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嫡女不出嫁> 第201章 災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 災荒

  景夏國的朝局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羅刹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羅刹國是整整意義上的要換天了。


  甄涵紹一死,羅刹立刻是亂做了一團粥。


  甄涵紹的那些曾經的兄弟,在甄涵紹活著的時候對他十分忌憚,甄涵紹一死誰都想要來一把渾水摸魚。


  而朝廷更是亂作一團,一連十日都無法上朝。


  甄涵紹活著的時候根本沒有有過隻字片語的關於立儲君,而這種時候就算是甄涵紹立了太子也無濟於事。


  皇子王爺忙著奪權,文臣武將忙著站隊。


  羅刹國徹底完了。


  羅刹和景夏在一旁火燒屁股,而玄月和滄海卻也不是隔岸觀火。


  兩國皇帝很想趁現在撈一把,要知道像現在這麽好的機會可是來之不易,不是你想碰到就能碰到的。


  四國雖然相安無事多年,但誰都想除掉其他三國,一家獨大。


  他們本就是打了幾百年仗,從數不清的國家到最後隻剩下他們四個。


  彼此之間心照不宣,但都知道,他們不可能永遠這樣相安無事的下去。


  穆元思的起了趁現在攻打羅刹國的計劃,一方麵是景夏國一向是中立,打景夏國不像打羅刹國那麽師出有名。一方麵是景夏國剛剛送來了質子,玄月國就主動開戰,於理有虧。再者就是羅刹國曾經就主動挑起戰事,甄涵紹涉及讓玄月國和滄海國開戰的事情還曆曆在目,僅僅過了一年,拿來當開戰理由再合適不過。


  但身為太子的穆紫宸卻極力阻止,兩國一旦開戰,生靈塗炭,後果不堪設想。


  何況如今羅刹國雖然亂,但僅僅是朝堂政局之上,百姓依舊安居樂業,他們的軍隊依舊是訓練有素殺人不眨眼的虎狼之師。


  若是玄月國一旦發兵,羅刹國很可能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加上一向征戰帶兵的六王爺穆文昊大病一場,無法上陣殺敵,穆元思隻好先把這件事先放下來了。


  但雖然暫時不提,但穆元思心中還是記掛著這件事情的。


  雖然玄月國也死了一位皇子,但比起其他三國簡直好太多了。


  不隻是景夏和羅刹亂了,連滄海的情況也很糟糕。


  滄海國五王爺墨梓珩在澤州舉著清君側的大旗造反,如今大軍已經攻下了二十多座城池。


  而墨梓珩這一造反,就和吃螃蟹的第一個人一樣,滄海國內一連數地揭竿而起。


  目前這三個國家看起來真是不知道哪個情況更糟糕點。


  這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官道上馬車風塵仆仆。


  洛輕挽躺在馬車裏翻了個身,伸手將旁邊燒雞上的雞腿拽下來一個。


  洛輕挽翹著腿,啃著雞腿,悠閑愜意。


  她已經累了許久些日子了,冀玄聰的事情一解決,洛輕挽就找了個地方先睡了個三天三夜。


  整整三天三夜洛輕挽都沒有出房門,所有的飯菜都是小二直接送到她房間裏的。


  洛輕挽退房時,小二還笑說,“小的還從來沒見過這麽能睡的人呢。”


  洛輕挽買了一輛最寬敞舒服的馬車,她要這樣悠閑的回滄海去。


  絕殺門中的事情洛輕挽交給了文陌,絕殺門本不與外界聯係,所以平時也沒有什麽事情。


  洛輕挽之前不告而別一走數日,回來後絕殺門還是那樣,自己走時桌子上放的茶杯裏的半杯茶還在那裏,連花紋的方向都沒有變。


  除了向雲飛偷吃魏青青種在院子裏的黃瓜,而被魏青青追的漫山遍野打以外什麽事情都沒有。


  洛輕挽伸了個懶腰,她已經很久沒有這麽輕鬆悠閑了,這種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一路上洛輕挽都不用著急,雖然是回滄海,但馬車慢慢悠悠的走那兒算那兒。要是半路看上有賣好吃的,洛輕挽就直接下馬車去吃。


  吃完了還要帶上一堆放在馬車裏。


  孤九天雖然跟著洛輕挽一路吃吃喝喝,心情卻極其鬱悶,因為倉鼠的食量實在是太小了,連個雞腿都吃不完。


  洛輕挽畫的好像不是自己的錢一樣,就這樣一路吃喝進了滄海國邊界。


  孤九天在外麵趕馬車,雖然他外貌是隻鬆鼠,但絕對不能當鬆鼠看。


  別說趕馬車這種事情了,孤九天就算打架,一個打十個都沒問題。


  馬車寬大又舒服,走的極穩,洛輕挽吃著雞腿又覺得有點困了。


  困了就睡吧,反正也沒什麽事情。


  洛輕挽嘴裏還叼著個雞腿就睡著了。


  “咯噔”一聲,馬車發出一聲巨響,顛了一下,這一下顛的極厲害,洛輕挽本來躺在馬車裏,整個人都被拋了起來,然後重重的摔了下來。


  “媽呀。”洛輕挽揉著屁股,氣勢洶洶的一掀車簾。“你怎麽趕馬車的!想謀殺啊!”


  “老子要想謀殺你直接把馬車趕到山崖邊,摔死你算球。”孤九天給了洛輕挽一個白眼,從馬車上跳下去。“車軸斷了,這些沒法子走了。”


  洛輕挽從馬車上跳了下來,站在孤九天旁邊,俯下身子看那車軸。


  這車別看挺舒服的,沒想到這麽不解釋,車軸不知道什麽時候居然裂了,而洛輕挽一直沒發現,走著走著居然斷了。


  洛輕挽有點頭大,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去哪兒修啊。


  洛輕挽抬眼看過去,盡是黃土,居然連根草都沒有。


  “你把車趕到哪個荒山野嶺了?!”


  孤九天卻沒回答洛輕挽,洛輕挽以為孤九天故意無視她,直接拽著孤九天尾巴就提了起來。


  “別鬧了!你看那邊!”


  洛輕挽順著孤九天指的方向看過去,隻見幾個幹屍模樣的人朝洛輕挽走來。


  “什麽情況?”


  等走近了才看清,這些人篳路藍縷,皮包骨頭,餓的就和幹屍一樣。


  洛輕挽朝那邊不看還好,剛剛下車沒注意到,就見餓殍滿地。


  “……你確定你把馬車趕進滄海了?”洛輕挽小聲道。


  “不會錯的。”孤九天道,

  “我怎麽感覺好像進了難民營。”洛輕挽道。


  “這裏看樣子應該發生了災荒,這些人看樣子餓了不少日子,雖然還活著,恐怕過不了多久就和地上躺著那些人一樣。”孤九天道。


  “滄海發生災荒了,墨瀾寂不知道嗎?”


  洛輕挽心中這樣想著,那些人已經朝洛輕挽圍過來了。


  洛輕挽看得出他們就是普通百姓,沒有一點修為,而這些人明明數量數十倍與洛輕挽,已將洛輕挽團團圍住,卻看洛輕挽時卻眼中盡是恐懼,驚慌。


  本來雙方就這樣僵持住了,但忽然其中一個小孩跳上了洛輕挽的馬車,鑽了進去。


  這些人見洛輕挽沒有反應,而這小孩進去後便沒有了聲音,其中一個人打著大膽去掀洛輕挽的馬車車簾。


  那個孩子正蹲在馬車裏拚命的啃著洛輕挽那隻已經吃了一條腿了燒雞。


  小孩的眼睛都綠了,拚了命的啃著那隻燒雞,雙手和臉上蹭的都是油漬但他毫不在意。


  那掀門簾的女子見狀立刻衝進了馬車裏,將馬車裏的食物飛快的裝在衣服裏麵,一邊裝著一邊拚了命往嘴裏塞,好像寧願噎死撐死。


  一石激起千層浪,前麵的人的動作仿佛給了他們極大的鼓舞,剩下的人也一擁而上衝向了馬車。


  那馬受驚的嘶吼一聲,一個孩子嚇得摔倒在地,馬揚起前蹄,眼看踏在一個孩子身上。


  就算是一個成年人若是挨了這一下恐怕不死也去了半條命,更何況是這麽一個又瘦又小餓了許久的孩子。


  這孩子看起來父母不在身邊,嚇得哇一聲哭了。


  忽然一道白影竄過,一眨眼間洛輕挽已坐在了馬鞍上。那馬已經幾乎直立,洛輕挽雙腿夾住馬身,緊緊勒住馬韁繩,將馬頭拽向一邊。


  馬前蹄有驚無險的落在了地上,洛輕挽安撫了受驚的馬,然後從馬上跳下來。


  那孩子還坐在地上,渾身瑟瑟發抖,像是被剛剛那一下嚇著了。


  洛輕挽將他扶了起來,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就像是個打滿補丁的麻袋一樣,胳膊和腿細的和麻杆一樣,灰頭土臉的光著一雙腳。


  洛輕挽道,“你鞋子呢?”


  洛輕挽以為是剛剛他摔倒時鞋子掉了,但孩子說,“俺沒有鞋。”


  “那你父母呢?”洛輕挽道。


  孩子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都餓死了……”


  “這裏發生了什麽事情?”洛輕挽道。


  “這裏遭了旱災,已經三年了……”孩子道,“草根,樹皮,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俺爹俺娘都餓死了……俺姐姐姐也快不行了……俺已經三天沒有吃東西了,連草根都挖不出來了……”


  孩子說著眼淚就留了下來,洛輕挽心中也是難受,從懷裏掏出兩錠銀子,柔聲道,“拿去買點吃的吧。”


  按照在滄海的價位,五錢就夠買一鬥米了,洛輕挽給的銀子足夠買二三十鬥米,夠兩個人吃好幾個月。


  那個孩子接過了錢,跪下給洛輕挽磕了個頭。


  那些人見自己搶了洛輕挽的馬車,可洛輕挽卻救了他們的人,還給了那孩子銀子,跑過來給洛輕挽磕頭。


  洛輕挽細問之下才知道,這裏遭了旱災顆粒無收,官府卻依舊依舊年年征收高額賦稅,這裏的能跑的都跑了,不能跑的就隻能在這裏等著餓死。


  剛開始還有自家屯的糧食,後來糧食吃完了,富商就囤積米糧,高價出售,普通人根本買不起糧食,就開始殺掉自家的牛羊豬吃,等家裏能吃的都吃完了,就開始挖野菜吃,野菜吃完了就吃草根,吃樹皮,吃觀音土,近乎一半以上的人都被餓死了。


  洛輕挽道,“官府沒有人管嗎?”


  一人哭道,“官商勾結啊,朝廷年年發的賑災糧都到不了俺們手裏,就被知府大老爺給了糧鋪,糧鋪高價賣出,然後大老爺從中間拿錢。”


  “就這樣朝廷還要征收徭役,要每家每戶出一個壯丁出來,你看俺們這樣子,哪裏有壯丁啊。”另一人道。


  洛輕挽沉吟道,“此事我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不管,你們給我一天時間,一天之內我一定將此事解決。”


  一個婦人用懷疑的眼神看著洛輕挽道,“你真的一天就能解決嗎?”


  不隻是這婦人,在場誰也不相信眼前這個十七八歲的女子能用一天時間解決這件事情。


  雖然眼前這女子看起來雍容華貴,可怎麽說也隻是個女人而已。


  “那何知府的娘家表舅可是兩廣總督,誰都知道他有這麽個靠山,誰也不敢惹他。”一人道。


  洛輕挽笑了,“區區一個兩廣總督,給姑奶奶提鞋都不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