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8、尿毒症與小兒驚厥
「現在當務之急是進行緊急的血透治療!別慌,我立馬幫你安排!」劉璐一邊幫患者安排,一邊對她解釋,「血鉀是通過腎臟代謝的,血鉀高,很有可能是因為腎臟有問題。我會進一步幫您檢查肝腎功能……」
中年婦女患者被送入急診病房,進行血透治療,因為不緊急處理,隨時可能猝死。
之後的肝腎功能檢查,發現患者的肌酐為1327μmol/l(正常女性通腸胃44—97μmol/l),尿素為32.4mmol/l(正常情況下通常為3.2—7.0mmol/l),都是嚴重超標的,劉璐結合病史,又打電話和陳俊探討了一下,初步診斷為慢性腎病5期,也就是慢性腎衰。
慢性腎衰竭,是指因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引起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及與此相關的代謝紊亂和臨床癥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代謝產物瀦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各系統損害。因腎單位受損而出現緩慢進行性的腎功能減退以至衰竭,是一種常見病,預后差。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稱為終末期腎病,又稱尿毒症。
提到慢性腎衰,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如果說到「尿毒症」,相信大家就都如雷貫耳了。
這個病,不可小視,也是疾病中的魔頭,患者聽了會很懵逼,一時之間無法接受的。
慢性腎衰竭為腎臟功能漸進性不可逆性減退,直至功能喪失。
劉璐和陳俊探討之後,排除了遺傳、免疫系統疾病等因素,最終考慮和患者十年前的懷孕期有關。
對方十幾年前產檢就曾發現尿蛋白高,同時伴有高血壓,但當時只對高血壓重視,忽略了尿蛋白異常。很可惜,十幾年下來,急性的腎功能不全已經慢慢發展成為慢性腎衰。
血透治療穩住病情之後,劉璐就將該名患者轉至了腎內科病房,在腎內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畢竟,這個病基本上是不可治癒的,需要長期透析或服藥。另外就是替代治療過或病情控制較差的患者預后較差。
隨著時代的發展,尿毒症正在走向年輕化,陳俊提醒粉絲們,如果出現臉色發黃或發白、足踝部和眼瞼浮腫、胃口不好、味覺障礙、噁心嘔吐、容易疲倦、乏力、尿量減少等癥狀,必須引起重視,儘快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幾乎所有的腎臟病,都可以通過尿常規的異常表現出來。
而保護腎臟,除了定期檢查外,應不憋尿、多喝水,飲食清淡、減少食鹽攝入,避免濫用藥物及長期大量服用止痛劑,不吸煙、少喝酒。
在自媒體中,陳俊分享了保護腎臟的九種食物,分別是黑豆、果仁、大蒜、羽衣甘藍、蛋清、橄欖油、蘋果、紅辣椒和西蘭花。
自古黑豆就被譽為「腎之谷」,而黑豆從外表上來看,你會發現其形狀與人體腎臟相似。它們不僅味甘性平,傳統醫學認為黑豆還具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
果仁能夠促進男性x激素的分泌,令其規律化。尤其是核桃和大棗的功能,能夠起到健腎、補血、益胃和潤肺的功能。
新鮮大蒜具有很強的抗炎屬性,還可降低膽固醇,是益腎飲食的最佳選擇之一。大蒜還是強抗氧化劑。研究證實,定期食用還有助於抗癌。
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維生素k等有益腎功能的營養素。並且,這類蔬菜含鉀量相對較低,有助護腎。其中,羽衣甘藍含鐵量最高,同時還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和鈣,護腎作用最好。
蛋清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提高整體健康水平。蛋清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低鉀低磷多鐵,有助腎臟保持最佳狀態。
研究還發現,在以橄欖油取代黃油等食用油的地區,心臟病、癌症和腎病等發病率都明顯更低。橄欖油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有助於對抗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減少動脈炎症。
而蘋果中含有大量有助抵抗炎症的化合物,而且含鉀量相對較低,是保護腎臟的完美零食。
喜歡吃辣椒的人有福了,紅辣椒中的辣椒素有助於分解體內特別是血液垃圾。因此,紅辣椒是讓腎臟健康的完美食物。
西蘭花除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葉綠素、β-胡蘿蔔素等多種基本營養素外,西蘭花中還富含吲哚和硫氰酸鹽等有益成分,這些都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從而減少腎臟負擔。西蘭花最簡單的吃法是水煮后加上胡椒和食鹽。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醫生都是養生達人,說起來一套一套,但實際上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沒有辦法做到養生。
而有的醫生甚至連兒子生病,都沒有辦法在床前照顧。
大晚上的,救護車載著一個一歲左右的小孩,還有他的奶奶,停在了省一醫急診大樓門口。一同前來的還有一輛警車,幾名警察護送過來。
陳俊剛好在醫院,聽到動靜,立刻迎了出去,劉璐、方琴、凌曉曉等也都跟上。
孩子被送進病房,而陳俊他們和警察以及患者家屬了解情況,得知,原來這個小孩原本發燒,然後他的奶奶騎著電動三輪車,打算送他來醫院,結果,半路上,孩子突發驚厥,看著孫子異常痛苦,情況似乎很嚴重(就是看著孩子似乎不行了,眼看就要死了的那種感覺),孩子奶奶一下子慌了神,車自然沒法開了,給孩子的爸爸媽媽打電話,又都沒人接,於是立刻選擇報警求助。
由於這位老奶奶很慌亂,情緒比較激動,一時竟然無法講清具體的位置,民警只好兵分多路展開搜索。最終,在一個小分岔路口找到了對方。民警立即在附近放置警示標誌牌,同時指揮正在趕來的120急救車。
很快,120趕至現場,醫務人員迅速對小孩進行緊急處置之後,將孩子送來了省一醫急診科。
至於為什麼來省一醫急診科,是因為,那個老奶奶說,孩子的爸爸媽媽都是省一醫的醫生,現在都在那裡上班。去別的醫院,孩子的爸爸媽媽不方便探視孩子。
一聽這話,陳俊立刻詢問孩子的爸爸媽媽姓名。
孩子奶奶就說了,原來一個叫宋誠,是骨科醫生,一個叫汪雪,在普外科,還拿出一個小本本,上面記了兩人的手機號碼。
陳俊接過來,就沖凌曉曉使了個眼色,他和凌曉曉配合慣了的,凌曉曉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跟著陳俊走到邊上稍微安靜的地方,然後,兩人分別打電話。
陳俊打電話聯繫孩子爸爸,凌曉曉則聯繫孩子媽媽。
打了之後電話確實沒人接。陳俊就索性直接打對方科室的電話,很快,電話接通了,是那邊的一個小護士接的,陳俊就說道:「請問宋誠宋醫生在嗎?」
那名護士就道:「宋醫生正在做手術,請問你是……」
陳俊就道:「我是急診科的陳俊……」
話還沒說完,對方就驚喜地道:「啊啊,我知道你,難怪聲音這麼好聽……」
陳俊:「……」沉默了片刻,繼續道:「能不能麻煩你幫我轉告宋醫生,他兒子現在在急診科住院,他做完手術讓他立刻過來一下嗎?」
「啊啊,好的好的!」那名護士說道。
陳俊就掛了電話。然後,和凌曉曉對視一眼,凌曉曉也道:「汪醫生也是在做手術,走不開,我讓護士轉告了!」
兩人:「……」相對無言。這是怎樣的一個可憐的孩子啊!尤其是,父母雙方都是醫院職工的情況下!
與此同時,骨科,巡迴護士來到主刀醫生宋醫生身邊,想了想,還是告知了他實情,柔聲說道:「宋醫生,剛才急診科來電話,說是你兒子正在他們那邊住院。」
宋誠:「……」心中自然是一驚,但是良好的醫學素養,並沒有讓他手上絲毫停頓或者受到影響,繼續有條不紊地進行手術。
「羅護士,麻煩幫我轉告他們,我現在因為手術走不開,讓他們幫我好好照料,我感激不盡!」話語說得波瀾不驚,不過,一旁的羅護士卻發現,宋醫生的眼睛有些濕潤。
宋醫生抖擻精神,繼續抓緊手術,保證每一個步驟的質量!
與此同時,普外科手術室,汪雪醫生正在給一名大媽患者進行下肢深靜脈帶瓣修復術,聽見巡迴護士過來跟她說她兒子的情況,汪醫生眉頭皺了一下,憂慮浮上心頭。
「」我兒子?!急診科?!」汪醫生皺眉,手中的動作稍微停頓了一下,手術室里,其他人也都聽到了這個情況,一時之間,手術室頓時靜了下來。
「知道是什麼疾病嗎?」汪醫生問道。
巡迴護士道:「好像是驚厥,具體病情不清楚。」
「那應該還好,我做完手術在過去吧!」這大晚上的,也找不到醫生代替,而且,這手術她做了一半,若是臨陣換人,難免會出問題。汪醫生也是如她丈夫一樣,抖擻精神,繼續工作。
急診科。
陳俊劉璐他們正在給孩子用藥,比如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推注地西泮……並完善進一步的檢查,包含血尿便常規、血生化檢查、腦脊液檢查、腦電圖、頭顱b超、腦ct或磁共振成像等。
驚厥,其實是小兒常見的急症,尤多見於嬰幼兒。由於多種原因使腦神經功能紊亂所致。表現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常伴有意識障礙。小兒驚厥的發病率很高,5%~6%的小兒曾有過一次或多次驚厥。驚厥頻繁發作或持續狀態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兒遺留嚴重的後遺症,影響小兒智力發育和健康。
小兒驚厥可伴或不伴發熱,伴有發熱者多為感染性疾病所致,顱內感染性疾病常見有腦膜炎、腦膿腫、腦炎、腦寄生蟲病等。顱外感染性疾病常見有熱性驚厥、各種嚴重感染所致中毒性腦病。不伴發熱者,多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見的癲癇外,還有水電解質紊亂、低血糖、藥物中毒、食物中毒、遺傳代謝性疾病、各種腦器質性病變等。
在救治的過程中,陳俊發現患兒存在顱內壓增高,於是予以20%甘露醇降低顱壓,同時予以循環與呼吸支持。
有陳俊在,這樣一個「小病」自然不成問題,一通操作后,孩子的病情好轉。
「我兒子在哪裡,請問我兒子在哪裡?」汪雪醫生鎮定地做完手術,出了手術室,卻再也不復冷靜,一陣狂奔來到急診科,逮著一名護士就問。
那名護士是李苗苗,雖然她不認識汪雪醫生,但一看這情形就知道了,不由笑道:「您是汪雪醫生吧?放心,你兒子已經轉危為安了,在109病房3號床!」
「謝謝,謝謝!」汪雪道了聲謝,急急忙忙就趕了過去。
來到病房,汪醫生看見躺在床上虛弱的兒子,頓時撲了上去,哭得梨花帶雨。邊上的人默然。
「宋醫生還在做手術嗎?」陳俊小聲問一旁的凌曉曉。
凌曉曉道:「我剛才又打電話問過了,說是宋醫生做完手術本來要過來的,結果又有一例緊急手術要做,就沒能過來。」
孩子奶奶安慰兒媳婦,汪醫生抱著兒子親了幾口,又說了一會兒話,就站了起來,一邊抹淚,一邊沖陳俊等人說道:「讓大家看笑話了,我沒能在他生病的時候照顧他,真的很愧疚。不過,真的要感謝你們,要不是你們,我……」
說著,又泣不成聲。
劉璐上前抱著她,安慰道:「沒有人笑話你啦,相反,身為同行,我們很理解,也很欽佩!汪醫生,你簡直是我的偶像!」
汪醫生抹著淚,開始講述她兒子的事情,原來,他們兩口子都是醫生,平時工作忙,孩子就搞得跟留守兒童一樣。雖然在爸爸媽媽身邊,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但是,平時接送小孩,甚至開家長會,都是孩子的奶奶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