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出考題
於婉儀說:“我剛開始也不相信,他會懸絲診脈。可他說了很多關於懸絲診脈的故事,什麽西遊記,還有孫思邈和長孫皇後什麽的。我看上去感覺是真的。”
“我看他們既然是來看病的,就把他們叫上來吧。”於嵐救兒心切,聽到有人能給兒子看病,心底深處的希望之火又燃起來了。
“你著什麽急?”張建林厲聲說,“我怕他們不僅沒有把兒子的病治好,反而讓兒子的處境更危險。我們跟趙家素來沒有什麽往來,之前在生意上多多少少還結下一些冤仇。這個時候來,不圖名不圖利,就為了救我們兒子?我覺得不太相信。”
“你這個老不死的。兒子都成這樣了,跟死人差不多,就不能死馬當成活馬醫嗎?”
“跟死人差不多,還是跟死人是有區別的。要是把兒子治死了,那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我的命真是好苦啊!”於嵐又痛哭起來。
於婉儀說:“姑媽,你先別哭了。姑父說的是對的。晨飛的事情不能急,現在已經是最壞的情況了,不能再壞了,再壞下去就沒辦法收場了。”
“你聽聽,你聽聽!”張建林說,“婉儀才是明白人。”
“姑父,但我也覺得可以讓他們過來看看。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萬一他真的把晨飛治好了呢?”
於嵐激動地說:“對啊,萬一他們真的把晨飛治好了呢?”
張建林仔細冷靜地想了想:“這樣吧,你讓他們去我書房,我親自見見他。”
事關兒子的生死,張建林不敢耽誤。
“我也要去。”於嵐說。
“你就不要去了,在這好好照顧兒子。我去就行了。”
“不行!我還不知道你那脾氣嗎?我要親自看看,他到底能不能救兒子。”
“你又不懂醫術,你知道什麽?”
“你懂。你會醫術。”於嵐不依不饒。
張建林說不過於嵐,他即便說得過,也不會跟於嵐吵。這麽多年,他已經習慣聽老婆的了。
“你去可以,不過,你不能亂說話。不能他隨便說幾句,你就聽他的了。”
“我知道,這可是我兒子的命。”
張建林強調:“他是你兒子,也是我兒子。”
他說著揮揮手,示意於婉儀去找梁修誠。
梁修誠和趙珺瑤跟著於婉儀來到張建林的書房。
張建林書房的裝修風格跟客廳的基本一樣,牆壁上掛著古畫,牆角有一盆青竹。一張大的紅木桌子,他坐在桌子後麵的椅子上。
梁修誠瞬間有一種穿越到古代的感覺。
趙珺瑤感覺她爺爺的房間就有很濃的古風韻味了,可此刻看到張建林的書房,一點現代的氣息都沒有,她刹那有一種恍惚的感覺,穿越了。
於婉儀說:“姑父,他們來了。”
趙珺瑤很禮貌地說:“張董事長,你好,我是趙珺瑤,這是我的未婚夫。”
梁修誠也很禮貌地說:“張董事長,你好,我是梁修誠。”
張建林從頭到腳仔細地打量了一下梁修誠,他越看梁修誠越不像會看病的樣子。
他清了清嗓子說:“聽說你會中醫?”
“是,略懂一二。”梁修誠很謙虛地說。
“略懂一二就敢來跟我兒子看病,我看你是不是覺得我張家勢單力薄,你們趙家這些年見我們張家敗落了,想來欺負我們家,沒門!我張建林可不是好欺負的。”
於嵐心裏很著急,這老頭子脾氣又犯了。她想說點什麽,於婉儀拉著她示意她不要說話。
梁修誠淡淡一笑:“張董事長,我們這次來純屬好意,絕無惡意。張董事長之所以這樣說,是不是因為看我年輕,不相信我。中國醫學博大精深,我略懂的這一二可能比很多人學了一輩子還要精通。之所以,這樣說,是謙虛罷了。”
於嵐默默點頭,梁修誠說這話很得體。
“你師從何處,是哪個醫科大學畢業的?”
“不好意思,我大學不是學醫的。我師父……”梁修誠心裏默笑,我師父是九天神仙,我跟你說不清楚。
“什麽?”張建林大驚,“你不是學醫的。那你父母或者祖父祖母可是醫生?”
“我父母,祖父母也不是醫生,是地地道道地農民。”
“你這是來戲弄我們家的嗎?你不是醫科大學畢業的,祖上也不是學醫的。你拿什麽給我兒子看病。”
“我之前還以為張董事長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今天看起來,不過也是泛泛之輩。”
“你胡說什麽!”張建林瞪著梁修誠。
“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不一定要在學校學,很多東西是無師自通的。我跟你說很多理論,你也不一定知道。張董事長要是會醫術,我們切磋一下你就知道我的醫術高低了。”
“你怎麽知道我不會醫術?”張建林很有底氣地說。這幾年,他四處尋醫,查看醫術,俗話說,久病成良醫,他自己也成了半個醫生,雖然沒有實踐經驗,但要檢查出一個醫生是不是醫術高明,還是可以的。
“既然張董事長會醫術的話,我們就切磋一下。”
“那好,你說你會中醫,還會懸絲診脈,你說說,中醫的的五髒六腑對應的金木水火土是怎麽對應的。”
張建林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他一直想找人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今天正好借這個機會,一來是考驗一下梁修誠,二來,也是找人切磋一下。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髒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製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複。而五行學說中以五髒配五行:肝與木心與火脾與土金與肺水與腎。”
張建林心中默默讚歎:這小子還是有點本事。
於嵐聽著也感覺梁修誠有幾分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