間信仰意識集合體,耗費了整個人世間的力量,才能拿下來。
若是唐國的官員們,沒有一個人貪污,所有官吏都清正廉明,那麼或許唐國,還可以抵禦住天界的侵蝕。
可是,唐國真的能夠做到,無有一官員貪污嗎?
或許,在千百年後的未來,方才能夠做到吧!
葉蘇看向了,遠處那位仍舊是,無動於衷的唐皇,冷冷的說道:「請諸位,顯聖!」
「請,諸位按照,神律而行!」
那昭昭神律,才是葉蘇敢於,如此行事的準繩,有那一本神律在,那麼他便立於不敗之地。
他這位顏瑟師叔,還是太過於單純了些,唐皇能夠近乎一統,整個人世間。
當真是什麼寬厚之人嗎?
說是心狠手辣,行事無有顧忌,都算是誇獎了,因為『勝者為王,敗者位寇!』
唐皇勝利了,所以史書上的故事,自然會對這位唐皇,肆意的進行美化。
一道玉符被扔入了,那如墨浸染的黑雲之內,隨著幾聲沉悶的雷霆之聲。
無數道摧殘的雷光,閃耀在那湛藍青天之下,就連皇宮房檐上的檐獸,也被那雷光擊毀。
一道道神威浩瀚如牢獄的身影,出現在了那湛藍青天之下。
這是天界的神靈,第一次在人世間顯聖,這樣的場面,也是讓那些心懷鬼胎,壞事做盡之人,在瓢潑大雨之中瑟瑟發抖。
以前只需要向,昊天神懺悔自己的罪過就行,可是如今神靈,如此之多,又該如何懺悔呢?
這一刻,坐在輦上的唐皇,終究還是動容了,唐皇李仲易看著,那出現在湛藍,青天之下的神靈,喝道:「吾位人世間之主,莫非諸位要覆滅,人世間不成。」
這一手先聲奪人,用的很是爐火純青,可是除了那些神靈,能夠聽到之外。
唐皇的聲音,已然淹沒在了,漫天的雨水之內。
江純持刀前沖,朝著那位唐皇殺去,雖然陳某的意思是,讓他做那持刀之人,掀翻整個唐國,但是為何,不能幹凈利落一些呢?
之後的事情,那是之後才該思考的事情,他現在只想著,怎麼殺掉眼前的這位唐皇。
在看到了人世間的真實樣貌后,這位唐皇無論死的多麼凄慘,都對得起這位唐皇,麾下的官員們,對於人世間的略對。
先是掠奪於民,民變在即,即掠奪於商,還真是玩的一首好把戲啊!
「護駕,護駕!」
中年宦官甩了一個響亮的鞭子,唐國的暗侍衛們,也是聞風而動。
從宮門內走出,唐國鎮北大將軍夏侯,策馬而出朝著江純殺去。
這位因為道門知守觀干預,從而活了下來的夏侯,現在已然站隊了唐國,因為未來的唐皇,是夏侯的親外甥,西陵神殿已然,不復當年。
那麼夏侯,自然是別無選擇,也不會去選擇。
夏侯與江純交錯而過,江純看著那持明槍的夏侯,冷笑道:「夏侯大將軍,如今倒是越來越有威望了,可是夏侯大將軍,別忘了你手上的槍,是知守觀的前任觀主,親手打造。」
「那槍明為『明槍』,可夏侯大將軍,卻選擇了,助紂為虐!」
夏侯騎在戰馬之上,手持明槍看著那江純,笑著說道:「啊!來自不可知之地的修行者,可惜你們殺不了我。」
「江純也好,葉蘇也罷,你們都殺不了我!」
「今後,我的子孫後代,將會以夏侯為名,開啟萬世之幸!」
他做出了選擇,或者對於他而言,能夠讓他那傻妹妹,平安的活下去,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葉蘇身後的那一柄道劍,猶如羚羊掛角一般,朝著夏侯殺去,道劍紛飛間。
葉蘇平靜的說道:「夏侯大將軍,你如今雖然依然是六境,可你從來都不曾見識過,道門真正的神通。」
「今日,就讓夏侯大將軍,見識一下,什麼才是道門知守觀,真正的神通『天下溪神意!』
天下溪神意,在指則為天下溪神指;在劍,則為天下溪神劍,而當以最原本的方式,釋放出來的時候,那便是天下溪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