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上任
懷遠鎮,原名懷遠縣。公元前1年,秦始皇滅六國後,使蒙恬率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套地,開始在此戍邊,秦分下為6郡,懷遠為北地郡所屬。漢成帝陽朔年間建北典農城(又稱呂城、飲汗城)。南北朝時期,大夏國改建“麗子園”,為駐軍、屯糧重鎮。北周置懷遠郡、懷遠縣。唐高宗儀鳳二年懷遠縣遭黃河水淹,城廢。第二年在故城西更築新城。
不過,自唐末以來,戰亂不斷,懷遠縣隻是靈州的一個下屬縣罷了。不過,今懷遠縣升格為軍鎮,也迎來了懷遠鎮第一個主人韓澤。
原懷遠縣衙,現在的懷遠鎮鎮將府。韓澤高居主位,旁邊站著牙將韓適。左手邊坐著三位文士,分別是自己的謀主季梁和蘇進,季梁負責軍事,蘇進負責民事,還有一個是原懷遠縣令姚樺。右手邊是馬軍指揮使梁康,步軍指揮使鄒愷,鎮軍指揮使曹虎。
韓澤道:“諸位,如今我們上任已經三了,各方麵情況如何?”
蘇進開口道:“主公,經過我與姚縣令三日的匯總統計查驗。如今懷遠鎮有戶萬戶,民五六萬人。田三十萬畝,馬三千匹,羊萬頭,牛五百頭。府庫中有金千兩,銀一萬兩千兩,錢三萬貫,糧食五千石。此外,主公上任,大帥和副帥及其他幾位大人贈送黃金五千兩,白銀十萬兩,綢緞五千匹,這裏黃金、綢緞都是求親的彩禮。”
韓澤道:“知道了。也就是我可以用的錢就隻有十萬兩白銀對嗎?不過這麽多錢恐怕都要便宜契丹人啊。”
蘇進聽到後問道:“主公,這些是彩禮,是給宋節度的,怎會便宜契丹人?”
韓澤道:“契丹人如今已經做大,其必然會西擴。德軍處在契丹西進的必經之路上,如今勝州已經被占,德軍早晚會被攻擊,估計也就是這一兩年了。對了,德軍情況如何?我鎮軍事情況又如何?契丹人如果取了德軍,我們能不能抵抗住契丹人?”
季梁道:“如今我鎮有興慶軍三千五百人,其中牙軍五百,為騎軍,馬軍一千,步軍兩千。另有鎮軍四千人,其中馬軍千人,步軍三千人。我軍共計有兵七千五百人,馬軍兩千五百人,步卒五千人。至於德軍,德軍最初治所在北城,寶十二年張齊丘於可敦城置橫寨軍,同年,自中受降城遷安北都護府治所於此城,可敦城乃可賀敦城之誤,為突厥語皇後城之意。之後安思順與郭子儀奏棄橫塞軍,請於大同川以西築一城置軍為朔方根本,並擬以中受降、東受降城連振武軍為左翼,以西受降城連德軍、定遠軍為右臂,作為東西一線的河套防禦體係,寶十四年築畢置軍,唐玄宗賜名大安軍,為其軍鎮治所,即故德軍城。不久因安史之亂,郭子儀奉調征討,隻留老弱守此城,為燕將宋星星攻破,縱火焚毀,故將德軍都防禦使遷駐西受降城,改名德軍,臨時安置軍馬於永清柵,北城遂廢棄。元和八年由於河套泛濫,西受降城城南被黃河河水衝毀。德軍都防禦使周懷義上表請修築,修費為1萬貫。圍繞著修城還是遷徙,官臣們發生了爭執。元和九年在李吉甫的建議下,因遷城費比起修城費要少得多,隻留德軍1千人守西受降城內城及月城,將餘軍及防禦使往駐德故城,又以萬餘家遷移至北城城內,此後,德軍一直駐在北城,直到如今。現在德軍有戶三萬,兵萬人,不過精銳戰兵不過三千人。此外還有些黨項、韃靼、吐穀渾、回鶻、沙陀等部落生活在德軍境內,計有三十萬口。”
韓澤摸著下巴道:“這麽多人,要是都歸我管就好了。”
季梁笑了笑繼續道:“契丹人征服德軍是必然的,但我覺得主公不必太擔心契丹人南下,因為德軍距離契丹的核心領土太遠了,契丹的主要發展方向還是在東部。占領德軍隻是為了控製草原,同時防禦黨項人。”
韓澤道:“也就是,契丹人隻是為了占地?”。
季梁道:“不錯。”
韓澤道:“那我們就想辦法把這些人口都奪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