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 元朝動蕩(下)
1584.元朝動蕩(下)
真金道:“宋軍都已經攻陷京兆府,此時撤軍,難道讓他們直接打來中都不成?”
因為心情實在太過沉重,以至於他的語氣都是有些不善,哪怕,此時耶律鑄乃是朝中最是德高望重的老臣。
耶律鑄隻道:“皇上暫且息怒,老臣之所以建議皇上撤軍,是因為老臣覺得以柴帥此時的兵力,縱是鎮守京兆府,也未必能擋得住宋軍。柴帥若敗,那我們後方便真正無再能抵擋宋軍的將士了。此時讓柴帥率軍撤退,或許能為咱們爭取到集結後方力量的時間。”
真金緊皺眉頭,“那若是宋軍窮追不舍又該如何?”
耶律鑄道:“若宋軍窮追不舍,我們可以讓柴帥率軍和其周旋。當務之急,老臣以為是避免和宋軍決戰,另外……懇請皇上讓乃顏王爺和四大藩國談判,讓其速速出兵相助。以我國暫且之兵力,想要擋住宋軍,怕是非得借助四大藩國之力了……”
話到末尾,這個元朝老臣也不禁是輕輕歎息。
誰也沒想到,短短十年出頭的時間,兩國的形勢竟然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宋國那些瀕臨滅亡的國家,如今竟是能夠讓他們大元都有被覆滅的凶險。
真金沉吟。
這個時候乃顏又已經出使四大藩國去了,意在讓四大藩國提供更大的後勤、物資援助。
前麵從四大藩國弄那些鐵礦等等,已經讓得真金付出不的代價。他不知道,要是讓四大藩國派兵相助,那些個和他血脈同源的宗親們,又會如何的獅子大開口。
如今的蒙古王族們,可不像是當初剛剛出草原時候的那樣團結。
然後他看向王惲、桑哥、阿合馬等人,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桑哥等人這個時候都在沉思。
耶律鑄剛剛提議撤湍時候,他們的確不解,而現在,卻是覺得耶律鑄得不是不無道理。
若是柴立人率軍繼續在京兆府抵抗宋軍,那想必兩軍要不得多長時間便會展開決戰。而且柴立人獲勝的希望的確不大。
這不是柴立人能夠決定的。
他假如要死守京兆府,那是否發動決戰的主動權,將完全在大宋禁軍的手裏。
唯有讓柴立人且戰且退,才可以和大宋禁軍周旋,也讓他們這些坐鎮後方的人有時間去化解現在的困境。
隻他們心裏也有和真金同樣的擔憂。那就是要讓四大藩國出兵相助,會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過半晌,桑哥道:“皇上,臣以為丞相得在理。現在,咱們的確不宜和宋軍決戰。”
阿合馬等人便也跟著點頭。
真金見他們都是這樣的想法,也就不再遲疑,歎息道:“那派人前去知會皇叔,讓他請四大藩國出兵相助吧!談判之事全權交由皇叔做主,隻要他們開出的條件不至於動搖我大元國本,那便答應他們!”
他很不甘,但也意識到這刻沒有別的選擇。他隻能把脖子伸出去,任由四大藩國宰他這一刀。
哪怕很痛,也總比被宋國滅國的要好。
就在這日,中都有八百裏加急分別趕往京兆府和草原方向。
柴立人率著十五萬餘大軍全部鎮守在京兆府內。
在京兆府守軍全軍覆沒的情況下,他這會兒也沒什麽膽量去和大宋禁軍開戰。以至於,連京兆府周圍那些縣鎮都選擇放棄。
反正他的後勤補給是來自於後方,也無需依靠京兆府周圍的這些縣鎮。
但總有些事情讓他糟心。
三原城亂民為禍的事情在兩日前就傳到他的耳朵裏了。
那時候他率著大軍尚且都還沒有趕到京兆府內。
在得知三原城被亂民占據的時候,柴立人怒不可遏,當即派遣兩千輕騎折回三原城,鎮壓亂民。
按照他們的糧草運輸線路,要將糧草越京兆府,需得經過耀州的主府華原,再經三原城才校雖然三原城被亂民占據其實也不會對糧草補給造成太大的影響,那些亂民應該不至於有膽量襲擊運糧的軍隊,但有這麽個後患,終歸是件讓人心裏不舒服的事情。
而現在那兩千輕騎也應該趕到三原城了,也不知道三原城是個什麽情況。
三原城。
此時此刻,柴立人那兩千輕騎的確已經壓到城下。
不過是應對區區亂民,柴立人派遣足足兩千輕騎精兵到此,絕對算得上是誌在必得了。
而此時距離亂民們拿下府衙尚且才過去不過短短五的時間。
雖三原城內不再動蕩,但城內仍是滿目瘡痍。
這幾的時間裏,三原城內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有感人肺腑的,也有能讓怒人怨的。
這世上有聰明人,有糊塗人,有大好人,自然也有大惡人。
大是大非前許多人都能拿捏得清楚,難得的是在利益麵前是否能夠控製住自己的欲望。
在沒有守軍鎮守的情況下,這幾裏三原城內燒殺搶掠的事件可謂是層出不窮,都不知有多少百姓遭殃。
最慘的還是城內的那些官吏。
他們曾經的魚肉鄉裏,或是不作為,讓得城內許多百姓都對他們懷有滿腔憤慨。
每日裏都有官吏被拉到大街上,任由百姓淩辱,連他們的家屬也都跟著遭罪。這其中,不乏有人是被冤枉的。
甚至有的隻是府衙內的尋常吏,也同樣沒有幸免於難。
城內太多人深受其擾。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出意外又有人找到麵館的兩兄弟。
雖然他們都還在自己家的麵館裏養傷,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現在是三原城內最具威望的人,尤其是兩人中的大哥。
當初攻打府衙,他是發起人。現在,仍舊有不少百姓唯他馬首是瞻。
這些人中還是有不少醒目的,有眼界的,知道三原城這樣下去遲早釀成大禍,受難的還是百姓,於是想讓麵館兄弟兩主持大局。
哪個朝代、哪個城池都有懷有學識的隱士,從不例外。
其中最為顯著的代表大概就是劉諸溫了。
如果不是柳弘屹將劉諸溫提拔起來,誰又知道劉諸溫會是個將帥之才呢!
隻是這些隱士間也有高有低而已。
但還有句話是這麽的,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麵館兄弟兩本來不是有雄圖大誌的人,在鼓動百姓們將三原城內府衙力量消滅以後,便打算靜靜等待著大宋禁軍打過來。而後來越來越多的人找到他們兩個,希望他們兩個正式豎起起義大旗,兄弟兩的心也漸漸鬆動了。
大多數人都有封侯拜相甚至是稱霸下的心,特別是在這樣的亂世之年。
於是在日前,兩兄弟便已是在城內豎起起義大旗。
憑借著拿下府衙的餘威,城內響應他們的青壯不在少數。僅僅在當日豎旗時,便有千餘青壯匯聚投奔。
而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麵館兩兄弟中的老大淩成誌自封為大將軍,創白錦軍旗號。其弟淩成華為副將軍。
然後又啟用原來城內守軍的都統為先鋒大將。
不少幸存下來的城內守軍將領,再有他們原來匯聚的那些親信都成為他們的根基力量。
另外再有不少城內有學識、有威望之輩成為他們的幕僚。
或許是大勢所趨,他們組建白錦軍的過程頗為順利。一個勢力的雛形便就很快這麽被拉起來。
城內那些富商們也有很多都紛紛投靠,給他們提供物資幫助。
白錦軍成立以後,就延用了以前城內留下的那些甲擘兵齲當然,大多數將士是連身軍裝都沒有的。
他們終究隻是剛剛現出雛形的起義軍。
但即便如此,白錦軍成立的當,三原城內的亂象也平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