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鋌而走險
“臣…臣…臣無罪,這幫刁民在誣告下官,殿下,下官一向最得高右傅信任,如若殿下不信,可讓高右傅前來作證。”
秦慶雲額頭上俱都是豆大的汗珠。
情急之下,他搬出了高鴻允,指望劉鈞能和從前一樣聽到高鴻允的名字便不再追究。
隻是他很快便失望了,大殿內,劉鈞一句話都沒有。
李然笑道:“聽你所言,似乎高鴻允也參與其中,既然如此,來人,將高鴻允傳來。”
聲音落下,劉鈞調配給李然的士兵應了聲,轉身出了王府……
高府。
高鴻允在院內來回踱步,隻盼著秦慶雲能將胭脂的配方帶來。
隻是他等來的不是秦慶雲,而是府衙內的一班官員。
“高大人,秦知府被護軍府的人帶走了,這到底出了什麽事?”
“是呀,以前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敢抓走秦知府,那護軍府簡直吃了雄心豹子膽了。”
“隻可惜高大人手上沒了兵符,不然非調軍滅了那幫匪兵。”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但都把眼睛望著高鴻允,等待他的指令。
得知秦慶雲被抓走,高鴻允便知配方的事沒有希望了。
而且那秦慶雲犯下的事牽扯眾多,若是招供,自己也逃脫不了幹係。
“靖王,你真是高明啊。”高鴻允暗道。
刺殺事件,他兵權被奪。
現在劉鈞又親自審問秦慶雲,這擺明了是要借秦慶雲的案子,依照律法,光明正大地剪除他。
如此合乎律法,景州上下官員連個辯駁的借口都找不出來。
“若兵權在手,當即便能以清王側的罪名起兵了,可惜……”高鴻允後悔的一陣氣血翻湧。
早知如此,他就不將那四個女子送到劉鈞身邊了。
沒想到卻被劉鈞借此事反將了一軍。
“諸位稍安勿躁,近一個月來,王爺行為多有古怪,據我所知,他身邊混入了奸人,致使他聽信讒言,胡亂作為。”高鴻允緩緩道。
那日因賦稅而起的爭吵,高鴻允已然明白自己和劉鈞的關係完全破裂。
劉鈞如今出手,定會借秦慶雲的案子將牽連其中的官員一網打盡。
若是如此,他在四府安插的主要官員至少會被拿下一半。
到了那時,他便再也無法以荒廢四府政務為由嚇唬劉鈞了。
走了這一步,他也就沒了依仗,今後隻能任由劉鈞拿捏。
隻是,他又豈會坐以待保
現在,他要趁著最後的機會搏一搏。
隻要配方到手,他便能功成身退。
“奸人?”
眾官員一向以高鴻允馬首是瞻。
習慣了同高鴻允在景州無法無的日子,此時還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一個官員道:“原來如此,難怪王爺又是借銀子,又是賣胭脂的,簡直像得了失心瘋。”
“王爺年幼,尚不懂事,這個年紀最易被他人蠱惑,高大人,不能再由那奸人繼續蒙騙王爺了,否則我等性命堪憂啊。”又有人道。
高鴻允點零頭,他所用之人俱都是貪官酷吏。
這些人處理政務的本事沒有,撈起銀子卻膽子一個比一個大。
這番秦慶雲被抓,他們定也感覺到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
因此,他才決定加以利用,“可惜本官手中已無兵權,不能調動大軍清除奸佞,但身為王爺屬臣,怎能眼睜睜看著王爺被人蒙騙,諸位如果信得過本官,可糾集家丁,帶上兵刃隨我入王府殺了那人。”高鴻允佯裝悲憤。
“好,我這就回府叫人。”有人高聲應道。
眾人紛紛點頭,都嚷著叫人,一個個離開高鴻允的家。
隻是也有那精明的,看出形勢不對,口中回去叫人,卻盤算著回家收拾細軟逃出景州,去其他地方謀生。
眾人散去,高鴻允立刻將心腹家丁叫了過來。
“你立刻叫上府中家丁配上兵刃,隨眾官員府中的家丁一起前往王府,若是有機會,趁機殺了靖王和王妃,想盡一切辦法將配方拿來。”
“是,老爺。”家丁表情木然,應了聲,轉身離去。
高鴻允的眼睛眯了起來,這些人名為家丁,實則是他豢養的死士。
如果劉鈞還是以前的劉鈞,這些人是用不到的,但是現在……‘
冷哼一聲,高鴻允進了房間,這時,他的夫人張氏正在兒子高瑞把玩著一個玉佛。
“趕緊收拾收拾,我們要馬上走,否則就來不及了。”高鴻允皺著眉頭。
“爹,怎麽了?”高鴻允的兒子高瑞問道。
張氏眼神閃爍,假裝不懂,同樣問道:“老爺,你這是怎麽了,好好的要去哪兒?”
“秦慶雲被靖王抓起來了,靖王怕要對我們高家不利,趁現在,我們要立刻出城。”高鴻允道。
“爹,靖王不是最信任你的嗎?”高瑞嚇得手一抖,玉佛滾落地上。
“君王心,海底針,誰得清,你不要多問,現在便收拾貴重的東西走,再晚隻怕來不及了。”高鴻允催促。
高瑞聞言,顫巍巍站起來,叫來府中的丫鬟收拾。
正在這時,門外忽然想起一陣兵器相擊之聲,時不時傳來一陣慘劍
一個滿身是血的家丁跑了過來,“大人快走,王府拿饒士兵到了門外,我等正與他們廝殺,再不走,就走不了。”
高鴻允心中駭然,也不管張氏和兒子,慌不擇路地向後門跑去。
張氏和高瑞見狀,立刻跟了上去。
後門,一輛馬車已經備好,高鴻允上了馬車,催促道:“快走!”
“老爺。“
“爹。”
張氏和高瑞急匆匆跑來,連忙爬上已經動聊馬車。
馬車上晾路,徑直向景陽城北門去了。
高府。
高鴻允走脫後,府中死士留下數人與護軍府士兵纏鬥。
五十餘人從後門魚貫而出,這時,部分官員已經糾結了家丁,氣勢洶洶向王府而去,他們迅速混入其鄭
“就趁現在動手,記住,首要是靖王和太妃,其次配方。“
街道上,道士裝扮的中年儒士對身邊推著糧食,普通百姓打扮的人道……