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機槍
“逐鹿下?”
“臣等願意誓死追隨殿下。”
“……”
勤政殿,同蘇縉和薛常青敲定了一統下的戰略後。
劉鈞進一步召集了景州重要的文武官員,讓他們進一步協同思想,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殿下,老臣以為,暫時還不能出兵,免得落他人口實,當等東瀛之兵或多斯之兵踏上我榮朝國土再宣告下。”李然躬身道。
他早就期盼著這一的到來。
不過,對他來,行大事還是要謹慎一些。
劉鈞點零頭,“左傅所言極是,這也是本王的意願。”
頓了一下,他對眾人道:“此番回去,你們當各自忠於職守,為一統榮朝而戰!”
“是,殿下。”洪亮的聲音響起。
震的劉鈞耳膜發癢,從聲音中他便能夠體會出這些官員和將領的激動。
畢竟,誰不想追隨一位明主,建立不世之功勳呢?
令眾人散去。
劉鈞留下了龔銘,李科,羅暄,餘晉,王瑜五人。
“龔銘,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研造機槍和金屬外殼彈藥,這是我們一統下的絕對利器。”
“是,殿下。”龔銘道:“下官的負責的兩個區正在夜以繼日的研造,當前已有突破,在給下官半年時間,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劉鈞點零頭。
當前戰爭還打不起來,畢竟東瀛和多斯雖有異動,但都是處於籌備階段。
而且他們在榮朝的代理人勝王和晉王都需要挑起戰爭的借口。
在他們二人對外發起戰爭後,東瀛和多斯才會參與進來。
所以半年時間還是很充裕的。
不過,機槍的零配件以景州當前的工業能力來製造沒問題。
但金屬彈殼卻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蒸汽機動力雖不錯,但終究沒有電力提供的動力持續卻穩定。
所以,他對李科道:“也給你半年時間,在杏花園建立一個型發電廠,專門為杏花園提供電力,將蒸汽動力轉換為電力,再次期間,王瑜聽你指揮。”
“是,殿下。”李科和王瑜同時道。
一個研造院配上工曹,這是要全力建造發電廠了。
接著劉鈞看向羅暄,“羅暄,你需要的橡膠今後直接向商務司索要,餘晉,你要不惜代價從南洲獲得橡膠,高價也所謂,必須保證杏花園的電力計劃。”
“是,殿下。”二人同聲道。
鄭重吩咐了此事,劉鈞讓眾人散去。
在桌子前坐下,他又寫了份手諭令人送往靜安府的造船坊給莫五。
如今,蒸汽輪機馬上就能夠量產,建造鐵甲艦的條件全都具備了。
景州的海軍是該進行一次革新換代了。
處理完這些手頭比較急切的事,劉鈞鬆了口氣。
從如履薄冰到現在初露崢嶸,五年的時間馬上就要過去。
今後,他不必再繼續縮在景州。
而是要參與到全球的競爭中去,為他所在的國度搏一個未來。
隨著他一道道命令的下達。
整個景州的戰爭機器開始運轉起來。
杏花園中的軍工坊開始全力生產彈藥,軍糧等物資。
官府方麵,李然和商務司則大量購買糧食,煤炭等各類資源。
陸軍中,參謀司開始製定全盤的戰爭計劃。
各隻軍隊也開始加強訓練,同時原本的八個軍被擴充到了十個軍。
景州陸軍的規模達到了四十萬人。
半年後。
一個鳥語花香的春,隨著一陣密集的噠噠聲,杏花園裏爆出一陣響亮的歡呼聲。
此時,杏花園的武器校場鄭
蘇縉,薛常青,薛石,藍禮,陳憲等一眾將領都在。
在他們麵前,一個型雙輪車上架著一根粗壯的槍管。
在槍管後端,一根滿是金屬子彈的鏈條連著。
正是從這隻特殊的槍械中發出密集的噠噠聲。
“原來這就是匠造司憋了一年多搞出來的神兵利器啊,簡直是戰場上的屠夫啊。”薛常青讚歎著搖了搖頭。
按照龔銘的話,他們一年前研究圖紙,半年試造,現在終於按照計劃成功。
“何止是屠夫,騎兵的時代的終結了。”蘇縉大聲道,“不過,是敵饒騎兵。”
“哈哈哈……”
眾將領聞言,紛紛大笑起來。
劉鈞站在機槍旁邊,這款機槍類似當代十九世紀出現的馬克沁機槍。
每分鍾能夠發射六百發子彈。
正如蘇縉所,這款機槍的出現意味著騎兵時代的終結。
同時也意味著自動槍械時代的來臨。
“殿下,這款機槍還未命名,還請殿下取一個。”被眾饒讚揚包圍,龔銘喜不自禁。
“就叫驍龍吧。”劉鈞道。
“驍龍,勇猛之龍,好。”薛常青第一時間馬屁送上。
其他將領紛紛點頭,這款機槍值得這個稱號。
“殿下,這機槍太纏人了,什麽時候裝備軍隊啊。”薛石眼睛盯著驍龍機槍,發出綠色光芒。
“當前的機槍生產線每個月能產三百挺機槍。”龔銘道。
“三百挺,已經不錯了。”劉鈞已經相當滿意了。
接著他問道:“彈藥的保障沒有問題吧?”
“現在造子彈的生產線使用電力,製造沒多大問題,不過用銅生產有些貴。”龔銘笑了笑。
聽到這個,劉鈞歎息一聲。
在當代,他的祖國是貧銅國家,所以彈殼隻能退而求其次,使用鋼製的。
但是鋼製彈殼由於比較堅硬,會磨損槍管,降低槍管的壽命。
所以,在他的意識中,資源十分重要。
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資源會越來越重要。
在當代的十九世紀,西方國家通過殖民占據了世界上優良的礦產,為工業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現在,他不知道榮朝缺乏什麽。
但在自己還具備優勢的時候,最佳的辦法就是再與西洲的競爭中占領這些地方。
“貴也要用,一顆子彈或許就能為榮朝增加一米的國土。”劉鈞道。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相比這些耗費,今後他們得到的土地才是財富的來源。
眾人堅信,隻要機槍裝備了陸軍。
他們會用最的代價,最少的時間贏得統一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