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鴛鴦眼(上)
自從相府出事後,姜歡便是再無聽到過相府里的消息。
太子府安排在相府里的探子也是沒了下落,太子府根本是聯繫不上的,更是莫論打探到相府近日來究竟是在忙活著些什麼的了。
故而姜歡倒是以為龐岩會安靜好一陣子,起碼是不敢與宮內人再有交集的了。
可是不曾想他竟然入了宮,還面見了皇上的。
陳如意動了動腿,瞧著重新恢復了知覺才是眸底掠過一抹輕鬆之色。不過極快的,他便是掩藏好自己的情緒,繼續說道,「我當時尋了個借口,說是自己前去尋母妃,故而不曾與他們一起面聖,只留在了屋外竊聽。」
想堂堂一太子,竟是會做出聽牆角的事情,姜歡那原本緊繃著的臉倒是放鬆了下來。
她頗為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瞧著對陳如意所為一副不曾想過的模樣。
在姜歡心中,陳如意素來是那個行事穩妥但又對自己寵溺疼愛的太子。雖說旁人皆說他是個冷麵之人,只會依照皇上的吩咐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
只是姜歡所見的陳如意並非如此。
他似乎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在等著自己一點點深挖。
姜歡無需顧慮,只要她想,隨時可以轉身去挖掘陳如意。他哪裡也不會去,只會一直站在自己身後一樣。
「偷聽到了什麼?」姜歡笑著問道,之前因為陳如意糟蹋自己身子的怒意亦是消退了不少。
她亦是洗了洗手,隨即便是坐到了陳如意身側,與他共享了一張貴妃榻的。
陳如意大抵是沒想過姜歡竟是也會坐上來的,突然逼仄的距離讓他竟是到了嘴邊的話吐露不出,又生生咽了回去。
姜歡手肘撐著靠背,腦袋亦是被托在掌心,一副認真的模樣在等候著陳如意繼續說下去的。
龐岩攜著龐蔓蔓入宮面聖,怕是多半要使上苦肉計的了。
龐蔓蔓待皇上之時,儼然是換了個人一樣。可愛粘人,古靈精怪又愛撒嬌的。
陳炎素來是想要一個女兒的,只奈何膝下無女,一直是沒個心愿既成的盼頭。後來龐蔓蔓入了宮,頭一遭見著他便是粘著他,絲毫不畏懼的模樣,同他撒嬌,惹的陳炎喜歡的不行,倒是將她視作了自己的女兒來看待。
更兼龐蔓蔓嘴甜的很,分外會討陳炎喜歡的。故而偶時皇上對相府所作所為有不滿之處,只消得龐蔓蔓前去撒個嬌,說些好話,倒是能夠減免不少禍端的。
這亦是龐岩這些年來,如此縱容嬌慣龐蔓蔓的其中一個原因。
這些事情倒是夢魚打聽來,告訴姜歡的。
彼時姜歡一面嗑著瓜子一面聽著,不由得連連咂舌,只言這龐蔓蔓對付皇上的時候竟是聰明著,不像對付自己的時候愚蠢至極。
陳如意的心思被姜歡的聲音拉扯回來,他只繼續道,「龐蔓蔓為相府求情,不過此次父皇並未讓步,這一個月的禁令不單單是一日不少,更是言倘若再來求情,便是多加一月。」
姜歡亦是有些詫異,她知曉餘孽一事重大,卻是沒想過皇上會這般重視。
到底此事若是重罰相府,最有利的還是……
姜歡陡然反應過來陳如意為何要偷偷摸摸回府上之因,相府被重罰,自己又在長樂街開了米鋪,這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太子府。
如今龐蔓蔓的求饒沒了用,龐岩更是會將怒火悉數發泄在太子府身上,尤其是同在皇宮的陳如意身上。
無妄之災,到底難堪。
陳如意不過是個不愛招惹是非的主兒,既是知曉了會有麻煩找上門,倒是自己走的乾脆。
姜歡好氣又好笑,氣他一個太子竟是為了躲避宰相偷偷離宮,笑他膽量也不過如此罷了,也是難怪那府外百姓都是敢議論上太子府的是非了。
「龐岩此番帶去面聖的除了龐蔓蔓,還有一物。」陳如意不曾責備竊竊笑著的姜歡,只繼續說道,「鴛鴦眼。」
姜歡的笑意凝固在唇邊,眸底笑意亦是被那一汪深沉遮掩住。
分外沉重,心上鼓噪。
龐岩攜鴛鴦眼見陳炎,莫說陳如意該隱藏自己身份不被遇見,就說他為了躲避龐岩自稱懦弱都是不足為過。
鴛鴦眼乃是龐家之所以立足於權勢中心的最重要的一樣物什。
當年龐家先祖由洛城跟隨先王起兵攻佔城池,建陳國,改國號,而龐家先祖因為立下汗馬功勞,冊封宰相之位。
可先王晚年多疑,生怕得之不易的政權被奪,故而對自己身邊的親信以及權臣痛下殺手,尋無端之災禍,嫁禍給掌權之人。而龐家亦是在其中。
除了龐家,其餘分得一杯羹的權勢名門皆是落得個極其凄慘的下場,斬首甚至都是最為痛快輕鬆的刑罰。
而龐家當年亦是被查抄,府上眾人入了天牢,而不少的美眷嬌婢更是在牢內受盡羞辱,有意志剛烈之人自戕而亡,而其中亦是有著與先祖自青梅竹馬時便恩愛無比的相夫人。
她亦是難逃被羞辱的命運,她更是被施以極其殘忍的刑罰折磨,亦親眼瞧著自己的女兒被虐待致死。
后她三磕頭問蒼天龐家何錯之有,最後撞牆自盡,其嘔血瀝在隨身攜帶的玉佩之上。
只見那玉佩成了兩極模樣,一半鮮紅,一半如初。
而鮮紅一面既成血玉之後,再無法消退其血色,猶如本身模樣。
先祖亦是悲痛不已,在自己愛妻身邊自盡而亡,而他的血滴落在玉佩之上卻成黑色。
只見玉佩兩半一呈紅一呈黑,又因形狀似是一雙眼眸,故而稱作鴛鴦眼。
鴛鴦眼成后,本風調雨順的陳國害了三年旱災,無數百姓死於飢荒之中。而先王亦是整夜噩夢纏身,無法安睡,最終徹底瘋魔,尋了個初春之夜投河自盡。
說來奇怪,先皇自盡后便是下了三年來的第一場大雨。雨水灌溉著皸裂的土地,花草重新開始生長,生機重回大地,陳國起死回生,亦是結束了這三年的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