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鄭和的航海日誌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本站 0z我跟韓寧在納粹的檔案室裏發現了關於鄭和的而一些簡介,其中有一本破舊的手抄本,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鄭和出海的目的眾紛紜,有的是問了尋找建文帝,因為靖難之役後,朱棣並沒有確信建文帝已死,更有傳言建文帝乘船南下,逃離神州,《明史》寫道:成祖(指朱棣)以武力奪權,入正大統,而建文帝去向則為國之大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鄭和、李挺等眾曾奉旨,查訪建文於內陸,積數年不遇,成祖遂命鄭和、王景弘率舟泛海,尋諸海上。不管永樂皇帝朱棣是出於掩人耳目,還是另有所求,下西洋的意圖勢在必行,
傳言鄭和當選領軍人物絕非偶然,其中,相貌因素在有一大部分,朱棣聽術士稱:“三寶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朱棣於是選擇了鄭和,這句話也成為了鄭和惟一一段關於形象的記載。相貌堂堂,是朱棣選擇鄭和擔負這一使命的原因之一。
我將繼續翻閱手中的筆記,上麵寫著‘鄭和七次航海日期’,可看了後麵的內容,同樣令人失望,日誌內容字數不多,隻有不到幾千字,大概內容是:
1403年到1405年,全國共建造和改造了2000艘以上的船隻,與造船同時,水手的招募與訓練,也在緊鑼密鼓地進校1405年7月,鄭和船隊從江蘇瀏家港出發,航行600海裏,到達福建長樂的太平港,船隊將在這裏進行休整,等待冬季海上的東北季風帶領船隊穿越南中國海。據稱鄭和時代的遠洋航行,專靠季風驅動,夏季禦西南風而來,冬季逐東北風而去。鄭和前3次下西洋,都是以印度西南的大國古裏為終點,他們一邊等待季風,一邊進行貿易。
1412年12月18日,鄭和第四次下西洋。在印度洋上航行了1個多月,鄭和船隊接近了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即今的霍爾木茲海峽。
1421年的5月9日,鄭和奉命啟程,開始了他的第六次航校
1425年3月,鄭和被任命為南京的守備使,那一年,鄭和已經54歲。
1430年,六月初九,宣德皇帝頒布《遣太監鄭和等齎詔往諭諸番國詔》,命鄭和第七次出使西洋,1432年1月12日,鄭和從長樂出發,開始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遠航。
1432年
3月7日,船隊抵達爪哇。
7月24日,船隊抵達舊港。
8月3日,船隊到達滿剌加。
11月28日,船隊抵達錫蘭山。
12月10日,船隊到達古裏。
1433年
1月17日,抵達忽魯謨斯。分舟宗船隊不僅抵達了西亞和非洲東岸,甚至可能超越以往任何一次航行,抵達中國人從未到達過的“際極地”
1433年3月,船隊在忽魯謨斯等待季風返航,但此次鄭和再也沒有機會回來。
1435年,36歲的朱瞻基突然駕崩,大明王朝的航海史詩,徹底劃上了句號。
文章裏麵還有一些各地風俗以及鄭和見聞的介紹,大多都是一些貿易見聞,接送各國使臣,還有展示明朝大國國富民強的詞語,對我們來並沒有太大用處。
韓寧在門口探風,見我倆滿臉失望,問道:“怎麽回事?有沒有發現?”
我將手抄本扔了過去,“讀讀曆史吧!”
韓寧一臉的無奈,“老李啊!這次咱們來紅山宮殿,該做的事情看似都做完了,經曆的也夠多了,可我怎麽覺得,好像什麽事情都沒做一樣?”我心裏有些失落,不過眼下也隻能安慰,畢竟,我們從這裏出去都是問題。
韓寧接著道:“老李,我覺得你對趙欣的態度好像有些變化。”
我心裏一沉,韓寧的話沒錯,自從知道趙欣的身世後,我就產生了懷疑,從一開始出趙氏家族大墓,到發現陸家村,趙欣一直沒有表現出她知道陸家村的事情,可她是護法的女兒,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是陸家村人一,另外,在艇上漂流時,她在巨腦的幹擾下,做出了祈禱的動作,而這個動作就是陸家村護法跟寨主一同祭祀時的動作,如果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又怎麽會做出這個動作來?
有一種可能性,趙欣可能一早就知道陸家村這個地方,在我父親留下來的地圖上找到陸家村時,趙欣已經萌生了讓我幫她找到這個地方的想法。可轉念一想,趙欣這一路並沒有害過自己,如果單純的想利用我找到陸家村這個地方,倒也沒什麽,可不管怎麽樣,我心裏還是有些忌憚,但我暫時還不想把這層窗戶紙捅破。
心裏正琢磨,忽然發現,韓寧已經好長時間沒過話了,扭頭一看,他正抓著手抄本,皺著眉頭,看起來很專注的樣子。如果是一般人,我不會覺得奇怪,可韓寧不一樣,我知道他的性子,這種曆史書他不會感興趣,最多看幾眼,然後給我扔回來,難不成是放風實在無聊,看著個打發時間?
可是接下來韓寧的舉動卻引起了我極大注意,隻見他前後翻動書頁,之後又將手抄本反複顛倒,好像裏麵有什麽東西要掉出來一樣。
我忍不住問道:“你咋了,犯病了?”
韓寧也不理我,依舊擺弄著手裏的手抄本,我被韓寧的舉動嚇了一跳,不會是鬼上身吧!
“阿寧,你到底在看什麽?”
韓寧嗯了一聲,奇道:“我好像看到了‘鄭和航海日誌’幾個字!”
“鄭和航海日誌?”我差點喊了出來。
我心裏也是一驚,心鄭和航海日誌不是已經被銷毀了嗎!?我的腦海裏出現了幾個關於鄭和的不解之謎,首先就是鄭和的航海日誌是不是被銷毀了?中國近代文獻記錄的鄭和的航海記錄並不多,明朝的曆史檔案,卷帙浩繁,但鄭和船隊的第一手資料《航海日誌》卻至今沒有找到。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基本問題至今仍是一團迷霧,甚至是什麽人出於什麽動機銷毀了這批檔案,也不清楚。
正史中沒有記載,幾種明人筆記上提到是劉大夏銷毀了這批檔案,但似乎還是證據不足,“事出有因,查無實據”,還不能定案。
比較流行的法有這麽幾種。
首先是顧起元的《客座贅語》卷一,劉大夏“取而焚之,意所載必多恢詭譎怪”,燒毀的動機難以服人。陸樹聲《長水日抄》卻是另一種法,劉大夏“已先檢得,匿其籍”。但注意,這裏隻是“匿”,未是“毀”。再晚些時候,焦竑在《玉堂叢語》卷五中:“劉先檢得之,匿他處。”也是隻是藏匿,沒有是銷毀。
文獻中有這麽一段記載:“庫中案卷,安得失去?”劉大夏微笑:“三保下西洋時,所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者亦以萬計,縱得珍寶,於國何益?此大臣所當切諫。舊案雖在,亦當毀之,以拔其根,尚足追究有無邪?”如果這個記載是可信的,隻能明劉大夏知道這批檔案的去處,不能肯定是他銷毀的。
可話又回來了,如果鄭和遠航的檔案被銷毀,畢竟找到了一個嫌疑人劉大夏,但鄭和的那支龐大的“特混艦隊”的下落呢?是誰藏匿起來了,還是被誰銷毀了?是焚燒,鑿沉還是拆解?那麽多的龐然大物,藏匿或銷毀都比檔案資料更難掩人耳目。
另外一個不解之謎是,鄭和下“西洋”最大的船有多大?
如果根據文獻記載並折算成今的公製,最大的船長約150米,寬約61米,排水量約在2萬噸以上,相當於一艘航空母艦。寶船的主桅杆高達72米,相當於24層樓房那麽高(按每層高3米計算)。這些數字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木材能否製造成這麽大的帆船?木質帆船能否承受洋麵上的狂風巨浪?僅以風帆為動力能否推進這樣的龐然大物?這需要多大的風帆?9桅12帆需要多少人來操作?這樣大的船如何入港靠岸?有的學者則用他們的船舶專業知識結合曆史文獻肯定地,9桅萬噸級木質帆船,不僅在明代,即使在當今高科技的時代都是建造不出來的。以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造不出來,要完成下西洋的各項任務也不需要這麽大的船舶,古今中外也沒有過那麽大的木帆船。另一部分學者則用船舶專業知識結合曆史文獻記載和水下考古資料肯定地,考古出土船舶文物、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木帆船建造工藝的調查研究可以證明,肯定可以造出44丈長、18丈寬的鄭和寶船,並預言水下考古還會進一步給以直接的確證。
還有一個謎題是,鄭和最遠究竟到哪裏也不清楚,有人鄭和是環遊世界第一人,最早發現了美洲大陸,比哥倫比早了將近一個世紀;還有唐人街是鄭和下西洋時形成的,另外,鄭和所下的西洋,究竟是哪裏?
八 二 網.82xs.cc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