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少年英雄夢
宋康年冷笑一聲道:“大昱王朝我看是行將就木了,李兄我們不若一起尋一明主,成就一番功業!”
李信道:“今日得罪了地方上的父母官,眼見這青龍崗是呆不下去了。宋兄認為何處可去?”
宋康年道:“玉洛山中李鴻基部,昨夜我卜了一卦,得一卦詞曰:十八孩兒主神器!正是應了此人。”
章凡心中一凜:“此語怎麽這麽熟悉?”
宋康年道:“昨夜我思慮了一夜,在各路義軍中,惟有李鴻基姓李。且此路人馬起事早,軍紀嚴明,愛護百姓,有成大器之象。”
李信道:“宋大哥可與此部義軍有聯係?”
宋康年道:“此部有位薛神醫,曾與我有舊。此人豪氣幹雲,醫術如神!有妙手回春之譽,負責軍中救死扶傷,深得義軍上下愛戴,若由他引薦,當可站住腳跟。一展所長!”
章凡見這宋康年雖其貌不揚,話卻深有見地,有名士風範。然望其氣卻混沌不明,甚為可疑。心道:“若老馬在,當一眼可以看穿!”
李信點了點頭,轉而問章凡道:“章兄身懷異數,可願與我二人同往。”
章凡道:“在下奉師命下山,四方雲遊,有此機緣,亦可隨行,隻是不會久留。”
宋康年拍手道:“如此甚好,我也有一位兄弟,四人一起同行。安全可保無虞。”
四人商議了一些細節,當晚遣散家仆,餘下家眷暫回鄉下居住。第二日一早,三人騎馬出了青龍崗。在一處路口,一位身材魁悟的頭戴鬥笠的壯漢正在騎馬等候。
宋康年前出一步介紹道:“李兄,章兄,這位是在下的同鄉,名叫王大力,人稱力王。力大無窮,身手敏捷,上樹攀岩皆迅捷如風。隻因生口不能言,又生得異象,故受人歧視,隻因在下曾對其照顧一二,故願常隨我在江湖漂泊。”
李信,章凡皆點頭稱是,李信讚道:“好一位勇士,生的悍將!”
章凡暗道:“此人長相看不清,卻臂長如猿,孔武有力,隻能算是異人了。難道此間生物已經變異?”
四人穿州過府,眼見官道四處流民離散,時有餓死的災民倒斃於路旁。走了半個多月才到玉洛縣地界,此處為山區。多山少地,土地貧瘠。縣城已被義軍占領,四人在城外一處客棧住店,宋康年托人給薜神醫帶去了一封書信。
翌日,眾人正在房中飲茶閑談,客棧外突然響起一陣馬蹄聲。三人忙出門觀察。隻見數十騎停在門外,為首一人頭戴氈帽,身披紅色風披,三十來歲年紀。古銅麵色,雙目有神,身佩寶劍,騎了匹白馬。
左邊有一位神情威猛的壯漢,右邊一位精神精神矍鑠的中年人,身材欣長。
隻見中年人一拱手道:“宋兄,李公子,這位便是德王!”
三人忙拱手見禮道:“參見德王!”
章凡心道:“這便是德王李鴻基了。”用神識察看,發現僅右邊中年人有洞虛境修為,此人應為薛明神醫。
李鴻基下馬拱手道:“諸位免禮,我聽神醫幾位到來就忙著出來迎接。三位一路辛苦,請入城中敘話。”三人忙躬身還禮。隨眾人一起進城。
章凡見城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樂業。不由得暗暗點頭。
眾人入了城主府,李鴻基居中而坐,他起身指著右邊的壯漢道:“這位是義軍總管黃炳滔!”壯漢忙起身道:“見過宋兄,李兄,章兄!”三人起身回禮。接著又介紹了周連國,王喜順,李達,趙應義等將領!
李鴻基道:“素聞李兄在河東募捐救濟災民,著實令人欽佩,我李鴻基殺貪官,攻城池,隻為了老百姓有一條活路,當今下,流民遍野,朝中無官不貪。正是我等出頭之日。”
李信忙起身答道:“德王過譽了,李某隻是略盡綿薄之力,那敢與德王相比。早就風聞德王愛惜百姓,痛恨貪官。軍紀嚴明,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李某願追隨德王,解民倒懸!”
李鴻基哈哈一笑,對此很是滿意。轉而問宋康年道:“素聞宋兄卦術為河東第一,又精通奇門遁甲之術,能來此間,使我義軍又得一幹城之謀士。今我義軍僻居一隅,隨時會遭官軍圍剿,先生可有計謀教我!”
宋康年拱手道:“德王宅心仁厚,心懷下。宋某半月前曾卜得一卦。卦詞日:十八孩兒主神器。此卦正是應了德王之姓。”李鴻基和眾將聽了皆是眼晴一亮。
宋康年又道:“而今下,河東遍地流民,此地沃野千裏,得此地進可直逼京師,往南則可取江州數郡,洛川之地,往西可取河西數十州。另可得百萬兵馬。正可謂龍入大海,大業可成!”
李鴻基及眾將聽了皆點頭稱是,心中暗暗讚道,果不愧為智計超群之人。
李鴻基道:“先生大才,往河東有一巨城樊陽,此乃兵家必爭之地,城池高大堅固,易守難攻,斷了玉洛山區和河東的路徑,眾兄弟皆想攻克此城,再圖河東之地。奈何三次攻打,皆無功而返,先生可有良謀!”
宋康年負手在廳中繞了一圈,眾人眼晴盯著他轉,宋康年立定拱手對李鴻基道:“宋某有一計,需得秘密行事,德王軍中可有十幾歲的少年軍士,要身手靈活之輩,需三千名。”完望著德王。
李鴻基哈哈一笑道:“有,給你四千少年兒郎又如何!”
宋康年道:“給我一月時間,須得聽我號令,一月後,樊陽必克!”
李鴻基一拍案幾,大聲道:“好,先生大才,今日我特拜先生為我軍軍師,為我出謀劃策!”完命人取來寶劍,印信。
眾將一一上前拜見道賀。李鴻基在廳中擺下灑席,眾人皆痛飲而歸。
翌日,宋康年領了章凡,李信,王大力四人前往一山穀處,穀中寬闊異常,兩邊皆是數十丈的陡峭山涯,有人早架好了幾百架簡易的梯子。有數百條繩索從山頂垂下。穀中有八列少年軍縱隊,各有五百人。
宋康年與三人登上簡易的閱兵台,眾少年都靜心以待,目視四人。
宋康年大步上前站定大喝一聲道:“諸位兒郎,現今下,災民遍地,餓殍遍野。你們正是其中之一。正所謂:生如螻蟻當有鴻皓之誌,命如紙薄當有不屈之心!從今以後你們當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你們將一往無前,戰勝敵人,為自己,為德王,為父母,為下人!你們是我宋康年的兄弟,是我們所有人的少年英雄!今我們開始訓練,一月後我們將開赴樊陽,為義軍打開一條生路!你們有沒有信心?”蒼涼而有些嘶啞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眾少年激動得眼淚盈眶,齊聲怒吼道:“有,有,有。”聲音激趆而悲壯。
這一刻,章凡波瀾不驚的修道之心掀起了濤巨浪。自己也是少年,既然來到這世間,何不轟轟烈烈的幹一場,幹他個翻地覆,今生無悔!
宋康年回頭望了一眼王大力,王大力從容來到崖下,腳一蹬,並不需梯子和繩子。飛快的在懸崖峭壁間攀爬。不到五分鍾就到了崖頂,他扯過一條繩子,一路飛躍直下穀底。眾人看得神馳目眩,到後來又齊聲歡呼起來。
章凡暗道:“此非人力所能為,此人也應身有異術!”
眾少年躍躍欲試,宋康年命人給兩百人係上繩索,從梯上攀爬,先到者得錢二百。
章凡暗暗點頭道:“此法安全又有效,精神鼓勵加物質獎勵結合。宋康年有門道,此人的確是個大才!”
章凡在義軍中逗留,每日裏中午與宋康年討論奇門遁甲之術,行軍作戰之法。下午則觀看少年們練習攀爬之術,晚上則與李信同榻而臥,討論治國之道。他是曆史係學生,對此也有自己的見解。李信見他雖是修道之人,治國安民之法卻層出不窮,深以引為知己。
他閑暇時,便在義軍中行走,觀看薛神醫治病救人,薛神醫見他好學,也悉心傳授。他是軍師的客卿,眾人也隻得由他。眾軍士生活簡樸,粗茶淡飯,卻人人精神煥發,樂觀積極。眾將領也與士兵一樣吃住,一起幹活。
章凡心道:“自古創業初期,人人爭先恐後奮勇向前,創業後如何太難確定,人心才是最大的變數!”
一月後,少年軍團大成,精編成三千人。李鴻基與眾將領前來觀摩,少年團表現優異,讓德王與眾將心悅臣服。李鴻基親筆題寫五個字“少年英雄團”!!
當晚,李鴻基與軍師將領們商議決定,第二一早發兵,於第三日傍晚攻城。其餘眾軍早準備了數百架雲梯,早早運到樊城不遠處埋伏起來。
章凡與李信兩人一起隨軍同行。王大力率了三千少年軍士已提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